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太宗地府一夜游的始末原由

 快乐老年435 2019-01-19

《西游八十一案·大唐泥犁狱》的书评

《西游记》第十回,《二将军宫门镇鬼,唐太宗地府还魂》中,李世民病重而亡,夜游地府,判官崔珏私改生死簿,放太宗还阳。这是西游记故事中玄奘西行的开端。《八十一案》的故事也从这个事件开始,一个传奇故事,绕到它背后的阴影里再看,面貌却完全不同,变成一个阴谋。

感觉整本书最吸引人的就是开始的两个楔子。一,武德四年,益州慧空寺,僧人长捷手持戒刀含泪杀师。二,两年后的武德六年,河东霍邑县县衙,郁郁不得志的霍邑县令崔珏,接受了一个僧人的拜谒,在两人会晤的最后,和尚留下这样一句话,“虚负高才,襟抱难开。这人间已经与你无缘,泥犁狱或许是你一展抱负的地方。”说罢后狂笑而去,是夜,崔珏,以一条白绫自缢于庭前树下。

展开说一下崔珏其人,这是个“昼理阳间事,夜断阴府冤,发摘人鬼,胜似神明”的神人,也就是那个神话里的崔判官。崔珏之死这样一个故事一下子把悬念和好奇心拉了上去。崔珏之死的谜题也成了后面故事的主线,贯穿始终。

在这两个上好如唐传奇的楔子的引导下,主角玄奘来到来霍邑县,想在漫长的西行之前了结自己的一个心愿,就是追查自己兄长长捷的下落,也就是要解开僧人长捷当年手弑恩师的隐情。然后一步一步看似巧合,又实则必然的走上了解开崔珏死因的这条道路上来。

一路上,玄奘世事洞明,内心如镜,抽丝剥茧将谜团一层层剥开,最终将一座神奇的大唐泥犁狱拽到了大家眼前;将一个个不可思议的志怪故事,一层层拨开,呈现出其欲隐藏在背后的阴谋;也将堕为厉鬼的崔珏一步步拉到了台前。

历史推理小说的引人入胜之处就是,故事中所有的点都有其出处,却好像换了一个视角再看,讲的出人意料,但又圆在了情理之中。《大唐泥犁狱》的故事也是如此,玄奘,太宗,魏征,崔珏,一个个历史人物闪亮登场,却不是你曾经看过的样子。整个故事也是一再反转,描述了一个个巧妙的布局。作者在玄奘的一路抽丝剥茧巧破连环计之外,又包裹了一层佛道之争,朝堂权谋之争的外衣。使得整个故事的格局更大更丰满了一些。最终把《西游记》中的一个回目的始末,巧妙的呈现成一本小说。

《八十一案》是一个系列,除了《大唐泥犁狱》,之后还有《西域列王纪》和《大唐梵天记》,通篇读下来,感觉玄奘的西行自始至终是一场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大戏。戏中人玄奘一次次破局,换来的终不过是走上了幕后人准备好的第二条道路。最终依然是殊途同归,宿命论满满。但是转念一下,即使在宿命论不变的背景下,期间的道路依旧是可选的,过程的节点也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

最终还是要改变自己能改变的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