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锐小课堂:EMC详解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9-01-21

伴随着基因编辑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检测基因突变的方法也得到迅猛发展,出现了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单链构象异构多肽分析,毛细管电泳,直接测序,变性梯度凝胶电泳与化学或酶促裂解等多种突变检验方法。酶错配切割(Enzyme Mismatch Cleavage)在上述方法中是应用简单,操作便捷的一种,而且在初筛样品上具有较高的优越性。

错配酶切割的原理是利用特定酶识别双链DNA中特定的位点,即插入、缺失和突变等导致实验组DNA与野生型DNA杂交后出现的异源双链DNA。目前市场上的错配酶有主要有Surveyor、T7E1和Cruiser。

Cruiser 为例,简单介绍EMC过程:

其中一些注意事项,小编要提醒您:

1)设计高特异性的 Primers,扩增产物长度为300600bpPrimers 引物对应目的序列的位置如下:

2)突变组DNA与野生型DNA含量在PCR体系中尽可能按照5:5的比例,避免杂交的异源双链DNA含量过低,影响后续电泳结果。

3PCR体系中尽可能使用高温高保真酶,以降低噪音干扰。

 

最后简单比较下三种酶的优缺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