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乌江”考释

 七老爷施政 2019-01-18

摘要乌江最初是长江某段的江名,因当地土黑而命名。此后此地为东城县下的亭,即乌江亭。东城县与历阳县是两个并列的县,隶属于九江郡。直到晋太康六年(285)乌江才从东城县析出,成为乌江县。乌江县与历阳县隶属淮南郡。历史上,乌江大多时间为历阳郡或和州下属的县,曾为乌江县和郡的治所,时间长达八十多年。作为县的治所有一千多年。可见当时乌江地理位置重要。到了明代,乌江与历阳成为直隶和州下的镇,镇为军事重地。文章还考察乌江历史沿革,并纠正文献某些错误。

关键词  乌江  历阳   和州  沿革

中图分类号 K20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9-5128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薛从军(1948--),男,安徽和县人,安徽省和县一中特级教师,和县文化研究会会长。主要从事中国文学与地域文化研究。

引  言

安徽省和县乌江因是项羽自刎之地而名闻天下,此后乌江知名度越来越高,多见于史册和文人诗词歌赋,文化影响力超过了乌江地名本身。本文拟讨论两个问题:乌江地名的历史地理意义,乌江建制沿革。在此基础之上订正文献资料的某些错误。

至于乌江文化特色与价值,当另文专论。

最早出现的“乌江”一词,就现有的文献来说,是《史记》。《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兵败垓下后,“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此时的乌江地域为东城县下的亭。钱穆《<史记>地名考》引证《<史记>集解》《<史记>索隐》《<史记>正义》[1]外,没有作考证。《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辞源》《辞海》对和县乌江只作了概括介绍。目前学术界没有专文考察乌江。本文拟对此作一专论。

  “乌江”历史地理意义

从历史地理角度看,“乌江”一词有多种意义。

1.1乌江

1.1.1乌江是长江某段的江,而非小河。有《史记》为证。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2]

 所谓“乃欲东渡乌江”,乌江,是指这段长江;否则,不好说“东渡乌江”。“渡江而西”与“东渡乌江”相对应,这就证明乌江是这段江的称谓。

《汉书·陈涉项籍第一》:“于是羽遂引兵东,欲渡乌江”,“乌江”词下注:“臣瓒曰在牛渚。”这就说明乌江就是牛渚这一带江。采石矶又叫牛渚矶。这一带概称牛渚。

元和郡縣志

采石戍,在县西北三十五里,西接乌江,北连建业城,在牛渚山上。[3]

 这里“西接乌江”,显然指长江这段江面。

太平寰宇記》“乌江县条:

江水,经州城北,下五里,与上元县分中流为界。[4]

可见,这段江就叫乌江。

 上古时,长江各段的名称不一样。长江,古名江,又称大江,三国时始称“长江”。此前文献资料没有检索到“长江”名称,如《史记》《汉书》只称江,不称长江。

《史记·夏本纪》:“三江既入,震泽致定。”《索隐》:“韦昭曰:'三江谓松江、钱塘江、蒲阳江。’今按:《地理志》有南江、中江、北江,是为三江。其南江从会稽吴县南,东入海。中江从丹阳芜湖县西南,东至会稽阳羡县入海。北江从会稽毗陵县北,东入海。”[5]

陈寿《三国志》称长江,且用得较多,如:

议者咸曰:“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歩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6]

这里长江,似指荆州一段的江,而非现在的长江全称。

长江各段都有相对名称。如“横江”:

中郎将与孙贲共讨樊能于麋于横江。[7]

复随孙策在淮南,从,攻庐江,拔之,还,俱东渡。䇿到横江、当利,破张英于麋等,转下秣陵、湖熟、句容、曲阿,普皆有功。[8]

其实这里的“横江”是指历阳或和州段的江面。《元和郡县图志》就指出:

采石戍,在县西北三十五里。西接乌江,北连建业城,在牛渚山上,与和州横江渡相对。隋师伐陈,贺若弼从此渡。隋平陈置镇,贞观初改镇为戍。[9]

又指出:

横江,在县东南二十六里,直江南采石渡处。东汉建安初,孙策自寿春经略江都,扬州刺史刘繇遣将屯横江,孙策击破之于此。隋将韩擒虎平陈,自横江渡,皆此处也。[10]

这里“贺若弼从此渡”、“自横江渡”,足见横江是指此段长江。

《太平寰宇記》可佐证:

历阳,乌江,含山。州境东西七十九里,南北一百八十五里,四至八到:南至宣州三百二十六里,南至庐州二百二十里,北至滁州一百六十二里,东南至横江西岸一千五百里,大江中心为界,与宣州当涂县相接。[11]

这里“东南至横江西岸”句就证明横江是此段长江。

又如“扬子江”也是某段江的名称,《靖康要録》:

十五日太上道君皇帝渡揚子江至鎮江府[12]

《元丰九域志》:

金山寺在扬子江中,《寺记》云:金山,旧名浮玉山。[13]    

可见,扬子江指镇江段的江。

从历阳县到乌江县再到镇江,这段江的名称是横江、乌江、扬子江。再向上游说,江西九江的长江段称为浔阳江,白居易的《琵琶行》的浔阳江头夜送客诗句可证。

《辞海》(缩印本):“秦置鸟江亭,因附近有乌江得名。在今安徽和县东北苏皖界上的乌江镇。楚汉之际,项羽垓下战败,至此自刎:晋置乌江县,明初废。”[14]“因附近有乌江得名”,可见乌江是这段江的名称。

 1.1.2 乌江又是长江下游北岸的重要渡口,渡口叫乌江浦

项羽西渡伐秦,由此过江,《史记··项羽本纪》曰:“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闻东婴已下东阳,使使欲与连和俱西。” 可以推断,项梁西渡,应是西渡乌江。项羽战败逃亡,乃欲东渡乌江,是从旧渡口返回。

《太平寰宇記》:

乌江浦,在(乌江)县东四里。[15]

《方舆胜览》:

乌江浦,在乌江县东四里,即亭长舣舟待项王处。[16]

《明一统志》:

乌江浦,在州城北,故乌江县东四里,项羽败于垓下,东走至乌江,亭长舣船待羽即此地.唐胡曽诗: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又僧诗云:拔山力尽乌江水,今古悠悠空浪花[17]

为什么叫乌江呢?钦定四库全书《大清一统志》:

 “乌江浦”条说:

乌江浦,在州东北四十里,土多黒壌,故名。[18]

其实,这一带有一个山名叫乌石山。《正统和州志》:

   乌石山在州西北六十里顺天乡十三四都。[19]

《嘉靖和州志》 :

   乌石山在州城西北六十里,两山相峙路径,其中多黑石,因名。[20]

乌江、乌石山,都因为土壤或山石是黑色而命名。

1.1.3乌江又为地域名称。

《史记》这段文字“乌江”注引为:

瓒曰:“在牛渚。”[索隐]曰:按:晋初属临淮。[正义]曰《括地志》云:“乌江亭即和州乌江县是也。晋初为县。《注水经》云:水又北左传黄律口,《汉书》所谓乌江亭长舣船以待项羽,即此也。”[21]

乌江亭,乌江县,就是这段地域的名称。

如:《三国志》卷九“又诏仁移屯颍,迁大司马,复督诸军据乌江,还屯合肥。”《宋书》卷二九 (志第一九) :“元嘉二十一年,木连理生历阳乌江,南豫州刺史武陵王讳以闻。

这里的乌江、历阳,都是地域名称。

1.2   乌江亭

乌江最初为县下亭的地域,属于东城县。亭为 秦汉时的基层行政单位。

汉承秦制,当时楚汉相争,历阳与东城是两个不同的县,都属九江郡。《汉书·地理志》:

九江郡,户十五万五十二,口七十八万五百二十五,县十五:寿春邑、浚遒、成德、柘皋、阴陵、历阳、当涂、钟离、合肥、东城、博乡、曲阳、建阳、全椒、阜陆。[22] 

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游徼。……县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乡、亭亦如之,皆秦制也。

凡县、道、国、邑千五百八十七,乡六千六百二十二,亭二万九千六百三十五。[23]

平均每一县有19个亭,大县多一点,小县少一点。

《后汉书·志》第三十八“亭有亭长,以禁盗贼。本注曰:主求捕盗贼,承望都尉”句下注引:

《汉官仪》曰:“亭长课徼巡”“设十里一亭,五里一邮,邮间相去二里半,司奸盗。亭长持二尺扳以核贼。”《风俗通》曰:“汉家因秦,大率十里一亭。亭,留也;盖行旅宿会之所馆。亭史旧名负弩,改为长,或谓亭父。”[24]

  由此知道,所谓乌江亭,其实是当时县乡下一个行政单位,而不只是一个亭子。亭有亭长,亭长持更板以劾贼,索绳以执贼。

   当时乌江亭属于东城县,不属于历阳县。

   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明确记载这件事:

项羽自阴陵至此,尚有二十八骑。南走至乌江亭,灌婴等追羽,杨喜斩羽于东城。[25]

乌江与东城对举,可见乌江属于东城县。

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也有记载:

乌江本秦乌江亭,汉东城县地,项羽败于垓下,东走至乌江,亭长舣舟待羽处也。晋太康六年(公元285年)始于东城县界置乌江县。[26]

北宋欧阳忞著的《奥地广记·附札记》载:“乌江本东城县之乌江亭,项羽欲渡乌江即此。”

1.3乌江县

在太康六年(公元285年)从东城县分离出来为乌江县。

《元和郡县志》:“晋太康六年(公元285年)始於东城界置乌江县,隶历阳郡。”[27]晋武帝在位时的的年号叫“太康”,史称“太康之治”,280年至289年,共计十年。太平寰宇記》:“晋太康六年(公元285年)始於东城界置乌江县,隋为乌江郡。”[28]  可见,乌江与东城本来相属,当时的乌江县由东城地域析出。

公元285年前,乌江一直是东城县下属的亭。285年后为乌江县。 乌江县比现在的乌江镇地域大,除现在和县的乌江镇地域外,还有今江浦的高旺、龙山、兰花塘、桥林、石桥、汤泉等地。

《太平寰宇記》:

乌江县,东北四十里,旧十五乡。今四乡。[29]

《元丰九域志》“淮南路”:乌江县

州东北三十五里,四乡,汤泉、永安、石绩、新市、高望五镇。有四隤山、大江、乌江浦。[30]

可见原乌江县地域面积较大,到宋太平兴国年间地域面积缩小。但到元丰年间乌江县面积又增添。

乌江从太康六年到洪武初年,共有1083年县或郡的治所历史。

1.4乌江郡(又称同江郡)

乌江历史上曾经为郡的治所。杜佑《通典》:

和州乌江县”条:“梁(502-557)置江都郡,北齐(550-577)改为密江郡,陈(557-589)改为临江郡,后周(557-581)改为乌江郡。[31]

《旧唐书》:

乌江, 汉东城县之乌江亭,属九江郡。北齐为密江郡,陈为临江郡,后周为乌江郡隋为乌江县,皆治此。[32]

“皆治此”,就是说,乌江作为郡的治所时间有83年。

1.5乌江镇(乡、区)

早在宋代一度时间降为镇,但只有两年。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九:

乌江废县“隋初废郡,县属和州。唐因之。宋绍兴五年,废为乌江镇。七年,复为县。元因之。明初省。今仍为乌江镇。《志》云:'镇东北去江浦县七十里。’”[33]

顾祖禹,中国清初沿革地理学家和学者。这里的“今”,指清朝。

明初乌江县裁为镇。《明史·地理志》:

洪武初(公元1368年)省州(指和州)入县。二年(公元1369年)九月复改县为州,仍属庐州府。七年(公元1374年)属凤阳府,寻直隶京师

东北有乌江县,洪武初省。东有浮沙口、南有裕溪镇二巡检司。又南有牛屯河巡检司,后移於乌江镇,即故乌江县也[34]

从此乌江县就成了镇的建置。乌江从太康六年到洪武初年共有1083年县或郡的治所的历史。明、清后一直为镇建制,属和州。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一统志》

乌江镇,即乌江废县。明万历中,移牛屯河廵司于此。又有浮沙口廵司,在州东北二十五里。亦明洪武中置,管江面四十里,上至新河口,下至芝麻河。又,旧有河泊所在州东二十里,明洪武中置,今俱废。[35]

钦定四库全书 《江南通志》

牛屯廵檢署在州南六十五里烏江鎮。[36]

镇,是重要或险要的地方。 杜甫诗:“白帝高为 三峡镇瞿唐险过 百牢关。”镇,也是明、清时军队的编制单位。清末编练新军,也称为镇。

乌江镇,设牛屯河巡司,主要是巡查这一带长江,管理江面四十里。和州还有其他水域管理机构:

裕溪镇廵司,在州南九十里,明洪武初置。廵司管江面三十里,上至新沟口,下至张家湾,今因之。牛屯河廵司,在州南六十里。明初置,廵司管江面五十里,上至张家湾,下至新河口,今因之。[37]

     现在乌江镇分南北两镇,北乌江镇属于江苏浦口区;南乌江镇属于安徽和县。说乌江镇,一般指南乌江镇。

南乌江镇地处皖苏两省交界处,自长江逆水而上,为八百里皖江第一镇,是安徽面向长三角的东大门,与南京江浦一衣带水,同钢城马鞍山隔江相望。乌江区位优势显著,坐拥长江黄金水道,两个码头通江达海,三条省道(宁乌路S124、巢宁路S105、滁芜路S206)穿境而过,距南京长江三桥20公里,马鞍山长江大桥30公里,马和轮渡6公里,安徽省北沿江高速10公里,南京地铁宁和城际(S3号线)一期5公里(2017年开通运营),二期贯穿全境。

全镇农村现有6248户建起了楼房,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镇区面积5.5平方公里,全镇总人口7万人,散居于11个行政村(375个自然村)4个社区,流动人口达1万余人。全镇已形成服务、农贸、小商品、猪、牛、竹、木等几大专业市场,还建起占地1.5万平方米皖东边贸综合交易市场。霸王祠旧址,经过历年来多次修葺,建成了亭、台、楼、阁。四周松柏环绕,典雅古朴。新辟'三贤阁''虞姬园'等景点,被确定为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

 

     乌江建制与沿革

夏朝时,东城属“扬州之邑”、“淮夷东夷,尚没有东城之名。《尚书·禹贡》:淮海维扬州禹穴之时,以铜为兵”,“决江导河,东注于海”。 “淮海维扬州”是什么意思?《<史记>索隐》:“孔安国曰:'北据淮,南距海。’”意谓淮海这一带属于扬州。

春秋(前1046——前771)一般称这一代为巢、棠。先属吴,吴亡入越,越亡入楚《左传》云:“吴取楚太子建之母于巢。”又云“楚囊师于棠。”杜预注:“楚地。和州,盖分为二邑。皆楚境。”《正统和州志》:“春秋属吴。”[38]《万历和州志》:“春秋属勾吴,吴亡入越,越亡属楚。”[39]

战国(前770——前256—221)《史记· 秦本纪》:“厉共公二十一年,初县频阳。(孝公十二年)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太平寰宇记》:“战国时犹为楚地。”《正统和州志》 :“其后,楚东侵至泗上,遂属楚。”[40]

乌江最先属东城县。东城县的历史沿革,就是乌江的历史沿革。直到公元285年从东城县析出乌江县后,则乌江县行政区划变化较大。

秦王政二十四年灭楚,置东城县,属九江郡,西汉沿秦制 。《汉书·地理志》指出,东城县与历阳县同属扬州九江郡。乌江地域不属历阳,属九江郡的东城县。《万历和州志》:历阳“汉高帝四年封英布为淮南王,都六邑。历阳属焉。武帝元狩元年,淮南王叛,国除,复为九江郡,分县十五,历阳其一。”[41]东城县也归属淮南国。 这段时间此地曾为淮南王的封地。

王莽篡汉,改九江郡为延平郡,改东城为武城县属之。

东汉恢复西汉旧名,建初四年(79),东城县改属下邳郡。东汉末,乌江归属东城郡。《后汉书》:“下邳国”“武帝置临淮郡,永平十五年(73)更为下邳郡”,“十七城”,“东成,曲阳(侯国)”[42]。下邳国属徐州。

而历阳则属扬州九江郡。《后汉书·郡国四》:“九江郡”“历阳,侯国,刺史治。”[43]

《万历和州志》卷一:历阳“东汉初,为扬州刺史所。后以官多役烦,乃并省郡国十县、道侯四百余所,其后亦为十三州,扬治历阳。”

三国魏黄初元年(220),东城复属九江郡。黄初二年(221),改属淮南郡。太和六年(232),改为楚国。嘉平三年(251),为淮南郡,东城县属之。

三国(220--280)时,乌江为重镇,即驻兵之地,属东城县。《三国志》卷九:“又诏仁移屯颍,迁大司马,复督诸军据乌江,还屯合肥。 ”这是魏国驻兵。《文献通考》:“三国时,淮南属魏,而江南属吴也。魏、晋亦置扬州。”[44]大部分时间为吴地。《正统和州志》卷一:“三国时属吴,为重镇。”乌江也为吴驻兵之地。

此地在吴国称江东。《三国志·诸葛亮传》:“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孙权建都建康,故称孙权所统治的地区为江东,包括江北的一部分。

晋(265-420)从285年开始,乌江为乌江县。“太康六年(公元285年)於东城界置乌江县。”  此时乌江已是县,与东城、历阳并列,同属淮南郡。《正统和州志》卷一:“晋属淮南郡,有历阳、乌江、阜陵三县。后改历阳郡,历阳、乌江、龙亢三县隶焉。”

西晋(265——317)历阳县(乌江与历阳都是并列的县)属淮南郡(县十六)。《晋书》:“淮南郡属扬州,扬州合统十八郡。”[45]《文献通考》:“晋时为郡国二十二,县二百有五,淮南郡十六县。西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历阳郡领二县:乌江县,历阳县。”[46]《晋书》:“惠帝永兴元年(304年),分淮南之乌江、历阳二县置历阳郡”[47]

东晋(317——420),元帝置扬州历阳郡,领历阳县、阜陵县、乌江县、龙亢县。《太平寰宇记》:“含山县本龙亢县,元帝置故城”[48]《历阳典录》:“阜陵废县,和含两界之间(一说在全椒县东南十五里)。汉县,晋因之,刘宋无。”[49]《宋书》:“晋成帝咸和四(329)年,侨立豫州,惠帝置历阳郡,属扬州,安帝割属豫州。”[50]安帝(376-410)置豫州历阳郡,领历阳县、阜陵县、乌江县、龙亢县。

南北朝(420-589)。永初三年423年)分淮东为南豫州,淮西为北豫州。文帝元嘉七年431)合二豫州为一,十六年又分,二十二年又合,孝武大明三年460)又分。

宋刘武帝(420-423)历阳郡领历阳县、乌江县、龙亢县,属南豫州,《宋书》:“永初(420-423),郡国惟有历阳、乌江、龙亢。”[51]文帝(424-451)时,历阳郡领历阳县、乌江县、龙亢县,属豫州。《历阳典录》:“龙亢废县,含山县南十里,龙亢本沛郡属县,东晋侨置于此。历宋齐至梁与北魏迭有其地。”孝武帝时,历阳郡领历阳县、乌江县、龙亢县、雍邱县、酇县,属南豫州。《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

雍丘县,东晋侨置, 治今安徽和县南雍镇附近 。属秦郡。南朝宋元嘉八年(431)改属历阳郡。[52]

酂县,古县名。西汉属沛郡,东汉属沛国,西晋属谯国。北魏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东晋乔置。治今安徽全椒县西南,属梁郡。东魏后废。[53]

南朝宋大明三年(459),升历阳郡乌江县置临江郡。《宋书·志》 :“大明五年462)乌江县与怀德县合并,立临江郡。历阳郡辖历阳、龙亢、雍丘、酇四县。”[54]

永光元年465年)撤临江郡,乌江属历阳郡。前废帝(465)时,历阳郡领历阳县、乌江县、龙亢县、雍邱县、酇县,属南豫州。《历阳典录补》:“酇废县,本沛郡属县,刘宋侨置,南齐无。”[55]明帝(465-472)时,历阳郡领历阳县、乌江县、龙亢县、雍邱县、酇县,属豫州。后废帝(472-477)时,历阳郡领历阳县、乌江县、龙亢县、雍邱县,属南豫州。永明二年484)雍丘县划归陈留郡,历阳辖历阳、龙亢、乌江三县。南齐(479-502)高祖(479-483)时,历阳郡领历阳县、乌江县、龙亢县、雍邱县,属豫州。武帝(483-494)时历阳郡领历阳县、龙亢县、雍邱县,属南豫州。《南齐书》:“永明二年,割扬州宣城、淮南,豫州历阳、谯、庐江、临江六郡,复置南豫州。”“临江郡,建元二年罢并历阳,后复置:乌江、怀德、酂。”[56]

梁(479-502)设历阳郡,领历阳县、雍邱县,属南豫州。《隋书》:“乌江县,梁置江都郡。龙亢县属龙亢郡。”南朝梁改临江郡置江都郡,治乌江县。东魏废。

北齐(550-577)文宣帝(550-560)设和州,领历阳郡、齐江郡。《太平寰宇记》:“梁末侯景乱,江北地尽属高齐,高齐立为和州,领历阳、齐江二郡。”[57]齐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冬十月乙酉以齐梁通和于此,改历阳郡为和州,领县五:历阳令、乌江令、龙亢县、雍丘令、酇令(汉属沛,晋太康属谯),属南豫州(治历阳)。

《正统和州志》:“梁敬帝绍泰元年,北齐文宣送贞阳侯萧渊明至历阳盟于江北,而后济江,齐以二国和协,故谓之和州。领历阳、齐江二郡。后省齐江郡,并乌江并入历阳为一郡。”

      陈宣帝(569-583)时设历阳郡,领历阳县,属南豫州。《隋书·地理志》:历阳郡,后齐立和州。统县二,户八千二百五十四。历阳,旧置历阳郡,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复置郡。乌江,梁置江都郡。后齐改为齐江郡。陈又改为临江郡,周改为同江郡。开皇初郡废。大业初置历阳郡。有六合山。”[58]南朝梁武帝太清三年(549),侯景升钱唐县为临江郡,因濒临钱唐江而名。

北周静帝(557-581)时设和州,领历阳郡(历阳县、龙亢县)、同江郡(乌江县)。《太平寰宇记》:“龙亢县,周天和元年(566)并入历阳。”[59]《隋书》:“乌江县,周改为同江郡。”

隋(581-618)历阳郡统县二:历阳、乌江。《文献通考》:“为郡二十二,县一百二十二,历阳郡二县。”[50]

隋文帝时设和州,领历阳县。《隋书》:“开皇初(581-601)郡废,大业(605年)初复置郡。”《太平寰宇记》:“隋开皇十三年(594)罢郡,省齐江之谯县入历阳县,以为和州。”[60]《正统和州志》:“隋文帝开皇十三年罢郡为和州,炀帝大业初复为历阳郡。”[61]炀帝时(605-617)复设历阳郡,领历阳县、乌江县。《太平寰宇记》:“炀帝初州废,复立历阳郡”[62]

唐( 618-907)设和州历阳郡,领县三:历阳、乌江、含山,历阳县辖39个乡和西梁山镇,属淮南道。武德三年,设和州,领历阳县、乌江县,属淮南道。《太平寰宇记》:“唐武德三年(620年),因杜伏威归顺,因改为和州。天宝(742-756年)元年改为历阳郡。乾元(758-760年)元年复为和州。”[63]  武德六年设和州,领历阳县、乌江县、含山县,属淮南道。《新唐书》:“含山县,上,武德六年析历阳之故龙亢县地置,八年省。” [64]

 武德八年及太宗年间,设和州,领历阳县、乌江县,属淮南道。武后长安四年,设和州,领历阳县、乌江县、武寿县,属淮南道。《新唐书·地理志》:“含山县,长安四年复置,更名武寿县。”

中宗神龙元年,设和州,领历阳县、乌江县、含山县,淮南道。《新唐书》:“含山县神龙元年复故名。”[65]元宗天宝元年,设历阳郡,领历阳县、乌江县、含山县,属淮南道。

 肃宗至德元年,设和州历阳郡,领历阳县、乌江县、含山县,属淮南节度使。《新唐书》:“肃宗至德元载置淮南节度使,领扬、楚、滁、和、寿、庐、舒、光、蕲、黄申、沔十三州”[66]乾元元年,设和州,领历阳县、乌江县,属淮南节度使。德宗贞十六元年,设和州,领历阳县、乌江县、含山县,属舒庐滁和都团练使。《新唐书》:“德宗贞元十六年放置舒、庐、滁、和四州都练使。”[67] 昭宗天佑元年,设和州,领历阳县、乌江县、含山县,淮南节度使。《新唐书》:“昭宗天佑元年,废舒庐滁和四州都练使,仍隶淮南节度使”[68]

五代(907-960),梁唐吴,设和州,领历阳县、含山县。《乾隆和州志》:“五代梁唐之间,为吴杨行密所据,晋汉之际则为南唐之地。” [69]晋汉、南唐,设和州,领历阳县、乌江县、含山县。《光绪直隶和州志》:“和州,按,《五代史·职方考》:和、吴、南唐、周有旧志。吴与南唐,更有其地。周世宗显德五年破李璟,地入于周。善志遗,今不之。”[70]设和州,领历阳县、乌江县、含山县。

宋(960-1279)设和州、历阳郡。“县三:历阳、含山、乌江。”历阳县承袭唐制增设平屙镇(香泉)。州属淮南西路(县三十三)。[71]“原为淮南路,熙宁五年(1073年)分东西两路。”“西路:府,寿春;州六,庐、蕲、和、濠、光、黄;军二,六安,无为;县三十三;南渡后,府二,安庆、寿春;州六,庐、蕲、和、濠、光、黄;军四,安沣、镇巢、怀远、六安,”“为淮南西路。乌江,绍兴五年废为镇,七年复。”[72]

元(1206-1368)设和州,县三:历阳、含山、乌江,属淮西江北道肃政廉访司,降为州,隶庐州路。《元史》:“唐以前以郡领县而已,元则有路、府、州、县等。大率以路领州、领县。”[73]“庐州路,领司一(录事司)、县三(合肥、梁县、舒城)、州三(和州、无为州、六安州)。元至元十三年(1277年),置镇守万户府。明年,改立安抚司。又明年,升和州路。二十八年,旧设录事司,后入州自治。”[74]至元十三年,设和州镇守万户府,历阳县、含山县、乌江县,属淮西总管府。十四年,设和州安抚司,历阳县、含山县、乌江县,属庐州路总管府。

十五年,设和州路,历阳县、含山县、乌江县。二十八年,设和州,历阳县、含山县、乌江县,属庐州路。

明(1368-1644)和州,直隶和州,领县一:含山县。历阳为乡、乌江为镇。和州属南京庐州府、凤阳府。

洪武元年、二年、七年、十一年分别称历阳县、和州、和州、直隶和州,都领含山县,分别属庐州府、庐州府、凤阳府、南京京师。明成祖永乐元年,为直隶和州,领含山县,属南京京师。《明史》:“洪武(1368)初,省州入县。二年九月复改县为州,仍属庐州府。七年属凤阳府,寻直隶京师。东北有乌江县,洪武初省。含山州西,洪武初省,十三年十一月复置明正统六年(1442年)州有9356镇。”永乐元年仍曰南京。”[75]

《正统和州志》:“和州直隶省部,洪武二年二月改和州为历阳县,而隶庐州府。其年九月,从知县陈善请,复为和州,仍隶省部。后领含山一县焉。”“州境内九乡35都六镇。”[76]

《嘉靖和州志》:“本州七里九乡三十四都六镇:在城统一里、二里、三里、四里、五里、六里、七里;历阳乡,正理乡,长寿乡,顺天乡,鸡笼乡,翔鸾乡,东梁乡,遵教乡,怀德乡;乌江镇,在州北四十里;姥下镇,在州西南三十里;岁丰镇,在州四十里;青阳镇,在州北七十里;裕溪镇在州南九十里;平疴镇在州北四十里。含山县一里十七都三镇。”[77]

可见,和州在明代为直隶京师或直隶省部,历阳县已不存在了,改为历阳乡。乌江县也不存在,改为为乌江镇。和州只领含山一县。

自西晋太康六年(公元285)於东城界置乌江县至明洪武年初(公元1368)废县为镇,乌江共有1083年治县历史。今江浦、高旺、龙山、兰花塘、桥林、石桥等地皆是乌江县辖地。

清(1616-1911),为和州直隶州,辖县一:历阳。清光绪十四年,有910镇,隶属安庐滁和道。《清史稿》:

安徽:《禹贡》扬及徐、豫三州之域。明属南京。清顺治二年,改江南省,置凤阳巡抚及安庐池太巡抚,兼理操江军务,并统于淮阳总督。六年,俱罢。十八年,设江南左、右布政使,以左布政辖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淮安、扬州九府,暨徐、滁、和、广德四直隶州,驻江宁。康熙元年,始分建安徽为省治,复置巡抚,驻安庆。三年,江南分按察使来治。五年,割扬州、淮安、徐州还隶江宁右布政。六年,改左布政为安徽布政使司。雍正元年,以两江总督统治安徽、江苏、江西三省。

和州直隶州: 隶安庐滁和道。明初以州治历阳县,省入,寻复和州,直隶江南。顺治初因之,属江南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分隶安徽省。[78]

顺治二年、十八年,为和州直隶州,领含山县,属江南左右布政使司。康熙六年,为和州直隶州,领含山县,属安徽布政使司。乾隆时,属安徽巡抚部院。乌江依然镇。

 

  订正文献资料的错误

 

文献资料有相互矛盾之处,须辩正分析。

1)《元和郡县志》:“晋太康六年(公元285年)始於东城界置乌江县,隶历阳郡。”[79]这里提出乌江县开始归属历阳郡。

乌江县析出后属于历阳郡呢,还是另有归属?

《晋书》 :

淮南郡:(秦置九江郡。汉以为淮南国,汉武帝置为九江郡。武帝改为淮南郡。统县十六,户三万三千四百)寿春,成德,下蔡,义城,西曲阳,平阿(有涂山),历阳,全椒,阜陵(汉明帝时沦为麻胡),钟离(故州来邑),合肥,逡遒,阴陵,当涂(古涂山国),东城,乌江。[80]

此时,乌江还未归属历阳。它与东城、历阳等县,同属于淮南郡。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

乌江,废县,州东北四十里。秦乌江亭也,汉为东城县地。晋太康六年,置乌江县,属淮南郡。[81]

《元和郡县图志》说乌江县从东城县析出后隶属历阳郡,是错误的。

2)乌江郡问题。《旧唐书》《通典》《文献通考》等书认为后周时为郡,或言同江郡,或言乌江郡;隋时乌江为县。但《太平寰宇記》记载隋时为郡。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四:

晋太康六年始于东城界至乌江县。隋为乌江郡。 

隋时到底为郡,还是为县呢?《隋书》说得明确。

《隋书》:

历阳郡,后齐立和州。统县二,户八千二百五十四。历阳,旧置历阳郡,开皇(581-601)初郡废。大业(605-617)初复置郡。

乌江,梁置江都郡。后齐改为齐江郡。陈又改为临江郡,周改为同江郡。开皇初郡废。大业初置历阳郡。有六合山。[82]

杜佑《通典》 :

乌江,  本乌江亭,汉东城县也。 梁置江都郡,北齐改为密江郡,陈改为临江郡,后周为乌江郡隋为乌江县。 [83]

 《旧唐书》:

汉东城之乌江亭,属九江郡。北齐为宻江郡,陈为临江郡,后周为乌江郡。隋为乌江县,皆治此。[84]

《文献通考》 :

乌江,  本乌江亭,汉东城县。 梁置江都郡,北齐改为密江郡,陈临江郡,后周乌江郡隋为县。 有项亭。[85]

《舆地广记》:

乌江县,本秦东城县之乌江亭,项羽欲渡乌江即此。二汉属九江郡,晋置乌江县,属淮南郡。梁置都江郡,北齐改为齐江郡,陈改为临江郡,后(汉)[周]改为同江郡,隋开皇初,郡废,属和州。[86]

钦定四库全书《记纂渊海》:

乌江,本秦东城之乌江亭,汉属九江郡。晋置乌江县,属淮南、历阳二郡。梁置江都郡,北齐改齐江郡,陈改临江郡,后周改同江郡,隋开皇废郡,以县属和州,大业为历阳郡治,唐属和州。[87]

据此,应该是:开皇(581-601)初历阳郡、同江郡都被废,改为历阳县、乌江县,属于和州。大业(605-617)初又回复历阳郡、乌江郡。这里的“后周或周”,应该指南北朝时的“北周”(557-581),而非五代时的后周(951-950)。

3)《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乌江”条失收和县乌江。该词典收录乌江亭、乌江县、乌江镇,失收乌江郡。[88]

[1]钱穆《史记地名考》商务图书馆,2001年版,第858页

[2]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第七》,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第334页

[3]李吉甫《元和郡縣志》卷二十八,中华书局1983年6月第1版,第684页

[4]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四,  中华书局2007年11月第1版,第2457页

[5]司马迁《史记·夏本纪第二》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第58页

[6]陈寿《三国志·吴志》卷九,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第1版,第1261页

[7]陈寿《三国志·吴志》卷五,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第1版,第1195页

[8]陈寿《三国志·吴志》卷十,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第1版,第1283页

[9]李吉甫《元和郡縣图志》卷二十八,中华书局1983年6月第1版,第684页

[10]李吉甫《元和郡縣图志》阙逸文卷二,中华书局1983年6月第1版,第1077页

[11]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四,中华书局2007年11月第1版,第2454页

[12]《靖康要録》卷一

[13]王存《元丰九域志》卷五

[14]《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75页

[15]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四,中华书局2007年11月第1版,第2457页

[16]祝穆等《方舆胜览》卷四十九

[17]李贤、彭时等《明一统志》卷十七

[18]蒋廷锡等《大清一统志》卷九十一

[19]陈钧《正统和州志》第一卷

[20]易鸾《嘉靖和州志》第二卷

[21]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第七》,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第337页

[22]班固 《汉书》 中华书局1982年6月第1版,第1569页

[23]班固 《汉书·百官公卿表第七上》,中华书局版1982年6月第1版,第743页

[24]范晔《后汉书·志第二十八》,中华书局版1982年6月第1版,第3624-3625页

[25]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九,中华书局1983年6月第1版,第236页

[26]乐史《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四,中华书局2007年11月第1版,第2457页

[27]李吉甫《元和郡縣图志》阙逸文卷二,中华书局1983年6月第1版,第1077页

[28]乐史《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四,中华书局2007年11月第1版第2456页

[29]乐史《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四,中华书局2007年11月第1版,第2457页

[30]王存《元丰九域志》卷五

[31]  杜佑《通典》卷一百八十一

[32]  刘昫《旧唐书》卷二十(淮南道)

[33]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九,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二册,第1319页

[34] 张廷玉《明史·志第十六》(地理一)

[35] 蒋廷锡等《大清一统志》卷九十一

[36]赵宏恩等《江南通志》卷二十四

[37]钦定《大清一统志》卷九十一 

[38]陈钧《正统和州志》卷一

[39]许毂《万历和州志》卷一

[40]陈钧《正统和州志》卷一

[41]许毂《万历和州志》卷二

[42]范晔《后汉书·郡国三》,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462页

[43]范晔《后汉书·郡国四》,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486页

[44]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百十八 舆地考四

[45]唐房玄龄《晋书·志第五》

[46]元朝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百十八 舆地考四

[47]唐房玄龄《晋书·志第五》

[48]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  2007年11月第1版,第2457页

[49]清陈廷桂《历阳典录》卷二

[50]元脱脱《宋书·志第二十六》

[51]元脱脱《宋书·志第二十六》

[52]戴均良第《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3096页

[53]戴均良等《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3304页

[54]元脱脱《宋书·志第三十六》

[55]陈廷桂《历阳典录补》卷二

[56] 萧子显《南齐书 》卷十四,志第六 (州郡上)

[57]乐史《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 2007年11月第1版,第2453-2454页

[58] 魏征《隋书》卷三一 , 志第二六

[59] 乐史《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  2007年11月第1版,第2457页

[60] 乐史《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  2007年11月第1版,第2454页

[61]  陈钧《正统和州志》卷一

[62] 乐史《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  2007年11月第1版,第2454页

[63]  乐史《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 2007年11月第1版,第2454页

[64]  欧阳修等《新唐书》中华书局 1974年10月第1版第1052页,第1053页

[65]欧阳修等《新唐书》  中华书局 1974年10月第1版  第1053页

[66]欧阳修等《新唐书》卷64-65《方镇表》

[67]欧阳修等《新唐书》卷64-65《方镇表》

[68]欧阳修等《新唐书》卷64-65《方镇表》

[69] 章学成《乾隆和州志》卷一(沿革),安徽人民出版社2014年11月第1版,第19页。

[70]朱大坤高照《光绪直隶和州志》卷二,黄山书社2012年12月第1版,第25页。

[71]  元脱脱  《宋史》中华书局  1976年4月第1版    第2183页-2184页

[72]元脱脱  《宋史》中华书局  1976年4月第1版  第2182页-2184页

[73]明宋濂等  《元史》中华书局 1976年4月第1版    第1346页

[74]明宋濂等  《元史》中华书局 1976年4月第1版    第1411页

[75] 张廷玉《明史》卷四十,中华书局1982年3月第1版  第931页

[76]陈钧《正统和州志》卷一

[77]易鸾《嘉靖和州志》卷二

[78]赵尔巽《清史稿》卷五九  志第三四

[79]李吉甫《元和郡縣图志》阙逸文卷二,中华书局1983年6月第1版,第1077页

[80]房玄龄《晋书》卷一五 (志第五)

[81]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九,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二册,第1319页

[82]  魏征《隋书》卷三一 (志第二六)

[83]  杜佑《通典》卷一百八十一“州郡十一  古扬州

[84]刘昫撰《旧唐书》卷四十 志第二十 地理三 淮南道六

[85]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百十八

[86]  欧阳忞《舆地广记》卷第二十一  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第三册,第226页

[87]  钦定四库全书宋 潘自牧撰《记纂渊海》卷十二  (郡县部,淮南西路)。

[88]《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第544页,第547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