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千人册(81-90)

 藍天追雲 2019-01-18

81、子思,孔子的嫡孙、孔子之子孔鲤的儿子。大约生于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享年82岁。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史记·孔子世家》记子思年六十二(当为八十二之误),而生卒年则不详。按子思之父孔鲤,死于孔子之前,子思的年代当跟孔子的年代相当。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因此,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文宗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受儒教祭祀。

历史千人册(81-90)

子思

82、左丘明(约公元前502年—约公元前422年),姓丘,名明,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人。 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为炎帝后裔,是姜子牙的子孙。左丘明博览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大量古籍,学识渊博。任鲁国左史官,在任时尽职尽责,德才兼备,为时人所崇拜。曾任鲁太史,与孔子同时或略早于孔子。左丘明晚年双目失明,因春秋时有称为瞽的盲史官,记诵、讲述有关古代历史和传说,口耳相传,以补充和丰富文字的记载,左丘明即为瞽之一,故后人亦称盲左。春秋末期史学家,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有《左氏春秋》和《国语》两部史学巨著。

83、邓析(公元前545年至公元前501年)春秋末期郑国(今河南新郑境内)大夫,与子产同一时期,是郑国政坛的活跃人物。他反对“礼治”,主张“事断于法”,并“私造刑法”,被国家采用。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辩论家、名家鼻祖。成为我国第一个私家法典草案的起草人、第一位著名的讼师、第一位私人法律教育家,也是第一个因讲求法律逻辑而牺牲的人。他首倡名辩之学(即现在的逻辑学),揭开了名辩思潮的序幕。邓析对“法”也提出独到的见解,被视为法家先驱之一。他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不法先王,不是礼义”,又擅长辩论,被推崇为中国法制史上“永远的丰碑”。

84、赵襄子 (?-前425),即赵无恤春秋战国之际晋国赵氏的封君。生年不详,卒于周威烈王元年(前425年)《史记》中所列赵国的襄子纪年,在位为33年(前457至前425年)。赵毋恤是晋定公时专擅晋国大权的赵简子(赵鞅)与侍妾所生庶子,在诸公子中出身微贱,而且其貌不扬,但却最受赵简子钟爱。赵毋恤协同智氏、韩氏、魏氏三卿瓜分了范、中行氏的领地,驱逐晋出公,立晋懿 (或作哀)公。四卿把持晋国的朝政,争权夺利的矛盾更集中、更激烈。其中智氏最强,智伯狂妄骄横,要求韩、赵、魏三家都割给他一块土地。韩、魏二家答允,唯有赵毋恤不答应,因而智伯大怒,联结韩、魏两家,向赵氏进攻。赵毋恤寡不敌众,听从张孟谈的谋划,退保晋阳(今山西太原市南晋源镇)。智伯率韩、魏两家围攻晋阳,一年多没有攻下。后来引汾河水灌城,在生死存亡的关头,赵毋恤与家臣张孟谈策划,由张孟谈暗中与韩、魏二氏联络,说动二君,约好里应外合,共灭智氏。韩、魏之兵在夜里杀死智氏守堤之吏,决开河堤,反使汾河水冲向智伯军中。赵军从城中杀出,韩、魏二家从旁夹击,活捉了智伯。三家瓜分智氏领地,形成韩、魏、赵三家把持晋国的局面,为三家分晋奠定基础。在晋国六卿攫夺政权的残酷斗争中,赵毋恤注意团结内部,向外扩张,又能把握时机,转化矛盾,败中取胜,终于使赵氏具备了位列诸侯的势力。赵国始祖,成为三家分晋其中一家

85、夫差(?-前473)前495年─前473年在位,共23年。前494年于夫椒之战大败越国,攻破越都(今浙江绍兴),使越屈服。此后,又于艾陵之战打败齐国,全歼十万齐军。前482年,于黄池之会与中原诸侯歃血为盟。夫差执政时期,吴国极其好战,连年兴师动众,造成国力空虚。勾践不忘会稽之耻,国力逐渐恢复。趁夫差举全国之力赴黄池之会时,越军乘虚而入,并杀死吴太子。夫差与晋争霸成功,夺得霸主地位后匆匆赶回。前473年,越再次兴兵,终灭吴国,夫差自刎,时年55岁。春秋时吴国亡国之君,与勾践吴越争霸为春秋末期重大事件。

86、孙武:字长卿,齐国乐安人,约活动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5世纪初。因齐国内乱,孙武出走吴国。经吴国重臣伍员推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13篇,被重用为将。吴、楚争夺霸权,长期战于江淮。孙武与伍员等辅助阖闾制定袭楚方略,使楚疲于奔命,国力耗损。吴国“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以一隅之地而称霸,孙武起了重要作用。春秋末期吴国将军。中国古代军事学家,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奠基人。所著《孙子兵法》,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在中国和世界军事史上,最早比较系统地涉及战争全局问题,首次揭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总结了若干至今仍有科学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是不朽的军事名著。

历史千人册(81-90)

87、伍子胥:春秋后期吴国大臣。名员,字子胥。原为楚国人。有谋略,具胆识。父伍奢是楚国大夫,曾任辅导楚太子的太傅。楚平王七年(前522),楚平王听信佞臣费无极谗言,逼走太子建,杀伍奢及其长子尚。伍子胥经宋、郑等国逃到吴国。乃助阖闾用专诸刺杀吴王僚,夺取王位。荐孙武于吴王阖闾,并助吴王整饬内政,加强武备,使吴国日渐强盛。自吴王阖闾三年(前512)起,多次率吴军攻楚伐越,屡获胜利。九年(前506),偕孙武与吴王定破楚之策。吴军一举攻破楚国郢都,为泄私愤而鞭尸楚平王。后吴国又相继战败越国与齐国,成为一方霸主。阖闾死后,夫差即位,任用善于逢迎的伯嚭为太宰,渐疏远伍子胥。吴国打败越国后,伯嚭受越国贿赂,力主与越媾和。伍子胥谏诤吴王,劝其拒绝越国求和并停止伐齐。由于伯嚭谗言,吴王赐佩剑“属镂”于子胥,命他自裁。春秋后期吴国大臣,军事家。

历史千人册(81-90)

伍子胥

88、申包胥,申氏,名包胥,又称王孙包胥。生卒年待考,湖北省监利县人。前506年,昔日好友伍子胥以吴国军力攻打楚国,攻入楚都郢,楚昭王出逃到随。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申包胥逃到山里,派人责备伍子胥,为复国,申包胥来到秦国请求帮助,一开始不被答应,申包胥便在秦城墙外哭了七天七夜,滴水不进,终于感动了秦国君臣,史称'哭秦庭'。秦哀公亲赋《无衣》,发战车五百乘,遣大夫子满、子虎救楚。吴国因受秦楚夹击,加之国内内乱而退兵。楚昭王复国后要封赏申包胥,他坚持不受,带一家老小逃进山中隐居。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申包胥“哭秦庭”七天七夜借兵成功救楚,被后世誉为中国的忠贤典范。

89、专诸,春秋时吴国棠邑(今南京市六合区西北)人,吴公子光(即吴王阖闾)欲杀王僚自立,伍子胥把他推荐给公子光。公元前515年,公子光乘吴内部空虚,与专诸密谋,以宴请吴王僚为名,藏匕首于鱼腹之中进献(鱼肠剑),当场刺杀吴王僚,专诸也被吴王僚的侍卫杀死。公子光自立为王,是为吴王阖闾,乃以专诸之子为卿。专诸是中国古代'四大刺客'之一,鱼肠剑出于专诸刺王僚'。

90、要离(yāo lí),春秋时期吴国人,生活在吴王阖闾时期。其父为职业刺客,要离为屠夫,后由于成功刺杀庆忌,为春秋时期著名刺客。生得身材瘦小,仅五尺余,腰围一束,形容丑陋,有万人之勇,是当时有名的击剑能手。足智多谋,以捕鱼为业,家住无锡鸿山山北。今无锡鸿山东有要潭河,西南角有要家墩,是要离捕鱼、晒网的地方。要离生平事迹主要记载于《吴越春秋》卷四《阖闾内传》。据《吴越春秋》所载,吴王阖闾在即位后第二年(前513年)派遣要离刺杀庆忌。中国古代'四大刺客'之一。

各位读者,非常抱歉,由于特殊原因,连载中断了三天,现追加补上。感谢各位持续关注。每晚八点准时更新,记得关注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