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拿男人的内裤来佐证经济走势?就怕水土不服

 昵称61887781 2019-01-21

据京东大数据研究院称,2017年,辽宁男士内裤销量同比增长42%;2018年,辽宁男士内裤销量同比增长32%,由此得出辽宁经济呈不断回暖趋势的结论,一时间,该消息引发网络热议。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内裤销量激增,经济回暖到底靠不靠谱?外链

 

年终岁末,一则内裤销量激增佐证经济回暖的消息,引发网友纷纷调侃。男人的裤衩,尤其是中国男人的裤衩,到底能不能佐证经济的走势呢?

“内裤理论”的提出时间不算短了,与之相类似的还有“口红效应”以及“裙摆定律”,不同之处在于,后两者是女性的消费品,且正好跟男人内裤佐证经济升温的趋势相反。

但究其本质看,无论是套在下半身的,还是涂在嘴唇上的,这一类“理论、效应”的特点都是:通过观测一项和多项日常消费品的销量,进而分析、研判、证明当下的经济趋势是变好或变坏。它的提出以及最先的运用,都是从美国开始的——但问题的症结也恰恰在此。

消费观念趋同的山姆大叔

早在2000年,美国的城镇化率就达到82%以上,可以看出,美国几乎所有的人口都居住在城市。而工业化文明的特点是量化和流水线式的,不管两地之间相距多远,由于经贸的勾连,从而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消费观念,几乎是一致的。

美国的专栏作家艾伦瑞克在体验全美穷人生活的过程中,无论是在东北部的缅因州,还是最南端的佛罗里达,只要是相同的阶层,从工作的属性,到人们的消费观,再到工资水平,都大同小异。这表明,工业化由于脱离了农耕文明时代不同地域里不同自然环境的束缚,进而使得每一座城市,都如同批量生产出来似的。

另一方面,除了工业文明时代城市生活的趋同,美国同时是一个没有历史以及农业根系的移民国家。不同国家的人怀着相同的梦想来这片土地上淘金,使得人们对未来的构想和憧憬是一致的。这和工业文明的城市生活特点形成了叠加效应。

都居住在城市里,相同阶层里人们的消费观念又基本一致,再加上地域的差异性很小,如此一来,日常消费品销量的增加或减少,就可以相对准确的预测经济的走势了。

城乡消费差距

设若只是照本宣科的将这个模式套用在咱们自己身上,表面看起来可行,实际上,则是忘记了咱们和美国之间巨大的差异性。虽然都是裤衩,但中美两国男人的裤衩是不一样的。

截至到2017年,我国的城镇化率是57.4%,而美国在上世纪20年代就达到了这一水平。当城市和乡村两个区域里,分别还有旗鼓相当的人口时,可以肯定,城乡之间的消费观念以及消费水平,则会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笔者的朋友就说起过一个事例,东部地区的上海,某一款手机可能早已普及消费了,而在同一时期的云南保山,则才刚刚出现甚至于还没有出现。

数据则更直观。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是24445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是10955元。其中衣着消费支出城镇居民人均1758元,而农村居民人均只有612元。

再者,即使是在同一个地区,城市和乡镇之间,日用品的销量和需求,也有区别。试想,有关男人裤衩的销量,其统计如果不分城乡,或者是仅限于城市,那这个数据便没有任何意义。

网购能够让不同地区里的人,买到相同价格的物品。 

网购平台的差距

有人会反驳,虽然我国的城镇化率还不是太高,但农村的巨大人流,也基本都是在城市里工作生活,这就使得同一阶层里人们的消费水平基本上一致。何况,我们还发明了网购,能够让不同地区里的人,买到相同价格的物品。

这是事实,尤其网购,近几年有效弥合了城乡之间的消费差距。而且,这次有关男人裤衩销量的数据,也正是来自网购平台。

可是,当你看到网购平台确实弥合了消费差距,你是不是同时又在嘲讽2018年异军突起的“拼多多”呢?一面被人频繁诟病为假货集散地,一面却被过亿的用户体量簇拥着轻松上市,无论从哪种角度看,这都是实实在在的悖论啊。可惜,嘲讽归嘲讽,绝大多数的群体,还都生活在“五环之外”,而且对便宜日用品的诱惑没有招架之力。

这充分说明,理论上人们可以通过网购买一样的产品,可实际上口袋里的钱不一样。也正因为存在着不同水平的消费群体,网购平台最终也产生了面向不同消费群体的分化。当你花一百块买了一条裤衩时,另外一个人却可能花十块买了三条。那么,单一平台的裤衩销量,也就不具备预测经济走势的普遍性了。

工业文明使得各个城市之间的消费理念在缓慢趋同,可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又在随时随地抵消着这种趋势。这就导致,美国那种高度城镇化下形成的,以单一平台、单一日用品销量观测经济走势的模式,并不能直接拿来套用。它或许可以反映出经济形势的某个侧面走势。但整体形势,需要能同时体现出城乡情况的数据。况且,我们还有地域之间不同的生活习惯形成的长期差异。

生活习性和传统因素的影响

美国的无根发展,导致它没有历史包袱。同样都是城镇化高度发达的国家,欧洲的英法德意,各自国内的不同地区之间,由于历史传统等因素,人们的习性和生活习惯,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消费理念,是千差万别的。而咱们这里,不但地域辽阔,而且历史悠久,传统因素和不同地域习性对消费理念的影响更深。

按照内裤理论的逻辑推演,它所考虑的只是经济因素,加之美国人的重隐私习性,男人在公共场所裸露裤衩的几率并不大。可一旦加入中国的地域习性,情形立刻就变了。

比如北方那些爱泡澡的堂腻子,尤其是爱面子的北京老爷们儿,由于在公共澡堂晃悠的时间多,他们会穿一条破裤衩出现在澡友面前吗?美国由于消费习性的趋同,继而男人一旦大规模的购买裤衩,就能间接证明他们的腰包鼓了。可国内呢?裤衩销量的激增,有可能只是被一群堂腻子买走了。而泡澡的习惯,跟腰包鼓不鼓并没有直接联系。

同时,平台的销量数据只能说明裤衩卖的多,却并不知道哪些人买了裤衩。在性愈发开放的今天,也有可能是一些男人在满足自己骄傲的下半身。

有钱了才会买,这是常见的逻辑,国内却还有传统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勤俭持家是中国人流传千年的组训。另一方面,由于早些年物质匮乏时代的影响,国内四十岁以上的群体,其节俭意识相对于年轻人要浓厚许多。无论吃穿用度,有不少人即便有钱了,也不会按照时下的观念去消费。倒是不少年轻人,在超前消费的洗脑下,超支和入不敷出成为了常态。

由于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才持续了三四十年,物质匮乏时代的阴影还会作为一种传统,留在不少人的内心深处。因此,钱多了就一定会买的逻辑,有时候反倒被国内新兴的超前消费理念赶超了——那个用花呗凑起了一身名牌的年轻人,真的不算有钱。

城乡差距抵消着消费观念趋同,传统因素和不同区域间的生活习性也深刻影响着大众的购物习惯,综合来看,单一日用品的销量,并不能全面客观的佐证经济走势。因此,对自己有利了就跟国外观念一致,对自己不利了就赶紧祭出中国特色的习惯,真得改改了。

1860年,英国的炮兵部队在去北京的路上被无人驾驶的马车队搞得没办法,因为英国军队中没有一个人能够叫中国牲口走动一步。

早期的希腊女性除了染发和佩戴假发外,几乎不化妆,只有一个特殊阶层会使用到口红,那便是妓女。 当商家不厌其烦地打出广告宣传,使得化妆品一时间几乎家喻户晓。在潜移默化中,社会的化妆观念在不断转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