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搅屎棍”

 程穆泽 2019-01-18

在生活中,我们总能碰到这样一些人,对别人的事情特别上心。


如别人闹矛盾了,一旦知道,不经人家同意就热情的参与其中,进行指导、调解。
本来朋友之间没多大点事儿,她们参与进去,了事化小,小事化大,把和的事搅不和,把不乱的事给搅乱。
更有甚者今天东家长,明天东家短,人前一面,人后一面,挑拨离间,让一些稀里糊涂之人深陷其中,发展到"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态势,斗的你死我活,把个环境搞的乌烟瘴气。

这样的人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搅屎棍"。

  这时挑起事端的这些人常常又以"良善和道义"的身份出现,虽然没有获取"良善和道义"的资格证书,却常常要充当"良善和道义"的角色,来达成她们个人的私利。


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我们细数这样的人具有的共性:


一是善于用圣人的标准衡量别人,用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别人的道德底线是她们的道德高线。


二是无一例外都是"不扫自家门前雪,专管他人瓦上霜"的主,以观看他人在她们的挑拨下打斗为乐事。


三是懒惰,不愿改变。

常常感叹"今不如昔",不想改变,还不愿意看到别人改变,非要文明人也要穿上野蛮人的衣服,总把新思想的人视为敌人。


四是无知。

无知的人,只因他无知,就已经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人了。

当她们把自己的无知看作真知灼见而神圣不可侵犯时,那就更加可怕了。
无知的人常年生活在莫名其妙的恐怖之中,打着公正和正义的旗号捣乱,喜欢折磨他们看不惯的人。


五是嫉妒心强,心里扭曲。

自己得不到,别人得到也要让你难受。生活中处心积虑,为她们所嫉妒的人的人生路上挖坑和设障碍。

背后冷风冷语,人格贬斥,不过就是希望你停留在不理想的状态上,以达到她们的心理平衡。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人法则在她们那里只是说教别人的说辞,对自己是"己所不欲强加于人"。


六是这样的人还都有响应者。

平时喜欢拉拢人心,爱来个小恩小惠。除了个别不明事理者外,大多数响应者和支持者是"吃人嘴软、拿人手短",都有各种各样的动机和目的。

  又有人问了,遇到"搅屎棍"怎么办?

先不急知道答案,我们先来说个故事。

前段时间由马伊琍主演的《我的前半生》,有一集,关于罗子君想跟老金分手,被老金死缠烂打,还有很多自以为好心的人来劝她不能分手,说老金是好人,不能这么对好人,从而被同事指指点点。
被舆论道德指责的罗子君确实受到了影响,但是贺涵告诉她,你只要心中记住"关你P事"。
当老板劝她不要辞职时,子君心中默念"关你P事"。
当昔日的同事假模假样的来关心她时,子君心中默念"关你P事"。
这四个字还真的很管用,子君心里轻松了,潇洒了,也更加自信了。


说到这,你明白了吗?

  对待"搅屎棍",其实办法很简单,心里默念四个字——"关你P事",然后远离。


有人说对待这些人不能手软,就应该以毒攻毒,正面而上,打个落花流水,把她们彻底消除。

别把自己想成救世主,要为民除害。不是我打消你积极性,纵观历史,这样的人什么时候都存在。大环境好时,没有市场,行不成气候。只要大环境不好,这样的人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像割韭菜似的割了一茬又一茬。

不是我们胆小怕事,是她们不配我们上心,不值得我们为她们耗费精力,是瞧不起,是完全不把她们放眼里。


其实,人们常常说宽容,外化的,大家能一眼看到的。实际上宽容的本心还是看不起,也就不放在心上。

我们只要做好自己,不推波助澜,不给"搅屎棍"提供市场,就是在净化环境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