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经病脉证治速览

 庆萌堂 2019-01-19
一、太阳病证纲要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无汗,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5、太阳病欲解时,巳至未上。

(一)、太阳病正证治法

1、太阳中风,营卫不和——桂枝证
2、太阳伤寒,风寒束表——麻黄证
3、太阳蓄水,水逆——五苓散证
4、太阳蓄血——桃仁承气汤,抵当汤、丸证

(二)、太阳病兼证治法

1、太阳中风,肺气上逆——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2、太阳伤寒,里有郁热——大青龙汤
3、太阳伤寒,里有痰饮——小青龙汤
4、太阳中风,邪客经输——桂枝加葛根汤
5、太阳伤寒,邪客经输——葛根汤
6、太阳病证,里虚不足——炙甘草汤

(三)、太阳病变证治法

1、表邪未解,正气已伤
(1)、表邪未解,气阴俱伤——桂枝新加汤
(2)、表邪未解,阴虚液脱——桂枝加附子汤
2、发汗过多,损伤心阳——桂枝甘草汤
3、心阳不振,水气上犯——苓桂枣甘汤
4、中阳不振,水气内停——苓桂术甘汤
5、中气不足,气滞不通——厚姜半甘参汤
6、热邪内迫,肺失肃降——麻杏石甘汤
7、热留胸膈,心神被扰——栀子豉汤
8、表邪陷里,利有虚实
(1)、表邪陷里,里热偏盛——葛根芩连汤
(2)、表邪陷里,里虚寒盛——桂枝人参汤
9、结胸
(1)、热邪内陷,热水互结——大陷胸汤
(2)、热邪内陷,热与痰结——小陷胸汤
(3)、热邪内陷,热与痰结——大陷胸丸
10、痞证之分,有纯挟不同
(1)、热邪内陷,胃气痞塞——大黄黄连泻心汤
(2)、热邪内陷,阳虚于外——附子泻心汤
(3)、热邪内陷,胃气虚弱——半夏泻心汤
(4)、热邪内陷,胃虚水停——生姜泻心汤
(5)、热邪内陷,胃气虚甚——甘草泻心汤
(6)、胃气虚弱,饮伏气逆——旋覆代赭石汤

二、阳明病纲要

1、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2、问曰:阳明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3、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4、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5、阳明病欲解时,申至戌上。

(一)、阳明病正证治法

1、热结在里,表里俱热——白虎汤
2、内外俱热,热伤气阴——白虎加参汤
3、阳明燥结,燥实而坚——调胃承气汤
4、阳明腑实,痞满而实——小承气汤
5、阳明腑实,痞满燥坚——大承气汤
6、胃中有热,脾阴不足——麻子仁丸

(二)、阳明病变证治法

1、燥热伤阴,气化不利——猪苓汤
2、阳明湿热,蕴郁发黄——茵陈蒿汤

三、少阳病纲要

1、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耳聋,心烦喜呕,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食,往来寒热,脉弦)
2、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3、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
4、少阳病欲解时,寅至辰上。

(一)、少阳病正证治法

邪在少阳,枢机失和——小柴胡汤
(二)、兼证治法
少阳未解,邪热内陷——大柴胡汤

(三)、少阳病变证治法

1、邪陷少阳,气化不利——柴胡桂枝干姜汤
2、热入血室,血热互结——小柴胡汤

(四)、合病与并病

1、太少合病——黄芩汤或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2、太少并病——柴胡桂枝汤

四、太阴病纲要

1、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3、太阴病欲解时,亥至丑上。

(一)、太阴病正证治法

1、太阴虚寒,中阳不振——理中丸
2、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溫之,宜服四逆辈。

(二)、太阴病变证治法

1、太阳误下,邪陷太阴——桂枝加芍药汤或桂枝加大黄汤
2、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3、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五、少阴病纲要

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
2、少阴病,脉沉细数,病为在里,不可发讦。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3、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少阴病治法

1、阳气衰弱,阴寒内盛——四逆汤
①少阴病,脉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汤。
②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2、真寒假热,阴阳格拒
①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②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3、阳虚气弱,阴寒内盛——附子汤
4、下焦阳虚,水气不化——真武汤
5、脾肾虚衰,虚寒滑脱——桃花汤
6、阴虚阳扰,心肾不交——黄连阿胶汤
7、少阴阳虚,兼感寒邪——麻黄附子细辛汤

六、厥阴病纲要

1、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2、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3、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4、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厥阴病治法

1、膈上热扰,下焦阴寒——乌梅丸
2、上热下寒,寒热相格——干姜芩连人参汤
3、风寒外袭,气血被遏——当归四逆汤或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
4、伤寒,脉滑而厥者,白虎汤主之(热厥)。
5、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寒厥)。
6、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痰厥)。
7、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却治其厥(水厥)。
8、肝郁气滞,阳郁于里——四逆散
9、厥阴肝热,热迫下痢——白头翁汤
10、厥阴虚寒,阴浊上逆——吴茱萸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