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锌——蓝瓶还是红肉?

 昵称54023156 2019-01-20

不知是国人先有了缺锌的意识,还是补锌产品先做了相关的洗脑;无论如何,随着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蓝瓶的这样的词语成功地入侵了我们的记忆,也获得了人们一定的关注。

虽然关注得还不够……和美国不同,越是发展中国家的人民,越可能缺锌。

人体内的锌大约有1.5~3g,分布在几乎所有的细胞内,在肌肉和骨骼里最为集中。

锌已知的功能就足够复杂了:

有大量的酶需要锌的参与才能形成,包括各种消化酶(通过唾液腺、胰脏和胆囊分泌到消化道内的)、与各种营养代谢有关的酶,各种“聚合酶”“激酶”“核酸酶”“转录酶”……据估计,需要锌的酶的种类,比需要其他各种微量矿物质的酶的总和还要多。

除了直接参与构成,锌也会帮助体内数百种蛋白质工作,包括与调控基因表达有关的蛋白质,还有维持皮肤弹性的蛋白质。它还参与稳定细胞膜、细胞骨架和DNA,帮助抵御自由基;也参与免疫系统,并支持身体组织的生长——从而促进伤口愈合,以及胎儿、孩子的身体发育。

锌和一些激素也有关系,比如胰岛素(参与其合成、存储和释放)和甲状腺素(影响其功能)。

在感官中,锌与视觉和味觉尤其相关:在视觉细胞内,它参与运输维生素A(视黄醇),并帮助其转化为视力所需的视黄醛;在舌头里,它帮助形成正常的味觉感受——缺锌会弱化味觉,尤其会让孩子厌食、挑食。


在大脑内,锌还会影响我们的行为能力和学习能力。

锌也是生产精子必需的,因此也关联到男性的性功能。

消化吸收

食物中的锌,吸收率大约为15~40%,具体的比例主要取决于摄入总量:摄入多则吸收率低,少则高——在摄入特别多(超过20mg)时,也会下降到10%;特别低(少于1mg)时,也能达到100%

除了摄入总量外,还有两种因素会影响锌的吸收:氨基酸会作为配基,促进锌的溶解和吸收——所以红肉(蛋白质丰富的瘦肉组织)里的锌最好吸收;种子里的植酸则会抑制锌的吸收——一如它对其他矿物质那样。

美拉德反应也会降低锌的可吸收率——这是食品加工工业的秘密武器之一:通过让糖和蛋白质在高温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反应,让食品生成大量好闻的分子,还有棕褐色的外表。)


被吸收进肠道细胞后,锌要么就地开工,直接参与肠道细胞内的代谢;要么在
金属硫蛋白中休眠,直到被身体需要时才会离开肠道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因此和铁一样,体内的锌水平不会因为吃锌太多而受到直接影响(补剂可能有例外)

除了食物中原有的锌之外,在我们进食时,胰脏和肝脏(还有唾液腺)还会分泌很多含锌的消化酶进入消化道(帮助消化),而这些锌多数会被肠道重新吸收进身体——这是身体在用锌方面的重要循环,也是锌水平调控机制的一部分。

但这也开辟了身体流失锌的最主要通道——排便:人体每天失去的锌中,有大约80%都是以这种方式离开的;剩下的少量则会通过排尿、出汗、脱皮、脱发(每克头发中含有0.1~0.2mg的锌)(还有剪指甲)损失掉,女性的经血和男性的精液中也有一点锌

补锌

于是,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天会流失3~4mg的锌(男性的略多于女性)。为了弥补这个损失(并考虑到维持体内平衡所需的锌量以及锌的吸收率),RDA说:男性每天要摄入11mg锌,女性8mg(怀孕期女性也为11mg)。

怎么达到这个量呢?

我们先看看含锌水平最高的食物:海鲜、肝脏和动物的肌肉组织瘦肉)。

海鲜中,一个中等大小的牡蛎(生蚝),就有8.3mg的锌——几乎已经能够满足人一日所需了!但剩下的就都不多了:100g鱿鱼含有1.5mg100g扇贝只有0.9mg100g三文鱼只有0.4mg;一个中等大小的贻贝只有0.3mg


当然,生蚝没法天天吃
……

肝脏的话,每100g猪肝含有5.8mg的锌——每周吃300g猪肝的话,就相当于每天摄入2.5mg的锌。羊肝中的低一些,但也有4.7mg/100g

除了肝脏外,含锌量最多的就是红肉了——越瘦的肉越多:每100g猪肉(梅花肉)就有2.7mg的锌,羊肉有3.4mg,偏瘦的牛肉则有4.5mg。如果每天吃400g羊肉,就有13.6mg的锌;600g的话,则有20mg——当然足足地够了。

植物性食品中的锌,含量普遍较低。比如100g菠菜中只有0.5mg100g西兰花0.4mg,油菜0.2……再加上其中的锌的吸收率也低(由于草酸和纤维)……所以指望不上的。

说到谷物……熟米饭的话,大约100g0.4mg的锌,面包中有0.3mg,面条中的则会低至0.1mg(也许是含水量的原因)。即使每天吃下两斤米饭,也只有4mg的锌……这还没有考虑植酸(还有各种全麦里的粗纤维)会抑制锌的吸收……另外还要考虑,氨基酸少的话,锌的吸收率也会低……

豆制品的情况略好一些:各种豆腐中,每100g含有0.6~1.7mg不等的锌(取决于做法和含水量)。但要天天都吃上一两斤豆腐,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植酸的问题还没有解决——除非是发酵的豆制品……

水果中的锌含量最少。(好像还有只吃水果的素食者……)

缺锌的中国人

由此可以想到:越是吃肉少,吃谷物、豆类多的人,越容易缺锌——(素食者不必提了)这个问题主要牵涉的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人——据估计,全球有接近20亿人缺锌。(在其中,这个问题突出反应为儿童的身体发育缓慢。)

长期缺锌还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会影响甲状腺功能和代谢率(造成易胖体质);此外还会导致:皮肤弹性下降(也可能起红疹)、指甲变脆(或有白斑)、容易脱发伤口不易愈合免疫力低下(容易感冒)性功能低下(还可能引发前列腺问题)。(反之,肉食能极大地改善这些问题。)


更糟的是:缺锌本身还会引起消化不良(消化酶也需要锌),于是人体吸收各种营养素(包括锌)的能力会越来越差
——从而越来越容易缺锌。

于是电视里冒出了“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女声……

若是真正的人类饮食,怎么会需要蓝瓶的呢?

另外不要忘了,锌也影响我们的味觉——越缺锌,吃东西越没味(因此葡萄糖酸锌们都会宣称能改善孩子的厌食、偏食问题)。于是,吃肉越少(因此容易缺锌)的人,可能越喜欢浓重的味道——众所周知:重口味就是穷口味。由于舌头的味觉能力下降,人们需要吃得越来越甜、咸、酸,甚至会越来越喜欢苦味(咖啡、巧克力),更甚至会着迷于去刺激舌头上的非味觉感觉:比如对热、冷和震动的感觉,还有痛觉——于是,人们喜欢吃烫的、冰的和辣(一种烧灼的痛觉)的,还有(舌头的震动错觉)的食物。就这样,越来越无感的舌头,需要越来越强烈、诡异的刺激……


好像越不是人类应该吃的食物,越需要用强烈的味道来掩盖这一点(没有“下饭菜”时,如何哄骗自己吃下白饭呢?)。中餐、泰餐、印度菜都尤其喜欢复杂、厚重的调味,这也许不只是巧合
……

超爱麻辣香锅?

也许还是肉吃少了……


锌摄入过量也会中毒,但要超过50mg才会——呕吐、腹泻、头痛等;官方营养学规定的锌摄入上限为40mg——只是吃肉很难达到这样的量,除非使用补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