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侯乙墓最神奇的一套随葬品:2400年前的天籁之音震惊世界

 闻诗人 2019-01-19

曾侯乙墓的抢救性发掘,给后人带来了一个极具震撼的历史艺术的见证:曾侯乙编钟。现如今藏于湖北省博物馆。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研究音律之人必然是知其厉害。它的出现,甚至是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曾侯乙墓最神奇的一套随葬品:2400年前的天籁之音震惊世界

面积达到220平方米的古墓发现了大量珍贵随葬品。据说当时的编钟被没于水中,在墓室积水抽干后,一场震惊世人的景象突然出现,谁也没想到水下竟然还有如此雄伟壮观的全套编钟。

曾侯乙墓最神奇的一套随葬品:2400年前的天籁之音震惊世界

它的真面目令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历经2400多年的阴暗潮湿,重达2567公斤的65个大小编钟整整齐齐地挂在木质钟架上。如此精美绝伦的青铜铸器,即便是过了2400多年,它依然是可以敲打出天籁之音,仿佛遥远的战国时期传来了历史的歌唱。

曾侯乙墓最神奇的一套随葬品:2400年前的天籁之音震惊世界

与其同出土的还有近百件其他乐器,但论精美和震撼唯有这整套编钟。春秋时期编钟风靡一时,在发现的其他战国时期的古墓中所发现的文物中也多以琴、笙、鼓、编磬等为随葬品,可见那时王室显贵对于乐器的重视是相当之高。而后人从曾侯乙墓中更是得知当时人们对于音乐追求、精神追求的高尚程度。

曾侯乙墓最神奇的一套随葬品:2400年前的天籁之音震惊世界

不论时光过了多少年,积水下的阴暗潮湿或其他都没有腐蚀这古老的青铜器,如此数量居多,且完美无缺,出土之后还可以继续演奏,令人惊叹。自它出土以来,迄今为止只演奏过三次。第一次奏响是1978年刚出土的时候。第二次是1984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于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为各国驻华大使奏响了这千年编钟。第三次则是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而奏响。

曾侯乙墓最神奇的一套随葬品:2400年前的天籁之音震惊世界

它的每一次奏响都充满了重大历史意义。尤其是后两次的选择,更是说明了曾侯乙编钟的历史价值与它的巨大成就。对于一个中国人而言,凡是熟读历史的人都有所了解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但这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的编钟乐器究竟会有怎样的旷世音律?这在曾侯乙编钟出土之前,一直都充满了历史想象。直到1978年它的出土,整个世界音乐史因其改写。

曾侯乙墓最神奇的一套随葬品:2400年前的天籁之音震惊世界

虽无法于现场亲耳聆听编钟所发出的千古音色,但网络时代的发达令一切“无所不能”,从录制的视频或音频中就足以教人沉醉。编钟的音色是那么空灵,它跨越了无数朝代,跨越了大半个中国历史,于今天为世人奉送来如此惊世之作。它已不是曾侯乙本人的听觉享受,它代表着中国,是中国之声。

曾侯乙墓最神奇的一套随葬品:2400年前的天籁之音震惊世界

曾侯乙编钟的上层第一组,由6件钮钟组成,这6件钮钟各具有绝妙之处。如上层第一组由小至大排列的第一个钮钟,其正鼓音与侧鼓音完全不同,正鼓音显醇厚,侧鼓音显清脆,如果一排敲打,尤其精妙,其中精髓难以描述。

曾侯乙墓最神奇的一套随葬品:2400年前的天籁之音震惊世界

而整个编钟的音律分区有序,比如小铜人两边巨大的编钟,下2(组)7(枚)属低音区,其正鼓音显沉厚,侧鼓音显圆厚,这两种调音测试如山林寺院中突然传来的晨钟暮鼓一般。

曾侯乙墓最神奇的一套随葬品:2400年前的天籁之音震惊世界

下层的大编钟中分甬钟(上有有兽形的斡,沿着彩漆横木固定,钟下方呈弧形状)和镈钟(钟下方呈平型,正面有10个圆点,上方形似一对蟠龙或蟠螭),通常是低音区所在。

曾侯乙墓最神奇的一套随葬品:2400年前的天籁之音震惊世界

而全套中的最低音为下层一组第一钟,其正鼓音放佛隔着山林传来。全套钟的最高音为上层一组第一钟,其侧鼓音并不非常清脆,但十分具有力量,放佛是小木槌敲打在我的心脏上,教我不禁一股热泪盈眶。

曾侯乙墓最神奇的一套随葬品:2400年前的天籁之音震惊世界

当然,音律对我而言是一个陌生世界。但在我听到这古老编钟传来2400多年前的古人声色时,震撼之余是一场空灵之境,仿佛听到了历史的悄悄话,那悠远,那沉淀,非今天之人所能铸造。

曾侯乙墓最神奇的一套随葬品:2400年前的天籁之音震惊世界

每一件编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其中全部甬钟音域共跨五个八度,而其他位置的编钟音域更显精妙。虽生在21世纪,但有生之年能听到千百年前的音色也是一种仙人般的奢华。如果说历史有声音的话,必然荡气回肠,必然是曾侯乙编钟,顿时想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