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是楚国宛邑人,我的朋友屈宜臼是楚国息县人。息县属宛邑管辖,范蠡乃是屈宜臼的同乡前辈。我家不仅与息县的屈氏是世交,也与宛邑的范氏是世交。我的曾祖父庄生,年轻之时是范蠡的至交好友。
后来范蠡离楚至越,助越灭吴,然后离越至齐,隐居海滨,父子治产数年,富甲齐国。齐人闻其贤名,聘其为相。范蠡不愿相齐,尽散其财而去,移居宋国定陶。定陶处于天下之中,是水陆交汇的天下第一商都。范蠡隐居定陶,应时转物,获取什一之利,富甲天下。天下皆称陶朱公。
范蠡共有三子,长子生于楚,次子生于越,幼子生于陶。
范蠡居陶之时,已经年老,老大掌管家事。
老二返楚祭祖,因事与人相争,误伤人命,被捕下狱,即将受刑。
范蠡说:“杀人应该偿命,但是千金之子不能死于市井。”
即命幼子携带千金,往楚救兄。
范大请命往楚救弟,范蠡不允。
范大说:“我是长兄,二弟有难,父亲不让我去,却让三弟去,是我不肖。”打算自杀。
范妻劝说范蠡:“老三未必能救老二,何必逼得老大先死?”
范蠡无奈,改命范大往楚救弟,郑重嘱咐:“你一到郢都,先去拜见我的至友庄生。庄生廉洁正直,被楚惠王聘为国师。你只须交出千金,然后听命庄生,切勿自作主张!”
范大唯恐千金不够,另带私蓄百金,前往郢都。
庄生住在郢都郊外,家境贫困,门外长满野草。
范大拜见庄生,交出千金。
庄生说:“你快返回定陶,不要留在郢都!老二一旦获释,不要打听原因!”
范大辞去。
庄生嘱咐妻子:“范蠡为救次子,让长子送来千金,不可挪用。事成以后,我再派人送到定陶,还给范蠡。”
庄妻问:“为何不让范大直接带回千金,却要如此费事?”
庄生说:“范蠡如果亲来,自然不必费此周折。范大不了解我,若不留下千金,不信我能救范二,就会转托他人,坏我大事。”
范大没有返回定陶,又入郢都。以私蓄百金,贿赂楚惠王近臣。希望双管齐下,确保万无一失。
庄生进城入宫,晋见楚惠王:“我夜观星象,发现客星入犯楚国星野,不利于楚。”
楚惠王问:“寡人应该怎么做,才能免除灾祸?”
庄生说:“唯有推行德政。”
楚惠王说:“国师请回,寡人明白了!”
立刻下令封存三钱之府。
近臣通报范大:“大王听我之言,决定大赦。你弟弟误伤人命,并非死罪,也在大赦之列。”
范大问:“怎能肯定必定大赦?”
近臣说:“大王每次大赦之前,都要封存三钱之府。昨晚已经下令封存了三钱之府。”
范大又往郢都郊外,重访庄生。
庄生惊问:“你为何不回定陶?”
范大说:“二弟获救之前,我不敢离开。听说楚惠王即将大赦,特来辞别先生!”
庄生说:“既然如此,千金分毫未动,都在屋里。你取走吧!”
范大径直入屋,取走千金。
庄生大怒,又去晋见楚惠王:“大王欲行大赦,意在修德免祸,造福楚民。如今市井传言,都说富人陶朱公之子杀人获罪,重金贿赂大王左右,大王因此大赦,免其一死。”
楚惠王大怒:“寡人固然德薄,怎会为了一个富人之子而听信左右,妄施政令?今天先诛陶朱公之子,明天再行大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