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止咳糖浆成瘾?镇咳“一哥”不一定适合你!镇咳药选择,讲究多!

 黄老之学 2020-11-10

一大波流感病毒随着冷空气裹挟而来……

小伙伴纷纷中招……

整天鼻涕吸溜吸溜也就罢了,要命的是还咳个不停……

哪怕流感已被“击退”,咳嗽依然对你“恋恋不舍”……

关于咳嗽,药娃有话说!

咳嗽是呼吸道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一方面,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措施,借以排除自外界侵入呼吸道的异物及呼吸道中的分泌物,消除呼吸道刺激因子,在防御呼吸道感染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咳嗽也是有害的。

 咳嗽可使呼吸道内的感染扩散,使胸内压增高,加重心脏负担,对心力衰竭患者不利。

 剧烈的咳嗽可能使已受损的呼吸道出血,也可使胸膜下气肿泡破裂,发生自发性气胸。

 长期咳嗽是促进肺气肿形成的一个因素,频繁的咳嗽也可引起呕吐,影响睡眠,消耗体力。

 从流行病学看,咳嗽可使含有致病原的分泌物播散,引起疾病传播。

咳嗽?肿么破?

“翠花,上镇咳药!”

关于镇咳药,你了解多少?

参考《新编药物学》(第17版),镇咳药可分为中枢性镇咳药、外周性镇咳药、双重机制镇咳药、其他镇咳药和中成药

中枢性镇咳药

中枢性镇咳药,是指通过抑制咳嗽中枢来发挥作用的镇咳药。

中枢性镇咳药又分为成瘾性镇咳药和非成瘾性镇咳药两类。

成瘾性镇咳药在某些原因导致的咳嗽中可能会发挥很好作用,但是其副作用也是很大的。

吗啡、可待因

可待因的成瘾性相对小一些,其他不良反应也小很多,虽然其镇咳作用仅有吗啡的1/10,但已经是很迅速和强大的镇咳药了。其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干咳和刺激性咳嗽,尤其适用于伴有胸痛的剧烈干咳。但它的副作用会产生呼吸抑制,导致它在临床中不可以长期应用。

喷托维林

喷托维林是镇咳药中比较经典的药物,在国内使用时间较长。其最大优点是没有成瘾性,但镇咳作用约为可待因的1/3,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无痰干咳和百日咳等,对小儿疗效优于成人。

右美沙芬

右美沙芬也是中枢性镇咳药,通过抑制延髓咳嗽中枢发挥镇咳作用,作用强度与可待因相近或略强,治疗剂量不抑制呼吸,无成瘾性及耐药性。

右美沙芬可用于干咳,适用于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咽喉炎、肺结核等引起的咳嗽。

很多非处方复方镇咳药物都含有成分右美沙芬。

外周性镇咳药

复方甘草片

复方甘草片中含有阿片和甘草流浸膏,值得指出的是,如果连续服用该药可能出现轻度水肿。

苯佐那酯

苯佐那酯有较强的局麻作用,也是一种外周性镇咳药,其镇咳强度略低于可待因,但不抑制呼吸。

苯佐那酯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癌等引起的刺激性咳嗽,也可用于支气管镜、喉镜或支气管造影前预防咳嗽。

那可丁

那可丁通过抑制肺牵张反射、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而产生外周性镇咳作用,无成瘾性,但镇咳作用较右美沙芬、喷托维林等稍弱。

双重机制镇咳药

苯丙哌林

苯丙哌林为非麻醉性镇咳药,通过中枢和外周双重机制镇咳,作用较强,镇咳作用为可待因的2~4倍。

苯丙哌林可用于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及各种原因比如感染、吸烟、刺激物、过敏等引起的干咳,对刺激性干咳效果尤佳。

但必须注意的是,有“双重”机制并不能说明它厉害,镇咳药选择讲究可是很多的哦!

咳嗽的原因有很多,选择药物时对症很关键!

 例如,一些医生或家长在给孩子治疗咳嗽时,不分原因就给孩子喝止咳露,这是错误的!

钟南山院士指出,他们经常接诊一些专门来求治止咳糖浆成瘾的患者。

因一些止咳糖浆中含有可待因,小孩长期服用就会有依赖性,即使不咳嗽,小孩子也会拿来当零食。

可待因会对人体的消化、神经系统产生很大的副作用,还会引起小孩便秘。

如果孩子反复咳嗽,经过治疗未见效超过8周以上,那么孩子很可能是因变异性哮喘而引起的慢性咳嗽,接诊医生或是家长就必须根据病因给孩子对症下药,而不能一律以服用止咳露来控制咳嗽。

  再如,呼吸科很多哮喘患者可能有长期咳嗽的症状,治疗绝对不只是镇咳治疗,更重要的是评估是否已经控制了哮喘,镇咳只是对症,更重要的是找到病因充分治疗。

如果患者是普通急性呼吸道感染所致咳嗽,病因明确,那么不管中成药还是西药,应该尽快先把咳嗽的症状压下来,缓解症状即可,因为这是自限性疾病,镇咳药可以短时间内缓解症状。

如果患者是因为胃食管反流所致咳嗽,镇咳药的效果就不一定那么好了,因为根源在于胃食管反流,只有根治病因才能解决问题。 

因此在选用镇咳药之前,应该尽可能弄清楚患者咳嗽的病因,再使用药物,而不是一来就想找到一个万能药,幻想单用一药解决所有问题。

药娃温馨提示:

各位亲亲小伙伴,镇咳药选择不能随心所欲,对症对因治疗是关键!

本文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韩丽敏供稿。

小号文章均为药娃原创或特邀作者独家授权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