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腹诊

 大富豪654 2019-01-20

第一节 腹诊的理论依据

  

腹部为阴海,内纳五脏六腑,为水谷之乡、气血之源,又是全身经气最集中的部位,可谓全身之阴府,五脏六腑之宫城。  

  任脉、冲脉、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阴维脉、阴跷脉、带脉等经脉主要循行于腹。其余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下膈,属大肠”,手少阴心经“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手厥阴心包经“下膈,历络三焦”,手少阳三焦经“下膈、循属三焦”,足少阳胆经“贯膈、络肝、属胆”,这些经络又皆起于腹和止于腹,即十二经脉中除足太阳膀胱经外都和腹有直接联系,奇经八脉中除督脉及阳跷、阳维脉之外,也都和腹有直接联系。因此,腹部为全身经脉循行最多,穴位分布极密的部分。

  因手足三阴经及任脉皆循于腹,故腹部为阴脉之海,主候阴气的盛衰。腹部十二募穴内通五脏六腑,为窥视脏腑之孔道,腹部募穴通过内气与背俞相通应,在诊断时,二者必须互参,所谓“审募而察俞,察俞而诊募”是也。

  此外,腹部经穴密布,其中还有神阙、气海等要穴,为视察内脏,尤为候脾胃冲任的要地。因此,腹部是窥视人体内脏的一个重要哨所,《灵枢·胀论》曰:“胸腹脏腑之廓也”。

 

 

第二节 腹部部位分布

 

腹位于身体前部,上连胸,下接股,侧临肋,后有背,其性属阴,内藏脾、胃、肾、膀胱、大肠、小肠、女子胞等脏器,为内在脏器的屏障和宫城,有保护脏腑的作用。腹部大体分为心下、胃脘、大腹、小腹、少腹五部分。剑突下方称心下,上腹部相当于胃脘。脐周为大腹,下腹部系小腹,小腹两侧为少腹(见图9—1)。心下、胃脘、大腹部又名中焦,内居脾、胃;小腹、少腹部位又名下焦,内居肾、膀胱、大肠、小肠、女子胞等脏腑。虽各自的位置不同,但其气皆汇聚于腹,有濡腹润腹之功。并且,通过经络的联系,沟通了内在脏腑与外腹的联系,使腹部不同的区域,又分属不同脏腑(见图9—2)。因此脏腑靠腹护卫,腹赖脏腑生化气血充养,内外一体,相互依存,维护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因为脏腑在腹内的分布各有一定位置,且与体表相对应,加之经络的内外循行联系,所以脏腑经络发生病变,必在腹的一定部位有所反映。




 
 
 
 
 
 
 
 
 
 
 
 






图9—1腹部分区图                    图9-2外腹内脏相应图

 

第三节 腹部经穴诊病

  

脏腑在腹部的募穴,常被选作为相应脏腑在腹外定位之用。如中脘与胃,其左为胃体,右为胃窦、幽门(在中脘与右梁门之间),右日月与胆,右期门与肝,左章门与脾。其它如巨阙与胆管,天枢与小肠,大横、腹结与结肠,归来与子宫附件等等,均能反映有关腹内脏腑的症状。在临床中若按压患者的腹部这些穴位,如出现压痛则表明与其相应的脏器可能有病。  

  1.梁门穴为足阳明胃经之穴,位于上腹部,脐上四寸,中脘旁二寸(见图9-3)。

  在按压梁门穴时,如左侧梁门部胀痛多见于胃体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若右侧梁门胀痛为胃窦炎、球部溃疡、胃粘膜脱垂。

  胃粘膜脱垂症,当其胃粘膜脱垂后嵌入球部时,望诊可发现右梁门穴处略饱满,切腹时可触及一软性团块。

  2.中脘穴为任脉之穴,胃的“募穴”,位于脐上四寸(见图9—3)。若中脘穴压痛,多见胃小弯溃疡。

  3.鸠尾穴为任脉之“络穴”,位于剑突下,脐上七寸(见图9—3)。临床腹诊若见鸠尾穴至中脘间空虚陷瘪多见于胃下垂。  

  4.日月穴与巨阙穴为足少阳胆经的“募穴”,位于期门穴直下1肋;巨阙穴:为任脉之穴,心的“募穴”,位于脐上六寸(见图9—3)。

  胆道蛔虫症上腹痛剧烈,钻钻如顶撞,呼号汗出。腹诊时,右日月穴至巨阙穴连线上均有压痛,在巨阙穴处压痛尤为明显,但无肌卫现象。经治后自觉症状消失,巨阙穴无压痛者为蛔虫已退至肠腔,如症状未消失则应继续治疗。如个别伴有上腹痛向左放射,并伴肌卫现象,应注意并发胰腺病变;如巨阙穴压痛消失而右日月穴有压痛,应考虑胆囊有继发病变。此外,右侧日月穴压痛还可诊为胆囊炎或胆石症。

  5.归来穴为足阳明胃经穴,位于脐下3寸,旁开2寸(见图9—3)。按压归来穴处若有压痛,伴有带下者多为附件炎。

  腹部经穴的诊病,除上述外,京门穴主肾脏病变,中极主膀胱病变;气海、丹田亦可诊断肾脏病变。在按压穴位时,除有疼痛反应,还可触及结节或条索状物,均为疾病反应,根据穴位所在就可做出相应的诊断。




图9—3腹部经穴分布图

第四节 腹部全息诊

  

腹部全息法,是将全部人体的内脏投射到腹部上,而形成若干个与内脏相对应的区域,腹的各个分区与内脏息息相关,当人体内脏发生病变后就会反映在腹部相应部位。在诊察腹部时,按压其中的某个区域,如出现疼痛及不适感,则表示其相应的脏腑可能有病,按之疼痛顿减者为虚,加剧者为实。其脏腑在腹部的分布,如图9—4。 




图9-4腹部全息自诊图

 

第五节 常见腹证与诊法

 

  本节所论述的腹证,是以《伤寒论》为理论依据,介绍临床所常见的12种腹证。这些腹证诊察的方法对指导临床有重要作用。

  一、常见的腹证

  正常人的腹部无膨满、紧张,心下部舒适,少腹肌张力适中,肌肉和皮肤不分离,无硬结肿块、动悸、压痛等。另外,日本式腹诊的另一特色是腹部征象与患者自觉症状融合在一起,腹诊时若为诊察者所洞察,正确选定处方,便可达到预定的疗效。例如,心下痞硬,首先是自觉心下部堵塞不适,这完全是自我感觉,亦即是腹诊上的心下痞证,若为心下痞硬,腹诊时,手指则应在心下部位探索到像有弹力性般的抵抗感才是。临床上心下痞单独存在时与心下痞硬,在选方用药上是有区别的。还有一些腹证纯为腹部自觉的证候。例如奔豚,其理论来自《金匮要略》奔豚汤证治。日本腹诊对奔豚证记述谓:奔豚起自少腹,奔豚气上冲心下,有材料记述奔豚气还可上冲咽部,但都是自我感觉,如诊者察明患者的这一奔豚上冲之腹证,用桂枝加桂汤可以治愈。

在病理情况下常见腹证有以下几种:

  1.胸胁苦满胸胁苦满是患者两季肋区出现的一种自觉充满感,而他觉症状是:诊时(如图9-5),诊者拇指自季肋下向胸腔内上方按进去,则有明显抵抗感。同时患者感到气短、痛苦加重。胸胁苦满可于两侧同时出现,也可在一侧单独出现,但多见于右侧。该项腹证被认为是肝胆经的病变,是用柴胡汤一类方剂的指证。




图9—5胸胁苦满示意图

2.挛急指腹肌,特别指腹直肌的挛急,这是腹壁深层拘挛而被触到的一种状态,故统称为里急。挛急是人体内部的变化在腹直肌或腹肌上的反应。

腹直肌挛急,即腹诊时在脐两侧抚摸到犹如按琴弦一样的感觉。日本东洞一派医家称腹直肌挛

 

急现象似二木棒,可见腹直肌挛急时出现的程度是很明显的(见图9—6)。无腹直肌挛急,腹部软而无力,但肠管蠕动亢进,所谓“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也属腹肌拘挛或里急。此种状态,即使伴有便秘等症状,也禁用泻下药,常用小建中汤、大建中汤以缓解挛急。




图9—6腹直肌挛急示意图

3.心下痞及心下痞满于心下部位,如以剑突下端为顶点,连接两侧乳线与季肋弓交叉两点之线为一等边三角形,该部位的腹证特点为心下痞。

心下痞为自觉症状,即心下部位有痞塞不适,但触摸时触不到心下部的抵抗感或压痛感觉。心下痞满多为虚证,常选用人参汤之类的方剂,临证亦可选用苓桂术甘汤、半夏厚朴汤等治疗。

  4.心下痞硬心下痞硬的部位同心下痞,只是心下痞硬有心下部的腹直肌紧张。腹诊时,拇指除外,四指并拢,在心下部位探索,一般有弹性抵抗感时,但无压痛者便是(如图9—7)。心下痞硬可单独出现,也可能与胸胁苦满同时出现,亦多出现于邪在半表半里时,有虚实之分。虚证较明显可用三泻心汤加减,若伴胸胁苦满与柴胡汤类方合并化裁。

  诊断心下痞硬时,应注意以下三点:①皮下脂肪多者(如中年妇女)有时腹壁表面较柔软,没有抵抗,但深部有抵抗亦为心下痞硬。②因腹壁未自然放松,腹直肌紧张似乎有心下痞硬,但仔细检查可发现腹直肌如板样痉挛,可让患者屈膝,使腹直肌松弛后再行诊察,即可鉴别。③范围广至脐周围有膨满抵抗者,不是心下痞硬,应按腹满证论治。




图9-7心下痞硬示意图

  5.心下支饮为心下部闻及振水音的一种腹证。若以指掌摸心下,稍用力即听到水声,指掌似摸暖水袋一样的感觉(见图9—8)。患者心下支饮为胃部常停水湿,多为虚证,可选用苓桂术甘汤一类方剂。




图9-8心下支饮示意图

  6.腹满腹满为一种自觉症状或他觉的全腹部膨满状态。有虚实之分,如《金匮要略》云:“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但仅凭痛与不痛还不能正确判断虚实,实者腹满充实、紧张,用力按压腹壁有底力。一般临床绘制的腹满医案腹图(见图9-9)。虚证腹满腹壁张力低或腹壁松弛,或紧张但按之无底力。腹壁虽软弱,但有底力为实证,相反腹壁硬,但无底力者属虚。腹满便秘者多实,腹满腹泻者多虚,伴有腹水者多为虚证。虚证者可选用桂枝加芍药汤、四逆汤、小建中汤等。实证可选用大承气汤或大柴胡汤、茵陈蒿汤等。下后虚满者用厚朴半夏甘草人参汤。




图9—9腹满示意图

  7.心下支结心下支结为上腹部腹直肌的挛急,支撑心下的一种症状(见图9—10)。触诊可有紧张感,下腹部柔软。该类腹证一般可选用柴胡与芍药合剂,如柴胡桂枝汤之类。 




图9—10心下支结示意图

  8.胸腹动悸动悸系腹动脉搏动而显现出来的一种跳动,体瘦者在腹诊时易从腹部表面望到,并可通过指掌感到一种腹部他觉症状。如果诊者感觉不到,仅患者自我感觉到的则叫悸,即自觉心跳不安的感觉。动悸的部位因病情而异,如有心下悸、脐下悸、肾动悸等(如图9—11)。




图9—11胸腹动悸示意图

  正常人动脉的搏动位于腹底,其程度使人感觉不到,病理情况下就会产生自觉或他觉的动悸。动悸均为虚证,对发汗、催吐、攻下均属禁忌。动悸部位不同,用方亦不同,如心中悸用炙甘草汤;心下悸用茯苓甘草汤、苓桂术甘汤;脐下悸用五苓散;脐旁悸用补中益气汤、八味丸等。

  9.少腹满及少腹硬满下腹部的膨满叫少腹满,同时有抵抗感者叫少腹硬满(如图9-12)。少腹满有自觉与他觉之分或自觉与他觉都出现的。自觉与他觉均出现者,多为虚证。少腹硬满还有水证和血证之分,水证者小便不利,血证者小便自利。《伤寒论》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




图9—12少腹满及少腹硬满示意图

  10.小腹拘急和小腹弦急小腹拘急和小腹弦急均属下腹部拘挛症状,可见到腹直肌从脐下至耻骨联合附近痉挛(见图9—13)。这种症状可见于下焦虚证。

  小腹拘急和小腹弦急虽属同类,但后者在发病程度上较前者为重。




图9—13小腹拘急与小腹弦急示意图

  11.少腹急结少腹急结可见于少腹左侧,触之如条索状,对于擦过性之压力有急迫性疼痛(见图9-14)。该腹证多见于女性。腹诊时让患者伸直两腿,用手指尖轻轻地触及皮肤,然后迅速从脐旁擦过样移向髂窝。如有少腹急结证,患者就会突然感到疼痛而曲膝,即使是意识不清的患者也会皱眉,  并努力避开医生的手。仅用力按压时产生的疼痛并不是少腹急结,例如菌痢所致的乙状结肠痉挛疼痛就不能认为是少腹急结症。少腹急结是瘀血的体征,一般都是选用桃核承气汤治疗。




图9—14少腹急结示意图

 

 12.小腹不仁小腹不仁为小腹麻痹之意,并有无力空虚感。小腹不仁也如小腹拘急,亦为肾虚的一种体征,即肾虚元气不足的腹证。不仁又为感觉不灵及功能障碍的意思,所以,截瘫、昏迷病人或腹部手术后大小便功能未恢复等,亦属于小腹不仁的性质,(见图9—15)。




图9—15小腹不仁示意图

  二、腹诊的方法

  腹诊时,需先解开患者衣衫,使其仰卧于检查床上,两下肢伸展开,上肢放在两胁或轻轻放在胸前,此时应使患者胸腹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全身肌肉放松。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使头部略高于躯体,枕头过高或过低往往会改变腹壁的紧张程度。医者站于患者左侧(或右侧)进行。随着腹诊进行,如因腹肌紧张听不到胃部的振水声时,为使腹肌放松可让患者屈膝后进行诊察。有时为了检查心下部及胁肋部的腹证而采取坐位。

  腹诊时,医者的手不应凉,也不要突然用力按压,特别对腹痛及神经过敏患者,以免引起腹肌紧张。一般常用的腹诊手法有以下两种:

  1.伏手压按法医者以右手掌伏于患者胸腹,五指微浮起,先徐徐抚摸胸上二三次,然后转向腹部。诊时手掌轻轻随患者呼吸进行,无阻其气,再渐重压,左旋右还,候胸腹内之静躁,诊肌肤滑涩润燥。诊者用右手还是左手腹诊,对腹诊本身无大影响,主要随诊者本人的习惯而定。

  2.三指深按法医者以右手食、中、无名指之腹侧,微微按腹皮,审候凝滞、结聚。若深按有结聚,宜辨大小以及疼痛与否,如按有微小之征,再以中指探按之;或以三指直立深探,以察腹底之候。

 

 

《 伤 寒 论 》 腹 诊 研 究

 

    《伤寒论》中之腹诊,内容丰富,其意义不仅限于寒热虚实之辨别,更着眼于揭示疾病发生发展之趋势,具有重大的临床指导价值。其理论渊源,一是汉末战乱时期胃肠疾病的多发,促使仲景十分重视腹诊研究;一是汉以前医家丰富的腹诊经验总结。其理论基础,源自中医整体观念,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是也。胸腹者,脏腑之外廓也。五脏六腑,无所不包,而人身之疾病,多以脏腑为主宰。以胸腹胁肋与脏腑经络之生理联系,必能反映内在脏腑疾病之病因病机,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一.腹诊的范围界定

腹诊是运用望、闻、问、切四种方法观察胸腹部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而尤以切诊为其重点。

    就其诊察范围而言,腹诊并不局限于腹部,而同时包括胸部,即凡身体躯干部之前侧,皆属腹诊诊察之范畴。故有关腹诊的症象,常统称为胸腹症象。

    根据《伤寒论》所述,其腹诊所涉的部位,主要包括胸、胸下、心下、胸胁、胁下、腹、脐、少腹等。

(1)胸胁部位,包括前胸与两侧胁部,其位对应于胸廓肋骨所包之处,内含心肺肝胆,又为三焦分部。

(2)心下部位,剑突下之中上腹部,即鸠尾至中脘部位,横膈、脾胃、肝胆、肠道,是其四维也。更确切地讲,其体表定位当为:以剑突下端为顶点,连接两侧锁骨中线与肋弓缘交叉点而形成的一等边三角形区域。其有言“胸下”者,实亦心下之部也。

(3)大腹部位,相当于两肋下缘连线至两髂上缘连线间所属分部,以脐为其中心,为脾胃之居处。

(4)少腹部位,仲景所论是概言小腹部位,即两髂上缘连线以下至盆腔前缘以上部位,膀胱、小肠、胞宫等寄寓其中,肾肝冲任诸脉循行其地。

    以上是概论其分部也,若细析之,则有脐周、胁下、胁里等具体部位,是由整体而及局部、由局部而推整体者,医者应予灵活看待,不宜拘泥其辞。

二.腹证的主要表现

    腹证的临床表现,可分为症状与体征两类,大要包括胀满、疼痛、濡硬、动悸、肿块等。属自觉症状者,问询乃知;属他觉体征者,望切乃得。是故胸腹症象之诊察,仍不离四诊手段。

    胸胁症象,每见胸满、胸中窒、胸中痛、胸胁苦满、胁下痞硬、胸胁下满、胁下痛等。其病机多与气血失和相关,常为邪实之外象。而心动悸者,则多属正虚之外象。在胸胁症象中,胸胁苦满一症,是其典型。研究者认为,此“满”者,非胀满之义,乃闷也。所谓胸胁苦满,即苦于胸胁烦闷,是患者的主观症状。医者若切按其位,则但增烦闷之苦,并无特殊形象可得。而日本汉医界有认为胸胁苦满是他觉体征者,即医者手指自肋缘下向胸腔方向推压,而病者自觉胸胁烦闷而痛。亦有研究者认为,胸胁苦满应是自觉症状和他觉体征之结合,若只有自觉症状而无他觉体征者,为假性胸胁苦满;若二者兼而有之者,属真性胸胁苦满。

    心下症象,常见心下痞、心下痞硬、心下支结、心下悸、心下满等。其病机多与邪阻气滞相关,然亦有正虚不运者。《伤寒论》论及心下症象者凡41条,其中专论“心下痞”、“心下痞硬”者20余条。是故心下症象,当以心下痞为重点。所谓痞者,心下满也,气隔不通之义。证诸临床,痞者仍为自觉症状与他觉体征之结合。后世称“痞闷”、“痞胀”者,阻塞胀闷之感,为自觉症状;“心下痞,按之濡”,按之无物,为他觉体征。故心下痞者,即心下满而不实,闭塞不通,按之柔软不痛。然就此症而言,其硬与柔软、痛与不痛等问题,须当活看。是心下痞有濡而不痛者,亦有硬而兼痛者。其痛多属隐痛,其硬常见局部肌肉抵抗力稍强,与结胸证之大实痛、按之石硬者,不可同日而语。

    大腹症象,包括腹满、腹胀、腹痛、绕脐痛、时腹自痛、腹中急痛、里急、内拘急等,其病理机制仍与正虚或邪实相关。虚者,气血阴阳诸不足也;实者,痰饮瘀血燥实阻滞是也。其具体表现之表述,研究者认为,腹满者,腹部胀满膨隆之意;里急者,即腹壁(腹肌)紧张度增强,呈拘挛状态,多伴有腹痛;腹胀者,即腹部膨大,视之可见。一般而言,胀满者多属他觉征象,疼痛者常为自觉症状,而拘急者,每为二者之结合。

    少腹症象,包括少腹硬满、少腹里急、少腹急结、少腹满等。其病机多与水饮瘀血等阻滞相关。所谓少腹硬满者,是言其少腹部胀满,按之坚紧异常,或可触及硬结,伴有压痛。少腹里急者,少腹内有拘急之意,多为病者主观感觉,其重者,亦可切之而觉膨胀,抵抗力增强。而少腹急结,类同少腹弦急,指下腹部腹肌紧张明显,按之坚紧。而少腹满者,言其下腹部胀满膨隆,抵抗力稍强,类于硬满而紧张度较弱是也。

    以上仅就腹证之大略而言,而临证之际,则应参合病者体质、年龄、职业、病邪诸多因素,综合分析判断,以明其理。

三.腹诊的临床意义

    腹诊有助于判断疾病之病性、病位、病势,揭示病证的发生发展规律,并进而指导确立治法和处方用药。

    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判断疾病之阴阳寒热虚实属性,是诊断的首要环节。研究者认为,仲景运用腹诊的目的,主要在于辨别疾病之虚实,以测邪正之盛衰;辨别疾病之寒热,以知病情之性质。腹部按之柔软,或按之似痛、重按之却不痛者,为虚;按之痛甚,手不可近者,为实;腹满时减或按之痛,局部皮肤有冷感,或触之不温者,为寒;发热汗出,腹满痛,按之痛剧,不大便或热结旁流者,为热。他如胸胁症象、心下症象及少腹症象,皆当仿此。以是故知,腹诊于疾病之属性判别,有着重要意义。

    在判明疾病寒热虚实属性之后,则应辨别其病理位置。而腹诊于此,亦有重要之实用价值。脏腑相连,经络相贯,特定之胸腹部位,与特定之脏腑经络相关。六经病证中,见胸胁症象者,莫过于少阳。以胆附于肝,其经脉循行于两胁故也,而心之与肺,位居其地,故而心悸、胸闷者,心肺之病也。心下者,其位与肝胆、脾胃相关,且与心肺居处相邻,是故心下症象,就六经而言,若非阳明太阴,便属厥阴少阳,亦可与少阴心阳相涉。大腹者,脾胃之所主,是以大腹症象,每与阳明太阴病证相关。腹满硬痛难自缓,阳明腑实;腹满时减复如故,太阴脾虚。而少腹部位,则与膀胱、胞宫、冲任相关,是以六经病证中,见少腹症象者,以太阳居多。少腹里急而小便不利,是为太阳蓄水;少腹硬满而如狂发狂,是为太阳蓄血。此仅言其概略也,而具体病位之判别,仍当四诊合参,不可偏执一端。

    病性病位已明,而辨明病势之轻重缓急,于正确之立法处方,具有重要影响。腹证之程度轻重,可以提示病证之缓急轻重。若心下痛,按之石硬,甚则从心下至少腹痛不可近者,是大结胸证;若病位正在心下,按之则痛,不按则不痛,是为小结胸证。其腹证范围之大小和疼痛程度之轻重,反映了邪结程度之轻重和病势之缓急不同。

    此外,腹诊于病证之鉴别、疾病之转归预后判别,亦有重要意义。若心下满而硬痛者,结胸是也;但满而不痛者,痞证是也。是同为心下胀满,而其病性有异。咳逆短气,引胁下痛者,饮停胸胁是也;少腹里急,小便不利者,饮停下焦是也;厥而心下悸者,胃虚饮停是也;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者,脾虚饮停是也。是同属饮证,而其腹证表现不同,提示其病位有别。若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是阳虚饮动于下,欲作奔豚之证;若病胁下素有痞,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是为脏结之危象。此言腹证于预后转归之判别是也。

    上言腹证之于病证诊断之意义,而诊断之确立,自然决定其相应之治法方药,此腹诊在治疗方面之指导意义是也。“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其治疗之表里先后,标本缓急,皆以腹证为凭。而柴胡剂所主之证,多有胸胁苦满类腹证;桃核抵当所主,常见少腹急结或硬痛;苓桂类方,其治每有脐下、心下悸动之象。上述诸例,说明腹证作为主证时,与治法之间有着规律性联系。

四.腹诊的现代研究

    为求腹诊得以客观化,现代研究者致力于采用新方法和新手段,以期揭示各种腹证之机理,并加以推广应用。

    有学者提出腹力的诊察方法和测定标准,将腹力分为软、偏软、中等、偏实、实五级,并在确立徒手测定标准的基础上,成功研制出腹力测定仪,使腹力作为虚实辨证依据之一的诊断客观化。而另一仪器中医腹诊参数检测仪的研制成功,亦使腹部寒温和腹力测定得以客观化,通过测定腹部某些募穴的深度温度以反映机体寒热状况,为寒热辨证提供客观指标;而同时测定腹力,对于判断正气之盛衰和病证之虚实,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日本学者研制之人工指,靠接触胸腹产生的流变学变化代替手指触觉,因其检测干扰较大,而并未被普遍采用。

    瘀血腹证,日本汉方医学认为是瘀血证诊断之必备项目。其压痛点分为脐旁、脐中、乙状结肠部、回盲部、膀胱部、季肋部等。有研究者认为,压痛点的出现,是内脏状态变化在皮肤和肌肉的投影。而另有观点则认为,瘀血的实质,是以肝脏和与其相关联的脏器为中心出现的体液循环和代谢障碍的症候群。运用红外热象仪及表浅血流量仪,对其腹部温度及表浅血流量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瘀血腹证血流量较正常人减少,腹温明显降低。此症与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性异常、血小板功能及生化代谢异常,均有一定关系。

胸胁苦满症象,日本汉方医将之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类,认为前者为真皮结缔组织和浆液性炎症,是全身性间叶系统炎症的部分表现;而后者则腹肌紧张,是与精神、神经相关联的症状。其形成机理是与Ⅵ~Ⅷ脊髓胸节有密切关系的腹腔脏器(肝、胃、脾、胰、膈肌)发生病理变化,通过内脏——体壁反射所致。有研究者用B超检测胸胁苦满患者,发现其肝外胆管轻度扩张,与相应静脉比值增大,因而认为此不但可作为胸胁苦满之客观指标,而且反映了少阳气郁、疏泄不利的病理特点;而右胸胁苦满患者肝右叶的右侧胸壁中腋窝线附近额面断层计测值,与肝左叶腹主动脉矢状面断层计测值有变小趋势。

红外线影象显示,大柴胡汤证患者其胸胁苦满部存在低温分布;柴胡汤类证患者多有此症,而此类患者之HLA抗原大多呈异常分布,说明胸胁苦满症象有一定的免疫遗传学基础。临床实验结果表明,此症虽可由多种因素引起,然与胆经关系最为密切,表现在经络电图变化上,胆囊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伴有胸胁苦满者,其胆经电阻显著低于无胸胁苦满者;肺心病患者伴胸胁苦满者,其胆经电阻显著高于无胸胁苦满者;冠心病患者其胆经电阻总体增高,但与胸胁苦满症象似无必然联系,其胸胁苦满症象与肝、脾二经相关。

心下痞硬症象,有日本学者认为其表现为心窝部抵抗较强,范围较广,是半夏泻心汤、人参汤的适应证。亦有学者认为,此症是机体被湿邪侵犯而在腹部出现的一种反应。

梅国强教授等的临床实验结果表明,热郁痞、湿热痞患者在酸剌激后,其唾液淀粉酶活性显著上升;而气滞痞、虚寒痞患者在酸剌激后,其活性显著下降;寒热痞和肝胃不和痞患者变化不规律。其胃内各点平均温度和胃部皮肤温度检测结果表明,各型之间呈现热证高于寒证趋势。热郁痞患者胃内各点平均温度,显著高于虚寒痞、湿热痞和肝胃不和痞患者,胃部皮肤温度高于虚寒痞和湿热痞患者。而胃内各点温度比较,各型均呈现球部温度低于体部、底部温度,尤以寒热痞、湿热痞、虚寒痞为显著。热郁痞和肝胃不和痞患者足阳明经电导率显著高于足太阴经,气滞痞患者足太阴经

 

电导率显著高于足阳明经;虚寒痞患者足太阴经电导率显著高于寒热痞患者和肝胃不和痞患者,而阳明经电导率在各型之间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

另有研究结果表明,心下痞硬患者血中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明显增高,故认为此症与交感神经功能状态有关。

    综上可知,《伤寒论》腹诊内容丰富,颇切实用。而近年来,通过许多研究者的不懈努力,其理论研究与临床运用,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深化和拓展。然则,尚存诸多不足,尤以其客观化、规范化及系统化方面,有待深入研究。

 

 

 

 

 

 

 

 

 

 

 

 

 

 

 

 

 

腹 诊 —— 推 腹 妙 用

 

腹诊,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手探寻腹部病灶所在,最终的目的是得到治疗。

一、腹诊是如何诊断疾患的:

气血是构成人体的主要物质,故气血俱要,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气对人生更为重要,因为它是人体脏腑活动、血液循环,津液输布,吐故纳新,新陈代谢的动力。常说,“人活一口气”,即人的生存,一分一秒都离不开气,离了气,人的生命就会终结,但“气能益人,也能害人”。虽然人离不开气,但窝气成灾。故治病先治气,气行病自无。

一切慢性疾患,都可以在腹部找到相应的阻滞点。也就是说,一切慢性病都可以在腹部找到其对应的蛛丝马迹。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好处:当我们的慢性病牵延不愈,但又不知病因何在、如何治疗的时候,那时您就去寻找这个腹部的阻滞点(也许是一个硬块,也许是一个痛点,也许是一个“水槽”,也许是一个“气团”)只要把它推开揉散,您会发现您的慢性病也随之消失了。




如果您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慢性病,但推腹时却在某个部位有阻滞点,那您一定要赶紧将它推散揉开,因为那必是个将来的隐患。

脾胃是后天之本,肠脑与颅脑同根。衰老首先出现的是脾胃不和,导致营养吸收下降,肠道内环境失调,庞大的内分泌系统紊乱。通过手的感知获取对腹内脏器病变的感应,能够迅速调整脏腑经气,帮助人体实现代谢平衡。

有人一推就会打嗝放屁,那是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效果最好。有人则会腹中咕咕水声,这是在推动腹中沉积多日的浊水,这种湿浊如果不及早排出,循经上头则头痛眩晕,滞塞毛孔则皮炎湿疹,遇肝火则化痰,逢脾虚则腹泄,遗患无穷。

“胃不和则寝不安”,是说肚子不舒服,就别想睡踏实觉。有人长期睡眠不好,或眠浅易醒,或辗转难眠,或噩梦不断。只能靠安定来麻醉神经,真是痛苦不堪。建议您赶紧推推肚子,您会很容易找到阻滞点,然后细心将它推散揉开。那么从此以后,您就可以告别漫漫长夜忧愁枕,一觉睡过日三竿了。

推腹时,发现有的人肚子鼓鼓的,按下去不痛,但是象个皮球,这怎么办呢?,必须先放气,放气的方法很多,“萝卜能通气”“吃豆爱放屁”,这类民间疗法都很好用。也可敲打胃经,针刺中脘,气海、足三里等穴。爱出现这种症状的,多是有事儿总闷在心里的人。这种人肠胃时常会出现问题,或痛、或胀、或腹泻。他的痛点在较深层的地方。

有的人肚子痛点很多,能用“推腹法”推开的多是暂时的气结,还有用此法推不开的,通常这是气滞时间很长,已经有瘀血阻滞其中了。这时,可查看痛点压在何经的通路上,只要敲打和按摩大腿上这条经的穴位,就可帮助打通瘀滞。在敲打和按摩时也可同时在腹上痛点针刺或拨罐。

还有的人,肚子软软的,按压哪里都不痛,但是仍然会觉得腹中闷胀不舒,这通常是中气不足,气血过少造成的。

还有人胸窝下用手一推,咕咕有水声。开始时水声很小,推的地方还有些痛,这是“浊气裹水”,越推水声越大,打了几个嗝,或放了屁以后,整个肚子就成了水声一片。这时是把死水给推活了,很快就可以从膀胱排出了。这种浊水你不将它排出,它可以长期停在胃肠之间影响脏腑的正常运行。为什么有些人,不爱喝水呢?是因为本来就有水堵在胃肠之间,下不去,如再要按西医的倡导,每天喝几千毫升的水来排毒,那就先水中毒了。所以喝水能排毒也可中毒,还是要因人而异的好。

二、腹病推拿适应症:

脏腑失调是一切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揉脏腑,气血经络皆动,动则生变,变异为常,异则病,常则健,健则脏调腑通,诸病全消,疾病自无。

腹诊对人体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泌尿系统的病变效果显著,尤其对脾胃虚弱、肥胖、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前列腺增生、肥大、妇科疾患及内分泌紊乱导致的失眠等疗效尤为突出。

内科:胃脘疼、胃下垂、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便秘、溏泄、腹痛、腹胀、失眠、手足寒凉、中风后遗症等。对肝硬化引起的腹胀有很好消导作用。

妇科: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盆腔炎、内分泌失调、更年期综合症等。

儿科:腹泻、便秘、食积、奶积、遗尿、惊风等。

伤科: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炎等。

 

三、揉腹操作方法:

预备势:在保暖的前提下,脱衣松裤,正身仰卧在床上,最好能够枕在矮枕上,全身放松,凝神静虑,调匀呼吸,舌抵上腭,意守丹田。

第一式:按摩心窝部

两手缓缓上提,在胸前两手中三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对接并按在心窝部位(即胸骨下缘下柔软的部位,俗称心口窝的部位),由右→上→左→下按顺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按摩21次。再从右向左逆时针按摩21次。

第二式:回环按摩腹中线及腹两侧

以两手中三指由心窝顺摩而下,即一边顺时针转动按摩一边往下移,移至脐下耻骨联合处(即小腹下部毛际处),再以两手中三指由耻骨处向两边分开,一边按摩一边向上走,两手按摩回到心窝处,两手交接而止。循环做共21次。

第三式:推按腹中线部位

以两手中三指相接,由心窝腹中线部位推下,直推至耻骨联合处,共21次。

第四式:右手绕脐腹按摩

以右手由右→上→左→下按顺时针方向围绕肚脐摩腹21次。

第五式:左手绕脐腹按摩

以左手由左→上→右→下按逆时针方向围绕肚脐摩腹21次。

第六式:推按左侧胸腹

左手做叉腰状,置左边胁下腰肾处,大指向前,四指托后,轻轻捏住;右手中三指按在左乳下方部位,以此为起点,直推至左侧腹股沟(即大腿根)处,连续推按21次。

第七式:推按右侧胸腹

右手做叉腰状,置右边胁下腰肾处,大指向前,四指托后,轻轻捏住;左手中三指按在左乳下方部位,然后以此为起点,直推至右侧腹股沟(俗称大腿根)处,连续推按21次。

※注意事项:

1.揉腹开始前一般要求解开衣裤,以直接揉摩为宜,以正身仰卧为主。

2.揉腹时必须凝神静虑,动作轻松、柔软、缓慢的的运动,不能用拙力,保持呼吸匀畅,切忌闭气着力。摇转上身时不可过快过急,揉腹后应自感轻松舒适、无疲劳感为度。

3.每次揉腹以30—40分钟为宜。

4.揉腹期间,由于胃肠臑动增强等生理功能的变化,常会出现腹内作响(肠鸣音)、嗳气、腹中温热或易饥饿等现象,这属正常效应,可顺其自然,无须作任何处理。

5.凡腹内患有恶性肿瘤、内脏出血、腹壁感染及妇女妊娠期间均不宜揉腹。

四、揉腹效验:

1.腹部温热:一般认真作到第六到七遍时会感到腹部温暖,这是内气汇聚的表现。

2.胃肠蠕动有声:坚持揉腹,动作熟练后慢慢每次都会出现胃肠蠕动的感觉,有时甚至别人也能听到你肚子“汩汩”的声音,这是内气汇聚后运行通畅的表现。

3.头脑清爽愉快:会感到明显的头脑轻松,疲劳感一下子消失,因为揉腹可以使中焦气健运,清气上升,头脑轻松。

4.排除宿便:揉腹后可能出现大便黑臭、或者拉肚子、肚子疼等表现,这是内气汇聚攻冲宿疾、排出胃肠毒素的表现。

5.食欲改善:胃口变好,消化吸收功能增强。身体瘦弱者体重会增加;虚胖者身体会变得结实,肚子赘肉消失,腹部有弹性,这是元气汇聚充沛的表现。

6.面色光润、身体健壮:坚持锻炼揉腹,面色会变得越来越光彩,皮肤细嫩,身体强壮,因为长期揉腹可以使内脏血运丰富,内分泌协调,内脏元气充盛自然面色红润,身体强壮。

 

 

 

 

 

 

 

 

 

 

 

 

 

 

 

 

 

 

 

漫 谈 中 医 的 “ 腹 诊 ”

张谷才

  “腹诊”是用手按切病人胸腹,是中医诊断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古代文献早有记载。至于腹诊的名称、方法、作用及运用范围等,都散见在各书中,而无专书论述。现在在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号召下,对于腹诊的研究和学习是必要的,所以根据古代文献将有关腹诊材料,作简单的叙述如下:

一、腹诊的名称

  关于腹诊的名称,历代医籍没有记载。但对于腹诊的运用,在内经金匮早有纪录,如内经调经论说:“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金匮说:“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其他方书亦有记载。后来日人和久田著腹证奇览翼,对于腹诊论述较详;清代俞根初著通俗伤寒中有按腹一节,亦讨论腹诊。至近代叶橘泉著中医诊疗一书,也列有腹诊,可是叙述简略,不够详细。

二、腹诊的作用

  腹诊的作用,主要的是用来诊断疾病。俞根初说:“胸腹为五脏六腑的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若欲知脏腑何如,则莫如按胸腹。”所以诊胸腹的拒按与喜按,可以知病邪的虚实;按胸腹的冷热及皮肤的润燥,可以候病邪的寒热;切胸腹的輭坚及有形无形,可以辨病邪的在气在血;扪虚里及脐间动气,可以察脏腑的强弱和病人的生死。因此腹诊的方法,在诊断上是很重要的,有学习和研究的必要。

三、腹诊的方法

  腹诊的方法,是令病人仰卧,两足伸直,两手放置股侧。医者立于病者左侧或右侧,用两手按切病人的胸腹。先按胸膈胁肋,以候痞满胀痛;次按虚里,以候心悸跳动;后按大腹中脘,以候胀满积聚;最后再按少腹及脐间动气,以候胃气症瘕虚实。其操作方法,医者两手或压、或抑、或击、或摩、或抚、或扪、或久按、或急移;应上下左右循次按切,以进行诊断。

四、腹诊的范围和应用

  关于腹诊的范围,它包括按胸膈,按虚里,按肋胁,按腹,按脐间动气几方面。所适用的疾病也很广泛,如痞满结胸,腹胸疼痛,肿胀积聚症瘕等病,都可运用腹诊来鉴别其虚实寒热,现分述于后:

  (一)按胸膈:

  胸膈是心肺的部位,肺居胸中,心居肺下,心下横膈一膜,膈下属胃,按切胸膈可以辨别痞满结胸,及胸痹疼痛等病。

  1.痞证 痞者心下满闷,外无胀形,按之濡软而无硬痛,病多由湿热痰饮食积等为病。但亦有伤寒病发于阴,下之过早而成痞满者,如伤寒论说:“伤寒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汤主之。”又说:“下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主之。”所以后人论痞认为多属虚证。

  2.结胸 结胸者,病邪结于胸腹,外形胀满,按之硬痛,甚则拒按,或不按亦痛。病因有热结、水结、痰结、食结、血结等不同,证候有大小之别。俞根初说:“水结胸者,按之疼痛,推之漉漉有声;食结胸者按之满痛,摩之嗳腐;血结胸者,痛不可按,时或昏厥。”伤寒论说:“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渤主之。”又说:“小结胸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此伤寒病发于阳,下之太早而成结胸。

  但痞证与结胸病邪虽都在胸膈(亦有兼在腹胁),而症状实有区别。伤寒指掌说:“痞与结胸同为硬满之症,当以痛为辨,满而硬痛者,为结胸为实热;满而不痛为痞满为虚热,盖病邪实者为结胸,虚者为痞满,宜用手按切而辨之。”

  3.胸痹、心痛、心悸 胸痹者,胸中窒塞,内觉满闷,按之不痛不硬,但亦有兼痛者。金匮说:“胸痹心中痞,留饮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获苓杏仁甘草汤主之。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这些都是胸痹的证候。

  心痛即今之胃脘痛,痛在心下,证有虚实寒热。金匮说:“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此为实证热证。又说:“心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现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者,大建中汤主之。”若心痛而烦,发热动悸。此为寒证虚证。

  心下悸者,手按心下筑筑惕惕,怔忡不宁。如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病为实证。若心下悸而厥冷,身动,或心悸动脉结代,或心中悸而烦者,都是虚证。

  4.肺、胃 伤寒指掌说:“脉浮数发热,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内也。”这说明一般内的症状。又说:如“胸中隐隐痛,振寒脉数,咽干不渴,口中欬时出濁唾腥臭,久而吐脓者肺也。如胃脘隐隐而痛,
手不可近,胃脉沉细人迎而盛者胃脘也。”

  5.肺胀虚劳按切胸膈除能诊断以上病症外,对于肺胀虚劳,亦可采用。如咳嗽痰血,胸中隐痛,潮热盗汗为虚劳症状。如胸前高胀、按之气喘,咳嗽上气者,病为肺胀。如胸间突出,按之实硬者,则为龟胸。

  (二)按虚里:

  虚里在左乳下,第四、五肋之间,内藏心脏。按切虚里跳动,可以知道宗气强弱和病机的轻重,所以古人非常重视。

  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者,宗气积于胸中也;其动微而不见为不及,宗气内亏也;或动而应衣为太过,宗气外泄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这说明虚里的跳动微甚变化,察宗气的盛衰。

  魏柳州说:“凡治小儿不论诸症,宜先揣虚里穴;若跳甚者不可攻伐,以其先天不足故也。”王士雄亦说:“大人亦然,小儿则脉候难凭,揣此尤为可据。”

  余根初说:“虚里为脉之宗气与寸口六部相应,虚里脉高者,寸口脉亦多高,寸口服结者,虚里脉亦必结,往往脉候难凭;按虚里服确有据。”如临床上遇到某些暴厥及大虚大实证,往往脉伏不见;如果按虚里,可免诊断上的慌张。至于虚喘漫肿、脚气等病,亦可采用。但按虚里却有三候,浅按便得,深按不得者,气虚之候;轻按洪大,重按虚细者血虚之候;按之有形或三四至一止,或五六至一止积聚之候。

  (三)按肋胁:

  胁肋为肝胆的部位,按切胁肋的胀满、硬痛,可以诊断肝病虚实寒热,属气属血等证。如两胁满实而有力者,为肝正常无病;两胁空虚按之无力者为肝虚;如有胀满积聚则为肝病。

  1.胁痛、胁胀 胁肋胀痛,虽属肝病,由于病因的不同而症状亦各异。李士材说:“左痛多留血,右痛多痰气,食积有一条扛起者是也。”病属内伤。但外邪病传少阳,邪在半表半里,亦有胁肋满痛症状,故伤寒论说:“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者,小柴胡汤主之。”至于胁痛症状的辨别,张景岳说:“血积有形而不移,或坚硬而拒按,气痛流而无迹,或倏聚或散,若食积痰饮皆属有形之证。”

  2.积聚 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复杯,令人呕逆或两胁痛引小腹,足寒转筋。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如复杯气逆痛,久则咳喘。此言肝肺之积聚,病在两胁,用腹诊方法,按其形态而知其病。

  俞根初说:“男子积在左胁者为疝气,女子积在右胁者属瘀血。”此以男女左右分疝气瘀血。另外久疟不愈,脾湿顽痰结为症块,世称疟母,病在胁下按之不移。故金匮说:“病疟不差,结为症瘕,名曰疟母,当急治之,宜鳖甲煎丸。”

  (四)按腹:

  腹部分大腹小腹少腹三部,大腹与脐属脾,脐四围属小肠,脐下两腰属肾,两肾之旁及脐下又属大肠,膀胱亦当脐下,故脐下又属膀胱,血室乃肝所司,血室大于膀胱,故小腹两旁谓之少腹,乃血室之边际属肝。按切腹部可以知病邪的虚实寒热及病因之属血属气属食属水等。

  1.腹痛 腹痛为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症状,证候有虚实寒热的区别,病因有气血痰食的不同。张景岳说:“可按者为虚,拒按者为实,痛徐而缓莫得其处者多虚,痛剧而坚一定不移者为实。”李士材说:“绵绵痛而无增减,欲热手按者寒也,时痛时止,热手按而不散者热也;死血作痛,有定在而不移,虫痛,心腹懊憹,往来上下痛有休止,或有块耕起。”又痛证当辨有形无形,无形者病在气分,有形者病在血分。这是以按之喜拒,痛之轻重,形之有无,而辨别虚实寒热气血等证。

  2.肿胀 肿胀采用腹诊,内经早有记载。水胀篇说:“水始起也,足胫肿腹大,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又说:肤胀者,腹大身尽肿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此以手按腹辨别水肿与肤胀。至于腹胀满属虚属实,亦宜用手按切腹部。金匮说:“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

  3.积聚 难经说:“心之积名曰‘伏梁’起于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复大如盘;肾之积名曰‘贲豚’,发于少腹上至心,若豚状,上下无时。”症者按之应手,亦如五积之不移;瘕者假物成形,如血鳖石瘕之类。此五脏之积聚和症瘕。但聚积有属脏属腑,有无形有形之分。金匮说:“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张景岳说:“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也;聚者聚散之谓,作止有时也;由此言之,是坚硬不移者本有形也,故有形者曰‘积’;或聚或散者本无形也,故无形者曰聚。”

  4.蓄血 血蓄脏腑,或因伤寒热甚血蓄,或因跌仆伤损而成,胸腹必硬满或拒按。伤寒论说:“太阳病其人发狂,以热在下焦,小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抵当汤主之。”证治准绳说:“颠仆损伤,小便自利,口不甚渴,按胸胁脐腹间有痛处。或手不足近者蓄血。”

  5.阳明实证 吴坤安说:“阳明实热里证,地道不通,燥矢为患也,其脉沉实滑数,心下痛满坚硬及脐腹者大承气汤急下之;如大便不甚坚燥,腹满硬痛不甚者,小承气汤微和之;如大便燥硬而证未剧,心下不甚胀满者调胃承气汤润燥以和之。”这是从心腹的坚硬痛满和大便的燥结,而决定使用三承气汤泻下。

  6.热证 病者发热,亦可采用腹诊,如脉候滑数有
热,而按腹无热是表热,其热易去;若按腹热甚灼手,是伏热不易去。又如小儿暴热,其轻重难以脈辨,而腹诊可以了解,若腹诊热轻,其热亦轻;若心下动而其热烙手,则热更重。

  7.虫病 俞根初说:“虫病按腹有三候,腹有凝结,如筋而硬者,以指久按其硬移他处,又就所移者,按之其硬又移他处,或大腹、或脐旁、或少腹、无定处,是一候也;右手轻轻按腹为时稍久,潜心候之,有物如蚯蚓蠢动,隐然应手,是二候也;高低凸凹亩亩状,熟按起伏聚散上下往来浮沉出没,是三候也。”此是蚘虫为病,采用腹诊的方法来进行诊断。

  8.肠 肠为肠中所生的疮疡,采用腹诊可以知脓之已成未成。金匮说:“肠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者,此为肠中有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又说:“肠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皮汤主之。”

  (五)按脐间动气:

  吴坤安说:“动气者筑筑然动于脐旁上下左右,甚则连及虚里心胁而浑浑振动,此病由于妄汗妄下,血气大亏,以致肾气不纳,鼓动于下而作也。”所以伤寒说:动气在脐之上、下、左、右、不可汗,亦不可下。

  俞根初说:“脐名神阙,是种气之穴,为保生之根。凡诊脐间动脉者,密排右三指或左三指,以按脐之上、下、左、右,动而和缓有力,一息二至,绕脐充实者,肾气充也;一息五六至,冲任伏热也,按之虚冷,其动沉微者,命门不足也;按之燥热,其动细数,上支中脘者,阴虚气冲也;按之分散,一至者,为元气虚败;按之不动,而指如入灰中者,为冲任空竭之候。此即诊脐间动气的大法。

尾语

(1)古人对于腹诊虽无专书讨论,但在内经、伤寒、难经、金匮等书中早有记载,说明古人对于腹诊的重视。

(2)腹诊在临床上运用范围很广,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所以有研究和推广的必要。

(3)能掌握腹诊的方法,对于疾病的诊断,可以多增加一种识证的能力,对于部分证候的虚实,塞热,则更容易辨别。

(4)上述腹诊方法,是从各文献中搜集而来,内容简单不够充足,请读者们加以批评和指正。

 

 

 

 

 

 

 

 

 

 

 

 

 

 

 

 

 

 

腹 针 疗 法

 

一、腹针疗法的经络理论

中医认为“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任何的组织均需要经络供给气血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状态。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的认为:经络是人体最早的全身调控系统。

根据上述的理论,在母体内胎儿是通过母体供给的气血逐渐成形的,而母体供给胎儿气血的最早通道是脐带。因此,脐带是经络形成的最初始的通道和调控系统。

在这一过程中,脐带始终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供给营养的通道而且在组织发育到一定的程度后会控制供给某些组织的营养量,有效地对所有的组织和系统进行控制,使人类的遗传能得到有序的延续。故而,我们可以断言:以脐带为核心的系统是全身最早的调控系统和全身营养的供给系统。在中医的理念中可称为:先天经络系统。大家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医经络系统的概念既包含调控的作用又包含供给营养的作用。因此,经络系统不仅可以应用于临床诊断而且可以应用于治疗的系统。

薄氏早在1993年的《北京中医》4期上,便发表文章认为腹部存在着先天经络,提出“以神阙为核心的大腹部还拥有一个被人们忽略的全身高级调控系统”。先天经络系统的提出完善了经络系统的理论,使针灸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的临床资料和理论的依据,促进了学科的发展。

二、人类的第二大脑

近年,西方的医学家也提出了与先天经络相似的理论,他们把腹部称为:人类的第二大脑。

   
美国科学家声称,每人生来有两个脑,即颅脑与肠脑,两脑相互作用与影响;由此而来否定了每人只有一个颅中脑的观点。

科学家研究明确了两脑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颅脑面临惊恐释出的应激激素会冲击胃发生痉挛;惊恐又引起交感神经影响肠脑的血清素分泌量。

据11月号德国《地球》杂志报道,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的许多感觉和知觉都是从肚子里传出来的,肚子里有一个非常复杂的神经网络这一“第二大脑”也被称为“腹部大脑”,它拥有大约1000亿个神经细胞,比骨髓里的细胞还多。有科学家认为,通过观察人的肚子能了解人的思想,也就是说“人的决定是从肚子里作出的”。

报道说,人体的神经传递物质——血清基95%都产生于腹部的“第二大脑”。这套神经系统能下意识地储存身体对所有心理过程的反应,而且每当需要时就能将这些信息调出并向大脑传递,这也许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理性决定。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迈克尔·格肖恩介绍说,这个“第二大脑”也会生病,并导致神经机能病。而另据获悉,许多科学家已将一些病症的起因归为“第二大脑”的神经系统没有发挥功能,例如神经性恐惧症和抑郁症等。

现代医学还把脐带干血细胞作为治疗血液病的首选,并从胎儿出生时便进行储备,因为其是血液的初始细胞有非常强的再生能力。

三、腹部经络的特点

胎儿在母体发育成熟后,先天经络已经形成。胎儿娩出后,人体的营养摄入方式发生了变化,通过食道摄取食物,鼻子吸入氧气,后天的经络系统开始发育和创建。先天供给营养的途径被人为地切断(脐带被结扎)系统的功能被新的方式所替代,融入新的系统同时被人们所忽略。但是,这一系统在腹部依然存在,当人们在发生疾病时便可以在腹部找到与全身应答关系非常明确的相关位置点,只要根据腹部先天经络分布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轻微刺激,许多的疾病症状便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缓解。因此,这腹部除了传统的经络系统,还有一个被人们所忽略了的新的先天经络系统--腹部全息系统。

薄氏在对腹部经络分布特点经过二十余年的临床研究后认为:腹针能够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先天经络对全身的调控作用和腹部经络系统对全身的影响是首要的条件。腹针疗法治疗时强调取穴准确,针刺深浅合理,操作严格规范是取得临床疗效的基本保证。同时证实了腹部经络系统有序分布的客观性和与全身经络分布的相关性。为揭示经络的特性和科学地对经络系统的功能进行开发具有一定的意义。使腹针疗法成为能够满足时代需要的无痛、安全、高效、快捷的,具有广泛适应症的治疗慢性病、疑难病的新方法。

四、现代医学为依据,巧妙立法显奇效

腹针疗法以神阙调控系统理论为核心,充分对传统的中医脏腑、经络基础理论进行了研究,根据腹部经络的特点,使传统针灸中的腹部穴位的功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认为,先天经络位于腹部的浅层,而传统的经络位于腹部的深层。把腹部不同的经络系统的不同功能进行了巧妙的整合,使腹针疗法成为具有广泛适应证的治疗全身慢性病、疑难病和老年病的无痛针灸新疗法。

腹针疗法提出“处方标准化、操作规范化、辨证条理化”的针灸发展新思路,为腹针疗法普及和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使腹针疗法成为与时代科技同步发展的新学科,同时也为针灸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使针灸学科的可重复性大大提高,任何医师经过严格培训都能够很好地掌握。

五、腹针常用穴位及取穴方法

穴位是针灸治疗的施治部位,每个穴位都是在体表的标准定位点,穴位的穴性是根据不同的穴位在临床上的不同功能确定的,每一个穴位都具有一定的相对特异性。任何穴位都是已知的定位点,而决不是任意点,这是腹针疗法对穴位的认识和基本的理念。因此,准确的定位取穴和对每个腹部穴位的穴性进行了解是学习腹针的基础。腹部穴位有“差之毫厘,缪之千里”的特点,必须严格执行腹针的定位标准和操作规范。

1.腹部穴位的取穴方法

1.1腹部分寸的标定:比例寸取穴法

(1)上腹部分寸的标定:中庭穴至神阙穴确定为8寸

(2)下腹部分寸的标定:神阙穴至曲骨穴确定为5寸

(3)侧腹部分寸的标定:从神阙、经天枢穴至侧腹部确定为6寸

1.2腹部分寸的测量:水平线法

(1)上腹部中庭穴至神阙穴确定为8寸是指病人平卧时,中庭至神阙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8寸。

(2)下腹部神阙穴至曲骨穴确定为5寸是指病人平卧时,神阙穴至曲骨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5寸。

(3)侧腹部从神阙、通过天枢穴至侧腹部确定为6寸是指病人平卧时,侧腹部的止点至神阙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6寸。

※水平线、比例寸的取穴方法是腹针排除人体因为胖瘦形成的个体差异而采取的取穴方法。

1.3任脉的定位

  
任脉位于腹白线的下边,是否能够准确地对任脉的位置进行判断是影响正确取穴的主要因素。分辨任脉的定位有二种方法。

(1)观察毛孔的走向。

(2)分辨任脉的色素沉着。

为了大家便于记忆,特编腹针取穴歌诀如下:

腹针取穴要认真,反复度量莫走神;

上八下五旁开六,起止摸准尺端平。

中庭曲骨需祥辩,更查任脉何处行;

色素沉着毛孔定,毫厘不差要记清。

2、腹部常用穴位的定位和功能

(1)中脘

定位:神阙穴上4寸的任脉上。

传统功能:胃的募穴,主治: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痛、消化不良、呕吐、腹胀、腹泻便秘、痢疾、高血压、神经衰弱、精神病、虚劳吐血、气喘等疾病。

全息图功能:相当于口,可以治疗口、鼻、牙部及头面部的各种疾病。

(2)下脘

定位:神阙穴上2寸的任脉上。

传统功能:任脉的经穴,可以治疗消化不良、胃痛、胃下垂、腹泻、反胃等疾病。

全息图功能:相当于第七颈椎,可以治疗相应部位的疾病。

(3)水分

定位:神阙穴上1寸的任脉上。

传统功能:腹水、呕吐、腹泻、肾炎、肠鸣泄痢、小便不通等疾病。

全息图功能:相当于第七胸椎,治疗相应部位疾病。

(4)神阙

定位:脐之正中。

传统功能:急慢性肠炎、慢性痢疾、小儿乳痢脱肛、肠结核、水肿、臌胀、中风脱症、中暑、妇人血冷不受胎气等疾病。

全息图功能:禁针,可灸。腹针用灸治,可壮元阳。

(5)气海

定位:神阙穴下1.5寸的任脉上。

传统功能:下焦虚冷、呕吐不止、腹胀、腹痛、肠麻痹、遗尿、尿频、尿潴留、遗精、阳痿、赤白带下、月经不调、虚阳不足、惊恐不卧、神经衰弱、四肢厥冷等疾病。

全息图功能:相当于第二、三腰椎,可以治疗第二、三腰椎的疾病。可灸,孕妇慎用。

(6)石门(别名:绝孕,禁针)

定位:神阙穴下2寸的任脉上。

传统功能:腹胀坚硬、水肿、尿潴留、小便赤不利、小腹痛、泄泻、身寒热、咳逆上气、呕血、疝气疼痛、产后恶露不止、崩漏、闭经、乳腺炎、妇人绝孕等疾病。

全息图功能:禁针可灸。

(7)关元(别名:丹田)

定位:神阙穴下3寸的任脉上。

传统功能:诸虚百损、脐下绞痛、腹痛腹泻、肾炎、月经不调、妇女不孕、痛经、盆腔炎、血崩、子宫脱垂、遗精、阳痿、遗尿闭经、带下、尿路感染、产后恶露不止、疝气等疾病。

全息图功能:相当于第四、五腰椎,可以治疗第四、五腰椎的疾病。可灸,孕妇慎用。

(8)商曲

定位:下脘旁开5分处。

传统功能:腹中切痛、积聚不嗜食、目赤痛从内眦始、腹膜炎、颈肩疼痛等疾病。

全息图功能:相当于颈肩结合部,治疗相应部位。

 

(9)气旁

定位:气海旁开5分。

传统功能:腰肌劳损、腰部疼痛、酸困、下肢无力等疾病。

全息图功能:相当于二、三腰椎旁,治疗相应部位。

(10)气穴

定位:关元穴旁5分处。

传统功能:奔豚痛引腰脊、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症、尿路感染、泻痢、腹泻等疾病。

全息图功能:相当于四、五腰椎旁,治疗相应部位。

(11)滑肉门

定位:水分穴旁开2寸处。

传统功能:癫痫、呕逆吐血、重舌舌强、胃肠炎、肩关节炎等疾病。

全息图功能:相当于肩,治疗肩关节周围疾病。

(12)天枢

定位:脐正中旁开2寸处。

传统功能:呕吐、泄泻、赤白痢、消化不良、水肿、腹胀肠鸣、冷气绕脐切痛、烦满便秘、赤白带下、月经不调、淋浊、不孕、癫痫等疾病。

全息图功能:相当于侧腰,治疗各种腰肌的疼痛及疾病。

(13)外陵

定位:阴交穴旁开2寸处。

传统功能:腹痛心下如悬、下引脐痛、疝气、月经痛、髋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等疾病。

全息图功能:相当于髋,治疗髋关节及股骨头周围疾病。

(14)上风湿点

定位:滑肉门穴外5分上5分。

传统功能:

全息图功能:相当于肘,治疗肘关节周围疾病。

(15)上风湿外点

定位:滑肉门穴外1寸。

传统功能:

全息图功能:相当于腕,治疗腕关节周围疾病。

(16)下风湿点

定位:外陵穴下5分外5分。

传统功能:

全息图功能:相当于膝,治疗膝关节的各种疾病。

(17)下风湿下点

定位:下风湿点下5分外5分。

传统功能:

全息图功能:相当于踝,治疗踝关节的各种疾病。

腹针要求临床病人在首次治疗时必须对腹部的基本定位穴位进行准确的度量,对于疗效欠佳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求按照取穴的规范进行反复的校对。

腹针的针刺手法:

1.针具选择

为了避免针刺意外的发生,便于控制进针的深度,腹针治疗时根据患者的体形和疾病选择针具,要求同一病人使用同一规格的针具。

详见下表:

薄 氏 腹 针 专 用 针 具 标 准

规  格

分   型

适  应  证

34#(0.22mm-50mm)

AⅠ肥胖型

头痛、面神经麻痹、上呼吸道感染、带状疱疹、过敏性哮喘、慢性胃炎、慢性盆腔炎、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腕管综合症、腰椎病、坐骨神经痛、骨关节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疼痛性疾病。

34#(0.22mm-40mm)

AⅡ正常型

34#(0.22mm-30mm)

AⅢ消瘦型

36#(0.20mm-50mm)

BⅠ肥胖型

脑血管病后遗症、小儿脑瘫、慢性前列腺炎、眼底病、老年病、慢性病等疾病。

36# (0.20mm-40mm)

BⅡ正常型

36# (0.20mm-30mm)

BⅢ消瘦型

38#(0.18mm-50mm)

CⅠ肥胖型

多年脑血管病后遗症、小儿脑瘫、老年病、慢性病等疾病中体质较弱者。

38#(0.18mm-40mm)

CⅡ正常型

38#(0.18mm-30mm)

CⅢ消瘦型

 

2. 进针深度

腹壁层较厚,针刺时不仅疼痛程度较轻而且便于施术。由于在腹壁的不同层面分布着腹部的不同经络系统,因此,针刺的深度会影响不同的腹部经络系统。腹针根据腹部的经络分布特点,对于初学者首先要求将腹针的进针深度分为浅刺、深刺。

2.1浅刺:将针灸针刺入皮下,即为浅刺。浅刺时,会对腹部的全息经络系统产生影响,病人可以没有任何感觉,但当针尖进入相应的深度时,治疗的相应病变部位的感觉会很快改善。

2.2深刺:将针灸针刺入较深的皮下组织中,即为深刺。深刺时,会对腹部传统的经络系统产生影响,病人可以有轻微的酸、麻、胀、痛的感觉。但深刺时不能把针尖刺入腹腔内,因为,腹部的经络存在于腹壁的组织中,因此,深刺的深度以患者的感觉为度。应当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提高手法的熟练程度。

腹针疗法提出“疾病有浮沉,针刺有浅深”便是要求针刺的深度必须根据疾病的病位进行判定。腹针要求的“刺至病所”便是:疾病的病位深应当针刺的深,疾病的病位浅应当针刺的浅,根据疾病发生的病位来决定针刺的深浅。

3.针刺手法

腹针进针时应首先避开毛孔、血管,在准确定位的前提下,根据处方要求,按顺序进行针刺。

3.1 
进针的方法

腹针进针时要求刺皮时要快,取穴要准。进针快可以减轻病人的疼痛感,取穴准才能保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套管进针法:为了强化消毒观念,避免交叉感染,我们提倡使用一次性针具或专人专具,采用套管进针法。套管进针法不仅卫生,定位准确,而且操作简单。可以缩短大家学习进针的时间。

※腹针与传统针灸的差异是进针时对取穴的准确性有更高的要求。

3.2 
捻转的手法

腹针的捻转手法与传统的手法不同,一般采用以下二种方法:

① 只捻转不提插

② 轻捻转慢提插,

3.3 起针的方法

腹针的起针方法与传统的针灸不同,在起针时按照进针的顺序以序起针。在起针时从原来针刺的深度缓慢捻转出针,不允许先向深刺然后起针的传统针灸习惯的操作手法。

3.4 
留针的时间

腹针的留针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对于病程短和体质较差的病人主张留针的时间稍微短些,对于病程长和体质较好的病人主张留针的时间相对长些。

治疗的疗程为6次~10次之间,一般疾病6次一个疗程,脑血管病后遗症等慢性病10次一个疗程。治疗的第1~3次连续针灸每日1次,第3次后隔日针灸1次。

在腹针治疗的过程中,由于腹针要求“刺至病所”,因此,不可以把病人对针刺局部的主观感觉作为针刺深浅是否适度的客观指标,而是以临床症状的改善作为针刺适度的客观标准。

六、腹针的操作规范

薄氏腹针疗法的操作规范贯传在腹针疗法的全过程中,在临床治疗时与传统的治疗方法不同,必须按照腹针的要求进行操作。

1、治疗前的检查准备

1.1、询问病史、现病史,并做好记录。(见腹针病历表)

1.2、进行详细的检查在结合病史明确诊断的同时,观察平卧体位时病人的阳性体征。

1.3、根据检查的结果给病人确定治疗处方并在腹针病例上进行计录用不同的颜色对穴位的进针深度进行标记。

a、红笔标计的穴位表示深刺或中刺,蓝笔标计的穴位表示浅刺。

b、同一种颜色的笔进行标记时,用D表示深刺、M表示中刺、S表示浅刺。

1.4、根据病人的体型选择针具。

2治疗时的体位

2.1、腹针治疗时,病人采取平卧体位,四肢放松,腿可伸直或半屈曲。在治疗的过程中,病人可以根据舒适的程度把体位适当的进行调整。

2.2、术者应根据自己的习惯决定操作的方位,左利手站在患者的左侧,右利手站在患者的右侧。

2.3、根据处方的需要对每个穴位进行度量在腹部标记,然后根据处方的要求,依序进行针刺和对穴位的深浅进行调整。

2.4、进行平卧体位的治疗前后对照,根据对照的结果决定是否对处方或穴位的深浅调整。

2.5、操作过程完成后,选择适当的器具,罩在腹部对针刺在腹部的针具进行保护,并根据室内的温度或环境温度为患者腹部保暖。

七、腹针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任何疗法都有相对的适应症,只要选择得法,任何疗法都会取得很好的疗效。这是腹针的基本观点。因此,适应症与禁忌症的学习非常重要。

1.腹针的适应证:一般而言,腹针的适应证为内因性疾病,即内伤性疾病或久病及里的疑难病、慢性病为主要的适应证。

2.腹针的禁忌证:腹针的刺激部位是腹部,因此,一切原因不明的急腹症均为禁忌证,以免因针刺而引起误诊。此外,急性腹膜炎、肝脾肿大引起的脐静脉曲张、腹腔内部肿瘤并广泛转移、怀孕

 

妇女大月份孕期均为禁忌证,对于长期慢性病而致体质衰弱的病人,在施术时亦需谨慎处之。如肝脾肿大则需注意针刺两胁时不宜太深,以免损伤实质性脏器。

八、腹针治疗常见病症

腹针疗法在治疗时有一病一方的标准化处方特点,许多疾病在腹针疗法中都有其对应的处方。而且,任何疾病的处方都是唯一的,只要诊断准确都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因此,必须从提高诊断水平入手才能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其次,认真地把握好腹针治疗时的每一个环节和提高取穴和手法的基本功使操作规范贯穿在治疗的全过程中,是提高临床水平的关键,其次还需要掌握好各种疾病的辩证特点,才能满足每个病人临床症状不同的个性化需要。

每个处方中,对针刺的顺序,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于进针深度在每个处方中都把浅刺的穴位进行了说明,以便大家能够掌握。对于每种疾病的临床不同表现,也可以在辩证加减中去选择。

1、落枕

1.1定义:落枕是多见于成年人的急性单纯性颈项强痛,活动受限的一种病证,又称颈部伤筋。本病多由于睡觉时颈部位置不当,风寒侵袭所引起。部分病例可因颈部轻度扭伤引起。

1.2〔腹针治疗〕

(1)处方:中脘、商曲(患)、滑肉门(患)

(2)针刺的顺序:1、中脘、2、商曲(患)、3、滑肉门(患)

(3)针刺的深度:中脘、商曲(浅)、滑肉门

1.3〔辩证加减〕

颈项双侧疼痛:商曲(双、浅)、滑肉门(双)。

颈项后正中疼痛:下脘(浅)、商曲(双、浅)。

2、肩周炎

2.1 定义:肩周炎又称肩凝症或漏肩风,因患者年龄多在50岁左右,故又称“五十肩”。本病以单侧或双侧肩关节酸重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为主症。

2.2 〔腹针治疗〕

(1)处方:中脘、商曲(健)、滑肉门(患)

(2)针刺的顺序:1、中脘、2、商曲(健)、3、滑肉门(患)

(3)针刺的深浅:中脘、商曲、滑肉门(浅)

2.3[辨证加减]

肩部疼痛的范围较大时滑肉门三角(患)。

肩部疼痛的范围较局限时以滑肉门为顶点的三角取穴距离缩短。

3、肱骨外上髁炎

3.1定义: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通常发生于网球运动或经常用力作旋转前臂、屈伸肘关节者,肘关节疼痛为主症。

3.2 〔腹针治疗〕

(1)处方:中脘、商曲(健)、滑肉门(患)、上风湿点(患)

(2)针刺的顺序:1、中脘、2、商曲(健)、3、滑肉门(患)4、上风湿点(患)

(3)针刺的深浅:中脘、商曲、滑肉门(浅)上风湿点(浅)

3.3[辨证加减]

肘部疼痛较剧加上风湿点三角(患、浅)。

4、腕部的狭窄性腱鞘炎

4.1定义:本病多发生于经常使用腕部及手指握力的人群,以腕部桡骨茎突及拇指的掌指关节掌侧等处最常见。工作时由于肌腱和腱鞘在桡骨茎突及关节处经常摩擦,产生损伤性炎症,逐渐使腱鞘狭窄而患病。病程缓慢,偶发于手部急性损伤后。

4.2〔腹针治疗〕

(1)处方:中脘、商曲(健)、滑肉门(患)、上风湿点(患)、上风湿外点(患)

(2)针刺的顺序:1、中脘、2、商曲(健)、3、滑肉门(患)4、上风湿点(患)、5、上风湿外点(患)

(3)针刺的深浅:中脘、商曲、滑肉门、上风湿点(浅)、上风湿外点(浅)

4.3[辨证加减]  

腕部拇指侧疼痛加列缺(患)

腕部关节正中疼痛加外关(患)。

5、颈椎病

5.1定义:颈椎病是一种老年性退行性骨质病变,又称颈椎骨质增生或颈椎综合症。本病临床表现以颈项部疼痛、颈项强直、活动受限、上肢麻木放射痛、手指麻木或伴头晕头痛、耳鸣眼花、眩晕、失眠、记忆下降,严重时发生卒倒等。X光片显示有骨质增生或生理弯曲度改变、椎间隙狭窄、椎间孔变小、变窄等。临床可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脊髓型。其中以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为多见。

5.2 〔腹针治疗〕

(1)处方:中脘、关元、商曲(双)、滑肉门(双)

(2)针刺顺序:1、中脘;2、关元;3、4、商曲;5、6滑肉门

(3)针刺深浅:中脘、关元、商曲(浅)、滑肉门

5.3[辨证加减]

神经根型加石关(双)、取石关时依颈项部疼痛的部位而变动,如在两侧项肌的外侧时取穴离腹白线稍宽,如在两侧项肌的内侧时取穴离腹白线略窄。椎动脉型加下脘。上肢麻木、疼痛加患侧滑肉门三角。头痛、头晕、记忆下降加气穴(双)。耳鸣、眼花加气旁(双)。

6、腰椎间盘突出症

6.1 定义: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腰腿痛中常见的原因,许多腰痛和根型坐骨神经痛,均与此病相关。随着影像技术不断发展,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确诊提供了极大方便,为辨证施治提供了可靠保证。

6.2 〔腹针治疗〕

(1)处方:水分、气海、关元

(2)针刺顺序:1、水分;2、气海;3、关元

(3)针刺深浅:水分、气海、关元

6.3[辨证加减]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人中、印堂。

陈旧性腰椎间盘突出:气穴(双)。

以腰痛为主:外陵(双)、气穴(双)、四满(双)。

合并坐骨神经痛:气旁(对侧)、外陵(患侧)、下风湿点(患侧)、下风湿下点(患侧)。

8、腰背痛

8.1 定义:腰背痛是指背痛连及腰痛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背痛除背肌劳损、骨质增生、感受风寒等因外,还可因内脏的疾病而引发,腰痛除风湿、劳损、骨质增生、闪挫等因外,亦可因内脏疾病诱发,故其病因较为复杂。本证常见于腰背部软组织损伤,肌肉风湿以及脊柱和内脏病变等。本方仅就寒湿性、劳损性、肾虚性腰背痛叙述如下。

8.2 〔腹针治疗〕

(1)处方:中脘、气海、关元、大横(双)

(2)针刺顺序:1中脘、2气海、3关元、4、5大横(双)

(3)针刺深浅:中脘、气海、关元、大横(双)

8.3[辨证加减]

腰背痛背痛较甚:滑肉门(双、浅)、太乙(双)、石关(双)、风湿点(双、浅)。

腰背俱痛:商曲(双)、天枢(双)。

腰背痛腰痛较甚:外陵(双)、金河(双)。寒湿性:上风湿点(双、浅)、下风湿点(双、浅)。

劳损性:商曲(双、浅)、四满(双)、气穴(双)。

肾虚性:下风湿点(双、浅)、水道(双)。

9、慢性胃炎

9.1定义:本病可有急性胃炎转变而来。饮食不节、嗜食生冷辛辣或长期饮酒、过度吸烟、精神刺激,都能成为本病的诱发因素。其他如溃疡病、胃癌、胃扩张、胃下垂等,也能引起续发炎症。

 

9.2〔腹针治疗〕

(1) 
处方: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天枢(双侧)

(2) 
针刺顺序:1、中脘;2、下脘;3、气海;4、关元;5~6、天  枢(双侧)

9.3 [辨证加减]

消化不良:加天枢下(右侧、)

便秘:加天枢下(左侧、)

虚寒型:加神阙温灸

10、消化性溃疡

10.1定义:消化性溃疡是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明显溃疡,溃疡亦可位于食管下端、胃空肠吻合术后的吻合口,或空肠、回肠、米克耳憩室。这些溃疡的形成均有胃酸和胃旦白酶的消化作用参与,故称消化性溃疡。绝大多数(95%以上)位于胃和十二指肠,是一种常见慢性病,多发于青壮年。

10.2〔腹针治疗〕

(1) 
处方:中脘;下脘;水分;气海;关元;天枢(双侧)。

(2) 
针刺顺序:1、中脘;2、下脘;3、水分;4、气海;5、关元;6、7天枢(双侧)。

10.3[辨证加减]

十二指肠溃疡加:梁门(右侧、中刺)

嗳气、泛酸加:上脘(中刺)

11、慢性肠炎

11.1定义:慢性肠炎多指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肠道感染(如急性细菌性痢疾等)的后果。其它如情绪激动、劳累、饮食失调、继发感染等,常是复发诱因。

11.2〔腹针治疗〕

(1)处方:中脘;下脘;腹泻;关元;天枢(双侧)

(2)针刺顺序:1、中脘;2、下脘;3、腹泻;4、关元;5、6天枢(双侧)

11.3[辨证加减]

小腹胀痛:加大巨(双侧)。

便溏、水泻:加水道(双侧)。

脾胃虚寒型:加大横(双侧);神阙温灸。

12、胆囊炎

12.1定义:胆囊在肝脏下面胆囊窝内,象黎形,位于右上腹肋缘下。主要因胆结石梗阻、胆汁滞留和细菌感染而引起发病史。

 

12.2〔腹针治疗〕

(1)处方: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天枢(双侧);上风湿点(右侧)。

(2)针刺顺序:1、中脘;2、下脘;3、气海;4、关元;5~6、天枢(双侧);7、上风湿点(右侧)。

12.3[辨证加减]

急性胆囊炎加:大横(右侧)

消化不良加:天枢下(右侧)

便秘加:天枢下(左侧)

13、上呼吸道感染

13.1定义:上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这些部位的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总称为上呼吸道感染,俗称伤风、感冒。

13.2〔腹针治疗〕

(1)处方:中脘;下脘;上风湿点(双侧)。

(2)针刺顺序:1、中脘;2、下脘;3、4、上风湿点(双侧)。

(3)针刺深浅:中脘(浅刺);下脘(浅刺);上风湿点(双侧)。

13.3[辨证加减]

咽部疼痛加下脘下(浅刺)。

高热不退加气海、关元。

 

 

 

 

 

 

 

 

 

 

 

 

薄 氏 腹 针 疗 法

 

 

腹 部 神 龟 图

 

第一章 腹针疗法总论

 

一、腹针疗法定义

腹针是一种以神阙系统为核心,通过针刺腹部的特定穴位,调控人体全身各种机能,治疗急、慢性疾病的新针灸疗法。

二、腹部疗法经络理论:

1、什么是经络?经络就是运行气血的通道。

2、腹针疗法的经络理论:脐带连接着孕囊、脐动脉和脐静脉等。随着胚胎的发育逐渐闭锁,出生后虽成为结缔组织索,但与脐环都形成了一个固有的联系形式相关。因而,其中不少的穴位和其所主脏腑的联系有时出现一种与脐环联接的放射性,这可能与胚胎发育期脐环与脏腑沟通的渠道有关。

脐带是人体最早运行气血的通道,在人体胚胎发育成型之前就已经存在,随后演变成为神阙穴。所以,以脐带暨神阙为核心的经络系统是人体最早的调控系统——用中医理论称之为先天经络系统。

神阙系统特点:形成最早、部位浅表、功能强大、调节迅速。

三、腹针疗法的特点:无痛、安全、高效、快捷。

第二章 定位取穴法

 

腹针理论认为以神阙为核心的腹部存在着两个全身的经络调控系统,其中调节外周的系统位于前腹壁浅层是一个全身缩影的全息影象。定位取穴法便是利用腹部的这一特点以腹部的区域调节全身的取穴法.也是腹针疗法中的一种重要的取穴方法。

一、定位取穴法的内容

现代研究表明:生物体内存在着局部是全局的缩影,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再现整体之象的规律。这一规律被称之为生物全息律。

从生物全息律看,生物体每-相对独立的部分都是源于同一生物胚的延续,在化学组成的模式上与整体相同,是整体成比例的缩小因而像头、耳、鼻、眼、腹、背、手、足等微针系统都是生物全息律的体现。腹针作为-个微针系统,同样其每个特定区域和穴位都包含着整个机体的生命信息,都是构成整体的全息单位,在结构上是整体成比例的缩小。同时也存在着'全息反馈'现象,即人体整体的信息也对腹部发生影响,产生调节和控制作用,反过来,腹部的信息不但反映着整体的状况,也对整体产生影响和调控作用。腹针中通过腹部的全息分布持点对人体相应部位进行对应的调节便是腹针取穴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即定性取穴法的核心内容。

二、腹部的全息影像特点

经过大量的临床反复研究发现,腹部的经络是一个多层次的空间结构,人体在腹部的全息影像酷似一个浮在前腹壁上的神龟。其颈部从两个商曲穴处伸出,其头部伏于中脘穴上下,尾部从两个气旁穴(气海旁开5分)处向下延伸终于关元穴附近,其前肢分别由滑肉门引出,在上风湿点屈曲,止于外风湿点(上风湿点位于滑肉门外5分上5分,上风湿外点位于滑肉门外一寸),其后肢由外陵穴向外伸展止于下风湿下点穴(外陵穴下1寸外1寸)。在厚厚的腹壁履被组织中,这一影像分布于腹壁的浅层,构成了神阙调控系统中外周调节系统的主体而腹部定位取穴法又主要是调节与人体相对应的部位,因此,腹部定位取穴法以腹部的神龟生物全息影像为特征。

三、定位取穴法的特点

人体的整体是一个庞大的生物体,而腹部的全息影象是整体经过缩微的图相,因此,整体反映在腹部便形成了穴位点状密集的穴区带,故在临床中能否准确地选用与肢体相关的穴位是临床疗效的关键,必须在临床上不断地揣摸才能掌握腹穴与整体的应答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逐步熟习疾病的变化规律及相对的个体差异才能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

根据腹部的全息分布特点,定位取穴治疗头部疾患时以中脘、阴都等周围的穴位治疗。腹全息的颈部由商曲穴处伸出,故治疗颈部的疾患以商曲、石关及附近的穴位治疗。腹全息图的前肢代表人体相应的上肢,故治疗左右上肢的疾患由滑肉门至上风湿点,上风湿外点之间的同侧穴位进行治疗,腹全息的后肢由外陵穴向外下方伸展与人体的下肢相应,故治疗下肢的疾患由外陵至下风湿点、下风湿下点之间的相应穴位进行治疗。腹全息的腰骶部起于气旁终于关元穴附近,故腰椎的疾患由其附近的穴位进行治疗。

 

第三章 腹针的临床应用

 

腹针疗法是以中医的理、法、方、穴,通过在腹部进行针刺调节脏腑、经络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新方法,一般而言,只要能临证悉变,依理施法,便有较广的适应证和较好的疗效,因此,较好地体现了中医'整体现念、辨证施治'的基本特色。本章从腹针的适应证、禁忌证,腹针的针刺手法,腹针的常用处方等3个方面对腹针进行分析,使大家对腹针的规律近行一定的了解。

第一节 腹针的适应证、禁忌证

应用腹部穴位来治疗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内脏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这些传统的治疗方法、前人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我们不做讨论,腹针的适应证及禁忌证.仅以全身疾病为前题。

一、腹针的适应证

由于腹针是以调整脏腑的功能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因此,腹针的治疗以调动与调节人体的内脏功能为目的,使之运转逐渐地有序化。故而较大地依赖人体的本身。一般而言,腹针的适应证为内因性疾病,即内伤性疾病或久病及里的疑难病、慢性病为主要的适应证。临床上大致可以分为:(1)病程较久的内伤脏腑的全身件疾病如:脑血管病后遗症、老年性痴呆、脑动脉硬化、心血管病、高血压、癔病等。(2)脏腑失衡后引起的疾病如:血栓性耳聋、眼底出血、球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等。(3)虽病程较短,但与脏腑的正气不足相关的疾病如:肩周炎、坐骨神经痛、关节炎、颈椎综合症、腰痛、双腿麻木、酸困等。(4)其他的针灸适应证,经治疗疗效不佳者,均可为腹针的适应证。

二、腹针的禁忌证

腹针的刺激部位是腹部.因此.一切原因不明的急腹症均为禁忌证,以免因针刺而引起误诊。此外,急性腹膜炎、肝脾肿大引起的脐静脉曲张、腹腔内部的肿瘤并广泛转移,妇女的大月份孕期均为禁忌症。对长期慢性病而致体质衰弱的病人,在施术时亦需慎谨处之。
如肝脾肿大则需注意针刺两肋时个宜太深,以免损伤实质性脏器。

第二节 腹针的针刺手法

在腹针前首先应检查肝、脾的大小及是否触痛。然后对准备施治的部位从上而下地进行触压、对每一个部位的肌紧张、压痛、痞块、积结都应进行仔细的甄别,了解上述症状的出现是否与治疗的疾病相关,然后进行治疗。有时腹部的一些反应不仅能帮助明确诊断对针灸的处方进行调整.而且对一些被忽略的疾病也能提供相当有价值的诊断信息,从而使疾病的诊治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腹针施术时,应根据病人的胖瘦,脂肪的浮薄,病程的长短,病气的深浅,疾病的虚实等几个方面来选择针具的长短、进针的深浅及手法的补泻。

一、针具的选择

为了避免针刺意外的发生,便于控制进针的深度,腹针时通常采用每一个病人使用统一长度的针具来进行治疗。一般而言,体型较高大或胖短体型的人,腹壁的脂肪层较厚,太短的针有时达不到施治的深度,一般选用60毫米长度的针具治疗。而中度肥胖及普通体型的人,腹壁的脂肪层适中,一般采用50毫米长度的针具治疗。削瘦体型的人,腹壁的脂肪很薄,较易刺穿腹壁层.一般采用更短-些的如40毫米长度的针具治疗。这样,不仅可施术时针具得心应手,而且可以在进针时减少病人的痛苦及使进针的深度得到很好的控制。

二、进针的深度

腹壁层较厚,针刺时不仅疼痛程度较轻而且便于施术。由于腹壁的分层局部解剖结构各不相同,因此,影响的外周系统亦有明显的不同,往往同样的一组穴位可以依据进针的深浅不同而可以治疗多种疾病。故腹针时将进针深区分为天、地、人三部。一般病程较短或其邪在表的病.针刺天部(即浅刺);病程虽长,未及脏腑或其邪在腠里的病。针刺人部(即中刺);病程较长,累及脏腑或其邪在里的病针刺地部(即深刺)。但是,在运用时也有例外,如腰部的疼痛,虽病程短而往往采用针刺地部较易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在临床应用时亦应灵活多变。

三、针刺的手法

腹部进针时首先应避开毛孔、血管,然后施术要轻、缓。如针尖抵达予计的深度时,-般采用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的手法,使腹腔内的大网膜有足够的时间游离,避开针体,以避免刺伤内脏。施术时一般采用三部法,即候气、行气、催气手法。进针后,停留3-5分钟谓之候气,3-5分钟后再捻转使局部产生针感,谓之行气;再隔5分钟行针1次加强针感使之向四周或远处扩散谓之催气;留针30分钟起针。

腹针的补泻手法依刺激的强弱而定,弱刺激为补,强刺激为泻。因腹针的适应证以慢性病为多,而慢性病又久病则虚,故腹针时补多泻少。施补法时除采用手法外,多施以灸法,灸时可由上而下地对每个针刺的穴位温灸,也可以艾灸架置于神阙穴,以壮元阳、温经络、使腹针的疗效得以提高。

四、常用的针刺法

腹针时,常可在针刺后使疾病的症状很快缓解,且症状的缓解与某一主穴有确凿的相关性时可在该穴的基础上拓展施用三角针、三星法、梅花刺等不同的针刺法,以加强主穴的治疗作用,这样,不仅可使腹部的穴位大大增加而又便于记忆,以取得更佳的临床效果。

(一)三角针
三角针是以主穴为顶点向上或向下各距3-5分,分别再刺两针使三针形成等腰或等边三角形的针刺方法。这种针法适宜于症状比较局限的疾病。如膝关节疼痛、局部关节疼痛等。针与针之间的距离则由患病部位的大小以定远近。

(二)三星法
三星法是以主穴为基础向上下、左右或与神阙呈放射性排列,各距主穴3-5分,分别各刺1针,形成并行排列的针刺方法。这种针法适宜于症状呈带状或条状的疾病。如坐骨神经痛等。针与针之间的距离由患病部位的长短而定。

(三)梅花刺
梅花刺是以主穴为中心,上下左右各距3-5分各刺一针,共5针使针体形成梅花的图案的针刺方法。这种针法适宜于病情较重且病程较长的病人,也可在三星法疗效不佳时采用,使治疗的强度得到增加。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针刺法的使用前题是以能改善临床症状的主穴为核心进行运用,因此,处方中相对特效穴的筛选正确有否直接影响到疗效,而选用那-种针刺法则依据病位的大小。疾病的程度与病程的长短。同时,针刺的方法亦可变通,如加-针便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便无需再刺,如三角针后尚不满意亦可再针一针以观后效。总之,既不可已建功而凑其数又不可功未成而草收兵,应以临床的治疗需要而适当掌握。

 

第四章 腹针的常用处方

 

处方,是一种药物或穴位的组合,它具有相对的针对性。每一种疾病都有大致相同的几种处方,以适应临证时的相对个体差。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了多种腹针适应证较广的常用处方,这样为临证施治时的选穴辨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这些处方的应用虽有-定的规定,但在临床上又可灵活加减,使之与传统的中医理论更为贴近。本节把几种的常用的处方介绍如下:

一、天地针的组成及适应证:天地针是一组腹针的常用方,由中脘、关元组成。腹针以神阙为中,中脘为天,关元为地。中脘是胃之募穴,胃与脾相表里,有水谷之海之称;关元是小肠的募穴,别名丹田,有培肾固本、补气回阳之功,故两穴合用具有补脾肾之功能。

二、引气归元的组成及适应证:引气归元由:中脘、下脘、气海、关元4穴组成。方中中脘、下脘均属胃脘,两穴含有理中焦,调升降的作用;且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故兼有主肺气肃降的功能,气海为气之海,关元培肾固本;肾又主先天之原气,故此四穴含“以后天养先天'之意,故名'引气归元'。《难经·四难》曰:'呼出心与肺,吸人肾与肝'。故有治心肺、调脾胃、补肝肾的功能。

三、腹四关、调脾气、风湿点的组成及适应证 :腹四关由:滑肉门、外陵左右共4个穴位组成。滑肉门位于神阙之上,治疗躯干上段及上肢疾患,外陵位于神阙之下,治疗下腹及下肢疾患 。该4穴具有通调气血、疏理经气使之上输下达肢体末端的作用,是引脏腑之气向全身布散的妙穴,故称'腹四关'。临床用于治疗全身性疾病。与引气归元或天地针合用时,兼有通腑之妙。调脾气由左右两个大横穴组成。大横是足太阴脾经的经穴。文献记载以治大风逆气、四肢不举、多寒、善悲为主。但近年来大横穴的临床应用除用于驱虫外,其他报道甚鲜。根据作者多年经验认为大横具有调整脾脏功能、祛湿、健脾、滑利关节的作用,故常与腹四关合用治疗腰部疾患和坐骨神经痛,与风湿点合用治疗全身关节炎或肩周炎等症。风湿点是作者的经验穴,上风湿点位于滑肉门穴的外5分、上5分;下风湿点位于外陵穴的外5分下5分。风湿点有消肿,止痛作用与大横合用可祛风滑利关节、消肿痛开淤血。治疗肩、肘疾病时可仅用上风湿点,治疗下肢疾病时,也可仅配下风湿点。

 

第五章 常见病症的腹针治疗

 

中医以整体现念、辨证施治为两大基本特色。因此,临症时必须对患者的整体状况有较详的了解。可能来诊的病人不仅仅是一种病,也可能病人对症状的描述仅仅是-些表象。故而必须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检查后,在明确诊断的前题下才能确定对病人数种疾病或一种疾病的数种症状的治疗顺序产生辩证施治的方法。所以腹针提出了'先从诊断入手,再看辨证妥否,尔后操术勿燥,依情再做加减'的主张。强调辨证施治必须建立在诊断的基础上,而这里我们所讲的诊断,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西医对疾病的诊断,其次是中医对诊断的进一步证候分型,即所谓的先辨病,后辨证。

古人云:'一针,二灸,三服药'说明针灸治病时速度最快捷,应当做为治疗方法的首选。临床上针灸的方法多种多样,针具的种类五花八门,而任何的一种针灸方法都有其独到的地方,都可能对某些病种有独特的疗效。而任何的一种针法都可能有相对的适应证,因此,掌握多种疗法才能在临症时根据病情的不同需求或不同阶段采用最佳的治疗方法。笔者认为这样才是对针灸的科学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使针灸学科的发展纳入健康的轨道。

腹针治疗慢性病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除对适应证的筛选外,还有一些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诊断明确之后,选择对症的处方很重要。而每种疾病的处方只是从临床应用中反复提纯出来的具有共性特点的穴位组合,只要对症从理论上讲应当有效,但是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合理的辨证才能取得较佳的效果。

正确的处方确定之后,能否对穴位进行准确的定位,便是影响疗效的又一因素,穴位的相对特异性与穴位的位置相关。例如我们说足三里可以影响胃的蠕动时。所讲的是足三里的位置是一个已知的定位点而不是一个任意点。如果不能按标准的取穴方法去取穴或取的穴位与定位相差甚远,那么很难讲是否对胃的蠕动有影响。二十多年的研究中发现腹穴的定位必须准确。往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因此,取穴时必须反复地度量。

 

腹 针 无 痛 治 百 病

 

一、心血管疾病

1、冠心病胸闷胸痛

引气归元,水分,左商曲,左气旁,双气穴。

2、冠心病心慌心悸

引气归元,左气旁,双气穴。

3、冠心病搭桥术后术口疼痛

引气归元,水分,左商曲,可于心脏的腹部投影区点剌;左气旁。

3、冠心病搭桥术后胃肠功能紊乱

引气归元,大横,双气穴,双天枢。

4、冠心病搭桥术后体虚

中脘,下脘,气海灸,关元灸,双天枢,双气穴灸,关元下灸。

5、冠心病失眠

引气归元,双商曲,双气穴,双气旁,腹四关。

6、高血压病头晕

引气归元,双商曲,双气穴,滑肉门,双水道。

7、高血压病头痛

中脘、气海、关元、双阴都、双天枢、双滑肉门。

8、高血压病失眠

引气归元、双商曲、双气旁、腹四关。

9、高血压病心悸

引气归元、左商曲、水分、左气穴。

 

二、精神神经疾病

1、中风后遗症

引气归元、患侧滑肉门、上风湿点、患侧外陵、下风湿点、健侧商曲。

2帕金森病精神障碍

引气归元、上脘、双阴都、双太乙、双天枢。

 

3、帕金森病服药副反应症状

引气归元、双商曲、双气穴、腹四关、双天枢。

4、紧张型头痛

引气归元、双气穴、双四满、石关。

5、偏头痛

引气归元、双滑肉门、患侧商曲、中脘上或旁、患侧石关。

6、三叉神经痛

天地针、双滑肉门、双气穴、双上风湿点。

7、三叉神经痛急性发作

天地针、双滑肉门、上风湿点、患侧阴都、中脘上。

8、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引气归元、双商曲、双滑肉门

9、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

引气归元、双商曲、双滑肉门、双阴都。

10、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头痛

引气归元、双商曲、双滑肉门、中脘上。

11、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视觉障碍

引气归元、中脘上、双阴都、双气穴、双滑肉门、

12、失眠

引气归元、腹四关、双商曲、双气旁、双气穴。

13、抑郁症

引气归元、双气穴、双气旁、关元下。

14、肝气郁结型抑郁症

引气归元、双四满、石门、双日月、双气旁。

15、痰气郁结型抑郁症

引气归元、双商曲、双气穴。

16、心脾两虚型抑郁症

引气归元、双滑肉门、双大横、双梁门。

17、肝肾阴虚型抑郁症

引气归元、腹四关、双大横。

 

 

18、小儿神经性尿频

天地针、中极、双水道。

19、多汗症

引气归元、腹四关、双商曲、双气穴。

三、消化系统疾病

1、胆囊炎

引气归元、双天枢、患侧上风湿点。

2、小儿消化不良

引气归元、天枢。

3、慢性传输型便秘

引气归元、双天枢、左下风湿点。

4、出口梗阻性便秘

引气归元、双天枢、曲骨、双下风湿点,会阴或长强。

5、混合型便秘

引气归元、双天枢、曲骨、双下风湿点,会阴或长强。

6、辩证治疗便秘

热秘:配合谷、支沟、曲池。

气秘:配阳陵泉、行间。

虚秘:配足三里、三阴交。

冷秘:配照海、神阙加灸。

四、妇科疾病

1、更年期月经不调

引气归元、中极、双气穴、双四满。

热证加中注;脾虚加天枢;气滞加带脉;或加腹部奇穴外四满(石门穴旁开1.5寸)、肠遗

(中极穴旁开2.5寸)、经中(气海旁开3寸)、通经(大横旁开1寸)。

2、更年期崩漏

中极、关元、双石门、阴交、双门穴(关元旁开3寸)

3、更年期精神障碍

天地针、上脘、双阴都、双太乙、双天枢。

多恐善悲,惊悸,欲太息加大横;吞酸,太息善悲加日月;眩晕,四肢麻木加下脘上。

 

4、更年期秘尿系统疾病

中脘、关元、气海。大横、双下风湿点。

5、子宫肌瘤

引气归元、外陵、中极、双四满、双水道。

6、痛经

气海、关元、双下风湿点。

7、月经不调

引气归元

8、月经先期

引气归元、左上风湿点(我认为应该是右上风湿点)。

9、月经后期

引气归元、中极、双气穴、双下风湿点。

10、月经先后不定期

引气归元、中极、双气穴。

11、月经过少

引气归元、中极、双气穴、双下风湿点、双水道。

12、月经过多

引气归元、双大横。

13、闭经

引气归元、中极、双气穴、双下风湿点、双水道。

五、骨科疾病

1、颈椎病

天地针、双商曲、双滑肉门。

神经根型加双石关;

椎动脉型加下脘上;

耳鸣、眼花、恶心、呕吐等症状加双气旁。

头痛、头晕、记忆里下降、心悸、心慌症状较重加双气穴;

交感型加左气旁。

2、腰椎病

气海、关元、水分。

 

急性椎问盘突出:人中、印堂;

陈旧性椎间盘突出:双气穴;

以腰痛为主:双外陵、双气穴、双四满;

合并坐骨神经痛:健侧气旁、患侧外陵、患侧下风湿点、患侧下风湿下点。

3、强直性脊柱炎

引气归元、中极、双气穴、双大横。

4、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痛

引气归元、中极、双气旁、双气穴、腹四关、双大横。

5、强直性脊柱炎颈椎、胸椎病变

引气归元、双商曲、腹四关、双天枢。

6、强直性脊柱炎周围大关节症状

引气归元、腹四关、双大横、双下风湿点。

7、肩周炎

中脘、健侧商曲、患侧滑肉门。

肩部疼痛范围较大:滑肉门三角;肩部疼痛范围较局限时,以滑肉门为顶点的三角取穴距离缩短。

8、网球肘

中脘、健侧商曲、患侧滑肉门、患侧上风湿点。

9、腕管综合征

中脘、健侧商曲、患侧滑肉门、患侧上风湿点、患侧上风湿外点。

10、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天地针、健侧气旁、患侧外陵、患侧下风湿点。

11、痛风急性发作

引气归元、腹四关、双上风湿点。

犯处加对应点。

12、慢性痛风关节炎

引气归元、双气旁、双气穴、腹四关、双下风湿点、双下风湿下点。

六、其他疾病

1、糖尿病

引气归元、双商曲、腹四关、双上风湿点。

 

 

2、外感发热

中脘、下脘、双上风湿点。

3、外感发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痛

中脘、下脘、下脘下、双上风湿点、气海、关元。

4、痤疮

引气归元、腹四关、双上风湿点、双气穴。

5、皱纹

引气归元、双商曲、双气穴、双滑肉门。

6、黄褐斑

引气归元、双上风湿点、双滑肉门、双天枢。

7、减肥

引气归元、腹四关、双大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