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内温馨家园综合改革初显成效,残联、专家、社工有话说

 健康慢走 2019-01-19

广内街道温馨家园整体托管研讨会



温馨家园综合改革一直是残联的工作重点。2019年1月9日上午9点,广内街道温馨家园整体托管研讨会在维也纳酒店召开。




一、出席会议的主要人员介绍



北京市残联组联部主任王静奎、北京市残联副调研员方文群,西城区残联副理事长陈宝利,西城区残联组联部主任张莉,顺义区残联副理事长戴华昌,西城区各街道理事长与科室代表受邀出席。

同时出席本次研讨会的还有来自北京市社工为特聘专家、市残联社工部评估专家于秀清、中国传媒大学社会学副教授陈文玲,北京七悦社会公益服务中心范娟娟,顺义第三方评估专家张瑞增,北京市西城区公益文化传播中心主任陈哲,北京社工协会副秘书长、立德社工创办人张跃豪,立德社工督导芦晓静以及广内陆区残疾人和家属代表、助残机构及残疾人工作者,他们均在研讨会上做了主题发言和观点分享。



二、会议主题



本次研讨会由广内街道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立德社工事务所承办。秉承创新、共享的服务理念,会议围绕广内温馨家园的发展历程,邀请市区级相关部门领导、各街道残联及地区社会组织以广内温馨家园为样板,共同探讨全市全区的温馨家园改革方向。



三、会议主要内容



本次会议由广内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志怀主持。

广内街道残联理事长韩英敏、广内温馨家园园长骆美政,托管负责人立德社工李盼军分别就广内温馨家园的概况、运营管理、先进做法、服务成果做了汇报。

2016年,广内街道残联大胆创新,锐意改革,正式引进社会组织开展温馨家园整体托管服务。

此后,广内温馨家园改革走过了最初的探索适应阶段,后来的成长与发展阶段,再到今天的提升与开拓阶段。作为温馨家园综合改革的试点单位,广内温馨家园从行政管理,助残志愿,家政入户,康乐融,线上线下助残平台搭建,服务进社区等六方面打造整体托管运营服务,运营管理水平一直以来走在全区乃至全市的前头,其成功的助残经验对市区街道残联、各温馨家园由重大的借鉴意义。



三、会议主要讲话



会上,领导和专家围绕温馨家园综合改革,各抒己见,碰撞出众多真知灼见。


1立德社工督导芦晓静




针对如何帮助温馨家园驻岗社工解决各种难题的问题,芦晓静向与会领导专家介绍了立德机构的问题预防机制,如岗位技能培训,心理准备等;问题内部反馈机制,如内部例会、工作日志、个人反馈等;问题辅导机制,如专项培训、督导帮助等;问题外部反馈机制,如与购买方密切沟通等;后勤支持机制,如通过研发部门进行经验梳理和成果包装。


2中国传媒大学社会学副教授陈文玲



陈文玲从社会学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社工机构用爱心和专业赢得了各方的可定;他们通过服务、支持、赋权理念改变了服务对象的行为;网络平台打破了时空限制,实现社区各年龄层的人都能参与;以“家”为单位的系统在社区这个大系统中作用越来越大;社区的横向纽带对社区治理有很大帮助;社区社会组织能增加社会的弹性。


3北京七悦社会公益服务中心范娟娟



范娟娟认为,温馨家园从一个政府完成行政任务的职能部门转变成为具备治理能力的残疾人真正的家,是一种进步。界定温馨家园的主体和融入社工专业工作方法是较好的发展方向。今后除了继续增强服务覆盖面,还应该加强对残疾人个性化服务需求的满足,助残服务需要向专业、纵深发展。


4北京市西城区公益文化传播中心主任陈哲



陈哲对广内的改革成果感到欣慰。他建议温馨家园可以在运营模式上继续深化改革,探索能否从街道主导,第三方机构托管转变为街道指导,第三方主导服务事项;吸引有爱心、有责任心的残疾人代表成立温馨家园共同管理委员会,让残疾人充分发声,享受改革的成果。他认为,温馨家园从服务阵地到服务辐射的变化还需要注意服务的精准性、持续性、有效性。立德社工可以以广内为试点,在这些方面探索好的做法,从而推广到全市乃至全国。


5市残联社工部评估专家于秀清



于秀清认为改革的目的是让温馨家园成为残疾人真正的家,让他们有幸福感、获得感。只要朝着这个方向,改革就不会错。但同时,温馨家园改革又是自上而下的,容易上热下冷,阻力很大,可能一个科员就可以毁掉一个好的项目,受损害的最终还是残疾人。

所以改革需要认识国家政策,掌握残疾人需求,并找到合适的方法,让政策落地同时满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改革目标归根到底是要改革制约我们的陈旧观念和传统习惯,最终实现温馨家园残疾人自治。

西城区作为温馨家园的发源地,区领导要给予更多指导和支持温馨家园改革,给与社工机构更多理解和物质支持,形成改革共识,在改革中做出表率。立德不妨整理所有社区治理和社会服务资源,引入到温馨家园建设改革中,进行大胆尝试。


6西城区残联副理事长陈宝利



陈宝利指出,在温馨家园建设中,西城区一直走在前列。2017年,西城区对温馨家园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行了探索,确定了民非运营、整体托管、购买项目三种模式,让温馨家园工作开展取得了可借鉴试点经验。

广内温馨家园承接整体托管试点任务至今,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对温馨家园进行托管,温馨家园的精细化管理与精准化服务水平得到提升,管理机制得到完善,服务功能得到延伸,得到广大残疾朋友的肯定和表扬。

2019年,西城区温馨家园工作要按照市残联新文件要求,紧紧围绕温馨家园服务、活动、教育、展示四大功能,以西城区温馨家园综合改革试点经验的全面推广为契机,以北京市改革示范温馨家园星级评估为指标,以争创五星家园、争创优质服务为抓手,开展争先创优专项行动,构建起政府为主导、各相关部门协同、各社会力量参与的政社企多维助残格局,全面提升温馨家园的综合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推动温馨家园健康、有序、持续的发展。

陈宝利希望广内街道在工委办事处领导的支持下,在开展温馨家园建设和探索新模式工作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7北京市残联组联部主任王静奎



最后,王静奎在会上传达了近日北京市委常务会议的精神与要求,指出温馨家园要坚持以首善标准推动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要巩固与发展残疾人基层组织网络,推动上门服务;加强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服务的均等化、标准化、效能化和精细化水平;推动基层服务资源整合,充分发挥温馨家园服务设施的使用效率;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网,抓住筹办冬奥会的有利契机,提高城市无障碍环境的水平。

他对街道社区、残联、社会组织、各方专家等表示感谢,同时感谢立德社工托管的数家温馨家园为西城区乃至北京市温馨家园改革探索新路径、提供新经验、打造新模式。



四、会议总结



本次研讨会,进一步坚定了各方对温馨家园改革的信心,各方将持续深入的推动这项改革。下一步,根据市委常务会议精神,将重构温馨家园格局,区里结合职康中心,建立区级温馨家园,区级温馨家园要为下级的温馨家园起到窗口展示、服务示范、人员培训、项目孵化等的作用。符合条件的街乡村都必须建设温馨家园。

在坚持既定“三个模式”改革的方向下,进一步推动社会组织和温馨家园融合,与养老服务融合,让政策叠加、让资源整合。北京市残联组联部主任王静奎最后强调温馨家园整体建设改革方向是“扩大覆盖、主体参与、多方共赢、充分自治”。



温馨家园改革没有完成时,它是一项牵一发动全身的工程,涉及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社区治理,社会组织介入、融合,服务对象自治等复杂问题,本次研讨会向各界有识之士分享了广内温馨家园的先进经验,让温馨家园改革获得更多智力支持,对未来温馨家园改革方向和新政策的支持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解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