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胞转染实验技术简介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9-01-17

细胞转染的方法主要包括:人工脂质体法、磷酸钙法、DEAE-右旋糖苷法、电穿孔法、病毒转导法等,上期详解了细胞转染常用的方法-脂质体转染的原理和步骤 等,今天做个细胞转染技术大比拼,了解各种细胞转染的方法优缺点,再根据自己的实验要求选择理想的方法,获得漂亮的实验结果。



接下来,详述一下几种经典细胞转染的方法。


一、人工脂质体法


带正电的脂质体与核酸带负电的磷酸基团形成复合物,进而可被细胞内吞稳定转染/瞬时性转染。这种方法几乎适用于所有细胞,转染效率高、重复型好,但转染时需要去除血清,转染效果随细胞类型变化大。


脂质体转染的原理与步骤:详情



二、磷酸钙法


通常穿了“隐身衣”核酸分子在“照妖镜”磷酸钙的作用下可形成“肉眼可见”的磷酸钙-DNA共沉淀,可使共沉淀中浓缩DNA分子与细胞表面结合并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该法可用于瞬时或稳定转染。然而因其对pH、温度和缓冲液盐浓度的微小变化十分敏感,所得结果容易出现差异,且对许多类型的细胞培养物(尤其是原代细胞)具有细胞毒性,转染效率较差。



三、DEAE-右旋糖苷法


常言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因而,当带正电的DEAE-右旋糖苷与核酸中带负电的磷酸骨架相遇,妥妥的火花四射,而后会被细胞膜抱团相拥并通过细胞内吞作用迎客到家。该法可用于瞬时转染,操作相对简单、结果可重复,但是对细胞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且转染时需要血清。



四、电穿孔法


有时,细胞有些“油盐不进”,就是不开放门户给核酸放行,此时各位小伙伴可采用一些强硬手段—电穿孔法。此法利用高脉冲电压破坏细胞膜电位,使得DNA 通过膜上形成的小孔导入稳定/瞬时性转染,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细胞,但细胞致死率高,DNA和细胞用量大,且需根据不同细胞类型优化电穿孔实验条件。


其他物理基因输送法还包括基因枪、直接显微注射等方式。前者又称为粒子轰击,可将包裹着核酸的显微重金属颗粒告诉射入受体细胞内,适用于瞬时性转染。该技术可需要昂贵的设备,且细胞死亡率较高。而后者则是通过精细的注射针将核酸送入胞浆中,一次只能输送一个细胞中,适用于构建转基因动物或输送人工染色体。



五、病毒转导法


一般,病毒介导的转染也称之为转导,它为难以转染的细胞类型提供了一种方法,可用于蛋白质过表达或抑制,是临床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它通过侵染宿主细胞将外源基因整合到染色体中,可用于难转染细胞、原代细胞的稳定性转染。






来源:每日生物评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