分享

艾灸好用,却不知道怎么取穴?

 友人有余 2019-01-16

初学艾灸的同学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

-遇到一个病人,为了找灸点,我把他全身扫描了一遍?!

-有时有灸感的穴位有好几个,到底该灸哪一个呢?


在艾灸治疗中,确定要灸什么穴位确实是重要一环,我们今天就讲讲艾灸当中取穴的那些事。



我们用艾灸,目的大抵有两个:


一是调理身体。身体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经常感觉疲劳乏力精神不振,处于亚健康状态。此时,只要选择感觉舒服的点,艾灸能量进入身体,自然就是给身体充电。


二是治疗疾病。我们要讨论的也正是这种情况。灸之要,气至而有效。气至病所,灸感集中于病位,是治疗快速起效的保证。比如治胃痛,就要通过选相应的穴位,让灸感快速到达并且保持在胃。


不管目的是什么,不管吸收点有多少个,艾灸的取穴都宜少而精,一般一至两个足矣(不懂吸收点和灸感的同学请参阅文后阅读链接)。


下面我们针对不同情况和不同人群,分别给出适合的取穴原则。


作为一个中医从业者和业余金庸迷,我把艾灸类比成阳刚凌厉而又刚柔相济的降龙十八掌;不同的取穴原则,则是这门盖世武功的不同招式。


好了,不多说了,出招吧!




就近取穴 | 亢龙有悔


降龙十八掌中第一式便是这霸道的亢龙有悔,排山倒海之力,“教对方退无可退,让无可让”;却又能“轻重刚柔,随心所欲”。“打出去的力道有十分,留在自身的力道却还有二十分”。


患病区域,既是致病因素如风,湿,寒,热,痰,瘀血等集中的区域,更是患者的正气奋起抗敌的战场。在患病部位的附近区域取穴施灸,能够快速直达病位,扶助正气,清除垃圾,去病除邪,同时又养正固本。


就近取穴,就像这一招亢龙有悔,威力巨大,却又灵动自由。邪去而正益强。


以下分两种情况来讨论:


1

病位附近的任督二脉


躯干是我们体内藏腑之居所,是我们身体最为宝贵的部分。任督二脉分别行于躯干的前后正中,对于相应的藏腑功能具有调节管控的作用。又任脉统管所有阴经,为阴脉之海;而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为阳脉之海。如此有担当的任督二脉,自然是我们取穴的重点。


一般来说,穴位都具有近治的作用。比如头部的穴位都能治头疼头晕等,胸部和上背部穴位都能治心肺和上肢问题,上腹部和下背部穴位都能治肝胆脾胃,而下腹部和腰骶部则可以治疗肾,生殖泌尿和下肢问题。


当然,每个穴位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下面列出常用穴位的主治(这里的穴位是指穴位周围区域吸收最好的点):


头项部

印堂:前额疼痛,鼻炎等;

百会:巅顶痛,提神醒脑等;

大椎:颈椎,外感,倒时差等。


身体上部

身柱:肺,如咳喘鼻炎等,促进小儿长个;

神道:心神和心胞;

膻中:心肺通治,女性乳腺和月经问题等。


身体中部

至阳:肝胆,如解酒,黄疸等;

脊中:脾胃,如肥胖,疳积,泄泻等;

中脘:肝胆脾胃;

神阙:调神,儿科诸病,小肠大肠的病变等。


身体下部

命门:肾,生殖泌尿等;

腰阳关和八髎区域:腰和下肢,生殖泌尿等;

关元:生殖泌尿,保健养生。


遇到病症,在相应区域寻找合适的灸点进行灸治,一般情况下都会有疗效。


当治疗效果不明显时,要反思是否还有没想到的因素。


比如孩子的病,是否有饮食积滞,脾胃是否受损?那么需要先调脾胃,选择与脾胃相关的穴位艾灸。


成人的病,除了身体的瘀滞之外,还要考虑元气是不是过耗?心神有没有收到伤害?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推拿疏通,选择能够培补元气,调畅情志的穴位进行艾灸。


     

2

病位周围区域


当病情性质比较单一而集中,或者位置距离躯干较远时,不妨尝试在病位附近查找吸收点,往往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一次艾灸课上,一位阿姨突发右下腹疼痛,据称以前曾有过急性阑尾炎发作。当即安排实习同学为她施灸,取穴正是麦氏点(阑尾根部在体表的投影点,位于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麦氏点压痛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艾条刚一灸上,吸感强烈,阿姨说右下腹麻麻胀胀的,疼痛马上减轻。半小时之后,疼痛彻底消除。


类似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痛风发作时灸痛点;带状疱疹,扭伤拉伤,严重静脉曲张等就近灸治,效果都是出奇的好。


同样是就近取穴,在任督二脉取穴重在调理相应的藏腑功能祛病,在病位区域取穴则重在调节局部环境的气血失和。两种方式在实际艾灸中需灵活掌握。



督脉压痛点 | 飞龙在天


“洪七公把“降龙十八掌”中的第二招「飞龙在天」教了郭靖。这一招跃起半空,居高下击,威力奇大,郭靖花了三天工夫,方才学会。”


督脉,包括左右两侧的夹脊穴,以及旁开1.5寸的膀胱经第一侧线,是阳气最为集中的区域,恰似人身之飞龙。


身体的许多疾病都可以在这一区域出现反应点,即按之有痠、胀、痛等强烈反应的点。在这些点上施灸,能够起到振奋督脉阳气,刺激相应臟腑的作用。


父亲晚上出现腹中胀满,疼痛难忍。同意施灸。首先在腹部探查,并无吸感,数次反复还是无感便在神阙停下,距离有两寸,五分钟左右,神阙周围通红,自觉不对,向下改灸气海,灸了十几分钟,通红。我有些慌乱,再改灸关元,同样十几分钟通红。父亲有些烦躁叫我停灸。 


第二天并无缓解,去医院检查,确诊为肠梗阻。下午输液,不过一些盐水葡萄糖和胰岛素。回家咨询老师后,逐一按压背部棘突下凹陷,到灵台穴处明显疼痛,便在此施灸。父亲感觉比较舒服,施灸两小时,施灸位置也有一点暗红,但不是之前错灸的通红鲜红。期间偶有排气,父亲整个被灸过程基本都在熟睡。


第三天早上我再来,听父亲说前半夜排了几次便,具体几次也说不清了。头天被灸的部位按压疼痛比头天减轻,再灸舒适感大减,换灸神阙,感觉舒服。父亲渐渐入睡,中午进食后身体基本恢复。


--厚朴艾灸课同学:边跃


这里要专门提一下阳光普照区,这个区域在背后的身柱-神道-至阳一带,督脉左右旁开三寸,巴掌大小的一片,由周楣声老先生冠名。督脉本是阳脉之海,而这一区域又是阳气至盛之处。因此当急性病发作时,这个部位往往就是正邪交争集中之处,会有明显压痛或刺痛。而当阳气亏虚,患有慢性疾病时,阳光普照区则会出现酸痛或冷痛感。出现这两种情况都可以多灸,让你的飞龙升腾起来吧!


当然,督脉及其两侧区域都有可能出现压痛点,并不局限在阳光普照区。而且,并非所有疾病都会出现明显的督脉压痛点。如果没有,需要按照其他取穴方式进行治疗。



远端取穴 | 潜龙勿用


“郭靖暗叫:“不好!”全身已感酸麻,危急中右手屈起食中两指,半拳半掌,向她胸口打去,那是「潜龙勿用」的半招……。”

潜龙勿用是《易经》中的爻辞,后人的解释一般指,能力尚且不足时先潜藏起来,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对于一些身体虚弱正气不足的人,或者身体瘀滞比较严重的人,在躯干上就近取穴,可能会有胸闷心悸等不舒服的感觉,让人难以承受。大火快攻不行,就改小火慢炖。这时就适合于远端取穴,小心培补正气,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培补正气最好的穴位莫过于足三里,我国自古就有“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说法。足三里属于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之经,是胃经之合穴和胃的下合穴,是强壮保健之要穴。胃主通降,因此足三里还有降气的作用。


足三里的灸法:在足阳明胃经小腿区域做往返手法,俗称刷足三里。这一刷不要紧,覆盖到另外两个重量级穴位:上巨虚和下巨虚,分别是大肠和小肠的下合穴。通过不断地刷,不断地催动经气传导,肠胃之气振奋起来,能吃,能化,能拉,小宇宙开始运转,身体走上正轨。


最适合刷足三里的人群: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身体虚弱之人,年迈的老人,以及虚火上浮导致的烦躁失眠等患者。有些患者本无心脏病,但施灸过程中出现胸闷心慌的感觉,也要改为远端取穴,如足三里,涌泉等


长期卧床的老人,阳气衰退,运化功能减弱,容易出现便秘。刷足三里之后,老人往往会排出多日积攒的粪便,从而睡眠饮食渐趋正常。我的记录是连续两天刷十二小时,第三天老人大便数次,之前略高的体温降至正常,并且之后都基本保持一到两天大便一次。


一位四十多岁女性,长期失眠,服用安眠药,每晚才能睡着两三小时,白天昏沉。经常口干,咽喉干痒,喝很多水仍不能缓解。开始刷足三里的前半小时,她不停地诉说工作生活中令其焦虑的事情。之后,情绪逐渐平复,不久入睡。艾灸快结束时,她从沉睡中忽然醒来,恍惚间以为是在自己家里睡了一夜。口中满是津液。心情大好。




本神指引 | 见龙在田


“郭靖……使招「见龙在田」,挡在黄蓉身前。这一招纯是防御,却是在黄蓉与渔人之间布了一道坚壁,敌来则挡,敌不至则消于无形。”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易经·乾卦》。后人解释之一为: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已经崭露头角,但要能成大事,还要向大人物学习,才会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有时被灸者会感觉到自己的某一部位强烈想被灸,如果遵从其意愿施灸,被灸者会感觉:啊,对了,就是这儿!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其他的取穴原则都要让位,因为大人物出现了!


正如动物生病后会寻找合适的药草来吃一样,我们人也有与生俱来的治愈自己的能力,我们称为本神。只不过现代人习惯了“我应该……”,“我必须……”的思维模式,识神-后天意识过于强大,本神的指引一不小心就会被我们忽略。只有对自己的身体有觉知的人才能感受到本神的指引


艾灸课尚同学,某天突发头晕,自认为是颈椎的问题。自己灸不到,于是寄希望于保健机构。推拿按摩药灸能试的都试了,症状没有改善。指导老公给自己灸大椎,晕的问题仍然没有缓解。反反复复十多天过去,无奈向我求助,甚至想要奔赴北京来治疗。


我提醒她在任脉仔细诊查,静下心来感受一下哪里想灸。一句话点醒梦中人,她说,之前心里就可想灸中脘了!可是老觉得是督脉的问题,一直在整督脉。马上就试!在中脘感受到的强大吸力让她心里有底了。当天灸了两根艾条,晕的时间明显缩短。连续三天每天两根,到第三天晚上,躺在床上,翻个身试试,不晕?再翻个身,还不晕,翻来覆去,咦?就是一点都不晕!高兴坏了!


小朋友的本神最足,因此,小朋友最能直接感受到身体的需要,能告诉你他/她想灸哪里。灸对了,秒睡。灸得不对,二话不说不让你灸了。关于小朋友的艾灸,请参见文后的阅读链接。


有些患者也会告诉你他这里想灸,那里想灸,但是哪个部位都灸不了多大会儿就想换。这是心神不定的表现。也有些患者会告诉你给他灸腿,因为有人说他太瘀堵,灸上面会上火。这是患者的后天意识思考的结果。这些都不是本神的指引。作为医者,要有分辨能力,既不会错失宝贵的线索,又不被病人牵着鼻子走。



小结


无为灸以灸感为依据,在有良好灸感和气至病所的前提下,取穴方法有四:


第一,就近取穴,最为常用,可取病位附近的任督二脉的穴位,或者病位周围的区域。适合于绝大部分情况。


第二,督脉压痛点。当有急症或慢性损耗性疾病时,可能会在督脉及其两侧出现明显的压痛点,可在压痛点施灸。适合于有压痛点的情况。


第三,远端取穴。当身体虚弱或瘀滞严重时,应远端取穴。常用穴位:足三里。


第四,本神指引。对身体有觉知的人,能够感知到本神的指引,自己确定要灸的部位。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其优先级高于其他取穴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