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中医,从认中药开始——陈皮

 369蓝田书院 2019-01-19

又是一年金秋送爽季,正是橘子成熟时。

我们在品尝橘肉的甘甜美味之时,别忘了留存橘皮,因为陈久上好的橘皮,营养和药用价值,远远大于橘肉,民间有“一两陈皮,一两金”之谚。秋季正是藏橘皮的大好时机。橘皮贮藏的时间越久越好,存期不足三年的称橘皮,存期足三年或以上的才称为陈皮

陈皮,以广东新会所产为佳,又称“新会皮”,真正的“新会皮”价值不菲。高年份的陈皮,气味芳香馥郁,药性沉稳,而功力大增,色呈棕褐或黑色

七年新会陈皮,如下图


其实,平常食用的橘、柑、橙等果皮,皆可收存备用。

自制陈皮的方法

制作陈皮时,挑选橘子外层未涂石蜡的果皮为佳。

为了保存的陈皮外形美感,吃橘子时,先从橘子脐蒂处开始,用小刀在橘身呈放射状均匀地轻划几条小口,再完整地剥开果皮,将其放置在干净的纸盒上晾晒,记住别让其受潮、淋雨

待橘皮完全干燥后,再将其贮藏在玻璃罐或者陶瓷罐里,封存起来。以后每年春节和夏季取出晾晒一阵,防止受潮,随后再次密封贮藏。


陈皮贮藏的时间越久越醇香浓郁,每次打开容器盖子时,满屋飘香,令人心旷神怡!



陈皮功效广泛,药食两用,能治疗很多日常的小病,让我们的生活健康有品质。


性味归经

陈皮:气香,味辛、苦,性微温。入脾、胃经。


功效与应用


1、辛温芳香,开胃运脾,行气消胀。


因过食瓜果冷饮,出现胃脘胀痛,或伴有嗳气、恶心、欲吐者,可用:陈皮10克 生姜10克,煮水饮用,有温胃散寒,消食除胀之效


因进食油腻肉食,出现胃脘胀闷,消化不良、食欲不佳、甚至厌食者,可用:陈皮5克、焦山楂5克、炒莱菔子3,煮水饮用,有消肉食之积,开胃除胀之效


这种寻常小毛病,陈皮就能帮您轻松搞定,一般不必去医院治疗。


2、燥湿化痰,行气降逆。


受凉感冒出现咳嗽咽痒、痰多、鼻塞流涕者,可用:陈皮5克、紫苏叶6克、党参5克,同煎煮后服用,一般当天即可好转;如见咳嗽急迫、声粗糙、有黄痰者不管是否发热(发烧),可在前验方基础上再加黄芩6,多有消炎化痰止咳之效。


以上均为余老师的验方,历经多年验证,疗效十分肯定,越早使用效果就越好,大多数病人,可以避免去医院输液消炎治疗。(极少数人用此方一两天不效者,必须去医院就诊


平日大鱼大肉吃得多,抽烟又喝酒的男性同志,余老师给出一预防“四高”的验方,既能让您饱足口福,又能预防患上“四高”疾病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用此小方,坚持饮用,必有显效。


余老师预防“四高”小验方

5年以上的陈皮2克、焦山楂2克、炒莱菔子2克、西洋参2克、荷叶1克  代茶每日饮用。



柑橘全身都是药

橘核:为柑橘的种子,味苦,性平,入肝经。功能:行气散结止痛,用于疝气、睾丸肿痛及乳房结块等证。用量10-30克。


橘络:为橘皮里层的筋络,味甘、苦,性平,入肝经。功能:宣通经络。用于痰滞经络,咳嗽胸胁作痛。用量5-15克。


橘叶:为橘树之青叶,味辛、苦,性平,入肝经。功能:疏肝行气,消肿散结,用于胁肋作痛、乳痈、乳房结块及癥瘕等证。用量6-10克。


橘红:为芸香科植物柚子的干燥外层果皮。味苦、辛,性温。功能:理气宽中,燥湿化痰,用于咳嗽痰多及食积不化等证无热象者。用量3-10克。以产于广东化州的年份沉久的柚子皮为优,又称化橘红

 


陈皮,不仅能入药,还能用作调味品。平时煲汤或烧菜放入适量陈皮,既能增加食物香气,让人胃口大开;又能去除油腻之气,肋消化。


广东名菜:陈皮老鸭汤

陈皮,是广东的三宝之一,用陈皮搭配滋阴补血的老鸭煲汤,取陈皮之微温性,更增滋补之效。

主料: 老鸭一只、陈皮5克、红枣8

调味料:生姜3片、米酒1汤匙、盐适量

制法:

1. 鸭肉洗净,剥皮,斩块,氽水捞起;

2. 红枣洗净,拍扁去核;陈皮用水浸软,刮去白瓤;

3. 煮沸瓦煲里的清水,放入鸭肉、陈皮、红枣、姜片和米酒,武火煮沸,转小火煲一个半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食用。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玲:一个爱疯、爱玩、心地善良的女孩,学中医之前从事金融行业。在体会了疾病的痛苦之后,想帮助更多的人......

I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