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修复电池对电池进行过放电时,常常碰到单格反极现象。单格反极和单格落后其实都是电池不均衡的表现。那么为什么电池会出现反极呢? 以前网上有人介绍说这是电池有单格短路,还有人说这是单格严重硫化或正极板严重软化所致。情况是这样吗?本人对此曾做过下面两种检查和试验。 将一块使用11个月的10AH电池放电到10.5V后进行过放电,电池电压迅速下降到7V左右。经查,有两个单格(2、5格)电压分别为-2.11V和-1.23V,然后拆解这块电池,把六个格的集群全部提出,使用放大镜观察两个坏格和其他所谓好格的差别。 遗憾的是并没有发现坏格比好格有什么差异,坏格负极板的硫化程度不比其他格负极板差多少,同样坏格的正极板也不比其它格正极板差多少。这种检查在不同品牌电池中做过多次,结论基本如上所述。 为进一步验证,我有做了下列实验:将一组出厂只有7个月的3610电池,放电到10.5V后,用12V/25W灯泡继续放电至0V,然后使用活化仪反向充电至-8V,电池发热到65℃,放电至0V。 电池温度下降后继续反充电,再放电,这样反充电——放电——反充电——放电,经过大约10多次处理,电池反向电压静态稳定在-12.80V左右,装上电动车骑行使用,居然行驶了将近20分钟。 这个实验对我启发很大,他告诉我,单格落后或者反极的原因,不是仅仅因为这个单格负极板硫化或正极板软化严重所致,那么如何解释呢?且见下回分解。(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