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感谢你对邀请。作为一名初三物理老师,你提到的问题我批改作业时经常遇到。计算电功的时候最后单位带个W,计算电功率时单位最后带个V,这些问题非常常见。我也反复要求过,但是还是有的学生会出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认为是没有深刻理解公式和物理量的内在含义造成的,还有的学生就是做题毛糙造成的;平时生活习惯丢三落四,考试中也是丢三落四,会把单位丢掉。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改善呢?我提出我的几点看法: 1、深刻理解每个物理量的含义 初中物理主要考察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复杂计算的考察还是很少的。牵涉到公式也就主要考察公式的灵活运用,也就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这就要求中学生对每个物理量的含义以及单位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得出最终结果时,单位才能正确。 2、理解公式单位的一一对应 初中物理公式和单位都是一一对应的,考察公式的同时也是在考察单位的换算,以及单位的一一对应。比如比热容的题目,已知条件中水的体积单位是L,这就让你去换算单位。比如P=W/t,对应的单位计算就是:1W=1J/s,这三个单位一定要一一对应;也可以是1kw=1kw·h/1h。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做题习惯 做好以上两点还不够,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做题习惯,平时练习时就注意带上单位,考试的时候才能不会漏掉或者出错。 最后强调几点答题注意事项:1、一定要带单位。 物理学中,没有单位的数字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2、一定要先写公式,再代入数据。 物理学中,没有公式来源的式子也是没有意义的; 3、一定要有必要的文字描述。 大题中不能只写公式,代入数据,这样显得杂乱无章且没有因果关系; 4、书写一定要工整。 同样的答案,字体也是隐藏分,字迹越工整分数也会更高。此点需要平时就下苦工,保持工整规范的书写习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今天所做的努力就是为了明天的成功。加油! |
|
来自: 昵称3293762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