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升阳起萎”的乌梅丸

 靖哥哥7m61n7y8 2019-01-19

秦某,男,35岁,2018-3-9初诊,诉勃起不坚7年余,性欲可,多半情况下性生活未射即萎,频率1-2次/周。性交查内分泌、血生化、阴茎血管彩超均正常,外院服用PDE5抑制剂无效。既往有反流性食管炎5年余,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控制可。无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其他服药史。平素口干喜饮,乏力,反酸,腰酸,脚凉,大便粘腻,次数偏多,睡眠欠佳,舌淡红苔腻,脉缓。IIEF-5评分:9分。

予以柴胡桂枝干姜汤7剂,药后勃起及余症均未见明显改善,补诉凌晨2~3点左右可因食道灼热感而醒,舌淡苔腻,脉缓。改方为乌梅丸加栀子豉汤加减,一周后来诊,勃起明显改善,精力大增,口仍干,反流及灼热感减轻,大便略成型,舌脉同前。又经过前后2次加减变化,诉勃起问题基本恢复正常,IIEF-5评分:22分。停用雷贝拉唑,反酸及食道灼热感未发。余症亦基本消失。后患者自行停药,2月后因连续熬夜喝酒,略有反复,继续巩固治疗。

按:乌梅丸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已得到公认,厥阴病提纲“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多处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症状重合,多为上热下寒的寒热错杂证。特别是对于凌晨1点~3点(丑时)为厥阴经主旺时令症状加重的患者,基本可以定位在厥阴经。


至于乌梅丸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报道极少,但临床对症用药多能收效。考虑乌梅丸兴阳起萎可能是通过调控足厥阴肝经发挥作用。男性生殖系统不仅受足少阴肾经调节,与“环阴器”的足厥阴肝经也密不可分。特别是在性功能方面,需借助肝阳升发和疏导功能而启动、维持。肝阳受损可表现为四肢不温,体乏无力,小腹冷痛,睾丸坠胀,阴囊收缩,阳痿早泄,大便溏泄等。阴极阳生,肝气不升,心火不降,可有口干、烦躁等热像。因此,足厥阴肝经病变可见寒热错杂之症。乌梅丸中附子、川椒、干姜、桂枝、细辛,有发挥温阳升发肝气的作用。大量辛热药配以味酸的乌梅,避免辛伤肝体。当归既有升发,又补益肝血,与厥阴的特点特别相近。黄连、黄柏,降上焦心火,清下焦郁热。人参、米饭和蜂蜜补中焦脾胃调和诸药。综合来说,乌梅丸具有补益厥阴,助肝气生发和调和肝脾的特点。


正如火神鼻祖郑钦安所云:“夫睾丸,俗称为外肾。世人多以肾目之,不知此乃木之余气所生。古贤配之震卦,震,木也。二阴—阳,二睾丸为偶,玉茎一为奇,奇居腹面,偶居背面,所配确乎不爽,而世人盖未之细求其理也。予每于此处病,多以乌梅丸治之而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