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惕!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亲子关系

 木香草堂 2019-01-19

  家庭教育以及相处模式对孩子的性格养成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处理好了,家长能省不少心,孩子也能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向上、乐观开朗,处理好和同学、朋友的关系,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处理不好,家长可能就要为孩子的冷漠、自私、任性而烦恼了,亲子关系也可能越来越差。现将谈谈溺爱型、干涉型、期待型和矛盾型这4种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亲子关系分析如下,请朋友们赶快看看你和孩子的相处方式是否进入了其中一种不良的模式中,如果有,就快点调整吧!

  

 

  溺爱型亲子关系

  

  不良后果:任性自私不礼貌

  阳阳是家里的“小皇帝”,从生下来起一家人都围着他转。家里人想尽办法让他高兴,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归他一人享用,玩具、衣服要什么买什么。有一次,阳阳看上的电动玩具当时没有给他买,他便坐在地上又哭又闹,委屈得不得了!

  【点评】:像阳阳这样的孩子在中国并不少见,根据山东省中山心理治疗与咨询研究中心的统计,在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家庭中,溺爱型家庭占到70%~80%。溺爱型家庭里,家长过度宠爱孩子,对孩子的要求无条件接受,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即使孩子做错了,也要为其争辩。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4个老人加上2个家长共同爱1个孩子,溺爱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有人形象的称为“四二一”综合征。

  要知道,这样的孩子习惯高人一等、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形成任性自私、不懂礼貌、缺乏同情心等不良的性格特征。在人际交往中,他们缺乏责任感、不懂得关心别人,难以交到朋友,逐渐孤僻离群。

  对此,家长首先应立即停止溺爱,建立正常的家庭规则;其次,家庭里是非对错要分清,不能盲从孩子的行为;再次,教导和鼓励孩子用平等的心态和他人交往。

 

  干涉型亲子关系

  

  不良后果:缺乏主见难独立

  贝贝从小到大,除了学习,什么事都不用管。吃什么穿什么,和谁玩儿,都是爸爸妈妈说了算。现在,上初三了,父母担心他上网、早恋,每天都接送,出去玩一会儿就打个电话问问。贝贝觉得自己就是个“电动娃娃”,有苦没处说。

  【点评】:干涉型亲子关系是另一种常见的不良亲子关系,占不良亲子关系的30%~40%。家长用一种保护的态度对待孩子,为了使孩子变得更好而细心照顾,尽量给予帮助和嘱咐。有的家长甚至对孩子的学习、健康、前途等过分担忧,但是,由于过分保护,孩子的社会适应性差,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由于习惯依赖父母,他们做事没有主见,犹豫不决。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困难容易灰心沮丧,甚至焦虑不安。此外,这样的孩子到青春期容易出现对抗行为,对父母和老师的要求故意反着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对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给予孩子信任,让孩子有机会对自己负责,可以让孩子适当吃点苦;其次,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特点,逐渐放手,不断调整亲子关系,制定适合孩子情况的发展目标;最后,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人财产”,要懂得尊重孩子,让孩子有做决定的机会。

 

  期待型亲子关系

  

  不良后果:胆小畏缩少自信

  小楠从小就听到妈妈在耳边说“你是妈妈的希望,一定要努力学习,考上名牌大学弥补妈妈的遗憾”、“妈妈一辈子的心愿就寄托在你身上了”……现在,一考试,小楠就特别紧张,担心自己考不好,甚至睡不着觉,眼前老是出现妈妈期待的眼神。

  【点评】:中国父母往往对孩子以支配的方式进行教育,这种方式被称为期待型亲子关系。这样的父母对孩子虽有爱,但常以严厉、顽固、强迫的态度或禁止、命令的方式来监督孩子,或者把自己的夙愿、希望投射在孩子身上,忽视子女的能力与性格,希望孩子完全遵从父母的要求和标准去做。

  用过高的期望要求和监督孩子,孩子容易变得敏感,性格胆小畏缩,缺乏自信,独立性差,做事缺乏主动性,不善与人交往。他们情绪不稳定、易自卑,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抑郁症状。

  针对这样的亲子关系,第一,家长不要以大人的尺度去衡量孩子,用成人的眼光给孩子制定目标;第二,不要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心愿的法宝,让孩子自己决定人生;第三,不要使用下命令的方法教育孩子,而要用沟通、引导的方法和孩子交流。

 

  矛盾型亲子关系

  

  不良后果:逆反焦虑易强迫

  乐乐爱爸爸也爱妈妈,但他有时候觉得左右为难。为他报什么培训班,爸爸妈妈已经吵了好几次了。爸爸说考80分去游乐园,妈妈偏说考90分才能去游乐园。该听谁的好?

  【点评】:矛盾型的家庭,常表现为对孩子的管教态度缺乏一致性,同一行为有时斥责、禁止,有时却宽恕、勉励。父母管教态度不一致也是矛盾的一种表现,例如父亲严厉,而母亲放纵,父亲斥责子女时,母亲却来阻止。

  在大多数的中国家庭中,母亲负担更多教养孩子的责任,对细节更为关注,对孩子的要求也更严格;父亲则相对宽松,因此,多数孩子抱怨“妈妈很烦,太唠叨”,产生逆反心理,时间一长,父母态度不一致还会令孩子无所适从,做事难以决定,甚至出现焦虑情绪和强迫症状。

  对此,首先,父母双方都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统一教育目标,保持对孩子教育态度的一致性;其次,对孩子的表扬与批评要有一贯性,不能自相矛盾;最后,不要将家庭的纷争、摩擦、矛盾迁移到孩子身上。

http://luanpim./2010/609629.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