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順鼎《詠古詩六十首同樊山作》箋注(六)

 爱雅阁 2019-01-20
易順鼎《詠古詩六十首同樊山作》箋注(六)
姚廣孝 
燕燕飛來拜孝陵,大師去後少師興。 
誰教白足陪龍子,竟把黃鬚托虎僧。 
北郭楓橋詩社酒,西山柘寺影堂燈。 
女嬃莫更申申詈,佐命强於演大乘。 
注: 
燕燕: 
《詩經·衛風·燕燕》:燕燕於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於野。按《燕燕》,歸妾之詩也。朱棣洪武十三年出鎮北平,靖難役作,百戰而復歸南京,此處或以燕燕代指燕王朱棣。 
孝陵: 
孝陵,明太祖之陵。《明史·太祖紀》:辛卯,葬孝陵。 
大師: 
大師,大或通太,當指劉基劉伯溫。《明史·劉基傳》:正德八年加贈基太師,謚文成。 
少師: 
少師,指姚廣孝。《明史·姚廣孝傳》:永樂二年四月,拜資善大夫、太子少師。復其姓,賜名廣孝,贈祖父如其官。帝與語,呼少師而不名。按劉伯溫為太祖謀主,姚廣孝為成祖謀主,二人又同有道門背景,故並言之。 
白足: 
白足,指僧人,代指姚廣孝。南朝梁·慧皎《高僧傳》:(曇)始足白於面,雖跣足泥水,未嘗沾濕,天下咸稱白足和尚。 
《明史·姚廣孝傳》:姚廣孝,長洲人,本醫家子。年十四,度為僧,名道衍,字斯道。 
龍子: 
龍子,指燕王朱棣,棣為朱元璋第四子。《明史·姚廣孝傳》:高皇后崩,太祖選高僧侍諸王,為誦經薦福。宗泐時為左善世,舉道衍。燕王與語甚合,請以從。 
黃鬚: 
黃鬚,本為曹彰,代指朱棣。《三國志·魏書·任城王傳》:任城威王彰,字子文。少善射禦,膂力過人,手格猛獸,不避險阻。數從征伐,志意慷慨。……太祖喜,持彰鬚曰:“黃鬚兒竟大奇也!” 
《明史·成祖紀》:王貌奇偉,美髭髯。智勇有大略,能推誠任人。 
虎僧: 
《明史·姚廣孝傳》:嘗游嵩山寺,相者袁珙見之曰:“是何異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殺,劉秉忠流也。”道衍大喜。頷聯言明太祖本為諸子擇高僧,替馬皇后薦福,而一時不察,竟以嗜殺之兇僧佐狼顧之藩王,使奇禍生於無形。 
北郭楓橋詩社酒: 
楓橋,在蘇州。清·陳田《明詩紀事》:唐卿(余堯臣)與楊基、張羽、徐賁、王行、王彜、宋克、呂敏、陳則、僧道衍為高啟“北郭十友”。道衍即姚廣孝。 
西山柘寺影堂燈: 
明·劉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潭柘)寺,晉、梁、唐、宋,代有尊宿,……我明永樂間,則姚少師道衍。 
明·劉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大隆善護國寺,都人呼崇國寺。……后僧錄司,司右姚少師影堂。 
《明史·姚廣孝傳》:帝與語,呼少師而不名。命蓄髮,不肯。賜第及兩宮人,皆不受。常居僧寺,冠帶而朝,退仍緇衣。頸聯言姚廣孝既助成祖奪位,乃跡同隱遁,志在青史留名,不在富貴。 
女嬃莫更申申詈: 
女嬃,本為屈原之姊,此代指姚廣孝姊。屈原《離騷》:女嬃之嬋媛兮,申申其詈予。王逸注:女嬃,屈原姊也。 
《明史·姚廣孝傳》:其至長洲,候同產姊,姊不納。訪其友王賓,賓亦不見,但遙語曰:“和尚誤矣,和尚誤矣。”復往見姊,姊詈之。廣孝惘然。 
佐命: 
《明史·姚廣孝傳》:嘉靖九年,世宗諭閣臣曰:“姚廣孝佐命嗣興,勞烈具有。” 
大乘: 
《法華經·譬喻品》:初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尾聯謂佐命立功,强於精研佛法,或有反諷意。 

明弘光 
如此乾坤太可憐,小朝廷是奈何天。 
桃花士女桃花扇,燕子兒孫燕子箋。 
馮玉豈知為馬玉,阮圓真不及陳圓。 
要他了却南朝局,衰柳秦淮弄晚煙。 
注: 
奈何天: 
奈何天,指百無聊賴、教人無可奈何之時節。宋·晏幾道《鷓鴣天》:歡盡夜,別經年,別多歡少奈何天。 
桃花士女: 
桃花士女,指《桃花扇》中男女主人公侯方域、李香君。 
桃花扇: 
清·孔尚任《桃花扇·入道》:白骨青灰長艾蕭,桃花扇底送南朝。按孔尚任《桃花扇》敘南明興亡,此句言弘光貪慕繁華,為君昏昧,葬送江南繁華之地。 
燕子兒孫: 
按燕子每南遷越冬,此處代指南渡君王。又弘光之南渡,在晉元帝、宋高宗後,故稱為燕子兒孫。燕子或指燕王朱棣,言弘光為朱棣子孫。 
燕子箋: 
南明弘光朝權奸阮大鋮著有傳奇《燕子箋》。劉世珩跋《燕子箋》:明末阮圓海所撰《燕子箋》、《春燈謎》二種,曲文雋妙,尚存元人餘韻。膾炙藝林,傳播最廣,觀者不以人廢言也。按弘光極愛《燕子箋》,因而寵信其作者阮大鋮。此句蓋言弘光南渡,一如此前南渡之君,重用權奸,心存茍且,耽於享樂。 
馮玉: 
《舊五代史·馮玉傳》:馮玉。……張彥澤陷京城,軍士爭湊其第,家財巨萬,一夕罄空。翌日,玉假蓋而出,猶繞指以諂彥澤,且請引送玉璽於契丹主,將利其復用。 
馬玉: 
馬玉,指弘光朝權臣馬士英。馬士英別字瑤草,瑤,玉也。《明史·奸臣傳》:士英擁殘兵欲入閩,唐王以罪大不許。明年,大兵(清兵)剿湖賊,士英與長興伯吳日生俱擒獲,詔俱斬之。此句言馬士英雖禍國,尚能死節,不同於馮玉之無恥。 
阮圓: 
阮圓,指弘光朝權奸阮大鋮。阮大鋮號圓海。《明史·奸臣傳》:大鋮偕謝三賓、宋之晉、蘇壯等赴江干乞降,從大兵(清兵)攻仙霞關,僵仆石上死。 
陳圓: 
陳圓,指明末名妓陳圓圓。此句言阮大鋮觍顏事敵,娼妓之不若。 
衰柳秦淮弄晚煙: 
清·王士禎《秋柳四首》其一: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煙痕。前人謂王漁洋為吊南明而作。 

史可法 
金陵王氣已全收,四鎮倉皇鶴唳秋。 
正氣歌成文信國,出師表上武鄉侯。 
記存十日青燐冷,謎打三春碧殿愁。 
嶺上寒梅香正好,人生祇合葬揚州。 
注: 
金陵王氣已全收: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此處以王濬滅吳指代滿清滅南明弘光朝,且言南明之後再無王朝在金陵建都。 
四鎮: 
《明史·史可法傳》:士英即以是日入直,議分江北為四鎮。東平伯劉澤清轄淮、海,駐淮北,經理山東一路。總兵官高杰轄徐、泗,駐泗水,經理開、歸一路。總兵官劉良佐轄鳳、壽,駐臨淮,經理陳、杞一路。靖南伯黃得功轄滁、和,駐廬州,經理光、固一路。 
鶴唳: 
鶴唳,原指前秦伐晉慘敗,此處指清兵南下,四鎮崩潰。《晉書·載記·苻堅》:(前秦)軍遂奔退,制之不可止。……聞風聲鶴唳,皆以為晉師之至。按清兵南下,高杰、黃得功身死軍破,劉澤清、劉良佐望風而降。首聯寫南明弘光朝崩潰之狀。 
正氣歌成文信國: 
文信國,指文天祥。《宋史·文天祥傳》:八月,加天祥少保、信國公。 
文天祥《正氣歌》: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此句言史可法殉國之壯烈可比於文信國。 
出師表上武鄉侯: 
武鄉侯,指諸葛亮。《明史·史可法傳》:可法遂請督師,出鎮淮、揚。……上疏曰:“陛下踐祚初,祗謁孝陵,哭泣盡哀,道路感動。若躬謁二陵,親見泗、鳳蒿萊滿目,雞犬無聲,當益悲憤。愿慎終如始,處深宮廣廈,則思東北諸陵魂魄之未安;享玉食大庖,則思東北諸陵麥飯之無展;膺圖受箓,則念先帝之集木馭朽,何以忽遘危亡;早朝晏罷,則念先帝之克儉克勤,何以卒隳大業。戰兢惕厲,無時怠荒,二祖列宗將默佑中興。若晏處東南,不思遠略,賢奸無辨,威斯不靈,老成投簪,豪杰裹足,祖宗怨恫,天命潛移,東南一隅未可保也。”此句言史可法陛辭之拜表可比諸葛亮《出師表》。 
記存十日青燐冷: 
青燐,指鬼火。明·夏完淳《哭吳都督》:白草荒春月,青燐大澤煙。 
明末王秀楚有《揚州十日記》,記清兵“揚州十日”屠戮之慘。 
謎打三春: 
劉世珩跋《燕子箋》:明末阮圓海所撰《燕子箋》、《春燈謎》二種,曲文雋妙,尚存元人餘韻。膾炙藝林,傳播最廣,觀者不以人廢言也。 
嶺上寒梅香正好: 
清·全祖望《梅花嶺記》:初忠烈遺言:“我死,當葬梅花嶺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梅花如雪,芳香不染。 
人生祇合葬揚州: 
唐·張祜《縱游淮南》:人生祇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末句言史閣部之忠忱與梅花嶺之寒梅、禪智寺之風光相得益彰。 

組詩注釋過程中,蒙仰齋、穎廬、今是昨非齋、右文、阿越、燕壘生、靜玄子等諸位先生指正謬誤,在此一并致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