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圳某超高层商业中心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cduzizi 2019-01-20

目录

1.工程概况

2.编制依据

3.主要测量工作

4.测量允许偏差

5.控制网的建立

5.1建立三级控制网

5.2统一测量控制的坐标系

5.3施工测量的准备

5.5主要测量仪器及性能

5.6人员组织

5.7基准控制点(网)的复测

5.8布设原则及精度

5.9轴线控制网

5.10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5.11控制测量

5.12精度等级

6.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测量

6.1轴线控制桩的校测

6.2平面测量

6.3高程测量

6.4模板测量

7.主体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测量

7.1轴线控制点的布设

7.2控制点传递原则

7.3控制点传递方法

8.2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

8.3施工层放线

8.4高程测量

8.5建筑物垂直度观测

9.钢结构测量

9.1标高控制点的引测

9.2关键施工工艺的测量控制

9.3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9.4垂直度偏差影响的分析与预控

10.装饰工程测量

10.1轴线的恢复和引测

10.2标高的抄测

11.安全注意事项


测量工程施工专项方案

1.工程概况

怡山商业中心位于总用地面积5082.019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78056.80 ㎡。是由1 栋超高层办公楼及五层地下室组成,主楼地面以上共39 层(186.600m),地下5 层(-21.200m)。地上1 层为大堂及商业,层高9.0m;2~13 层,15~~23层,25~37 层为办公标准层,层高4.200m;39 层为多功能活动厅,层高8.400 米; 14 层,24 层为避难层,层高为4.800米;大屋面标高186.600 米,上设停机坪。地下5 层,一至四层为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下五层为车库,设备用房及六级人防。

2.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4)《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

(5)厦门怡山商业中心结构设计图纸等有关资料

3.主要测量工作

序号

主要测量工作

1

城市大地坐标与建筑坐标转换统一

2

首级控制网的移交与复测

3

地下室施工阶段,平面和高程二级控制网“内控法”布置

4

地上施工阶段,平面和高程二级控制网“内控法”垂直引测,同步控制内外筒轴线、标高

5

平面和高程三级控制网测量,控制柱、梁、剪力墙、门、洞口的轴线、标高

6

底板基础平面钢柱底预埋件、墙立面预埋件安装定位测量

7

钢柱三维坐标位置的定位校正测量,并分析气候条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8

外墙垂直度及轴线偏差控制测量

9

施工及使用期间沉降等监测

本章在工程轴线控制、高程测量、监测等方面进行阐述

4.测量允许偏差

名    称

允许偏差(mm)

建筑物倾斜

H/2500+10.0)且≤50

建筑总高度偏差

eH/1000-30e30

单节柱倾斜

H/1000且≤10

层高偏差

ΔH5

建筑物矢量弯曲

eL/2500 e25.

上柱和下柱的扭转

e3

同层柱顶标高差

-5e5

梁水平度

eL/1000e10

地脚螺柱(锚栓)位移

2.0

基础柱底标高

-2e2

建筑物定位轴线

L/20000,且不应大于3.0

底层柱底轴线对定位轴线偏移

3.0

柱子定位轴线

1.0

5.控制网的建立

5.1建立三级控制网

首级控制网

由业主负责,测设在用地范围内的红线界桩点及主要轴线控制点、标高控制点

二级控制网

布置在±0.00m楼面或基坑外围的各主要轴线控制点、标高控制点

三级控制网

引测在柱、梁、剪力墙、门、洞口的轴线控制点、标高控制点

5.2统一测量控制的坐标系

在结构设计图本工程±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4.950m。统一测量控制的坐标系

在总平面设计图中,所有桩点坐标为城市大地坐标,两坐标系旋转夹角为+3.67883374º,下图所示进行坐标系的转换,统一归化为建筑平面坐标,便于现场测量的快速计算。下图中“X-O-Y”为城市大地平面坐标系,“x-o-y”为建筑平面坐标系。

5.3施工测量的准备

施工测量准备工作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人员的组织及测量仪器的选择、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论证与数据准备,工程重点、难点的分析与应对措施。

在进行测量放线前,首先必须熟悉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了解轴线柱网的布置特点和难点,核对施工图纸与其说明内容是否有矛盾,建筑图与结构图在平面尺寸、标高和说明是否一致,并作好测量内业计算的工作。根据规划局所给的建筑红线坐标点,并对照设计图上的红线坐标点进行核对该建筑物的方位,然后计算出建筑物红线点至首层平面设计图中所提供的纵、横坐标,各控制点的距离和角度,作为工程测量放线的依据。本工程前期已施工完成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工程,故应按设计图纸和前期施工单位提供的有关测量资料,进行复核所有开挖尺寸、定位标高等,若发现复核结果提出不符合设计图纸或与实际施工记录图纸不同时,应及时书面报告,并与业主一起对提出问题进行处理。

施工测量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所以必须充分做好测量前各项准备工作,如下:

1)内业计算:仔细熟读图纸,熟悉规范、施工方案,认真分析轴线与各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并做好记录。

2)对业主提供的测量主控制点进行内业计算、现场复核确认,将全站仪进行闭合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主轴线、控制点的投测。确保各控制点、线符合规范要求。

3)对投测时需要的各种器具及人员作好准备,仪器仪表应有计量检测合格证。

4)将内业计算的成果制成专业表格,便于施测速率和质量的提高。

5)控制点的设置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观察、分析,确保在日后施测过程中不会受到外界影响,避免不通视、人为损坏。

5.4主要测量仪器及性能

主要测量仪器性能表

仪器名称

型  号

数量

精  度

用  途

全站仪

BTS-802CLA

1台

0.5"1mm+1ppm

平面控制网的测设、高程传递、楼层轴线测量

全站仪

ZTS60LR

1台

0.5"1mm+1ppm

平面控制网的测设、高程传递、楼层轴线测量

经纬仪

DJD2-1GC

1台

2"

轴线投测

经纬仪(正像 2')

J2

1台

2"

轴线投测

水准仪

S3E

2台

0.3mm/km

标高测量控制、高程控制测量、沉降观测

垂准仪

DZJ3

1台

1″

垂直引测

激光铅垂仪

LS613

1台


垂直传点

水准仪

自动安平

2


标高测量

钢卷尺

5M

10把

经计量局检验合格

距离测量

塔尺

5m

3


标高测量

对讲机



6km

远距离联系

科学计算器

FX-3650P

2

/

科学计算器

水平尺

1M

5


水平尺

激光反射接收靶

100*100

4


接收反射点

线锤

5kg

2

/

垂直度

磁力线锤

0.5kg

6


磁力线锤

钢卷尺

5m

5


钢卷尺

大盘尺

50m

4


大盘尺

钢角尺

500/300

2/6


钢角尺

5.5人员组织

测量人员配备及分工表

职   务

数 量

任务及工作责职

测量总负责人

1

测量策划及专业技术施工管理负责

测量工程师

2

方案编制、理论分析、测量控制网的布设和传递、

楼层测量作业、技术资料编制、内业计算

测量员

3

配合测量工程师工作及测量细部作业

5.6基准控制点(网)的复测

测量工作实施前与业主进行基准控制点(网)书面和现场交接,对业主提供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的测量成果资料和现场控制点(网)进行复测,并将复测成果报业主和监理审核。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控制网点进行校准。

5.7布设原则及精度

1)平面控制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2)轴线控制网的布设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等进行。

3)控制点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4)平面控制网的精度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

平面控制网的测量精度要求

等级

测角中误差(mβ

测距相对中误差

相对闭合差

四等

±2.5″

1/80000

1/35000

5)控制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地面以上设醒目的围护栏杆,防止施工机具车辆碰压,见下图

5.9轴线控制网

轴线控制网与平面总控制网保持同步,也在地下室施工阶段和地上主体施工阶段分别布设成矩形,采用全站仪直角坐标法与极坐标法相结合进行测设。

本工程甲方给定原始坐标点有两个,分别引测至基坑边,并相互复测首级控制网的点位精度,测量点位之间的边长距离和夹角,计算点位误差,作为主体结构施工的坐标控制点,见下图:

5.9.1首级控制网

平面总控制网分地下室施工阶段和地上主体施工阶段两部分进行投测,且布设成环形,用全站仪导线法测量,见下图:

5.9.2地下室控制网布置

由于本工程地下室采用后方交会法交出一临时控制点,用于地下室预埋钢柱的定位放样。

5.9.3主楼二级控制网布置

根据施工总平面图上标示的界桩点或轴线交点的大地坐标,考虑到结构施工对测量不通视的影响,主楼施工面积小,精度要求高,受外部环境干扰少等情况,特在主楼±0.000m层楼面上布置4个主控制点及四个地下室预留洞口,采用内测法控制。布置图如下:

5.10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制点的埋设

高程控制网以业主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为依据,在地下室施工阶段和地上主体阶段施工阶段的平面总控制网点上均布设12个控制点,形成环形闭合水准路线。

5.11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仪器为数字水准仪,见右图。测站观测顺序为往返测:奇数站为后—前—前—后;偶数站为前—后—后—前。返测:奇数站为前—后—后—前;偶数站为后—前—前—后。

5.12精度等级

高程控制网等级为二等,技术要求见下表。

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等级

视线长度

(m)

前后视距差

(m)

前后视距累

积差(m)

视线高度

(m)

基辅分划读数

之差(mm)

闭合差

(mm)

二等

≤30

≤1.0

≤3.0

≥0.3

≤0.3

4

高程控制网水准线路按环形闭合差计算,每km水准测量闭合差按下式计算:MW=±4mm(L为路线长度)。

6.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测量

6.1轴线控制桩的校测

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移动。校测仪器采用测角精度0.5″、测距精度为1mm+1ppm的全站仪。

6.2平面测量

6.2.1垫层轴线放样

在垫层上进行基础定位放线前,复测轴线控制桩无误后,再用经纬仪以正倒镜挑直法投测各控制线,投测允许误差±2mm,见下图。

6.2.2楼层轴线放样

将经纬仪架设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向轴线各不得少于二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轴线及细部线。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3mm。

6.2.3楼层轴线复核

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测量放线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放线记录表并报监理验线,以便能及时进行下道工序。

6.3高程测量及平面轴线控制点的引测

6.3.1标高引测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进场施工时,直接将高程控制点引测到基坑里。                    

6.3.2 楼层标高控制点布设

采用50m钢卷尺水准法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高程点,与各层标高控制点作相互校核,每次校核不少于4个点,校核后的校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段施工标高的控制点,引测到附近的立柱上进行标识,以便施工中使用。

6.3.3平面轴线控制点的引测

A、地下室施工阶段的定位放线采用“内控法”,即在基坑周边的二级测量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用极坐标法或直角坐标法进行细部放样。

B、当楼板施工至±0.000m时,在基坑周边的二级测量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用极坐标法或直角坐标法放样测设激光控制点。由于±0.000m层人员走动频繁,激光点测放到楼面后需进行特殊的保护,因此需在±0.000m层混凝土楼面预埋铁件,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成且具有强度后,再次放样测设激光控制点并进行多边形闭合复测,调整点位误差,打上阳冲眼十字中心点标示,示意如下图:

±0.000m楼面激光控制点位示意图

C、在±0.000m层混凝土楼面架设激光铅直仪,垂直向上投递平面轴线控制点至上部楼层。为提高激光点位捕捉的精度,减少分段引测误差的积累,制作激光捕捉靶,示意如下:

D、激光点穿过楼层时,需在组合楼板上预留200×200的孔洞,通过空洞引测到各楼层。预留洞的做法示意如下:

激光点穿过楼层的预留洞做法

说明:

(1)浇筑砼后木盒不拆除,以防楼面垃圾堵塞孔洞。

(2)麻线绷在铁钉上便于仪器找准中心点,用完后将麻线拆除,以免下次阻挡激光投点。

(3)激光控制点投测到上部楼层后,组成多边形图形。在多边形的各个点上架设全站仪,复测多边形的角度、边长误差,进行点位误差调整并作好点位标记。如点位误差较大,应重新投测激光控制点。

(4)考虑到本工程地面总高度临近200米,框架结构规则以及激光铅垂仪的高精度(1/200000)施工能力和有效测距范围,故本工程控制点的垂直引测分为阶段性传递和工作层传递两项控制工作,每隔50米为一阶段中转一次控制点,各楼层控制点的引测皆从首层控制网或阶段性控制网点投测到各个工作层上。具体做法如下:

6.3.4标高控制线放样

待模板拆除后,用水准仪在高程控制点以外的立柱上抄测每层结构+1.000m 线,作为该层结构施工标高控制的依据。由于本工程单层面积大,为保证大面积混凝土楼面的平整度,在混凝土浇灌前,在楼面钢筋上按2000*2000mm焊钢筋头控制标高,用水准仪进行控制钢筋头的标高一致。

6.4模板测量

6.4.1中心线及标高的测设

根据轴线控制点将中心线测设在靠近墙体底部的楼层平面上,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抄测出楼层+500mm或+1000mm标高线,控制模板平面位置及高度。

6.4.2模板垂直度检测

模板支立好后,利用吊线坠法校核模板的垂直度,并通过检查线坠与轴线间距离,来校核模板的位置。

7.主体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测量

施工测量精度受结构自振、风振、日照的影响大,拟采用增加施工测量基准层,减少激光准直仪的投测高度,以及通过测量基准层传递,采用计算机软件自动处理动态测量数据,消除结构自振、风振对施工测量精度的影响。

平面控制基准点的竖向传递采用通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激光准直仪进行,且通过计算机软件自动处理动态测量数据,消除结构风振、日照对施工测量精度的影响。高程控制基准点的竖向传递采用全站仪测天顶距法进行。

利用计算机通过对激光接收靶上测得的结构自振、风振产生的摆动影响的激光接收点摆动振幅进行自动处理的方法解决结构自振、风振对垂直度测量控制进度的影响;通过在清晨同一时间进行垂直度测量时间的控制解决日照对垂直度测量精度的影响;通过固定的测量施工人员控制测量精度的人为误差。

7.1轴线控制点的布设

在地下室施工完成后,依据基坑边布设的平面控制网,按照《工程测量规范》四等导线网测量的精度要求,在±0.000m楼面(第1控制基准点层)布设轴线控制基准点,并用BTS-802CLAWG全站仪进行坐标校核,精度合格后作为地上部分平面控制依据。控制点所对应的各楼层浇筑混凝土顶板时,在垂直对应控制点位置上预留出200mm×200mm 的孔洞,以便轴线向上投测。

7.2控制点传递原则

为了保证核心筒的铅垂性,使固定在底板面上的控制点精确传递至施工层,以控制施工层的各轴线,为保证传递精度,竖向传递必须分段投测

7.3控制点传递方法

DZJ3准直仪架设在首层楼面基准点上,对中、整平后,接通电源射出激光束。把有光学成像物镜与CCD光点传感器的激光接收靶由导线引入计算机系统。根据计算机显示器显示偏移方向的偏移值移动激光接收靶。基准控制点与激光接收靶中心重合后确定控制点的点位并加以保护,见下图。

8.2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

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见下表

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

项    目

允许误差(mm)

每   层

    ±3

高度

(H

H≤30m

±5

30m<H≤60m

±10

60m<H≤90m

±15

H>90m

±20

8.3施工层放线

施工层放线时,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细部放线。室内应把建筑物轮廓轴线和电梯井轴线的投测作为关键部位。为了有效控制各层轴线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并达到在装修5阶段仍能以结构控制线为依据测定,要求在施工层放线中弹放所有细部轴线、门窗位置以及洞口边线。

8.4高程测量

8.4.1基础施工测量

基础施工阶段,用经纬仪结合50m钢卷尺根据控制桩直接对各轴线进行投测,然后根据设计截面对各构件进行放线;用S3水准仪结合五米塔尺直接进行高程引测。因基础施工阶段控制桩往往容易遭碰撞及受地面沉降影响移位,故在每次进行轴线投测前必须先对控制桩有无移位现象进行校核后才能施测。

8.4.2标高基准点的建立

考虑到上部塔楼的施工,在塔楼首层建立3个标高测量基准点,共计4个高程控制点,采用水准仪由施工现场内高程测量控制点引测,校核合格后作为起始标高。

8.4.3标高传递

基础施工阶段,高程测量直接用S3水准仪由地面上高程控制点进行引测。上部结构施工时,在内控点位置留设100×100方形观测孔。在首层施工完后,将高程控制点引至外壁无遮挡的柱身上,随结构上升,测量员用50m钢卷尺将高程向上传递。楼层内用水准仪将标高转至各层柱上。

施工层抄平之前,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较差小于3mm 时,取其平均高程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采用水准仪、塔尺引测高程控制点的标高。方法是:调整仪器高度使其后视线正对水平线,前视则用铅笔直接在钢筋或钢柱上标出视线,提高测量精度。8.4.4 标高控制线的建立

8.5建筑物垂直度观测

建筑物的垂直度必须严格加以控制。其观测方法如下:将建筑物主要轴线引测到建筑物墙体转折处上,弹上墨线,并用红三角标识主轴线编号,利用激光经纬仪每层观测,并做好观测记录。建筑物垂直度允许偏差分别为:各层竖向允许偏差为±8mm,全高累计竖向允许偏差为H/10000,但≤±30mm。

9.钢结构测量

钢结构柱比混凝土结构快一节(即两至三层),钢柱安装平面控制线测量采用直角坐标法,标高控制线测量采用视线高法。

9.1标高控制点的引测

地下室施工阶段的高程点位要求尽量布置在基础沉降区及大型施工机械行走影响的区域之外。确保点位之间通视条件良好,便于联测。

标高控制网的垂直引测:在高程传递的过程中,有两种常规的方法可供选择,比较如下:

1)根据本工程地下室逆作法的特点和总包提供的高程控制点,将其高程用水准仪引测至大门口立柱上,为确保引测精度,再用全站仪引测复核(具体做法同主楼引测方法),做为地下室钢柱标高控制点。

2)地下室标高基准点的引测

当地下室钢柱完成安装后,把标高点引测到主楼四个角柱上,形成新的闭合,用检定过的50M大盘尺竖向向下传递,做为地下钢梁和立面预埋的标高控制点。

3)首层+1.000m标高基准点引测

地上部分第一节钢柱安装焊接完成后,把首层+1.000m标高线引测到主楼核心筒的四个角柱上,各点之间复测闭合后弹墨线,并用油漆做好标记,标高控制点的引测采用往返观测的方法。

4)地上各层+1.000m标高基准点引测

地上楼层基准标高点用全站仪每次从首层楼面每50m引测一次,50米之间各楼层的标高用钢卷尺顺主楼核心筒四个角柱从首层+1.000m标高线往上量测。全站仪引测标高基准点的方法如下:

a、在±0.000m层的砼楼面架设全站仪,通过气温、气压计测量气温、气压,对全站仪进行气象改正设置。

b、全站仪后视核心筒墙面+1.000m标高基准线,测得仪器高度值。对仪器内Z向坐标进行设置,包括反射棱镜的常数设置。

c、全站仪望远镜垂直向上,顺着激光控制点的预留洞口垂直往上测量距离,顶部反射棱镜放在钢平台或土建提模架及需要测量标高的楼层,镜头向下对准全站仪。

标高垂直向上传递全站仪测距示意图

由于全息反射贴片配合远距离测距时反射信号较弱,影响测距的精度,故本工程用反射棱镜配合全站仪进行距离测量。反射棱镜放置示意如下:

d、计算得到反射棱镜位置的标高,后视测点标高,计算仪器高,将该处标高转移到核心筒四个角柱上距离本楼层高度+1.000m处,用墨斗线并用油漆做红色三角标记。

e、标高基准点垂直引测循环布置示意图同上“主控制点垂直引测循环布置示意图”。

9.2关键施工工艺的测量控制

9.2.1钢柱柱脚预埋件的定位测量

本工程地下室采用逆作法施工,场地狭小,施工难度大,故在场地周边选一处通视条件好,土质坚硬稳固的空地,采用后方交会法直接从首级测量控制点交出一临时控制点,用极坐标法或直角坐标法在孔桩护壁顶测量放样出的埋件十字中心线(如下图);安装锚栓架时,用粉线对准两头控制点拉直,将埋件中心线用线锤直接引到定位板上,控制锚栓架定位偏差(如下图);再用水准仪、塔尺和钢卷尺配合,顺着桩护壁往下量测至定位板顶处,用水平尺调平并调节螺栓高度,反复调校,达到测量精度要求后,用钢筋对埋件四周进行加固;

埋件预埋完毕后,复检各组锚栓之间的相对位置,确认无误后报监理公司验收。验收合格后,在螺栓顶部及丝扣处涂上黄油,用布条进行包扎,以防止生锈和混凝土浇灌时碰坏丝扣。再将工作面移交土建单位浇筑混凝土,钢结构施工员跟踪观察。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成品保护,避免振动泵碰到预埋锚栓。

混凝土浇筑完毕终凝前,对预埋锚栓进行复检,发现不符合设计规范的应及时进行校正;混凝土终凝后,再对预埋锚栓进行复测,并做好测量记录。

钢柱柱脚埋件中心线测放

钢柱埋件中心线引测至定位板上

9.2.2地下室连系梁预埋件测量定位

当地下室围护墙钢筋绑扎完后,将埋件平面位置的控制轴线和标高测放到钢筋上,初步将埋件安装固定到钢筋上,再用全站仪和水准仪校正埋件位置,精确校正完成后在埋件底标高处,并排焊接两根φ12mm钢筋作为埋件托筋,并进行最终固定;

埋件安装就位固定后,由总包、监理测量复核,验收合格后才能浇筑混凝土;

待混凝土终凝后清理埋件板面上杂物,然后测量放线,精确定位受剪连接板的位置;

根据放线位置,将受剪连接板焊接在埋件板上。

9.2.3钢柱的安装测量校

钢柱吊装临时固定后,钢柱校正即可进行,钢柱的校正内容包括安装前的准备工作、柱底就位、柱底标高校正、柱身垂直度校正等。

1)钢柱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a、根据所测放的轴线校正预埋件偏差过大的螺栓,以利于钢柱安装后的柱底就位。

b、在钢柱底板边缘划出钢柱的中心线,为钢柱安装就位做准备。

c、清除预埋件上的丝口保护套、螺丝上的砼和钢锈并给丝口涂抹黄油。

d、用水平仪从高程点引测标高,调平设置在柱脚底部的标高调节螺母。

2)柱底就位

柱底就位应尽可能在钢柱安装时一步到位,少量的校正可用千斤顶和撬棍校正。柱底就位后轴线偏差应不大于3mm

3)钢柱标高控制测量

本工程钢柱的标高控制主要测量控制各节柱顶标高,由于钢材压缩变形、基础沉降及钢材线胀变形(⊿=K*t*HK即为钢材的线胀系数)等的综合影响,随着施工楼层高度的增加,柱顶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差会越来越大,因此柱顶设计标高不能作为钢柱标高控制的标准,此时需要有一个对整个建筑物基础沉降观测及结构变形验算的综合考虑,从而近似得出每一节钢柱顶部实际应该控制的目标高度。操作难度较大。故确定钢柱高度采用相对标高控制。

为保证整个建筑物的设计标高不受影响,每次标高引测均从±0.0米开始,始终按设计标高控制每次吊装的柱顶标高。

层高偏差控制目标:£±5mm。当层间高度偏差超限时可通过加垫板垫高或切割衬板降低上一节钢柱标高的方法来达到对钢柱标高进行控制的目的。

4)钢柱垂直度测量

柱底就位和柱底标高校正完成后,即可用经纬仪检查垂直度。方法是在柱身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用经纬仪照准钢柱柱顶处侧面中心点,然后比较该中心点的投影点与柱底处该点所对应柱侧面中心点的差值,即为钢柱此方向垂直度的偏差值。单节钢柱垂直度经校正后偏差值δ≤H/1000且绝对偏差≤±5mm。当视线不通时,可将仪器偏离其所在的轴线,但偏离的角度应不大于15度。

钢柱垂直度的校正

5)钢柱测量校正方法

a、对于第二节以上的钢柱吊装首先是柱与柱接头的相互对准,塔吊松勾后用全站仪进行三维坐标点进行垂直控制,校正上节钢柱垂直度时要考虑下节钢柱相对于轴线的偏差δ,校正后上节柱顶对于下一节柱顶的偏差为-δ,使柱顶偏回到设计允许的范围内,从而便于柱间和斜撑的顺利吊装以及保证钢柱安装的精度。

b、当一片区的钢柱、梁和斜撑安装完毕后,对这一片区钢柱需要整体进行测量校正;对于局部尺寸偏差,用千斤顶或倒链收紧合拢或顶开来调校。校正后紧固高强螺栓。

c、当高强螺栓紧固(初拧)完成后,对这一片区的钢柱再次进行整体观测,并做好记录,根据记录的偏差值大小及偏差方向,决定对焊前偏差是否还需要进行局部尺寸调整以及确定焊接顺序、焊接方向焊接收缩的倾斜预留量,然后交付焊接班组进行施焊。

当焊接完成后,对该片区的钢柱、钢梁再次复测,并做好记录,焊后复测资料作为上一节钢柱吊装校正和焊接时的参考依据。

钢柱焊后整体复测

6)吊装测量流程

9.2.4钢梁的定位测量

1)梁标高的测控

主要通过钢柱牛腿的定位,通过全站仪测出钢柱上与钢梁连接牛腿的标高值,并与钢梁实际安装的标高相比较,通过两者的高差值来加工不同高度的临时定位钢板。

2)梁轴线的复测

在已完成的楼板上,根据柱轴线放出钢梁的轴线,再利用经纬仪放线方法复测校正。

9.2.5斜撑的定位测量

斜撑的定位测量主要通过钢柱牛腿的定位。

9.3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1)测量过程中严格按照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测量,并实行复核制度,做到点点有复核,前一步末检核合格,不进行后一步的测量。

2)须在测量前,对涉及的仪器,钢卷尺等测量工具进行必要的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到测量施工中。

3)控制点测量作业要做好书面记录,对施工过程中用到的全部测设数据,进行计算,并交由测量主管负责人复核。

4)每次放样,放高程前必须与控制点进行复核无误后才进行细部放样、放高程工作。

5)需定期对轴线控制桩进行复核,防止因人为原因变动导致桩位位移或受破坏影响测量的精度。

9.4垂直度偏差影响的分析与预控

1、日照影响的分析与预控:由于日光照射在钢柱的一侧,钢柱将会向背光的一侧发生附加的倾斜位移。尤其是夏季上午900~1000和下午200~300时,柱两侧温差在3°C ~10°C,这时可考虑对钢柱按如下理论公式⊿=a*t*L²/2h(其中⊿:柱顶因温差影响产生的位移值、a:钢材的线膨胀系数、⊿t:柱两面的温差、L:钢柱的长度、h:温差方向柱截面的厚度)进行预偏,预偏方向与太阳光照方向相反。示意如下:

2、关于典型钢柱焊接收缩变形影响的分析与预控:钢柱校正完后,钢柱垂直度和轴线位置都校正正确的情况下,如果不考虑焊接收缩影响时往往会发生较大的焊接变形。施工经验证明,钢板厚度50mm以上时,梁---柱焊缝收缩一般约为2mm,柱---柱焊缝收缩一般约为3.5mm,每节柱由于焊接造成的柱顶垂直度位移值约为2.5mm,故在测量校正时除中心柱外尤其是对边缘柱均应考虑焊接变形对钢柱进行预控,包括焊接收缩对钢柱标高的影响也一样要进行预控。

1)具体做法:在钢柱的四面沿对接缝上下各焊接一块马板,根据千分表的大小及在监测的同时满足焊接操作的需要,设置马板的大小及上下间距。对称摆放千分表于优先焊接的柱两侧对应的下面马板上,调节千分表钨钢针与上面的马板顶紧,固定旋钮,记下此时千分表初始读数,即可开始焊接准备。具体做法见下面的示意图。在焊接的过程中定时观察千分表表盘的读数,比较两表盘读数差值,套用相应的计算公式即可知钢柱由于不称施焊所造成的焊接变形。

千分表工作原理及千分表监测焊接变形方法示意图如下所示:

千分表测量示意图

经计算得出如下所示位移公式:Δ=(Δs2-Δs1)*L/h

公式:Δ=(Δs2-Δs1)×L/h

2)变形分析:正常情况下钢柱对称焊接所造成的柱顶位移一般≤2.5mm,对于一根10000*1000*1000的箱形柱,根据上图位移公式Δ=(Δs2-Δs1)*L/h可知,在对该钢柱进行焊接变形监测时两表盘读数差不超过±0.25mm(千分表测量精度0.001mm),故当读数差超过这一范围时即表示焊接变形过大,这时可提示焊接操作人员重新调整焊接顺序,从而达到对焊接变形进行实时监测的目的。根据焊接变形的实时监测,结合焊工焊接操作全过程,通过不断地分析总结,焊接工即可摸索出一套做到完全对称施焊的经验来。否则需不断地通过千分表配合观测来进一步摸索经验,直到摆脱对千分表的依赖为止。

10.装饰工程测量

10.1轴线的恢复和引测

10.1.1轴线恢复前对每条轴线的相对距离、角度进行校核,方法为:用钢尺直接丈量距离,用经纬仪测量轴线、轴线控制线之间的角度;

10.1.2在施工中被砂浆覆盖和因为时间久而模糊的轴线、轴线控制线,把面层的附着物清理干净,用墨线重新弹出,用于隔墙的平面位置控制;

10.1.3柱立面的轴线由恢复后的轴线进行引测,并弹出墨线用红油漆标识;

10.1.4根据恢复后的轴线及图纸上隔墙线与轴线的关系依次放出各楼层的隔墙线,用墨线弹出。

10.2标高的抄测

+0.500m线在装饰工程中因为高度太低上返易造成误差,一般把装饰线定在+1.000m,这样可以为施工时定标高提供方便。

楼层+1.000m抄测前先用水准仪校测结构施工从首层传递在电梯井内壁的标高控制点,当较差小于3mm 时,取其平均高程引测水平线。

楼层+1.000m 线抄测,将激光扫平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抄测各施工区内的装饰水平线并用墨线标示。

11.安全注意事项

1)测量前首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接受项目部的安全教育活动和培训,正确佩带安全帽等劳动保护用品;

2)施工现场不得穿裙子、拖鞋、短裤等宽松衣物;在危险区域作业时应配戴好安全带,并挂在安全可靠处;

3)新到的测量工在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4)测量人员发现不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报告领导,并做好记录,并报告相关部门及时处理;

5)办公场所作好防火、防盗等保卫工作,避免仪器设备丢失,影响工作正常开展;

6)施工作业之前要求测量班长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讲话,每周向本工程测量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保证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7)交叉作业时,要有可靠的防护措施,做到四不伤害。

来源:测量虚拟仿真学习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