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师大艺术教育教授:不懂音乐的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 | 学人谈

 虎晟 2019-01-18
全国中小学生音乐素养测评中,3.3万名中小学生唱音乐教材上的歌,音准达到中等以上水平的小学生只有40%,中学生只占35%;

从小练琴,考出钢琴4级的孩子,从来不识谱,弹琴基本靠背谱;

钢琴考到10级,从此不愿意再碰琴,技艺逐渐荒废;

......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系主任、上海音协儿童音乐专业委员会主任董放也碰到过类似的情况,她面向非音乐专业开设的钢琴选修课,来上课的学生里面,一半不认识五线谱!

 

华师大艺术教育系成立于2002年,是我国第一个培养复合型艺术教育人才的专业,专业排名连续五年全国第一,音乐方向的学生毕业后大多进入中、小、幼学校担任音乐教师。

 

这些年,董放教学生,也指导学生到学校进行音乐教学实践,还担任钢琴比赛的评委。在她看来,人们都喜欢听音乐,但是听懂音乐的人却不多。

 

从听音乐到听懂音乐的过程,需要掌握音乐语言的本体知识和关于音乐的知识,前者主要指旋律、节奏、和声、曲式结构等音乐语言的知识,后者则涉及文化、历史等音乐背景知识。

 

“两者缺一不可,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音乐素养。”

 

此外,董放还从专业的角度,为不少家长揪心的琴童练琴问题指点迷津。


董放

  •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系主任

  • 上海音协儿童音乐专业委员会主任 


//
音乐教育有敏感期,
儿童音乐启蒙教育的形式应多样化
//


1993年,哥伦比亚大学的学者进行了一项实验:将36名非音乐专业大学生分为三组,分别让他们听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听通俗音乐,以及无任何音乐刺激。在随后的智力测试中,听莫扎特音乐的学生的测验成绩比其他组高出8-9个百分点。

 

这就是著名的“莫扎特效应”。由于莫扎特的作品具有纯净、新鲜、明亮、节奏稳定的特征,因此激发听众欢快、愉悦的正面情绪,正面情绪反过来又促进了认知水平的提升。

 

“‘莫扎特效应’表明,莫扎特音乐里面的元素,符合人体的生理规律,和生命形成共振而引发效果。”

 

董放解释,音乐对智力、情绪、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日益受到科学界的关注。目前通过脑科学研究得到明确证实的是,音乐对语言发展,尤其是第二语言的习得有好处。

 

“孩子出生以后,随着听觉敏感期的到来,同时也进入到音乐敏感期,两者基本上是一致的。”董放告诉小编,从0岁到读小学前是一个人的音乐敏感期,也是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的最佳时间段。

 

处于启蒙阶段的孩子,如何对他们进行音乐教育?学习乐器是唯一途径吗?

 

虽然0-6岁的学龄前阶段是音乐敏感期,但是董放并不主张儿童从很小年龄就开始学习乐器,尤其是钢琴这样有一定难度的乐器。

 

“弹钢琴更多要求的是精细动作,年纪太小的孩子还处于发展粗大动作的阶段,太早学琴,不仅效果不佳,方法出问题的概率也相应增大,对老师和陪伴学琴的家长的要求也比较高。”

 

董放建议,对于大多数儿童(不包括那些非常有音乐天分的早慧儿童)来说,学习钢琴的年龄不宜过早,5-7岁是比较合适的年龄段。

 

这个时候,孩子双手精细动作的发展基本能胜任钢琴学习了,而且随着认知程度的提高,3-4岁时候需要学一年的内容,5-7岁的孩子可能半年就学会了,并且学前阶段还没有太重的课业负担,可以有较多的练习时间,这样钢琴学习就比较有成效,家长、孩子也会更有信心坚持学下去。

 

在董放看来,儿童的音乐教育既要考虑音乐方面,同时也要兼顾各年龄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因此,启蒙阶段的儿童音乐教育形式应该是多样的,唱歌、随音乐律动、做音乐游戏、聆听适合儿童的音乐等等,不一定都要从学乐器入手。

 

//
音乐教育中,
开口唱非常重要
//


教育部最新发布的艺术学习质量监测报告显示,3.3万名中小学生唱音乐教材上的歌,音准达到中等以上水平的小学生只有40%,音准达到中等以上水平的中学生只占35%。

 

测评同时发现,学生唱流行歌曲不走调,音乐课上教的歌却没几首唱得好,因为流行歌曲,学生是听会的。

 

对此,董放觉得,出现这样的情况说明当前的学校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都存在一些问题,症结主要在于学生开口唱的机会太少了。

 

“我小时候的音乐课就是唱歌课。”董放回忆,那个时候音乐课的形式很简单,就是大量地唱歌,老师选的都是旋律朗朗上口的歌曲,大家都很爱唱,课堂上唱,课下也会唱,歌曲的风格跟收音机、电视机里听到的差别不大。

 

当然,那时社会文化环境跟现在也不一样,流行歌曲还没有大量涌现,媒体也远没有现在那么发达,歌曲的数量和传播速度无法跟现在相比。

 

董放介绍,虽然目前学校音乐课的形式很多,除了歌唱教学,还有欣赏教学、器乐教学、创作教学,但总体来说,学生开口唱的机会并不多。

 

而且,由于目前流行歌曲的广泛传播,教材中所选取的歌曲与学生们喜爱的风格相去甚远。课堂上学习的歌曲,课后孩子们基本不会再去唱了。

 

“如果能选择好的中外流行歌曲教给孩子,对增强他们的歌唱兴趣应该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此外,合唱训练是培养音准的很好途径,如果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接受合唱训练,假以时日,随着合唱的普及,相信学生的音准问题一定会大有起色。

 

董放表示,从儿童的音乐启蒙教育开始,就应该重视歌唱。听儿歌、唱儿歌是天然的、最好的音乐启蒙形式,同时也为学习乐器做好了准备。

 

在乐器学习中,歌唱是帮助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一种重要方法,对背谱也非常有益处。

 

//
钢琴是最好的音乐入门乐器,
可以通过钢琴系统学习音乐知识
//

 

现在绝大多数家长让孩子学习音乐,并不是希望他们未来从事音乐职业,成为音乐家,而是希望他们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

 

“我们都喜爱听音乐,但大多数人会认为‘自己不懂音乐’,那么学一门乐器,掌握一些音乐理论知识,会让我们欣赏音乐的时候,距离‘听懂’音乐、理解音乐更近一些,换句话说,具备了成为真正音乐爱好者所需要的音乐素养。”

 

在董放的眼里,学习乐器是培养音乐素养很好的途径,而钢琴在其中又有着独特的优势。

 

“钢琴是多声部乐器,演奏技法丰富,音乐表现力强,被称为‘乐器之王’。”董放介绍,通过钢琴学习,了解音乐语言以后,再学其他乐器会轻松很多。

 

她接触的学生中,不少会多门乐器的,往往都是先学钢琴,然后又对其他乐器感兴趣,一般上手都很快。

 

董放告诉小编,目前儿童音乐启蒙阶段的乐器学习,以钢琴、小提琴、古筝等比较热门。

 

一般来说,相比小提琴等弦乐器而言,钢琴是孩子较易掌握的入门乐器;而管乐器,比如小号、单簧管等,因为对生理素质有一定要求,不太适合年龄较小的孩子学习。

 

不过,无论学习哪一种乐器,技术只是手段,音乐才是目的。

 

采访中,董放一再强调,对初学钢琴的孩子来说,正确、自然地表达音乐,比手型和技术更重要!

 

“我遇到过被手型和触键技术深深困扰的孩子。”董放回忆,曾经见过一个孩子弹琴,一个个音符机械地从指尖蹦出,音乐失去了自然的句感。

 

孩子在弹奏过程中,注意力一直集中在保持完美的手型和触键动作上,而不能够注意倾听和感受自己弹奏的音乐。

 

更可惜的是,由于孩子非常用功,问题已经相当顽固。对此,董放给家长的建议是:让孩子暂时不要碰钢琴,多去唱歌和听音乐,尽量把错误的弹奏方法忘掉!

 

董放表示,当一个人能弹出自然、动听的音乐,他的技术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在弹奏方法方面,我会尽量帮助学生避免发生原则性错误,而不是教他们所谓唯一正确的方法。”董放认为,儿童天生具备很强的观察和模仿的能力,会以自己的方式学习如何在钢琴上正确运动,正如他们当初学习走路,并不需要大人扳住他的腿,告诉他怎么迈出脚,先迈哪只脚。

 

当然,这还需要正确的示范、耐心和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理的发育,原来解决不好的一些技术问题,比如掌关节塌陷、折指等,会在持续的训练中逐步得到改善。

 

工作之余,董放还翻译国外的儿童钢琴启蒙教材,她发现和中国普遍重视技术训练相比,国外的儿童钢琴教学非常重视音乐的全面学习,教材普遍反映出“通过弹钢琴学习音乐语言”的编写理念,这点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在我们身边,经常会发现一些孩子钢琴考出10级,但一段时间不弹琴技术退步很快,也几乎不懂得如何欣赏音乐,更糟糕的情况是,甚至对音乐毫无兴趣。

 

虽然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但与没有系统地学习、了解音乐语言有一定的关系。

 

“音乐语言具有抽象的特点,学习起来有难度,但钢琴键盘使抽象的音乐理论知识变得可视化、具象化,大大降低了理解难度,所以说选择钢琴作为音乐入门乐器,无论是对儿童,还是对成年人来说,都是非常合适的。”董放说。

 

//
不懂音乐的家长,
怎么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
//


在学校里,音乐是“副课”,孩子在课堂上接触的音乐其实很有限。与之相比,家庭对孩子的音乐启蒙和熏陶就变得尤为重要。

 

不懂音乐的家长,怎么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董放建议家长,可以做到以下三点。

 

1
创造良好的家庭音乐环境

 

在董放看来,学音乐不是把孩子往老师那里一送就万事大吉的。家长要在家里创造良好的聆听音乐的环境,让孩子可以听到优质的音乐,而不只是自己弹琴的声音。

 

如果家长能够参与到孩子的音乐学习中,那么会对孩子起到更好的促进和激励作用。

 

曾经有一次,董放做钢琴比赛的评委,比赛设有四手联弹的环节,有一个组合是爸爸和女儿联弹。


起初,她凭经验判断爸爸可能是音乐(钢琴)老师,陪女儿一起参赛,但听到演奏,发现爸爸的弹奏水平跟女儿差不多,经了解爸爸是陪同孩子同步在学习钢琴。这个组合给评委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父母的参与对孩子的帮助会很大,而且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亲子活动。”董放评价。

 

2
慎重选择老师

 

现在的孩子学习音乐的途径有很多,少年宫、琴行、私人教师,都可以教孩子学习音乐。有些家长认为,仅仅是培养孩子一个业余爱好,随便找个老师就行了。


对此,董放觉得,越是教小朋友、教初学者,老师越要有经验。还有,不能因为弹钢琴是业余爱好,对老师的专业资质就没有要求。

 

“虽然是业余爱好,但是不能当业余来学,当业余来教。”董放强调,教钢琴和教1+1=2不一样,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这反过来要求老师本人必须具有正确的概念和丰富的经验。

 

针对目前市场上师资的良莠不齐,董放建议家长,首先可以打听一下老师的口碑,其次还要了解老师的专业背景,有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训练?当然也应该观察一下老师的教学方法和风格是否适合孩子。

 

3
给孩子舞台表现的机会

 

乐器学习需要持之以恒的练习。孩子不愿意练琴,家长拿鞭子在后面赶,这样的场景对有琴童的家庭来说,再熟悉不过。既然无可避免,不妨从正面着手,多鼓励孩子,提升他们学习的兴趣。

 

董放建议琴童的家长,可以适当选择一些比赛或音乐会,让孩子参与其中,获得成就感,尝到演奏乐器的“甜头”。

 

“我们一般都会对自己擅长的事情感兴趣,孩子也一样,因为弹钢琴而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获得赞扬和荣誉,得到正向激励,就会形成自我满足,有动力继续坚持下去。”

 

董放介绍,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这方面的机会很多,越是小的孩子越喜欢参与上台表演这种活动。家长可以从小鼓励并寻找机会让孩子登台表演,孩子以后就不太会怯场,这对他们的性格培养也有好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