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才是亚马逊的中国合伙人(下)

 天承办公室 2019-01-20




上一篇文章,我们讲到光环新网成功拿下了亚马逊云计算平台的中国运营权。

没成想,在实质运营AWS后,光环新网整体毛利率不断下跌,云计算毛利率更是跌成了SHI!

云计算的营收,如今已经占到了光环新网60%以上,这样增收不增利,何处才是尽头?

别急,接下来我们细细拆解。

NO.6

主流的云计算有三个层面:Iaas,Paas,Saas。

Iaas是最底层,即基础设施,将服务器、存储等硬件的能力抽象成计算等功能资源,可以简单理解为服务器。

Paas是平台,指云计算服务商提供的软件工具、运行环境。比如用户需要一个识别小黄图功能,只需要轻松调用云服务商提供的鉴黄功能,不必重头造轮子。

Saas可理解为云端的软件,广义点说,Gmail,印象笔记,用友的财务、ERP软件都属此范畴。

试想,如果这个星球上没有一个叫云计算的东西,一家在线下卖肉夹馍很成功的企业,要把他的业务搬到线上,他的标准流程是:

1、去HR市场雇一个信息技术部门的经理,负责整件事;

2、花费巨资购买服务器、交换机、防火墙、数据库软件;

3、再请上几个负责运维的工程师来管理这些软硬件。

以上这一切,不但耗时、烧钱,而且效率低下。

然而,在Bit世界里,互联网的各项基础设施得到了空前的完善和提高(计算能力、带宽),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网上卖书的亚马逊发现了一种可能——

“把自己闲置的服务器计算能力,以及相应的一整套管理系统,租出去,赚更多的钱”。

于是,云计算就诞生了。

那么对于企业来说,使用云计算的好处无非是:

1、便宜:不需要昂贵的程序员,不需要买上一大堆硬件和软件,只需要花过去1/4的钱,甚至更低,去云服务商那里购买计算资源就可以了;

2、迅速: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在云端上线、调整自己的网站、APP以及各种应用和软件产品;

3、方便:通过抽象的资源平台管理计算能力资源,更便捷的使用云服务商全面专业的功能以及最前沿的技术迭代成果。

(云计算可以让用户通过控制台管理自己的所有IT资源,不用面对一大堆机器和人)

云计算的兴起,是经济分工的结果,分工带来效率,合作创造繁荣。

也就是说:云计算让企业可以把整个IT支持部门和业务,外包给更专业的人,他们不仅做得好、做得快,并且更便宜,让自己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核心业务就够了。

NO.7

让我们回到故事的主角。

在实质运营AWS后,光环新网整体毛利率下跌,云计算业务毛利率更是暴跌!

光环新网拿下的这个业务,难道是到IT界做慈善的吗?

显然不是。

低毛利,是典型的亚马逊打法。

一般来说,IT公司毛利不到60%,是不好意思出来见人的。

但是,作为一个从零售业起家的公司,亚马逊的毛利率标配是20%以下。

看看国内的竞争对手,京东、苏宁,再加上一个天猫,他们最不怕的,就是打价格战。

他们共同的运营哲学就是:为了市场份额,不惜牺牲短期利润。

(AWS中国的免费套餐也是国内云计算领域最慷慨的)

光环新网与亚马逊的合作,狼性十足,杀气腾腾。

而在不计成本的抢占市场份额背后,还有更深一层的考虑:

设想一下,假如用户在你家的云服务上发布了一个APP,标配是服务器、数据库,存储,短信接口,加一个CDN,要求负载均衡、解析、加固、安全。

反正乱七八糟一大堆,现在的软件产品必备的各项底层功能,都要有。

等用户的的APP和云服务商磨合好各项功能,上线!

OK,APP一炮而红,用户和流量迅猛增长,这个时候,你让用户再去更换一家云服务商,你知道隐形成本是有多大吗?

就跟换房子一样伤筋动骨啊!

所以说,跑马圈地,才是云计算行业目前最重要的任务。

实际上,AWS(北京版)目前还受着云计算牌照的制约,没法施展手脚、大手笔开拓市场。

但是随着其他外资云计算商的国内伙伴拿到牌照,意味着“牌照解决”只是时间问题。

这匹烈马,马上就要在天朝互联网的热土上驰骋了。

NO.8

云计算的星空已仰望完毕,接下来是脚踏实地当数学家的时间。

云计算不挣钱,光环新网赚钱法宝,仍是靠的发家业务:宽带接入和IDC综合服务

(2016年年报收入结构)

细看收入结构,传统的IDC服务,比如主机托管、租用,技术含量并不高,竞争激烈,也不挣钱。

宽带接入这一块,基本上是IDC业务的附属,其存在的必要就是利用IDC占用上行带宽,宽带接入占用下行带宽的流量错峰,减少一些带宽成本。

目前光环新网最挣钱的地方,来源于IDC增值服务,比如网络安全、网络监测、数据备份、恢复、负载均衡,等等。

这里面的技术名堂可就多了,不但技术基本功要扎实,还要有部署运维大型数据中心的经验。

正因此,光环新网的IDC增值服务,稳定保持着50%以上的毛利率。

过去的两年,2014-2016,光环的增值服务营收从3.5亿增长到7个亿。

两年翻番!

当然,仅仅拥有技术优势,是不足以解释其近几年来30%以上的IDC业务增长的。

问一个问题:你知道公司的名字为什么要叫“光环新网”吗?

光环,指的是环绕北京这个骨干节点的光线线路资源,覆盖了首都的各大心脏区域。

新网,指的是按照电信级的机房标准修建的全新机房资源,大部分是T4级别,单在北京就有东直门、酒仙桥、燕郊,以及在建的亦庄、房山、中金云网一二期等数据中心。

自带光纤的宽带接入、自建的高标准数据中心、IDC增值服务,这三板斧,表明光环新网把IDC产业链各环节都牢牢的掌控在自己手里。

客户选择这样的IDC提供商,既能避免跟不同运营商打交道,所可能出现的网络接口瓶颈,降低故障发生率,又能满足速度、安全等的要求。

对大客户来说,稳定、安全就是压倒一切的优势。

这样一整套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到的资金、人力物力、技术的长时间投入,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门槛。

更关键的是,你还要能搞定政府审批部门(电信增值服务是国家的强监管领域)。

目前,光环新网自营及代运营的机柜约18000个,未来根据在建项目的建设情况及用户需求情况,分模块投入使用,其定期报告披露的在建项目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后,机柜总规模将达到45000-50000个。

这些产能,将在未来两年,集中投产!

那么,建了这么多机房,好不好卖?

好卖!

首先是其机房位于北上广的核心区域,特别是北京,这是全国主干网核心枢纽,是高端数据中心的需求风口。

其次,虽然光环新网并没有披露新投入机房的签约率,但是其新机房的客户数大幅减少,目前只接受整个机柜的客户,不接受单台服务器托管了。

比如说燕郊机房,基本上被亚马逊包场。

二八法则玩得溜啊。

也就是说,人家的新机房不接散户的生意,入驻的都是大客户。

当其他竞争对手还苦苦在网络上贴小广告,争取那些对价格斤斤计较的80%小客户时,人家已经把贡献收入大头的20%大客户拥揽入怀了。

大客户啊,都是不缺钱的金主爸爸,客户规模越大,稳定性越强,盈利越佳。

所有的这一切,都不是竞争对手能在短时间内随意复制和超越的。

NO.9

光环新网的脚步并没有停歇,上市后又进行了多笔漂亮的收购活动:

一是收购中金云网,不仅获得了其高标准等级的机房,客户更是从传统企业直接切进金融领域(其客户主要是金融、保险、国税总局),渠道价值非凡;

二是收购上海明月光学,由其负责在上海市嘉定区投资建设一个绿色云计算基地,将业务从北京延伸至上海;

三是收购无双科技,进入搜索引擎精准营销市场,获得后者在SaaS领域的开发运营经验。

结果让人欣喜:

中金云网,买价24.14亿,16年净利润1.45亿,17年半年净利润接近1亿;

无双科技,买价4.95亿,16年净利润0.43亿,17年半年净利润0.3亿。

比利润更重要的是,这些收购从经营资源、业务内容、服务领域等各个维度上巩固了光环新网的优势。

这样的战略眼光,和创始人耿殿根密切相关。

耿毕业于美国德克萨斯阿灵顿商学院,硕士学历,1999年从国企下海,从事业务脱胎于其老东家---北京光环电信集团,后者以电信综合系统集成起家,专精于通信工程施工。

其人文质彬彬,讲话思路清晰,颇有学者的儒雅气质。

耿名下另一家公司,光环传媒(未注入上市公司),参投了今年最火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

还记得那火遍大江南北、个性鲜明的李达康、高育良、祁同伟吗?

剧情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话题热度从炙手可热到烫手山芋,从一个侧面说明耿的投资眼光可谓独到、犀利。

这还没完,光环新网还与程辉合作创立了光环有云,主要提供专注于AWS公有云与OpenStack(搭建云计算平台的软件体系)私有云结合的企业混合云服务。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大家觉得AWS好,那么我们就在AWS之上增加更多的增值服务,帮助客户实现一些个性化的需求。

客户的需求五花八门,云的玩法也是大有乾坤啊。

合作方UnitedStack的创始人程辉,年纪轻轻就已名满江湖,是OpenStack基金会董事,就像马云当年到处推销自己的电子商务梦一样,是他一手将OpenStack介绍进入中国,堪称OpenStack届的小马云。

有了云,有了光,还跟各领域的高手结成了统一战线,这盘棋算是齐了。

NO.10

最后,我们回顾一下云计算的概念:

IDC,主要是硬件和基础设施,是云的物理基础。

而云计算是将硬件化整为零,以服务的方式提供更高效率的价值。

(随着云计算的爆发,IDC市场还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很多吃瓜群众以为,云计算会冲击传统的IDC业务,恰恰相反,光环新网的IDC服务和宽带接入是云计算繁荣的产业基础。

(别以为这个三快科技花2个亿是要搞他的外卖APP,其实人家在猛攻其云计算业务---美团云)

IDC也好,云计算也罢,这些生意的“第一性原理”,仍然是建立在硬件进化的基础上。

曾几何时,沧海桑田。

我们经历了纯文字时代的聊天室、BBS,图片时代的猫扑、天涯,然后是视频网站的兴起,直播的爆发,一直到今天基于海量数据的人工智能。

背后,是电话线拨号、ADSL,到光纤入户、4G5G的不断升级。

互联网的数据增长以秒计,而互联网数据中心的建设是以年计的,如此一个Bit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结构差异,决定了——

互联网数据增长速度将大于新数据中心的增加速度,新数据中心将需要更专业、更优质的定制化运营服务。

这让我们的主角,永远不缺少机会。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