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退休后,除了养老金还有这2笔钱可以领!

 进猫 2019-01-17

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养老保险金,即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一说到养老保险,大家可能很重视养老金的水平,可是说参与养老保险,满足条件以后,在退休后收取的不仅仅是养老金,还有其他的待遇包括什么呢?包括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也就是参保人如果在退休后,出现因病或非因工逝世的,继承人是能够收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的,但这儿你要注意,如果是出现因工逝世的,就是工作过程中,工作原因逝世的,那个由工伤保险付出,你不能重复收取,所以养老保险待遇里包括的只要因病或非因工逝世的情况。

以北京市为例,比如说抚恤金,北京市就规定企业员工和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逝世之后,能够供养直系亲属救助费用的标准,那么依据供养直系亲属的人数,分别给予相当于死者自己工资六个月九个月,和12个月的救助费,当然咱们说自己薪酬是指逝世时,全市的最低工资标准,而丧葬费也是相同,他是包干运用方法,不区别这个死者是什么职务等级,一致发给逝世员工家属,用于装殓遗体离别等的费用开支。

不管是抚恤金仍是丧葬费用,这都是在参保人,不管在职还是退休后,非因工和因病逝世的时候才出现,那么这个详细的标准是多少呢?比如宁夏在6月1日就发布了最新的丧葬补助费和抚恤金的标准,那么6月1日起,宁夏方针是对丧葬补助金的标准进行了调整,如果是现已退休收取养老金的,而且是09年末前参保的,丧葬补助金一共是14202.275元,那么2010年1月1日今后参保的是4474元。

如果是没有退休的,就是未收取基本养老金的,那么09年末之前参保人员是14202.75元,那么2010年1月1日今后,参保人员是逝世时上年度全自治区,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的两倍,最多不超越4474元,这是所说的丧葬补助金,别的还有抚恤金,抚恤金也做了调整,现已退休收取基本养老金的,2009年末前参保人员,抚恤金是43683.33元,2010年1月1日今后参保的是44740元。

没有收取养老金的,那么就和自己缴费年限挂钩了,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最多不超越20个月,那么其中2009年末曾经参保的,以2184.17为基数,最多不超越43683.33元,那么2010年1月1日今后,参保人员逝世的,以上年度全区的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为基数,最高不超越44740元,所以能够看到这个丧葬补助金在1万多块钱左右,抚恤金在4万多块钱左右,当然咱们说不期望咱们领到这些钱,可是是需要注意上午,这也是参保人的权益,不要疏忽。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举一反三学真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每位考生在准备一项考试之前都应该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练哪些题比较迷惑,总是“不舍得”做真题,认为真题的数目很固定,只有近几年很快就做完了,都“浪费”了,应该放到最后模拟,检验自己的水平,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非常不正确的,那到底应该怎样对待历年考试真题,有以下建议供广大考生参考:

首先,整理笔记,练习真题。

在开始成套做题之前,一定要把之前学的知识简单梳理一遍,尽量做到全面,不要有盲区,万丈高楼平地起,把基础打好,后面拔高的过程才能更容易一些。笔记整理结束后,就要开始定期做套题,有些考生会问,我是不是要严格按照时间来要求自己,其实这个在复习前期是没有必要的,在对知识点不是特别熟悉的情况下,思考的过程很重要,给自己留充足的思考时间,直到自己把问题想清楚,那这个知识点就是真的掌握了,一口吃不成胖子,所以一定要有耐心。

其次,认真分析,抄录错题。

真题经过自己的理解得出答案后,就算与正确答案一样,也一定要在看一遍答案的解析,看是否有更简便的思路,自己的思路是否有漏洞,怎么样能更全面,这些都是考生复习的时候需要考虑的问题,切不可对完答案,正确就可以了,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不能投机取巧。记录一些经典的题型,易错的题型,争取同样的错误不能错两遍。所谓咬文嚼字也就是把真题充分拆解吸收,不怕慢就怕敷衍。

最后,适当温故,对比思路。

做了一定的题后,可以适当的翻出来再看一遍,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可能以前一直想不明白的排列组合问题,突然就豁然开朗了,可能很难理解的一道题,突然就有了新的思路。也许现在的思路和以前刚见到这个题时思路是不一样的,这都是有可能的,所以一定不要做完之后,就束之高阁,抛到脑后,要时时翻阅,找到马虎的地方,迷惑的地方,再次研究消化。

真题含金量比较高,如果放到最后才做,很可能没有时间好好研究,囫囵吞枣做了一遍,反而没有发挥出它的作用。所以广大考生需要认真对待,认真计划,相信经过一系列努力,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在之前的病句辨析当中,我们重点辨析了一下语序不当这种最常见的病句设错类型,今天我们重点就病句当中第二大常见的设错类型进行辨析,即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及关联词搭配不当。

一、主谓搭配不当

这类语病的出现,常常因为主语和谓语是比较复杂的短语而造成多个主语共用同一个不能共用的谓语,或多个主语多个谓语不能对应搭配。

例1.他一进教室,同学们的眼睛都集中到他的身上。(“眼睛”须改成“目光”。)

例2.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月光”无法与“发出沙沙的声响”相搭配。)

例3.挖土方开始了,我们的任务和工期都十分艰巨和紧张。(“任务沉重,工期紧张。”)

二、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这类病句,或动词是不及物的(不能带宾语)而带上了宾语;或动词是及物的,但不能支配宾语对象;或动词不只一个;或宾语包括两项以上造成顾此失彼。

例1. 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例2.英雄们把红旗和胜利插上了敌人的阵地。(这里用“把”字结构将“插”的宾语“红旗和胜利”提前了,“红旗”可以插,“胜利”是不能和插搭配的)

例3.大会上,代表们认真地注视和倾听着总理的报告。(宾语中心语是“报告”,“注视”不能支配“报告”,可以支配“《报告》”,而“倾听”可以支配“报告”。)

例4. 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布帽子。(“穿着”与“帽子”无法搭配。)

三、主语与宾语意义上的不搭配

例1。 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句末应该加“之一”,否则不搭配。)

例2. 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季节”,“北京”是城市区的名称。本句提取主干为“北京是季节”,不当。)

这类病句中最常见的句式是“是否(能否、有无)……是……”,即前面用肯定 否定的选择形式,后面只用肯定的或否定的形式。修改的原则是使前后一致。

例3.有无正确的学习态度,是我们(能)取得进步的重要条件。(删掉“无”或“有无”。)

例4. 一个人学习成绩的好坏取决于他平时的勤奋。(在句末加“与否”。)

四、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1.我们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造不出来?(“聪明”不能修饰“手”。)

例2.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五、关联词搭配不当

复句中一般用关联词把各分句连接起来,准确地表达意思。关联词之间有比较稳定的组合,不同的关联词表达的意思有区别。

例1.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应将“也”改为“就”。)

例2.弟弟年纪很小,因此懂得许多深刻道理。(不合事理,“年纪小”不是“懂得许多深刻道理”的原因,将“因此”改成“但是”,使因果关系变成转折关系就符合事理了。)

当我们同学做到病句这个部分的时候不用感到紧张或头痛,对于绝大部分病句来说,通过默读是可以发现句子不通顺之处的。而对于搭配不当的这种设错类型,如果句子当中出现了关联词、两面词、介词时,不妨注意一下句子成分之间的搭配问题。此外,也可以将句子当中的主谓宾等核心成分画出来体会彼此之间是否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

更多公考文章,点击下方链接查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