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识窗】刘绍本:“七月七”前话王母(2012年8月21日《今晚报》)

 一渔夫 2019-01-21
【知识窗】刘绍本:“七月七”前话王母(2012年8月21日《今晚报》) - 老张 - 老张的书房
王母娘娘
       本文原刊2012年8月21日《今晚报》今晚副刊,引用自网易网友ydcyjl的日志,发布日期2012年8月21日,特此说明并致谢忱。请喜欢的朋友欣赏。
“七月七”前话王母
刘绍本

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本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他们当然是这个传统节日的主角。但是凄美的故事间有个人物却不能不提到,那就是王母娘娘。

王母,也被称作西王母、金母和西姥。不仅在千百年来口耳相传的民间民俗故事里是个重要的角色,就是在远古神话中,各种传说里,乃至文学作品上,也都是个活跃的女性形象。要知道,女性“母”字前加上“王”字,很是不俗。后来夏商周三代的天子,都以王做称号;战国时列国国君皆称王;秦汉以后皇帝对亲属、臣属的最高封爵,也是王;以至形成泛指首领至尊,同类中最特出最大者。王母自然地被视为“上古时代的女首领”。

在遥远的古代神话中,这位王母已是地位十分崇高的女神。空口无凭,我们翻检历史典籍的文字记载,见到较早的描述是东晋修道士葛洪《枕中书》称:王母为盘古真人与太玄圣母通气结精而生。可见她生来就不一般。在战国初期成书的《山海经》,后由东晋人郭璞作过传注,就有四个地方提到过王母,其中“西次三经”载:“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在这里,王母的样子怪怪的,丑陋而令人诧异,只是个职掌瘟疫和刑罚的怪神,以长生不老为其特征。那么,她生活居住在哪儿呢?据《文选·张衡〈思玄赋〉》慨叹:“聘王母于银台兮,羞玉芝以疗饥。”看来银台这个地方也显得十分缥缈迷茫。

和古代神话有着紧密联系的便是历史传说了。神话,往往表现出古代人民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动情的向往;而传说则多是广大群众口头流传的关于某人某事的叙述或某种说法,它也涉及神仙和神化的古代人物,不过更显人性化罢了。还是东晋人郭璞,在他所注解的《穆天子传》里,便出现了与神话中完全不同的王母:那是一位雍容平和、善唱歌谣的妇人。此书写道:“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请)子无死,尚能复来。’”原来是周穆王姬满到西域巡游,与西王母相会瑶池之上。西王母咏唱了一首《白云歌》,言及路途遥远,相聚不易,但愿来日仍能重逢。这不很有人情味的嘛!难怪唐代诗人李白在《大猎赋》中畅歌此事:“哂穆王之荒诞,歌白云之西母。”而在东汉人班固所撰写的《汉武帝内传》里,王母俨然就是个年约三十,容貌绝世的女神。她曾访汉武帝刘彻,除了当面介绍八方巨海中仙人们所住的十个洲岛外,还赠以鲜桃。武帝食后,打算留下桃核养种,而王母称此桃三千年方能结实一次,且中夏地薄,故不能种。闹得皇帝只得遗憾作罢。

而广为传播的民间故事里,王母娘娘的形象,恰是融汇古代神话、历史传说乃至文艺创作于一炉,集其大成。其实,民间故事也就是一种传说,表现了广大民众的意愿与憧憬。这多年来,身居昆仑山上瑶池的王母,已经作为长生不老的象征;她所种植的仙桃,早被视成仙果,唐朝人就为当时广为传扬的俚谣有所记录:“俗语曰:‘王母甘桃,食之解劳’。”(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下》)特别是在七夕节的故事里,王母更是扮演了重要角色。“明天七月初七了,南天门开呀,王母娘娘的外孙女要来这里洗衣裳哩。”在华北平原上故事村耿村传讲的“牛郎织女”中,金童玉女见面无法分开,还是王母“拔出头上的银簪一划,划了一条天河,才把两人隔开了。为了惩罚喜鹊报错信儿,王母娘娘就叫喜鹊七月七那天来搭桥,让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这样,人间就有了鹊桥这个词儿”。

长久以来,就像西北一样,华北一带也传诵着不少有关王母胜迹之地的说法。刚刚离世的周汝昌先生,便在《北斗京华》一书记载过他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走访东便门内蟠桃宫的情景。在太行山东麓,灵寿、鹿泉、井陉、元氏乃至邢台等地,伴随着牛女传说,早有王母的故事。正定每年的蟠桃庙会,声势就很宏大。特别是平山县,有个村庄就是以王母命名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