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唐风到国风:日本贵族的艺术品味

 kd3qlqtw1b6r8b 2019-01-20
从唐风到国风:日本贵族的艺术品味

平安时代是日本古代的最后一个时代。紫式部:“处身世界中,何忧之有?山樱花在我眼前灿放,愿其永如是……”花宴舞乐,吟咏诗歌,四季荣枯,优雅浮华,万斛思绪,纷杂的世相,道不尽的物哀。

藤原时期

贵族主政

天皇年幼时的辅佐职为“摄政”,成人后的辅佐职为“关白”,谁能掌握“摄关政治”,谁就拥有政治实权。平安时代9世纪中叶起,政权实际上落入藤原氏手中,藤原氏运用当时贵族社会中“养育子弟之责任在其母亲之父,意即外祖父”的传统,将女儿嫁入皇室,使其子成为天皇,自己成为外祖父,而天皇也要听外祖父的话。藉由联姻,藤原数代为“摄关”,掌握政治大权。在藤原道长(966-1027)掌权时臻于巅峰,他的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三任天皇:一条天皇、三条天皇、后一条天皇,成为史上有名的“一家立三后”,权势如日中天,他吟咏和歌“此世即吾世,如月满无缺”。

平安中后期政权为藤原氏主宰,被称为“藤原时期”(897-1185),主旋律是贵族,他们主导着政治、文学、艺术、文化发展。此期的贵族们虽依然欣赏中国诗画,但逐渐显现出日本独有的和风美学样式,从奈良时代的“唐风”转变为平安后期的“国风”。中国唐代在安史之乱(755-763)后国力日衰,崇高的国际地位瓦解。在“大唐凋敝”的状况下,公元894年日本废止遣唐使,大规模的中国文化输入告一段落,日本独自风土环境、生活感情的文化内容形式加速发展。假名文字提供和歌吟咏的源头,纪事、传说构成物语的活泉,假名书法成就达到巅峰,大和绘描绘出本地风情、四季自然的细腻情感。

汉字与假名

小野道风《唐诗断简》→《万叶集》《古今和歌集》

在日本平假名、片假名诞生前,汉字被日本人视为正规的文字,有“真名”之称。写在平纹丝绸上的小野道风《唐诗断简》(图1)反映了该时代特色。当时的贵族们熟悉唐风,小野道风(894-966)以汉字写唐诗,带有王羲之的书法风格,且笔致丰润柔软。惜流传过程中丝绸受损,文字笔画有所缺失,后世补写随处可见,然其墨迹神采犹可推见,与书法家藤原佐理(944-998)、藤原行成(972-1027)的墨迹,并称“三迹”。此挂轴为日本桥古美术商壶中居的创始人广田松繁氏(1897-1973)生前心爱之物,以精美的锦缎装裱,可见其推重珍视。

从唐风到国风:日本贵族的艺术品味

图1:小野道风,《唐诗断简》,平安时代10世纪,26.1×36.8厘米,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日本重要文化财

诗歌领域的和风化,可推及第一部和歌总集──《万叶集》。该书约成书于759年,收录4世纪到8世纪,上至天皇贵族下至贩夫走卒社会各阶层共约4500首和歌,犹如中国的《诗经》。而当时假名尚未成熟,日人以汉字表音的方式来书写,称为“万叶假名”。现存平安时代的《万叶集》手抄本中,“元历校本”与“桂本”“蓝纸本”“金泽本”及“天治本”,并誉为“五大万叶集”。所谓元历校本(图2),系因卷二十末尾有元历元年(1184)校勘完成时所题的跋款,故而名之。上述诸抄本中,以元历校本所保存的和歌篇数最多,且是集十数家书法名家合作而成,因此特别受到重视,卷一向来传为藤原行成之笔,他亦被视为完成和样化书法的关键书家。抄本用纸,乃纸张刚漉成之际、特别加入紫色和蓝色纤维,表现出如云朵般装饰花纹的“鸟子纸”,柔美抒情,在细致的淡墨界栏间以万叶假名及假名抄写。

从唐风到国风:日本贵族的艺术品味

图2:《万叶集》高松宫本第一卷/第十九卷(元历校本),局部,平安时代11世纪,写本,25×17厘米,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日本国宝

《万叶集》后,汉诗盛行数十年,和歌一度式微,甚至无一位当时的歌人留名于世。公元905年,纪贯之等人奉天皇命敕撰《古今和歌集》,这是日本文学史上第一部敕撰的和歌集,提升并确立了和歌的地位及正统性。全书共20卷,主要为四季、爱情、别离等主题,收录1100首和歌,有别于《万叶集》的质朴,更倾向于纤细优美的贵族品味。无论欢喜或悲戚,只要是表达心意,当时的贵族们皆吟咏和歌,正如《古今和歌集》真名序:“夫和歌者,托其根于心地,发其华于词林者也。人之在世,不能无为,思虑易迁,哀乐相变。感生于志,咏形于言。”在《古今和歌集》问世后,和歌的歌咏与书写蔚为潮流,其抄本成为风靡一时的馈赠佳品,为当时最奢侈且最具诚意的礼品,分为书本状和卷轴状,抄写用纸有由中国进口的纸张或具漂亮装饰的和纸,再请名家书写,十分讲究。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藏书写于11世纪的《古今和歌集》(高野切)(图3),乃现存最古老的抄本,闪闪发光的云母粉散布其间,成为代表杰作。

从唐风到国风:日本贵族的艺术品味

图3:《古今和歌集》第十九卷断简,局部,平安时代11世纪,写本,26.3×59厘米,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日本重要文化财

和歌书写与平假名的发展密切相关,透过简化省略汉字笔画的渐变,日本在11世纪表音系统的假名文字趋于成熟。片假名从中文楷书演变,用于公文、佛经抄写或印刷;平假名来自中文的草书,适于诵读、歌咏,用于私人书信、短歌俳句、日记小说,更能自由地表达情感。《古今和歌集》(高野切)其字体成为现今平假名的原型,完成时代为平假名的黄金时代,假名书法的美达到至高点。原作由三人合作而成,该断简书法以细笔中锋写成,勾勒出尖细漂亮的字型,随着连笔线条,圆润滑细的表音文字相连,洋溢着明快流动之美,墨色浓淡、笔画粗细的微妙变化,产生一种优雅舒畅的节奏感,据推测此书乃出自三人中最年轻的书法家。原作应为卷轴形式,或因方便鉴赏不知何时被裁分为大小不一的各段。16世纪末期,权倾天下的丰臣秀吉得到其中一段,并将此送给高野山寺院里的僧侣,因而被称为高野切,同一套的断简也就被称为高野切。《古今和歌集》的影响力穿透整个上流社会。因联姻取得权势的氏族政治实况,贵族对女儿的教养极度重视,“首先你要学习书法,第二是乐器弹奏要比任何人都好,最后是要能背诵《古今和歌集》的所有诗歌。”展件里后伏见天皇(1288-1336)手抄《古今和歌集》亦说明了该书的重要性。

贵族生活全记录

《源氏物语》物哀千年

诗歌之外,日本古代散文最早出现的文学体裁是物语,且于平安时代兴盛。物语乃将发生的事向人诉说,相当于早期小说的形式。随着物语文学发展,人们将这些故事图绘而出,结合日本风情大和绘的叙事长卷图画,又称为绘卷。此次展出的物语相关作品有:13世纪《荣花物语》现存最古老抄本(图4)、17世纪《荣花物语图》屏风、13世纪《伊势物语》断简、13世纪《住吉物语》绘卷断简、17世纪《源氏物语图》屏风。这些故事创作于平安时代,于后世颂读不绝,成为重要的绘画题材。其中,以女作家紫式部约1005年成书的《源氏物语》为物语文学高峰,有日本《红楼梦》之称。但实际上,它比《红楼梦》问世早700余年,是世界第一部长篇写实小说,深刻影响日本文学的风格与发展,开启了“物哀”的时代,成为日本的精神与美学核心之一(“物哀”难以明确定义,指称人接触外部世界,触发内心深沉的幽微情感)。全书共54帖卷,近百万字,出现约800首和歌,以藤原道长摄政下的平安王朝贵族社会盛极而衰这段历史作为背景,故事涉及三代,经历七十余年,出场人物逾400人,主要角色达二三十人,透过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经历和爱情故事,描写了当时贵族政治联姻、垄断权力的腐败政治与淫逸生活,对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入微,为贵族世界的全景图,一部平安时代的历史画卷,真实地反映了时代面貌,具深层的历史意义与深邃的文化内涵。

《源氏物语》书成一世纪后,绘卷诞生。绘卷全十卷,近百幅,今仅残存绘画19幅、词书20幅,分藏于德川美术馆、五岛美术馆。画卷构图采用鸟瞰式的“吹拔屋台”法,去除屋顶、墙壁,直接透视屋内人物的动态;人物面貌不分男女皆绘以“引目钩鼻”法,细笔一线的眼睛、“ㄑ”字的鼻形,类型化的面容无法窥视个性,乃藉由场景空间的倾斜或稳定、时序色彩的微妙变化等,衬托表现人物的心境。艳丽的色彩、静止的画面,透露出贵族绚烂已去的感伤。此后的镰仓、室町、安土桃山(图5)、江户时代对《源氏物语》依然憧憬,绘画表现也有着屏风画、扇面画、白描画、色纸画等多元形式。本展的传江户时代17世纪土佐光起作《源氏物语图》六折屏风(图6),双面各绘《初音》《若菜上》卷。描绘《初音》一面,乃源氏在傍晚时分拜访明石姬之时,搁着古琴的室内不见明石姬的身影,只见缀册和习字后的纸稿随意地散落在屋内。“推开内客厅旁边走廊的门,顺风便袭来一股幽香,飘自帘幕,顿觉居所格外幽雅。源氏信步走进室内,却不见明石姬身影。环顾四周,但见许多笔记稿散置在砚箱旁边,遂拿起来随意翻看。旁边铺一张中国织锦制茵褥,镶着华丽花边,上置一张丽琴。在一个精巧的圆火钵内,浓熏待从香,其中又混合着衣被香,香气极为袭人。”土佐光起于画面布置上,让观者隔着竹帘窥见室内的手法,虽在以往的源氏物语绘画中也有部分作品曾经使用过,然而在这里用了更大胆的构思,将屏风整体安排为竹帘,使观看屏风的人产生一种错觉,仿若透过竹帘窥探物语的一个场景。这张画首先描绘了室内的风景,再用绿青色描绘出不及1毫米的细密线条,如同竹帘的竹条般,平行堆栈在风景之上,手法细腻非凡。土佐光起的作品,从传统大和绘的绘画主题,到汉画系的山水画或南宋院体画风的花鸟画,极具广度。他的作品风格继承了父亲土佐光则的细致表现手法,同时也纳入了江户狩野派潇洒端丽、轻巧的表现手法。另外,也开创了新的绘图样式,例如意图表现隔着竹帘窥视室内的《源氏物语初音·若菜图屏风》(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或者是意图将樱花树及枫树模拟为左右互咏比赛歌人的《樱枫短册图屏风》(美国芝加哥美术馆藏)等。

从唐风到国风:日本贵族的艺术品味

图4:《柳桥水车图屏风》,局部,安土桃山时代16世纪,各面154.8×327.5厘米,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日本重要美术品

从唐风到国风:日本贵族的艺术品味

图5:土佐光起,《源氏物语图》屏风,局部,传江户时代17世纪,各面85.1×252.1厘米,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400年的平安时代

永恒的日本古典文化

格外引人注目的,平安时代诸多重要文学经典创作者为女性作家,在世界文学舞台上取得璀璨耀眼的成就,以紫式部《源氏物语》和清少纳言《枕草子》为“平安双璧”。她们以假名描写华丽的宫廷贵族文化,记录宫廷日常活动、各种礼仪,及宫廷妇女的服装、容貌、礼节等,除高度的文学价值,并有着极高的史料价值。贵族们对美丽和优雅举止十分敏感,他们将感情修养和美感生活相融合,贵族女性的“十二单”衣着配色,以及诗集、书法、香料、情书信笺的制作,表现出纤细情感、精致品味和色彩艺术的优雅美丽。

绵延超过400年的平安时代,从唐风到国风、唐绘到大和绘,形塑了日本的古典文化,创立了属于日本的美感规范与抒情的视觉形象。平安朝文化以贵族生活的优雅情调为背景,直至后世,仍是浪漫的象征及艺术创作憧憬的对象。平安贵族纤细优美的审美品味,无一不见于当时的文学作品,留存于世的书法、绘画、工艺作品等,呈现出高格调的沉静抒情感,以及对男女情感、人间世相、四季自然深深眷恋的物哀。此期的美学倾向被传承且发扬,成为日本文艺上的重要特色,若要说源远流长的日本美术史,世人普遍印象的“日本味”情调,平安时代的贵族趣味绝对是起点。

蓝玉琦,《典藏·古美术》采访主编,《典藏‧读天下》特约编辑

图 | 东京国立博物馆、台北故宫

参考书目与延伸阅读

唐月梅编著、叶渭渠主编,《日本文学》,上海:上海三联,2006

紫式部著、叶渭渠编译,《源氏物语图典》,台北:八方,2006

李钦贤,《日本美术史话》,台北:雄狮图书,1993

徐小虎著、许燕贞译,《日本美术史》,台北:南天书局,199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