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远山:范蠡与庄子先祖的一段秘史

 申正 2019-01-19

  庄周六岁,秦军首次胜魏,斩首六万。

  庄全带着庄周,郑重拜见子綦,拜了两拜。

  子綦深感意外:“你我相识多年,何必拘于俗礼?”

  庄全说:“我有一件心事,久愧于心,一直不敢说出。”

  子綦更加诧异:“我不记得你曾对不住我。”

  庄全说:“不是我对不住先生,而是我的曾祖父庄生,曾经对不住先生的师祖范蠡。”

  子綦大笑:“我知道此事,也曾猜想你是庄生之后。此事早已过去,你为何久愧于心?”

  庄全陷入回忆,说起那段往事——


  范蠡是楚国宛邑人,我的朋友屈宜臼是楚国息县人。息县属宛邑管辖,范蠡乃是屈宜臼的同乡前辈。我家不仅与息县的屈氏是世交,也与宛邑的范氏是世交。我的曾祖父庄生,年轻之时是范蠡的至交好友。

  后来范蠡离楚至越,助越灭吴,然后离越至齐,隐居海滨,父子治产数年,富甲齐国。齐人闻其贤名,聘其为相。范蠡不愿相齐,尽散其财而去,移居宋国定陶。定陶处于天下之中,是水陆交汇的天下第一商都。范蠡隐居定陶,应时转物,获取什一之利,富甲天下。天下皆称陶朱公。

  范蠡共有三子,长子生于楚,次子生于越,幼子生于陶。

  范蠡居陶之时,已经年老,老大掌管家事。

  老二返楚祭祖,因事与人相争,误伤人命,被捕下狱,即将受刑。

  范蠡说:“杀人应该偿命,但是千金之子不能死于市井。”

  即命幼子携带千金,往楚救兄。

  范大请命往楚救弟,范蠡不允。

  范大说:“我是长兄,二弟有难,父亲不让我去,却让三弟去,是我不肖。”打算自杀。

  范妻劝说范蠡:“老三未必能救老二,何必逼得老大先死?”

  范蠡无奈,改命范大往楚救弟,郑重嘱咐:“你一到郢都,先去拜见我的至友庄生。庄生廉洁正直,被楚惠王聘为国师。你只须交出千金,然后听命庄生,切勿自作主张!”

  范大唯恐千金不够,另带私蓄百金,前往郢都。

  庄生住在郢都郊外,家境贫困,门外长满野草。

  范大拜见庄生,交出千金。

  庄生说:“你快返回定陶,不要留在郢都!老二一旦获释,不要打听原因!”

  范大辞去。

  庄生嘱咐妻子:“范蠡为救次子,让长子送来千金,不可挪用。事成以后,我再派人送到定陶,还给范蠡。”

  庄妻问:“为何不让范大直接带回千金,却要如此费事?”

  庄生说:“范蠡如果亲来,自然不必费此周折。范大不了解我,若不留下千金,不信我能救范二,就会转托他人,坏我大事。”

  范大没有返回定陶,又入郢都。以私蓄百金,贿赂楚惠王近臣。希望双管齐下,确保万无一失。

  庄生进城入宫,晋见楚惠王:“我夜观星象,发现客星入犯楚国星野,不利于楚。”

  楚惠王问:“寡人应该怎么做,才能免除灾祸?”

  庄生说:“唯有推行德政。”

  楚惠王说:“国师请回,寡人明白了!”

  立刻下令封存三钱之府。

  近臣通报范大:“大王听我之言,决定大赦。你弟弟误伤人命,并非死罪,也在大赦之列。”

  范大问:“怎能肯定必定大赦?”

  近臣说:“大王每次大赦之前,都要封存三钱之府。昨晚已经下令封存了三钱之府。”

  范大又往郢都郊外,重访庄生。

  庄生惊问:“你为何不回定陶?”

  范大说:“二弟获救之前,我不敢离开。听说楚惠王即将大赦,特来辞别先生!”

  庄生说:“既然如此,千金分毫未动,都在屋里。你取走吧!”

  范大径直入屋,取走千金。

  庄生大怒,又去晋见楚惠王:“大王欲行大赦,意在修德免祸,造福楚民。如今市井传言,都说富人陶朱公之子杀人获罪,重金贿赂大王左右,大王因此大赦,免其一死。”

  楚惠王大怒:“寡人固然德薄,怎会为了一个富人之子而听信左右,妄施政令?今天先诛陶朱公之子,明天再行大赦!”


  庄全说:“庄生没能救出范二,愧对范蠡,很快抱憾而死。几年前,我得知先生是范蠡再传弟子,不敢提起此事。但是心里一直不安,今天特来谢罪!”
  子綦说:“我曾猜想庄生是你同宗,没想到竟是曾祖,实在失敬!庄生为此抱愧,你也为此不安,乃因你们不知后事。”
  庄全惊问:“后事如何?”
  子綦陷入回忆之中——


  范大带着范二遗体回到定陶,范氏亲友无不痛哭,唯有范蠡大笑。

  范妻大为生气:“老二死了,你为何不哭反笑?”

  范蠡说:“我早已知道,老三救兄必成,老大救弟必败。”

  范妻问:“同样是救,为何结果不同?”

  范蠡说:“老大生在楚国,长于贫穷之中,过于吝惜钱财,所以救弟必败。老三生在定陶,长于富裕之中,一向轻视钱财,所以救兄必成。”

  范妻问:“庄生是你至友,也不贪图千金,为何竟对老大取走千金动怒,又让老二重新入死?”

  范蠡说:“庄生运转天机,老大不明,众人不知,你也如此。我深知庄生不会为了老二一人,淆乱楚国法律,所以让老大听命庄生,不可妄作主张。庄生劝说楚惠王大赦,乃是贤臣之正道,救出众多楚国犯人,顺便惠及老二。老大不听我言,不遵庄生之命,妄作主张,又去贿赂佞臣。如此一来,楚人必将相信,老二是获救于佞臣之邪术,众多楚国犯人顺便获救,仅是掩盖邪术的幌子。从此以后,邪术必将遮蔽正道,楚国法律将因一人之私而动摇。庄生宁愿负我所托,让老二服罪,也不愿让自己所行正道,反而推助了邪术。”

  范妻恍然大悟。

  范大羞愧无地。


  庄全大惊:“庄生反复提及抱愧范蠡,从未说过为何动怒。我们庄生后人,一直不理解庄生,没想到范蠡如此理解庄生。”
  子綦笑了:“庄生、范蠡均为老聃之徒,自然心意相通。”
  庄全长揖再拜:“我压在心头多年的石头,如今终于落地。但我仍有一疑,楚国庄氏是楚庄王后裔,人数众多,先生为何猜想庄生是我先祖?”
  子綦指指听得入迷的庄周:“因为庄周如此颖悟!”



高适诗句:天地庄生马,江湖范蠡舟 / 八大山人手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