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科学”是什么吗

 钟家台 2019-01-17

如果你是科学家,比方说你是“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天文学家,或者是“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法学家、历史学家,再或者你是科学院的院长院士。但是你连“科学”是什么都不知道,那么你是哪门子“科学”的“家”?

▼“科学”是现在最时髦的口头禅,人们开口闭口、口口声声地喊:科学、科学,把“科学”这个词叫得震天响。但“科学”是什么?没有人能回答。

▼为了回答“科学是什么”这个问题,有人作了专门的考察,在《科学是什么》这本书中,作者考察了英、德、法、日、等国对科学一词的定义。有的定义很长,但都是王大娘的裹脚布越长越臭,实质上只有一句话,我只取这实质的一句话。下面就是作者从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的百科全书或权威词典中所查到的对科学的定义。

英国:“科学是按自然界的顺序对事物进行分类和对它们的意义的认识”

德国:“科学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知识总和……或者在整体上的描述……”

法国:“科学是通过揭示现象之中的规律所取得的全部知识,以及……”

日本:“科学是知识的总体和持续不断的认识活动本身……体系认识”

前苏联:“科学是……总结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并使之系统化……”

我国:《辞海》曾将科学定义为:“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百度《辞海》1999年版:

“科学: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科学是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固有规律的系统知识”

▼我以《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科学的定义为论据,来论证这本词典对科学这个词的定义本身就是荒谬的。在该词典第639面中对科学是这样定义的:“科学,……(1)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2)合乎科学的:这种工作方法不~|革命精神和~态度相结合”。(词典中用~这个符号代表所有被解释的词条,因为本词条是科学,所以在这里~代表科学)。显然词条中的(1)是对科学的定义;(2)是用例证来说明科学,当用符号~代替科学时,在两个例证中还可以说得通,但是如果用(1)来解释(2,也就是用“知识体系”来代替词典中用“~”号所代替的科学,那么科学这个词,就成了以下的荒谬:这种工作方法不“知识体系”。革命精神和“知识体系”态度相结合。各国对科学的定义是不是荒谬的?▼所以用“知识体系”来定义科学,这种定义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因为用“知识体系”来定义的“科学”,只是科班、科举的“科学”,而不是“苛求之学”的“苛学”。

▼“科学”这个词在古代中国是没有的,它首先出现在西方,日本人学西方把它翻译成日文,十九世纪我国从日本翻译过来。如果把“科”与“苛”在意义上作同样解释,或者在翻译时直接就翻译成苛学,那么“苛学”就可以顾名思义地定义为“苛求之学”。用“知识体系”来定义科学,不仅把定义用在例证上取代科学成为荒谬的,而且使任何由科学构成的词组中,也使科学词组都成了荒谬的。例如以下科学词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成果、科学研究、科学数据、科学思想、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组织、科学观察、科学测量……中的每个词组都是荒谬的。如果把所有科学词组中的科学都换成苛求之学的苛学,那么所有这些词组中都含有苛求、苛刻、严苛的意义,或者说所有这些苛学词组,都能从苛求、苛刻、严苛上得到自然而合理的解释。例如以下苛学词组:苛学态度、苛学方法、苛学精神、苛学成果、苛学研究、苛学数据、苛学思想、苛学管理、苛学组织、苛学观察、苛学测量……。

▼我们来比较一下下列词组,既可以从“知识体系”上得到说得通(不显得荒谬)的解释,又可以从“苛求之学”上得到说得通的解释,但这两种都说得通的解释的内涵是不同的。用“知识体系”构成的词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农业科学、生命科学、数理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地球科学、……,只是对知识内容的区分,只是从词条分类上不显得荒谬。换成用“苛求之学”构成的词组:社会苛学、自然苛学、农业苛学、生命苛学、数理苛学、信息苛学、环境苛学、地球苛学、……,它不仅不显得荒谬,而且更含有对所有这些词组知识(本质内容)的获得,都具有苛求的性质。所以“苛学”这个词不是可以由人类任意定义的,它是由大自然的性质决定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