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对联的对与联

 jtq感恩一切 2019-01-19
对于联是矛与盾的关系,但在对联中却必须既对又联。 上等之作应是二者对立的统一, 和谐的共存! 概而言之, 对联是外在的对,兼以内在的联。形式之对 ;意境而联。
只对不联。指上下联或句中内部之间,所述事物互不关联,貌合神离。形似联,而意境或内容相去甚远 。有一婚联:
克勤克俭偕白头;
晚婚晚育惜青春 .
我不明白,"克勤克俭"与白头到老有何内在的联系? 白头到老者未必是克勤克俭者吧?二者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而“克勤克俭”与“晚婚晚育”也不是浑然一体的统合,是二种问题的两种境界。对联的“联”要求上下联双矢一的,殊途同归,表达同一主题。矫枉过正的“对”,必然损害主题的“联”,这样的对联不能算作名符其实的对联。对联的整体特征不是局部的相加之和,应是各部分互相依存,彼此关联,内在制约,共同作用形成的艺术美。
律诗中的流水对,之所以成为千古流传的佳句绝联,是因为其上下句一气呵成,畅而不滞,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读来如赏天然美玉, 自然流畅,美伦美奂,毫无人为的刀迹斧痕。总而言之,谓之佳联上品者决无生拉硬扯之感,应有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自然之妙!
合掌,是上述对而不联的反面 。即,联之过分,联而不对。导致联意雷同重复。 用俗话说,半年换成六月了!这种对仗,仅是文字形式的词性相对,而内容诗意并无相对的创意,而是人云亦云的雷同附和。从信息论的层面上而言,上下联所表达的是同一信息,同一观点,充其量不过是功能极有限的单因素而已。从哲学的角度而论,不符合对立统一的规律。从艺术的角度观察,这种对联显得单调,乏味,枯燥,呆板。因而,律诗的对仗传统上以反对为上品,正对历次。所谓反对,是从上联(同一事物)的另一角度(层面)去剖析,把握事物,从而揭示其本质。而正对容易导致对事物的阐述与上联重复雷同。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花如解语还多事;
石不能言最可人。
从上述二副反对联来看,反对确比正对更为高明。上下二句相反相成,相衬相应,有异有补,珠联碧合,相得益彰!如果说,流水对以浑然天成而取胜,反对则以正反互补的和谐而叫绝!愿众联友多多创作出前无古人,后有承续的流水对和反对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