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去年国庆节去植物园时,菊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高洁的白,淡雅的黄,深沉的紫,热烈的红......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又是一年赏菊、采菊季,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我不禁想起菊花的种种功效和妙用。 菊花作为中药材,按花色可分为白菊、黄菊、血菊等;按道地产地可分为杭菊、滁菊等。深秋花期采收,阴干备用。 清肝明目、养肝平肝,多用白菊花;疏散风热,多用黄菊花。 菊花:性微寒;味辛、甘、苦。入肝、肺经。 主要功效: 1、疏散上焦风热 余老师在金华出诊时,接诊一位3岁小朋友,感冒后遗留眼红眼痒眼屎多,不停地眨眼睛,曾用过多种眼药水滴眼都不管用。余老师给开了桑菊饮(黄菊花)三付,一付即眼睛红痒明显好转,三付痊愈。 门诊遇到很多诉说眼红眼屎多,甚至眼屎多到睁不开的病人(哈哈),我们建议他们用菊花10克+桑叶10克,每日代茶饮,或者菊花+桑叶煎水外洗眼睛,一般都反馈此方效果很好。 2、清肝明目,清利头目 因肝肾阴虚,肝经风热,或肝经风火上攻,导致的眼睛干涩、视物昏糊、头昏脑胀、头痛、目赤、血压高者,可用枸杞30克+白菊花15克,每日泡水代茶饮,有清利头目、清肝降压、明目的功效。 如果肝肾阴虚明显,有头昏、血压高、眼胀、眼花、畏光、腰酸腿软(房事后加重)者,最好同时配服中成药杞菊地黄丸。 3、平肝息风。 因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导致的血压高、头痛眼花、眩晕者,可用白菊花10克+白芍10克、枸杞30克,每日泡水代茶饮;也可用白菊花阴干后做成“菊花枕”,菊花清香,可以辅助入眠,长期使用能改善血压高所致的头晕头痛。 《神农本草经》:“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利血气。” 附药:野菊花 全草亦入药,别名苦薏。 功效同菊花,兼能清热解毒。 主要用于痈肿、疔毒、咽喉肿痛、风火赤眼等。治疮毒可单用,内服或捣鲜品敷患处。 菊花决明枕 霜降前采白菊晒干,以干品500克,配决明子500克,同装入枕芯中。 《本草纲目》即有菊花“作枕明目”之说。菊花疏风清热,明目; 清代刘灏《广群芳谱》中载:“决明子作枕,治头风,明目,胜黑豆。” 此枕对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目赤羞明,视物昏花有良效,尤宜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高血压病患者。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 唐.元稹
玲:一个爱疯、爱玩、心地善良的女孩,学中医之前从事金融行业。在体会了疾病的痛苦之后,想帮助更多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