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博学多才,能书善画,书法长于行书、楷书,绘画有花卉等传世。 《慈禧太后便服像》 图绘慈禧太后老年像,面相与诸多慈禧老年像一致,可见很写实。图中的慈禧皮肤细润。衣冠和佩饰则反映了晚清时后妃的服饰制度。画像描绘精细,形象逼真,真实地表现了慈禧的服饰品位,两手所戴的护指尤显突出。当年美国画家卡尔曾为慈禧绘过多幅油画像,此为其中一幅。 慈禧是中国清末最有权力的女人,她的一生极为复杂,影响清政半世纪。闲时喜欢练字习画。叶赫那拉氏家族的后人——慈禧太后的四世曾孙叶赫那拉·根正说:“慈禧并非是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她对书法和绘画都很有造诣。少女时代在绥远城居住的慈禧,对文学、书法和历史非常有兴趣,她在此读书、学画、下棋、弹琴,且经常骑马、射箭。” 《“福禄寿”三字》 本幅右上自题:“光绪戊子新正御笔”。钤“爱物俭身”、“法天立道”、“慈禧皇太后之宝”印3方。左上有吴树梅题七绝诗一首,钤“吴树梅章”、“朝朝染翰”印2方。 此幅以朱笔书“福、禄、寿”3字,书体与众不同,用象形手法组成,仿佛一件绘画作品。结体上“福”、“禄”两字借用同一偏旁“礻”,而“录”、“畐”之间夹写一个“寿”字,中间空白部分经巧妙布局画成一个寿星拄着拐杖。这种以字体组合成图像的手法多流行于民间,虽见巧妙,却显俗气。关于慈禧太后的书法,近人马宗霍《书林纪事》载:“慈禧太后垂帘当国,亦喜怡情翰墨,学绘花卉,又学作擘窠大字,常书‘福’、‘寿’等字以赐内外大臣……”留存至今的慈禧书法之作多以单字居多,如本幅般书画合一的作品颇为罕见。 《清宫遗闻》记载有光绪中叶以后,慈禧忽怡情翰墨,学绘花卉,又学作擘窠大字。慈禧绘画书法基础并不太好,只是天资聪颖,经过一段时间练习摸索,进步很大,尤其是缪嘉蕙等著名画家入宫指导后,书画水平日进。师从名画家缪嘉蕙,在慈禧的书画生涯中,无疑是件意义重大的事情。 《鱼藻图》 《鱼藻图》轴,清光绪,慈禧绘,绢本,设色,纵124cm,横61.5cm。 本幅有题:“海国春深乐有余。光绪甲辰嘉平月中浣御笔。”后钤“含和履中”白方印、“利居贞”朱方印,上方正中钤“慈禧皇太后之宝”朱文方印,右侧为“大雅斋”朱长方印。 由题可知,此图作于清光绪甲辰年,即1904年,慈禧时年69岁。 清代后妃经常以书画自娱,从而消磨时光。慈禧太后则尤爱此道,经常以所谓“御笔”书画赏赐群臣以示恩宠,但其中大部分作品实为他人代笔,缪嘉惠便是其中之一。缪嘉惠,字素筠,今云南昆明人。她是慈禧绘画活动的主要指导和代笔人,在慈禧身边侍奉长达20余年,期间为慈禧代笔了大量作品。 此图设色绘游鱼、水藻,色彩淡雅,笔墨清新,具有较高的绘画技巧,极有可能是缪氏代笔作品。 |
|
来自: 昵称3293762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