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初四王”绘画的经典意义

 泰阳汉子 2019-01-21

清初四王,是指清朝初期以王时敏为首的四位著名画家: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和王翚,又称江左四王。他们在艺术思想上的共同特点是仿古,把宋元名家的笔法视为最高标准,这种思想因受到皇帝的认可和提倡,四人画风接近,按传统审美模式的心理定式,形成“四王”画派,当时以正统地位雄踞于画坛。因此被尊为“正宗”。

王时敏 仿古山水册 册页 (八开) 设色纸本

“四王”之首的王时敏是“四王”绘画的奠基人,使得“四王”绘画延续与发展董其昌画学思想,重文人精神,用笔以阴柔、内向为取向,恰好符合了中国文化的审美基调——温柔敦厚、中庸内敛。不仅实践了董其昌倡导的画学理论,也符合民族的审美习惯。

王鉴 仿古山水册  册页 (十开) 设色纸本

“四王”绘画的经典意义在于集中融合了中国古典绘画的笔墨精华。就笔墨表现的高度看,具有相当于“钢琴练习曲”的权威性。

“四王”以山水画为主,技法功力较深,画风崇尚摹古,绘画涵养一颗平和仁爱之心,而这一形式离不开精深的笔墨造诣。王翚、王原祁一度出入宫禁,煊赫南北。前者综合宋元各家各派,缔造一套体例完备的画格;后者把元代黄公望一系,糅和实质,融化精神,亦一成就。“四王”属于正统画派,同时也属文人画家,他们倡导南宗的绘画风格,创造出了另一种新风格。将中国画的笔墨水平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们各自画风略有区别,又以师承关系,分为“娄东”与“虞山”两派,影响了后代三百余年。

清 王翚 《仿巨然燕文贵山水图》 卷(局部)

“四王”画派的突破主要体现在艺术语言上,他们发展了干笔渴墨层层积染法,追求用笔本身的变化,要求有枯有润,有苍有秀。重视笔气的均匀贯通,空灵而有韵致。四王的绘画以仿古为自己的毕生追求, 摹古成为其绘画艺术的主流。不过,也正是如此,他们的艺术成就被限制,普遍缺乏师法自然的热忱,画风被其后继者变成僵死的八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