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舍得智慧讲堂》:IP时代的破局者和他的“究极进化”

 昵称58786575 2019-01-18

经历了两年的摸索,《舍得智慧讲堂》正在逐渐完成它的“究极进化”。


这种进化,不仅仅是舍得酒业对自身不断进步的鞭策,也是完成品牌升华的必经之路,更是在白酒行业分化复苏这样的时间节点上,舍得酒业面向处在舒适区内所有白酒品牌的振臂一呼。

——前言


如果你要问一位金融人士,谁是中国最出色的财经作家,十之六七都会提到一个熟悉的名字——吴晓波。



2001年,一本《大败局》将吴晓波推上了风云端口,十七年后,登上《舍得智慧讲堂》,与曹启泰提写书一事,吴晓波却坦言道出,最近十年他在写作上没有任何进步,舒适区为他的写作带来了巨大的瓶颈期。


什么是舒适区?是一种习惯性方式,且这种方式让人感受到舒适、放松以及可掌控。


但是,中国有句古话,早早地为这种舒适背后的隐患埋下了伏笔,“少不入川”。


虽然话语有失偏颇,但是背后蕴含着深刻的走出舒适区、不断自我突破的哲理。


追求轻松舒适是一种天性,与天性作战,是一件困难而伟大的事情。


书房是吴晓波的舒适区,在近20年的写作生涯中,在书房之外的领域,吴晓波很难做到下笔有神,诚然是财经作品带来的局限性,让他不需要像通俗小说作家一样,硬性需求就是出门体验人生,但走出书房,也让吴晓波感到惶恐不安。



这种走出舒适区,不仅仅是吴晓波的困扰,也是很多人在生活中都会面临的问题——温水煮青蛙式的工作环境,三点一线的上班生活,没有用过、眼睁睁看着过期的健身卡……


很多时候,很多人都是说着诗与远方,却呆在自家阳台上晒太阳。


不仅仅是人,还有企业。


为什么说一个行业的变革者常常来自于业外?不仅仅是因为思路的差异性,还有就是行业内企业大多已经习惯了自我圈子内的稳定,而业外来客,则是摆脱了其原本的舒适区,到新领域上,开荒拓土来了。


而那些行业内的破局者,则更显难能可贵。


舍得酒业就是这样一家“破局者”。


从IP定位到内容产出方向,这个白酒行业的先行者正在逐渐趋于成熟,这种以“高质量“为标签的不断成熟背后,就是《舍得智慧讲堂》不断跳出自我满足的舒适圈的过程,”舍得“这个沉甸甸的金字招牌,不断实现自我突破的舍得智慧。


作为川酒六朵金花之一,舍得酒业完全有资本躺在自己的舒适区内,卖卖酒,靠着品牌力轻松把钱赚。


可是舍得酒业没有。


一个自建IP的打造,尤其是这种包容性强的流量型窗口的,这从来都不是个容易的事情。高资源消耗支持、高内容产出支持、高传播方案支持,“三高”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是三座难以攀登的高峰。


但是舍得品牌做到了,突围舒适区后,《舍得智慧讲堂》一炮打响,开始在舍得的核心圈层形成声量传播。


值得肯定的是,舍得智慧讲堂迈出舒适区不是一个突然性行为,而是一个持久性过程。从第一季到第二季,《舍得智慧讲堂》的突破有目共睹。


视频节目上的优化与细化,音频节目形式上的创新,还有行走版的筹备。


进一步来说,这不仅是舍得品牌的突破,作为自建IP探索先行者,这也是一个行业的突破。正如当年阿姆斯特丹登上月球时所说的那一句:“我个人迈出了一小步,人类却迈出了一大步。“


不断走出舒适圈,是舍得品牌迈出的一小步;为白酒这个传统制造行业,带来自建IP的典型,用成功让行业看到白酒IP的步子到底应该怎么迈,则是行业迈出的一大步。


行业风行冠名IP,舍得智慧讲堂则跳脱出了传统品牌方赞助IP形式,以IP发起者与拥有者的身份,用白酒原生IP,给出了一个关于“共建”概念上的新启迪——


将品牌与IP两相结合,相互促进,用IP的高质量内容去提升品牌调性,再用品牌声量拔高IP定位。


在这里,舍得品牌实现了从简单粗暴的品牌冠名商,向把控更强文化输出能力的供应商身份的转变,完成了品牌与IP的全面融合,打造出可一个专属大型流量窗口。


摆脱外部资源桎梏,实现自我造血,舍得品牌,为在IP冠名中沉醉不知归路的行业,指出了最终的正确方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