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马上就要到来了,每到这个季节,孩子生病的次数也会增加,家长也都非常苦恼,为什么把孩子捧在手心里,照顾得已经非常仔细了,孩子还是会生病呢?尤其在秋冬交加的季节,穿多怕热,穿少怕冷,就差随时跟着孩子屁股后面跑 中医认为,小孩子是纯阴纯阳之体,且小孩的脏腑功能不成熟,特别是肺,小孩最常见的就是呼吸道的疾病尤其是感冒最多见,如果一不小心,多咳嗽几天,有的孩子就成了支气管炎、肺炎,医生说孩子得输液,看着孩子,当妈的哪个不心疼? 区分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的要点 最安全的方法推拿 一:平肝10分钟(风热) 中医认为肺合皮毛,外邪侵袭皮肤,肺部就会受到影响进而积热,用清肺的方法就能清除肺热,防止感冒咳嗽,并且能促进皮肤排除邪气。 选儿童左手掌心面,用指腹从儿童食指指根一直推向指尖处,连推10分钟。 二:平肝10分钟(风热) 平肝能够发散外邪。感冒,中医认为是风寒或风热邪气侵袭体表皮肤,通过推拿这个穴位,能够将入侵身体的风寒、风热邪气发散出体外以治愈疾病。 选儿童左手掌心面,用指腹从儿童食指指根一直推向指尖处,连推10分钟。 三:清天河水15分钟(风热) 推天河水能退热,普通感冒发热症状用推天河水的方式就能够解决了。 选儿童左臂内侧,沿着中线,推拿着食指中指并拢,从腕横纹的地方开始,一直推向肘横纹,连推15分钟。 四:鼻塞严重者,揉阳池10分钟 阳池穴可以治疗头部一切疾病包括鼻塞,且头痛不论寒热虚实皆可以用。 五:咳嗽重者,加八卦10分钟 八卦主治胸腹气机不畅导致的咳嗽痰喘、胸闷、食积等。 中成药 小儿感冒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咳嗽咳嗽是呼吸系统受到刺激时所产生的反射性活动,轻度咳嗽有利于排痰,一般不需要用镇咳药,剧烈咳嗽影响休息加重病情,必须用镇咳药。小儿不提倡用强力的镇咳药物,不利于疾病恢复,小儿镇咳易用些中药糖浆制剂。 咳嗽是因炎症、痰刺激引起,所以消炎化痰从本治起。小儿常用的化痰药如贝莱口服液(氨溴索口服液),必嗽平(溴己新),乙酰半胱氨酸(痰易净)等。氨溴索口服液与抗菌药物同用可以增加抗菌效果,不良反应是轻度的胃肠道反应。 医生对生病的小婴儿吸入 2、小儿感冒另一并发症是易发热孩子一发热,大人们就慌了神,就怕宝宝烧坏了。退热药要第一时间给患儿喂下去,才会安心。发热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来调动自身的防御系统杀死外来病菌,从而缩短疾病时间、协助身体恢复健康。 体温37.3℃-38℃为低度发热;38.1℃-39℃为中度发热;39.1℃-41℃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 退热的一般方法选择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冰袋降温、冷湿敷法等。当体温超过38.5℃时,可配合使用退热药如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颗粒等。 时刻观察孩子体温,一旦小孩体温过高,甚至引起高热惊厥时,及时就医 好奇的小男孩透过放大镜看 食疗1、姜糖饮 配料:生姜10克.红糖15克。 用法:生姜洗净,切丝,以沸水冲泡,调入红糖,趁热顿服,服后盖被取汗,避风寒。 功效:发汗解表,温中和胃。主治感冒风寒初起之发热、怕冷、头痛、周身酸痛等。 2、葱豉粥 配料:白米50克,葱白6克,豆豉lO克。 用法:以常法煮米成粥,熟时加入葱、豆豉。每日1剂,分早晚2次食用。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主治风热感冒之发热、头痛、咽痛、眼干赤。 3、神仙粥 配料:糯米50克,生姜5片,葱白7条,米醋50毫升。 用法:沙锅烧开后放入糯米,盖上盖子用小火煮成粘稠的粥,加葱白﹑生姜煮5分钟。把米醋加入粥中,搅拌均匀即可盛到碗内食用。此粥要趁热服,食后宜盖被青卧,以微微出汗为佳。 食用方法:每日1~2次,趁热服下后,上床盖被,使身体微热出汗。一般连续服用三至五次,感冒就会痊愈。 功效:头疼,发热恶寒,浑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喷嚏,以及胃寒呕恶,不思饮食。 4、苦瓜茶 配料:鲜苦瓜1个,茶叶10克。 用法:苦瓜剖开去瓤,纳入茶叶,再对合,悬挂通风处阴干。每次取6—9克,水煎或泡开水代茶饮。 功效:清热祛暑。主治中暑发热、口干、舌红者。 温馨提示:如果小儿病情一直不缓解,或有加重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咨询医生并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