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草书入印,始于何时,尚未有人详考。最初见到的较为草率的字形入印,是古印陶上的文字以及急就而成的殉葬印,从墓里挖出来的一些草草刻凿而成的滑石印、陶印等等。 明·崇祯押记 明崇祯的花押印(图1)是草书意味入印的一个典型,印中虽然不是什么文字,而是貌似文字的一种图案押记,但草书的美已经充分表现了出来。由于印面书法的书写性突出,取代了刻中所特有的印章意味,因此它不能算是一件篆刻作品,只是一个签画花押的模具而已。 蝉 清人李蝉的押记“蝉”(图2),印文是草书,印面线条屈曲盘绕于圆形的边框之中,虽然可以算作一件篆刻作品,但仍是签字画押的味道。 若 沙孟海作“若”(图3)字印,仿宋元押印形式,印文稍加勾连作行书,整体看不但书法意味明显,而且印章的金石意味也很浓重,比上举两方草书花押要更贴近传统篆刻形式,关键是作者将印文做了篆刻化的处理,故印味很浓。 迈步 钱瘦铁刻“迈步”(图4)一印,草法简质,有陆机《平复帖》的味道、宋元押印的形式,印文点画于流动之中见沉静,篆刻意味较浓,高格不俗。 阿Q正传 江成之刻“阿Q正传”(图5)印,用行书入印,用宋元楷书押即意,印面四字轻重变化成对角呼应关系,全印气息和润,有自然放松之态。 奇崛 韩天衡刻“奇崛”(图6),线条轻重变化,有刀有笔,篆法隶化,“奇”字“可”部圆转草化,使即面顿生灵动,印文的草化处理,篆刻意味很浓。 道法自然 韩天衡的另一方“道法自然”(图7),以自己的行草书书法入印,线条刀笔自然,但其作品的书法属性掩益了印章属性,故不如“奇崛”貌新而意古、与古典印式精神相接。 无可 笔者早些年也曾尝试以行草书意人篆刻,“无可”(图8)一印,将章草结构变化为篆刻的刀与笔,章法做了符合印章形式的疏密安排。 栾虎成印 另方“栾虎成印”(图9),“成”字出自汉石刻隶书之中,勾连草意,使印面静中生动。 惟吾德馨 徐鎔所刻“惟吾德馨”(图10),以王蘧常式的章草入印,弱化其勾环盘纤,强化其点画狼藉,使之适合于印章形式,为草书入印别开生面。 ![]() 董宏之所刻“进步”(图11)一印,在汉篆中糅合行草书写法,但注重突出篆刻的特性,化草书之圆转为方折,以适合篆刻形式。 行草书入印是非常值得探索的一个课题,其中有着广阔的创作空间,尚待有创作能力的人去开掘利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