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中医讲“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而“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 俗话说“胃是喇叭”,胃不适会有症状,如胃痛、胃酸、胃胀、嗳气、打嗝等表现。 胃不好的人难长寿,食物经食道进入胃部,胃开始蠕动,在胃液的化学性消化和胃壁肌肉运动的机械性消化后,进入肠道。 但,胃有“四怕”,能少占一个也是好的!一:胃怕“吃得太快” 吃饭时,若吃得太快了,食物在口腔内咀嚼得不够细,进入食道,会对食道产生较强的机械性刺激,易损伤食道粘膜,产生慢性炎症。 同时,较大的食物颗粒进入胃部,会使增加胃的消化负担,久而久之容损伤胃黏膜,易引发胃黏膜溃疡、炎症等。 二:胃怕“吃得不规律” 一日三餐不规律,容易诱发胃病,主要是胃也是一个“守时”的消化器官。 胃液的分泌在一天中存在一定规律,若在胃液高峰期时,胃里没有东西,很容易损伤胃黏膜。 而过了吃饭时间,吃得太多、太杂,会明显增加消化器官的负担,严重可能会引发急性肠胃炎、胃出血。 三:胃怕“食物太热” 胃是一个非常娇嫩的消化器官,胃黏膜对食物的温度有很严格的要求,只能耐受50-60℃,若超过这个温度,黏膜就容易被烫伤。 “趁热吃”虽是一种礼仪,但刚出锅儿的饭菜、刚烧开的热水,温度一般都超过80℃,“趁热吃”反而容易损伤消化黏膜。 四:胃怕“太能忍” 很多人都知道“十个人里有九个胃不好的人”,患胃病的人越来越多,如慢性胃炎,犯胃病时,吃点胃药,忍一忍,不疼了,就不管了。 但这样可能会“小病忍成大病”,由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这一过程,忍着忍着可能就会发展为胃癌, 胃部不适,别忍着,这说明你该养胃了,否则,长年累月,就可能发生癌变! 日常做好“2个字”,胃会越来越好! 第一:饮养胃,日常饮水,最好饮用温水,避免饮用太烫、太凉的水,也不好饮用生水及各类饮品,尤其是含酒精的饮品、碳酸类饮品。 胃“喜温恶寒”,平时饮用问谁是,还可放一些花草茶,有一定暖胃、消炎作用。 蒲公英根红茶 将蒲公英根发酵,制成蒲公英根红茶,这样处理后大大降低了蒲公英寒性,适合更多的人饮用,其养胃效果也不错。 蒲公英,是一种“药食同源”的小植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有“天然抗生素”之美誉,在一定程度上能替代临床上抗生素;又是一味“泻胃火”之良药,“既能泻火,又不损土,可长服久服而无碍。” 相关研究发现,蒲公英对慢性胃炎、胃溃疡者有辅助治疗作用,可使幽门螺杆菌转阴,促使溃疡面愈合,减少溃疡发生;同时,还能促进胃肠蠕动,滋养消化系统,保护胃肠功能。 第二:吃《黄帝内经》中记载“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口则气少矣。” 《脾胃论》中记载“胃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 所以,“吃”对养胃来说,有很重要的作用。 养好胃,记住“吃”上面花点功夫: 1,吃饭细嚼慢咽 吃饭时间,最好控制在15到20分钟,让食物充分的咀嚼可减少胃的消化负担。 一般来说,食物进入胃部后5分钟,就有一部分食糜被排入十二指肠,若吃饭吃得太快,容易引起胃痛等不适。 2,吃饭时忌吸烟 对很多烟民来说,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烟瘾犯了,就会拿出烟来吸,但吃饭时、和刚吃完饭,全身的血液正集中在胃部,以便消化,而这时吸烟,容易损伤胃黏膜。 香烟中的尼古丁进入血液中,会影响胃黏膜供血,不利于胃黏膜的自我修复。 所以,吸烟,最好避开吃饭时、和刚吃完饭的时间。 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