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谭徐锋工作室新书过眼录

 一介书生五十后 2019-01-17

2018年,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谭徐锋工作室成立元年。


工作室品牌之一——“新史学”走过了她的第十二年,新史学之友爆发式增长。因着历史之热与光,同声相求,以文会友。有幸得学界前辈助力,不断拓展视野,再加上史学新秀纷纷加入,其中不乏九零后的身影,旧雨新知,绵绵不绝。


一年岁末,呈上这一年所做的20种图书,期待来年有更多收获,一起徜徉于历史之海。


祝福大家新年快乐,读书快活!


新史学


长安与河北之间:

中晚唐的政治与文化

仇鹿鸣 著

2018年11月

布罗代尔认为,“在谈到各个帝国和它们的兴衰的时侯,也许应该注意到促使这些国家诞生的命运,也就是说,不要混淆时期,不要过早去察觉那些与日俱增后来变得强大的事物的巨大威势,也不要过早去预示那些随着岁月流逝后来不再强大的事物的衰落”,中晚唐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之处便在于这是长达两个半世纪缓慢的“衰落”,甚至可以略带夸张地说将这一过程描述为“衰落”是后世史家提供的刻板印象。本书的讨论虽仍集矢于唐廷与藩镇这一旧议题,但观察的角度力求与前人有所不同,尝试从政治的动态演变与藩镇内部的变迁入手,考索中晚唐政治运作中的惯例与默契。作者熟练运用新出石刻资料,并与传世文献融会贯通,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勾勒与以往稍具不同的历史演进线索,推陈出新,别开生面。





诗与意识形态: 

从西周至两汉诗歌功能的演变与中国古代诗学观念的生成(修订版)

李春青 著

2018年11月

本书从历史和思想史演变的角度考察了从西周之初到两汉时期诗歌功能的演变轨迹以及中国古代诗学观念生成的过程,揭示了在这一时期诗歌功能、诗学观念与政治史、思想史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从周人立国之后的意识形态建设角度阐释了诗歌在当时的重要政治意义。作者认为,西周至春秋之时,诗歌功能是在人神关系、君臣关系、贵族之间三种语境中递相转换的。“中篇”阐述了儒家话语系统在周人礼乐文化的基础上生成以及诗歌从官方话语向民间话语的转换过程。“下篇”具体考察了汉代士人阶层与君权集团之间“共谋”而建构大一统的国家意识形态的过程以及士大夫阶层作为社会“中间人”的诸特性,并揭示了《诗经》在意识形态建构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性。





北朝论稿

李凭 著

2018年10月

本书收入作者近年的北朝研究论著,依长时段的观念考察历史,关注中华上古以降之文化对于北朝的影响,北朝文化对于中华中古以降之文化的影响,还试图以正名的方法表述北朝的时代关系,同时兼及北朝历史的局部考证,涉及当时的政治人物与权力纠葛。作者考证精善,擅长以小见大,无疑将推动中国古代史研究的深化与细化。




权力与媒介:

近代中国的政治与传播

马建标 著

2018年10月

本书通过历史的视角来审视近代中国媒介与权力关系的变迁,并通过此种变迁来审视国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及信仰的变化,以及此种变化的观念如何影响政治权力的运作。本书认为,近代中国社会与文明发生巨大变革的因素,除了既往已为大家所熟知的国家外患和政治变革等显著的“历史事件”外,尚有隐现在这些“事件”的历史深处,引发中国人生活方式和思想结构变革的媒介。




乌托邦与诗 : 中国古代士人文化与文学价值观(修订版)

李春青 著

2018年9月


士人阶层是中国古代知识阶层的主体,他们同中国古代文学价值观与基本旨趣的历史形成关系密切。本书视角独特,论述精辟,围绕“乌托邦”、“主流意识形态”、“文人趣味”等关键词,研究了士人阶层的人格结构、社会理想与人生理想,探讨了这个阶层的人格冲突与心理焦虑,揭示了中国古代主流文化与士人阶层人格结构、文化心态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对“士人的自我塑造与中国古代文学价值观的展开”、“士人与自然——中国古代山水文学价值观”、“士人的二重人格与中国古代文学价值观的内在冲突”、“士人的社会理想与中国古代工具主义文学观的关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在许多重要的文学思想史问题上具有独到见解。




太平天国与晚清社会

夏春涛 著

2018年8月


 太平天国史研究曾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如今每推进一步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本书则尝试从多方互动的角度,将太平天国放在整个近代中国社会进行考察。既从社会层面追寻太平天国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状况;又聚焦当时的社会动态和洪秀全等人的思想特征,涉及太平天国史扑朔迷离、众说纷纭的问题;还考察了作为对手方的清廷的应对之策,官场风习、民生状况的起伏,以及对晚清社会的影响。老题新做,言之有据,新意迭出,无疑将有力推动晚清史与太平天国史研究。




庚子救援研究

冯志阳 著

2018年7月


庚子国变期间,京津沦陷,秩序大乱,南北交通中断,大量京官和难民危在旦夕。上海绅商在李鸿章的支持下,先后成立中国救济善会和东南济急善会,发起、组织和实施大规模的救援。非常时期由上海绅商发起、各省疆吏合力促成的大救援,其规模之大、动员之广、施救对象之众、效果之著,史所罕见。庚子国变及庚子救援的发生,除了与19世纪中外贸易的南北差异有重大关系,本质上仍是以乡谊为基础的救援行动,李鸿章称之为“造端于各人各家亲友之相赈,扩充为同省同旗官民之普济”,让以往潜而不彰的“省籍”意识浮出水面,成为清末新政时期“省界”意识勃发的前奏,而正是“省界”意识深刻影响了新政时期的社会和政局,并最终改变了历史。




晚清民初的知识转型与知识传播

张寿安 主编

2018年6月


如何诠释中国的近代性,是学术界关怀已久的大议题。尤其是20世纪以来,各种地域文化的近代性特质,正积极在各个历史悠久的佛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和儒教文明等国家中逐渐形塑出各自有别的独特面貌。此一转向的深刻意义,绝不只是内涵、形制或进程上的差异,也是地域文明再生与多元文明共存的人类前景。本书关注西方近代科学式知识在中国的建构,并与中国传统学问相接榫时产生的再造与变革,以及知识生产与消费、出版、阅读,专业人士、专业社群、新型文化人的出现,还兼顾近代复杂的政治、经济变化,试图呈现中西知识交会的复杂情景,并追问传统中国是否有一知识体系。





新政、立宪与革命 : 

清末民初政治转型研究

李细珠 著

2018年5月



中国历史的航程在20世纪初年面临着一次艰难的抉择。在这个社会政治大变动的时期里,内忧与外患交加,危机与生机并存。“中国向何处去?”这样一个关系到国家与民族前途出路问题的时代中心课题,又一次严峻地摆到国人的面前。当时的中国政治舞台上存在着三股重要的政治势力——清政府、立宪派和革命派;他们各自设计了不同的政治方案,开展了既互有歧异又相互关联的政治运动——新政、立宪与革命,三股势力互争雄长。可以说,正是这三股势力的较量与消长决定了中国政治的新走向。





中国古代史学观念史

雷家骥 著

2018年1月



本书对中国古代史学观念的产生发展做了详细论述,对史学观念的演变进行了深入分析。全书立论专精深刻,擅分析,精于掌握史家及其作品的深层内涵 , 故能读前人所读之书 , 发前人所未发之论。其书对于魏晋学者、史家所言所行的动机分析,在中古资料并不算丰富的情况之下,成果可谓卓越。书之序论即提出“推言以见思论学”之法,文词亦处处显示出他对于当时有所自许的学者们种种努力的肯定,强调“君子言行一致”之学者风范。论述之中亦可见其书所显露出来中国传统士人的风骨。是中国史学史研究不可多得之作。







乘桴新获:

从戊戌到辛亥

汤志钧 著

2018年1月



本书由作者在日本讲学期间搜集整理的近代史料、调查访问、讲学记录等汇聚而成。近代中国很多杰出人士都在日本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少历史遗迹保存至今,作者不仅考察了相关历史旧踪,还走访了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外务省档案馆、东洋文库、静嘉堂文库、东京大学图书馆、京都大学图书馆、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图书馆等重要图书机构,获得了大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时期的宝贵资料,并结合长年积累,作了详实的解读,为中国近代史学界提供了一份厚重的历史文本。作者的讲学记录,以及与岛田虔次先生等日本学人的交往,作为当代中日史学界交流的珍贵记录,也弥足珍贵。




时间与主义

刘永华 著

2018年7月



作者生平喜读书。专业之外的史学论著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著作,平常也是时有涉猎的。“涉猎”之“猎”,是很有意味的一个词。如果史学是本行,其他学科就是别人的领地,而踏入别人领地,拿走别人的东西,就相当于德塞都所说的阅读实践中的“偷猎”(poaching)行为。在旁人看来,这种“偷猎”也许是不务正业,我自己却是甘之如饴,有益于开拓视野,转换思维,提供新概念和新方法。若是论述其他朝代的佳作,还有助于展开跨朝代的关联和比较,进行贯通性的思考。





大学是一种生活方式

王东杰 著

2018年2月



大学首先应该被看作一个人文机构,即使是专门从事自然科学或技术工程研究,也须在此前提下进行。但人文属性却恰好是今日中国大学所最为匮乏者,结果不但建设广义的“智性社会”遥遥无期,连狭义的“学术社会”也一去难返。只有恢复大学的人文活力,才能提振中国社会的元气。





宠:

信-任型君臣关系与西汉历史的展开

侯旭东 著

2018年1月



中国古代帝国持续存在的君臣关系可细分为礼仪型与信-任型两类,后者亦是历史中“结构性的存在”,围绕它反复出现的言行构成历史中最为活跃与能动的力量。本文以西汉为例,具体到每个皇帝统治考察围绕此关系产生的建立、维持、废止与重构的过程,解释了此关系长存的背景与动因、来源与根基,以及此关系所激发的君臣言行如何引领西汉历史。文中力图围绕日常互动中呈现的君臣关系,重返历史现场,捕捉当时人的不同感觉,重新梳理西汉历史。尝试从“关系过程”与“关系的关系”两个角度增加一种认识中国历史的新思路,为超越史学中碎片化的实证研究与抽象的结构分析及两者间的疏离与对立提供一种可能的出路。这是一项参照社会学、人类学展开的具体历史研究。





镜像中的历史

孙江 著

2018年1月



历史写作是将不在场的事物呈现给读者,是一种代理表象行为,因此,书写者需要时刻叩问自身的有限性。本书收录了作者近15年22篇长短文,展示了从社会史、心性史(记忆研究)、概念史三个角度切入历史的可能性,既是作者实践其“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叙事的实录,也是了解当代新史学的一面镜子。





学问的敬意与温情

张伟然 著

2018年1月



本书作者师从谭其骧等学术大师,在历史地理学、中国文化史方面做出了独到的学术贡献,取得了可喜的学术成就。本书围绕谭其骧等学术大师的学问与个人经历展开叙述,既有趣味盎然的故事,又有独到的学术追求,图文并茂,对于读者了解近现代学术文化史具有很好的引导之功。





英国革命之起因(1529—1642)

[美]劳伦斯·斯通 著 舒玉萍 译

2018年1月



英国内战导致国家分裂,造成浩大的政治变革,至今仍是英国历史上最具决定性和戏剧性的冲突之一。对所有对查理一世与克伦威尔之间激烈权力斗争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部经典著作都是必读书。在这部开创性著作中,劳伦斯·斯通研究了革命的诸多理论,追踪引发了这个不稳定时期的社会与经济变革。本版增添了约翰·布鲁尔的一篇新序言。





历史学是什么?科学与艺术之争

[美]斯图尔特·休斯 著 刘晗 译

2018年1月



斯图尔特·休斯认为,三种方法将会有助于引导我们进入这个全新的领域。首先,同样也是最显而易见的是科学技术变革带来的堆积如山的记载。第二个方法是散布在残疾、疾病、感官适应性的迹象构成的心理-生理历史研究的基础。第三个方法是语言,它是有史以来在对所有类型人的调查研究中与感官联系最密切的标志,是身体与心灵之间、生命现象与符号性表达之间一条真切实在的纽带。





路易十六出逃记

[美]谭旋 著 赵雯婧 译

2019年1月



1789年夏天在法国开始的那场革命,已经被公认为是西方文明史上的转折点之一。对于大恐怖之起源的完整解释,必须也要仔细考量一个事件带来的影响:1791年7月21日,当时在位的法国国王曾经试图逃走。路易十四及其家人试图逃离首都,放弃了以他的名义建立的新政府,这一戏剧性的尝试启动了规模超乎寻常的一系列行动和反应,对于社会的每个因素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并最终波及这个国家的每一个角落。



域外资源与晚清语言运动:以《圣经》中译本为中心

 赵晓阳 著

2019年1月



《圣经》中译及其在华传播的语言文化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该书从追求“言文一致”的圣经白话翻译实践、“欧化白话”的形成及结构特点、用罗马字母“拼写汉字”的各种尝试与努力,以及西南少数民族文字的创制等多个方面,展开对上述主题的探讨,其内容丰富、全面而系统,就其整体性把握与研究而言,在学术界尚属首次。书中对许多内容的呈现,都具有新鲜性;对不少具体问题的考察与分析,均具有探索性。作者对于圣经多种文本积累丰厚,尝试融合历史学、宗教学和语言学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将在华基督教史的研究带入到一个更为宽广的视域中,拓展出了一片学术的新天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