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这个问题似乎问的有些特别,让人产生莫名其妙的感觉。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也不是很难,只要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即可。 我们都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在围绕太阳公转,地球的自转平面叫赤道平面,地球的公转平面叫做黄道平面(公转轨道近似于正圆的椭圆轨道),其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可以用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关系来表示(如下图)。 由于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为66°34′,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交角为23度26′,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看做是不变的,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不同位置,地表所接受到的太阳垂直照射的点是不同的,而这个太阳垂直照射的点我们称其为太阳直射点。 在一定时期内,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近似于不变,日复一复、年复一年在既定轨道上运转,从上图不难看出,从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自北纬23°26′向南移动,经过赤道(秋分时),到达南纬23°26分(冬至时);而冬至到第二年夏至,太阳直射点自南纬23°26′向北移动,经过赤道(春分时),到达北纬23°26分。我们可以看出,太阳的直射点在赤道南北做周期性运动,而这种运动就被成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这种运动也就是题主所提到的使得地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摆动的“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