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书|杨国强《两头不到岸》:在历史的因果之间,重现近代中国的徊徨

 竹山一枝秀pfxh 2023-03-03 发布于江西
图片

兩頭不到岸
二十世紀初年中國的社會、政治和文化
楊國強 著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23/02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购买)

著名史家、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杨国强教授曾说:“历史是一个因果之中的过程……这决定了历史过程里的人物、事件、思想,只有置于因果、矛盾、分化组合构成的前后联系、上下联系、左右联系之间才能显示其本来面目。”这一观察被他化入对中国近代历史的研究,体现在《两头不到岸: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这部最新力作之中。
本书以隽永的文笔带领读者走入二十世纪初年的历史场景,将清季民初这一以“变法”为关键词的过渡时代,置于“近代中国的历史变迁之中而通观前后”,以皇皇700多页的篇幅细致还原了由科举停置、变法立宪、革命共和与新文化运动串起的“一变再变”、“以变应变”以及其间的种种身不由己和仓促惶遽:数千年来的历史中国在层层分解中走向支离破碎;时人各自恢张的新法和西法在现实中国却一败涂地,就像当时的人说的:“旧宅第已毁而不能复建之,则惟有露宿。”这个过程一方面以前所未有的广泛程度造就了一种“速成的现代化”,另方面也带来了近代中国“最亢激的时代、最不安定的时代、最茫无端绪的时代和最趑趄徊徨的时代”。

本书最大的特点不在于写“事”,而在于写“理”;不追求写“新”,而追求写“深”。随事说理,睿见迭出,呈现了一个剧变、多层次而又充满矛盾、张力的过渡时代。

——王汎森(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梁启超在清末说中国处于一个“过渡时代”,那时似尚乐观。到他身历两次改朝换代,准备在国民党当政后“为多数人自由与彼辈一拼”时,显然已感知到这个“两头不到岸”的时段还会很长。从废科举到新文化运动,中国如本书所说是“百变俱起,一变再变”。作者并未试图“净化”其间的驳杂与错位,而是以隽永的文笔展示出那种前波后波“互起互伏,波波相续”的“过渡相”,述说中国文化的曲折嬗蜕,是一本能见其大的重要著作。

——罗志田(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


《两头不到岸》后记
杨国强

三十多年前随陈旭麓先生学史,我是沿着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那一代人留下的行迹和心路走入近代中国的历史场景之中的。这些人的人生内容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变迁深相交融。从19世纪40年代初的中英鸦片战争到50年代末的英法联军之役,“二十之间,中国再败于泰西”。中国人的办法对付不了西方人,而后是以“借法自强”回应西来的冲击,那一代中国人怀抱“万不得已之苦心”移用西方人的办法来对付西方人。于是从60年代开始,以造船造炮为起点而周延伸展,促成了以洋务为中心的三十年历史过程。读史于此积年,旧作《从庚申到甲午:古今中西之间的冲击与回应》的关注所及,都在此三十年之间。
图片
杨国强教授的老师、近代史学者陈旭麓先生(1918–1988)
“从庚申到甲午”,标示的是这个历史过程起端于一场民族战争,又截止于另一场民族战争。但与庚申年的英法联军之役留给中国人的“堂堂天朝,竟任夷队纵横,为之大哭”的“曷胜愤怒”和身当其冲的那一代士大夫背负“卧薪尝胆之志”力图自强而“御外侮”的制夷意识相比,则甲午年的中日战争以割地赔款为了局,而与割地赔款一时俱来,又比割地赔款更深更久地影响了后来的,则是中国的自我形象经此一战而在人心中的破碎。当日的时论对比中国和外国,言之断然地说:“观其宰相之谋成后战,则我之执政可耻;观其士卒之部伍严肃,则我之将帅可耻;观其儒者之鈎深索隐,则我之士可耻;观其田夫之蕃育稼畜,则我之农可耻;观其劳工之神明规绳,则我之工可耻;观其公司之操奇计赢,则我之商可耻。”可谓从上到下,人人都因全不如人而被置于“可耻”的一网所罩之中。由此发端,又有追索“中国之所以不振者”,推沿而及“二千年来之学”、“二千年来之政”,归咎于“华族之弱,不得不以宋儒为罪首”的深究痛责。之后是“近今风尚,竞谭西学,而有志之士,皆思变法”。
图片
甲午战争后,日本人所绘《威海卫陷落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降伏图》
在三十年以洋务为中心的历史过程守定自我以效西法之后,这种否定自我以效西法,是翻然改辙的大变和引人深思穷想的大变。继之而起的已是另一个历史过程。多年读史,随庚申到甲午一路而来,则沿其翻然改辙而入深思穷想,我近十年来的关注所及也更多地移到了这个继起的历史过程之中。以时序说由来,自19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期,中国人历经古今中西交冲的起伏不息,由庚申之变而初识变局,由甲午战争而身临危局,由庚子国变而直面残局。之后是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变法、革命、立宪,共和次第而起,反照了浸灌而入的西潮催生出人心丕变,演化为剧烈的社会变迁。上个世纪40年代,蒋梦麟概叙这一段历史说:

由华东沿海输入的西方文化,却是如潮涌至,奔腾澎湃,声势慑人;而且是在短短五十年之内涌到的。西方文化在法国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正是盛极一时,要想吸收这种文化,真像一顿饭要吃下好几天的食物。如果说中国还不至于胀得胃痛难熬,至少已有点感觉不舒服。因此中国一度非常讨厌西方文化,她惧怕它,诅咒它,甚至踢翻饭桌,懊丧万分地离席而去,结果发现饭菜仍从四面八方向她塞过来。


上个世纪30年代,梁漱溟指述同一个历史过程,而意在抉其因果:

先是这老社会受新环境包围,感觉得有点应付不了,稍稍变化他自己以求其适应。所谓变化他自己,质言之,就是学一点西洋。不料这变化竟是变不得的。因其文化自身既达于极高度的妥当调和,改变一点,则其所以为妥当调和即不如初,好比配置稳洽,扣搭密合的一件东西,稍一变动,即见仄斜罅漏。所以这变化的结果除了让自身失其原有调和外,不能有何正面的积极的成功。环境仍未能适应,更觉着急,势必有再一度变化,再变的结果更是对内失调,对外不能适应。抑且从其对内失调,而对外更无力。数十年来变化不能自已,每一度变化辄引人更深度的崩溃,要想成功的却一件得不到(民治不成、党治不成、学校制度的失败、工业制度的失败等)。在这过程中,始所面对的原是外围环境,国际问题感触亲切,乃其后来,转成了对内问题。因内部失调严重,矛盾冲突日烈,其刺激自比较更直接,即从内部的矛盾冲突而促其社会构造崩溃,以其崩溃而矛盾冲突益烈,如是辗转无已。


前者说的是“五十年之内”的西潮浸灌而无从消受,外来不能化为内在;后者说的是“数十年来”的变迁剧烈而但见前颠后蹶,层层解体。

图片
图片
左:蔣梦麟(1886–1964)
右:梁漱溟(1893–1988)

西潮浸灌与变迁剧烈的两头交作,推倒了三十年以洋务为中心的历史过程始终恪守,旨在护持自主的“中体西用”,而后是20世纪初年中国人所直面相对的人间景象,已是因无体无用而世无定则,人无定见;因“新旧混杂”而“新旧交哄”;因“中国之变,古未有其变”而断离自古而来的“中国之学”;因四民无从归聚而各在一盘散沙之中;因政治结构的脱散而政潮起伏跌宕;因社会结构的脱散而人无安身立命之地,由此形成的世路无序,史事舛错,人物流变,使这一段历史不仅矛盾,而且杂乱;不仅五光十色,明灭无常,而且漫漶模糊,难识难辨。因此,以20世纪初年的中国为对象而求切近地认识那个已经远去的时代,则累年用功夫于这种矛盾、杂乱、五光十色和漫漶模糊之间,期能以历史本身来说明历史,我的阅读、思考撰述常常是与心长力拙之苦相伴相随的。但当此《两头不到岸》成书之日,返视多年付出的心力,因获益较多而印象尤其深刻的,则大半又是困而知之更多于学而知之。治史之苦乐俱在于此。而问题引出问题,就治史的题目来自历史产生的问题而言,我的问题、旨趣和关注仍在20世纪初年的中国,因此我的苦与乐至今仍在过渡时代留下的这段历史中绵绵延续。

2022 年12 月

目录
第一编 科举停置与后科举时代的知识人
第一章 天下有事功名多途和晚清科举入仕的逼仄
第二章 千年历史的一朝终结:科举造就士人和士议倾覆科举
第三章 学堂与社会之间:晚清末期的兴学和毁学
第四章 无从归聚:清末民初知识人的社会形象
第五章 从声光炎炎到前途失路:后科举时代知识人的生成和困蹇

第二编 科举停置与后科举时代的政治和文化
第一章 科举与民治
第二章 士人政治:科举制度下的权力与文化
第三章 从合一到断裂:科举停置之后的政治和文化
第四章 世无规彠:停科举与清末民初的朝野否隔和仕途失序
第五章 清末停科举与民初的反思停科举

第三编 清末筹备立宪和民初的共和困局
第一章 共和与一个分裂的中国
第二章 共和与一个社会解体的中国
第三章 移入的代议制度走到山穷水尽
第四章 代议政治和中国人的困而后知

第四编 新文化运动中的个人主义
引 论 
第一章 个人主义和新文化运动
第二章 个人主义的内在矛盾和外在矛盾
第三章 思潮嬗蜕: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此消彼长
附 录 蔡元培的文化品格和民初中国的新文化

后 记

图片

杨国强,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和社会变迁史,著有《衰世与西法:晚清中国的旧邦新命和社会脱榫》、《晚清的士人与世相》、《义理与事功之间的徊徨:曾国藩、李鸿章及其时代》、《历史意识与帝王意志》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