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于脉络学说及气血脉理论,探讨经穴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9-01-19

1.中医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认识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可归于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心痛”病名首见于《五十二病方》,而后《素问·缪刺论》又有“卒心痛”、“厥心痛”之称。《灵枢▪五邪》曰:“邪在心,则病心痛”,指出该病所属脏腑。《素问▪藏气法时论》曰:“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肩痛,两臂内痛”,点出胸痹心痛病的发作部位为胸中、胁下、胸背肩胛、两臂内侧。中国古代医家对胸痹心痛的病因认识可归结为以下五类:阴寒内滞、饮食失节、情志内伤、劳逸失调和年老体虚。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专篇立论,正式提出“胸痹”病名,认为病机是“阳微阴弦”。在全面继承古代医家的理论基础,同时结合当代的理论新进展,《中医内科学》概括指出:本病病机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与脾、肝、肾相关。病性是本虚标实,本虚当辨阴伤、阳衰、气虚、血亏之不同,标实当辨气滞、寒凝、瘀血、痰浊的偏盛,可相互为病,形成气滞痰阻、痰瘀痹阻、气滞血瘀等兼证。因病情缓急轻重不同而采取“先标后本”或“标本兼治”的治法。但无论证型如何,心脉痹阻的基本病机始终贯穿疾病全程,亦是治法的重要切入点。

2.经穴体外反搏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机理探讨

  体外反搏是一种无创的辅助循环疗法,借助包裹型囊套,由心电图R波触发气动加压系统,对腰臀腿进行序贯挤压,产生异于收缩期脉搏的“舒张期增压波”,从而改善器官血流灌注,具有安全、有效、无创、无副作用等优势,可弥补药物及血运重建治疗的局限。体外反搏通过提升血流切应力产生如下效应机制:①改善内皮细胞的形态与功能;②促进侧支循环形成;③抑制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④改善血管顺应性。2002年始ACC和AHA推荐其用于治疗顽固性心绞痛,证据级别为Ⅱb。随着冠心病诊治探索进入微循环领域,体外反搏有望带来曙光。


  经穴体外反搏是在中医整体观指导下,将特殊的中医药制品放置在特定穴位,通过心电反馈,依靠体外反搏囊套内气压对穴位实施规律的机械按压和精准刺激,在体外反搏治疗的同时产生与心脉搏动、经络传感、气血流注一致的全息共振,从而达到行气活血通脉、益气养血复脉的作用;是融合被动运动和经穴刺激为一体,产生血流动力学效应及神经内分泌调节作用的全息综合疗法,是中医内病外治法的拓展。除了兼有体外反搏的作用机理及应用优势外,还能作用于“气络”、“脉络”结构网,对“腧穴-经络-脏腑”和“气-血-脉”两条功能轴产生影响,达到内病外治的独特作用。


2.1对经穴的影响

 

  经穴体外反搏的主要作用部位在于下肢的“气络”、“脉络”结构网,是足三阴三阳经循行所及。“气络”与“脉络”的概念是由吴以岭院士溯源探流,通过系统整理研究春秋战国到汉代中医学术体系形成时期的历史文献而发掘的,还原了经脉理论的历史原貌。吴以岭院士认为,经络按层级结构可分为经脉和络脉,正如《黄帝内经》云: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按功能结构可分为经(气)络与(血)脉络,经络运行经气,脉络运行血液,气血可分不可离,形成经脉中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的两大网络系统,共同发挥着“行血气而营阴阳”的生理功能,同时经络通过“气络”、“脉络”结构网实现“联系”和“传感”的双重作用。腧穴乃经气灌注之所。足三阳及足三阴经络属五脏六腑,经穴体外反搏通过刺激腧穴,激发经气,并通过气络实现“沟通内外,网络全身”以及“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的功能,而达到治疗脏腑疾患目的。另外,部分特定穴具有独特属性,如脏腑原气留止的原穴、一络通两经的络穴、善治内腑的下合穴,可辨证选取相应特定穴,通过“腧穴-经络-脏腑”调节轴的放大作用,以增强其针对某一特定疾病的治疗作用。这既符合《灵枢·终始第九》:“病在上者,下取之”的思想,也契合“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治则。针对稳定型心绞痛,经穴体外反搏选穴符合心绞痛临床选穴规律,常取足三里、丰隆、三阴交穴。足三里为阳明经合穴,阳明经多气多血,亦为强身保健的要穴,且《玉龙赋》中指出“心悸虚烦,刺三里”;丰隆穴是足阳明之络穴,别走太阴,《千金方》指出其主治胸痛如刺,腹若刀切痛;三阴交穴属于足太阴脾经,足三阴经在此交汇,具有通经活络、调和气血之效。三穴合用,针对稳定型心绞痛本虚标实的病性,通补兼施,具有理气血、通经络、祛痰瘀、止痹痛的作用。经穴体外反搏通过对腧穴高频、持续、渗透的刺激,可激发经气,疏通气络,使气至病所,通过经络的多级分支网络结构,达到内病外治,双向调节的效果。较针灸而言无创优势明显,是独立于传统针刺、推拿等的新型有效穴位刺激方式。


2.2对气血的影响


  《素问·调经论》谓:“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指出疾病发生的基本病机是“气血不和”。稳定型心绞痛亦是多种因素导致气血不和,心脉痹阻而发病。由此,以通补法为治疗原则,通补相互辅成,纠正失调、不和之气血,使之恢复调达,即“气血流通即是补”。


  经穴体外反搏对气血的影响体现在其“行气活血,益气养血”之功效。“行气活血”是其短期作用。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者,其心脉痹阻,脏腑经络之气郁、滞、结、壅,进一步阻滞气血,形成恶性循环。“络以通为用”,治宜疏畅气机。在进行经穴体外反搏时,通过反搏压和腧穴的双重刺激下,激发经气,流畅络气,借助“气络”、“脉络”结构网,随节律环形无周,助心行血,血行气通,达到行气活血之效,从而改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气滞、瘀血、痰浊的标实因素。邪结络中隐曲之处,一般理气活血之药难以入络,或可借经穴体外反搏形成的经络气流走窜通络,攻曲克艰,达药所不能及。


  “益气养血”是经穴体外反搏的长期作用,因气血不但为脏腑、形窍、肢节、经络等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其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产物。通过经穴体外反搏的行气活血作用的累积效应,全身气血和调,血脉通畅,经脉中的气血通过充盈灌注脏腑四肢百骸,发挥渗灌气血、濡润营养、物质代谢的功能,各脏之精气得以充养,各司本职,脏腑所生气血愈发充盛,并持续推动气血运行,调节营卫、气血、阴阳,承制以调平,恢复机体自适应、自调节、自平衡的阴平阳秘状态。


2.3对脉络的影响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属于缺血性“脉络-血管系统病”之一,贾振华等认为,“痰、瘀、热(毒)”为病理产物又继发致病,“缩(脉络绌急与血管痉挛)、窄(脉络瘀阻与动脉粥样硬化)、闭(脉络瘀塞与血管堵塞或闭塞)”形成其共性病机与病理环节,是心脉痹阻基本病机的具体阐释。


  针对稳定型心绞痛的具体病理环节,经穴体外反搏对心绞痛患者脉络的影响可以概括为“通脉”和“复脉”。通过经穴刺激,畅达气血,疏通脉络,减少痰浊瘀毒等病理产物对脉络的继发损害,复其通行、贮存气血之功,逐步逆转脉络瘀阻、绌急、瘀塞的病理状态;同时推动气血濡养心神,心阴心阳协调共济,更有利于心主血脉的功能发挥,达到“血脉同治”的作用。其现代内涵包括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增加侧支循环,改善血管顺应性。经穴体外反搏对于以血管内皮损伤、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异常收缩等为表现的“脉病”具有通脉之功,短期表现为血流速度的提升、血流切应力的增加,通过改善内皮细胞功能、炎性介质分泌等,长期表现为血管顺应性的提升。在通脉的同时兼具有复脉功效,表现为对于损害可逆的血管能恢复血管弹性,提升其血流储备分数,而失代偿的血管可产生新生血管,恢复脉络正常的行血功能。同时因心脑血脉相连,心脑血管疾病同源于动脉硬化,体外反搏以治“气血”和治“脉络”为切入点,血脉双治,心脑同治,达到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目的。

3.经穴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研究实践

  赵闯等将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分为对照组(规范化药物治疗)和治疗组(规范化药物治疗+经穴体外反搏),治疗4周(20次)后完善心肺功能运动试验(CPET)测定,两组治疗前后代谢当量(METs)、氧脉搏(VO2max/HR)、峰值氧耗量(Peak VO2)及无氧代谢阈值(AT),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经穴体外反搏治疗能改善冠心病患者运动心肺功能及提高运动耐量,作用机制与体外反搏治疗所致机体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有密切关联。


  张丙义将75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均分为3组,对照组(规范化药物治疗)、治疗1组(规范化药物治疗+体外反搏)和治疗2组(规范化药物治疗+经穴体外反搏),治疗4周(20次)后复查,治疗后治疗1组和治疗2组血脂、hs-CRP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显著(P<0.05);治疗2组血脂TC、LDL-C较治疗1组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hs-CRP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数据显示治疗2组hs-CRP含量下降趋势更为明显,表明药物联合体外反搏组和药物经穴体外反搏组,对C反应蛋白炎性因子和血脂危险因素具有一定的改善和调节作用,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其临床疗效亦有显著性意义,可明显降低中医证候积分。

4.小结

  经穴体外反搏是集中西医优势于一体的创新型中医外治法,目前临床研究尚不多,发展前景广阔。《理瀹骈文》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所异者法耳”,在中医整体观念及脉络学说的指导下,以经穴刺激和体外反搏相结合的方式,刺激腧穴,激发经气,循经传导,调整虚实,影响气血和血脉,达到行气活血通脉、益气养血复脉的效果。其中医理论基础扎实,标准化流程操作及客观化疗效评价切实可行,患者依从性好。目前中医药结合体外反搏技术的研究在国内外不多见,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专家简介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德国访问学者,广东省第二批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培养对象。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心血管重点专科负责人和学术继承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高血压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律失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脏介入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20余年。先后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及德国研修学习心导管技术,从事心脏介入工作15年。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课题15项。作为主编、副主编和编委出版论著8部。2003年荣立广东省抗非英雄“三等功”和荣获广州市“抗非先进个人”。2016年被评为广州市“羊城好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