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权与皇权,谁才是至尊?

 松竹同音 2019-01-17

自从西方世界信仰基督之后,教宗作为基督教领袖,渐渐染指世俗权利。如此一来,教皇就与世俗君主有了利益之争。因此教宗与世俗君主之间,难免爆发冲突,今天我就为大家介绍一场双方争斗的经典案例。

这场争斗发生于11世纪,波及整个西方基督世界,一方是德意志国王,神罗皇帝亨利四世,一方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教宗格里高利七世。要解释这场争斗的起因,就要从10世纪的奥托大帝说起。

公元981年,击败马扎尔人的萨克森国王奥托一世,被罗马教皇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此时的奥托拥有无上的权力,但他对一件事感到烦恼,那就是如何控制拥有神权的教皇。于是,奥托迫使教皇屈服,并规定教皇人选由神罗皇帝任命。

在奥托的强力统治下,这项制度被完美落实,但在奥托去世后,软弱的亨利三世放弃教宗的任命权。这让教宗有了翻身的机会。当时,神罗皇帝由七大选帝侯联合选举产生。他们是,四大世俗王侯:勃兰登堡,萨克森,波西米亚,巴维丁奈尔。三大主教:科隆,美因茨,特里尔。教宗与皇帝的直接冲突,在于三大主教的任命权。

帝国法律规定,皇帝必须得到超过半数选帝侯支持,才能成为皇帝。如果教宗掌握了主教的任命权,那就意味着教宗掌握了皇帝的人选,这是皇帝绝对不会允许的。为了杜绝教宗夺权,亨利三世决定在生前利用自己的权力确立儿子亨利四世的皇位。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虽然成功确立了亨利四世的继承人身份,但亨利三世在三年后便去世了。13岁的亨利四世成为神罗皇帝。

由于年龄很小,德意志诸侯与教宗相当轻视亨利四世,科隆大主教公开劫持了亨利四世。而科隆大主教对年幼的亨利四世进行的虐待,增加了亨利四世对神权的厌恶。在各种煎熬中,亨利四世年满20岁,终于自己掌握了大权。

但在亨利四世刚刚感到欣喜之时,教宗格里高利七世于罗马发表的声明让亨利震怒,声明内容如下:在这世上,教宗之名独一无二,教宗不由他人任命,各诸侯只应对教宗效忠,可以任免主教者,唯有教宗一人。

亨利立即回复了一封措辞极其激烈的回信:以德意志国王,神罗皇帝之名,废黜教宗格里高利七世。这一行为导致教宗更加猛烈的回击,教宗宣布开除亨利教籍,双方争斗进入白热化。

教宗的绝罚对亨利是致命的,亨利的冲动,导致他失去德意志诸侯们的支持。最后,德意志诸侯们给亨利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亨利不能在一年之内让教宗取消绝罚,那他就会失去他的皇位。亨利迫于无奈,只能亲自到罗马向教宗求情,在他于雪地中跪了三天三夜之后,教宗终于取消了亨利绝罚。

这件事之后,亨利这样说道:作为德意志国王,神罗皇帝,从没有任何一位皇帝,在教宗面前下跪。从这一点来看,亨利在神权与皇权的斗争中是失败者,但在不久后,亨利进军罗马,驱逐反对他的教宗格里高利七世。从这一点来看,神权并没有能力抗衡皇权。因此在斗争中,代表神权的教宗是失败者。

各位网友对于神权与皇权的斗争又有什么想法?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