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样养虾是趋势!20几支虾卖39元/斤,欲扩2千亩规模打造品牌

 枭熊328 2019-01-21

广告

广告

广告

当代水产独家报道:

作者 | 陈莉莉  邹杰明

来源 | 腾氏水产商务网-当代水产


招建军,人称招财哥,从孵化虾苗出身,至今养虾已有十几年,沿袭着祖辈流传下来的养虾方式,在坡头的姓周村承包了700多亩地养虾。他的养虾经历也许称不上传奇,但是,能够在风云变化的水产养殖行情中突破重围,引领虾业走向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期望做到规模,并打造出品牌力,这就是他的过人之处。


招财哥除了从事水产养殖,其实还兼顾副业,在深圳开旅游公司。在与本刊记者交谈的过程中,招财哥不断的有电话打进来,都是深圳那边旅游公司的业务情况,而且每次铃声响起,就会听到那首脍炙人口的“财神到”,周围的人都说,招老板一接电话,准是业务上门了。招财哥,果然名副其实。



■ 招建军(招财哥)


生态养虾,亩利润达1万元


招财哥一直沿用生态养虾的方式,低位池虾塘套养蓝子鱼(又称泥鯭)和黄鳍鲷。南美白对虾每个月在小塘放一批苗标粗到3公分后再放入大塘养殖,轮捕轮放,基本每天都有鱼虾上市,并控制每天出五六百斤的虾或鱼。


现在是收钱的阶段,一直持续到春节之后。招财哥却表示,我们的压力很大,因为投资成本极高,两张塘全年的开支就得300万元左右,但好在虾的品质好,能卖个好价钱。他说,我们的虾很健康,活力很生猛,无论什么时候客人都很喜欢。虾卖到市场上,第二天依然活蹦乱跳。而且每次我们的车拉到外面,其他人都只能看着和等着我们的虾卖完才有机会卖虾。所以我们要打造出一个品牌,去推广我们的产品。


成本为何如此之高?招财哥给我们算了下数,一百多亩的塘就投放三四百万尾虾苗,虾苗全年的量是一亿多尾,大部分是土炮苗,价格是30元/万尾左右。设备方面,我们不仅使用水车增氧机水面增氧,还有鼓风机、纳米微孔管底层增氧,而其它混养塘都只是使用水车增氧机,这在鱼虾混养中算是超前了。从投苗到开始有虾上市的3个月过程中,饲料、人工、塘租等等算下来,数目就很惊人了。不过投入方面还是要舍得,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


卖虾视频


由于今年总体的收益还没有核算,但按照往年的数据来看,招财哥一亩的利润达到了1万元。他说,本身虾价就给力了,加上泥鯭鱼的市场行情好,出塘价都有20元/斤,黄鳍鲷行情一般,只有12~13元/斤,但是也能保本,但黄鳍鲷还能把病虾摄食淘汰掉,留下品质好的虾,从而提升了价格效益。不过今年和去年没法比,虾价相差了7元/斤,今年整体的市场行情不太可观。


混养用罗虾料,首选大品牌


鱼虾的营养和成长离不开水质环境和饲料投喂。令本刊记者比较困惑的是,招财哥投喂的不是专门的对虾料或鱼料,而全程选择罗虾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招财哥一点都不诧异我们的提问,反而平静地说道,之所以选罗虾料,是考虑到鱼的成本,不单止是虾吃料,因为我们养虾和养鱼各占比50%,而罗虾料,鱼虾都吃。其实,混养用罗虾料不是我们去选择的结果,而是因为最早混养的时候,大家都是这样用,事实也证明养殖效益还是非常好的,就流传下来了。


■ 广东粤佳饲料有限公司区域经理郑国强(左)、红哥和招财哥(右)合影


不过,饲料的选择很重要,我们对饲料的需求,首选品牌,我使用的是粤海饲料集团旗下广东粤佳饲料有限公司的明海牌饲料,为何选择粤海?主要是因为品牌大,信得过,这样我们就不需要把心思放在饲料选择上面,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养殖上。


其实近几年,整个粤西以及广西沿海地区鱼虾混养塘客户也是越来越多人选择使用罗氏沼虾料,从跟踪到的养殖数据来看,其养殖效果在鱼虾生长方面确实得到了良好的体现,养殖效益也得到客户的一致认可。


到了放地笼的时候,本刊记者跟随着两名工人乘着小船,亲身感受一番抓虾的场景。只见一位工人蹲在发动机旁边,操控着小船的方向,依着塘口边环绕一圈;另一位工人则站立着,把地笼的首端(附带着石砖)扔下池塘后,随着地笼一节节往池塘里下沉,站立着的工人对地笼进行有节奏的泼洒。问及这样做的原因,他们说是利用饲料来吸引虾入笼,等到下午四点就可以起虾,然后卖晚市,以供给菜市场和酒楼。



大概半个小时的功夫,抓虾的工序才完成。我们“上岸”后,招财哥提到了一个很重要但容易忽略的细节,他说,搁置的地笼为什么摆放在池塘中心呢?然后答道,是为了避开老鼠,因为地笼抓虾,有些虾漏在笼子里,很容易吸引老鼠。


欲走品牌之路,突破发展瓶颈


其实,招财哥的生态化养虾,既是传承又是创新。而且他从国家政策改革中领悟到了一些精髓,并巧妙的运用到养虾上。他说,我们的核心是保持生态平衡,藻类被挠足类吃了以后,就会转化成开口料,然后被鱼虾吃掉,这个营养是很健康的。这就是为什么我普通的饲料都能养,我的塘口面积大,挠足类很多,营养非常丰富,所以我的虾不会缺营养。


招财哥认为,如果是单纯的养虾模式,没办法跟着社会发展走,要超前一点,首先要做到自己有名气,不需要追求产量。我养的鱼吃了很多虾,吃剩的虾等于是跑步虾。这样的虾,肉很结实,虾有油,说明虾青素的含量很高。上个月我们的虾20几支可以卖到39元/斤,我们是有固定供给的供应商,收货商不会和我们讨价还价,只要虾是出自这口塘就没问题。


起虾视频


我们的方向,以后基本都是套养的模式,定位是生态化养殖。我们为什么走生态化养殖这条路,因为生态化不违背其生物所需。按照生物学来说,这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虽然产量不高,但价钱卖得高,就能抵消了产量的损失,反而利润更高,未来始终都要向这方面来发展。


但现在,我们产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但突破之后是很有前途的。所以,我想走品牌这条路。但目前因为我们的规模还达不到做品牌的要求,得至少需要2千亩的规模产出,才能维持去做好品牌。比如:去市场开几家专卖店,供货稳定,做开几家店后,慢慢就可以复制了。


因为养虾业有两个优势,第一,虾的市场不像其他的农产品,不会发生滞销的情况,市场上始终是偏向于供不应求;第二,存在技术难度,不是想养就能养,也不是谁都能养,特别是以后,国家推出供给侧改革。举个简单的例子,你以前是种苹果的,为了高产量,树上的苹果密密实实,一棵树产300斤,但只卖2元一斤,有时甚至几毛一斤都卖不出去。供给侧改革就是这颗苹果树要修剪一些枝叶,给它吸收多些阳光,苹果的规格变大了,即产品品质的优化,然后能卖5元一斤,虽然只有两百斤的产量,但一棵树产品的收入比原来多了400元。而且人工也不需要出那么多,不用那么辛苦,这就是供给侧改革。


有品牌,才有市场竞争的差异化。就好比同样是养大闸蟹,阳澄湖的大闸蟹可以卖到几百元一只,以后市场如果不走这条路很难有前景。加上工厂化养虾,出产的量很大,对市场造成很大的冲击,接下来会日益明显。


做好管理、懂选址,明年或增产扩养


大方向谈完,讲讲小细节。养虾这个行业,一年暴富的大有人在,风险也是有的,七分靠技术,三分靠运气。但养虾只要成功,与日常的精细的管理措施是离不开的。


■ 红哥


据悉,700多亩的水面,平时都由红哥负责看管。红哥已有二十几年的养虾龄了,这么多年过来,他对池塘水质各方面的了解都很资深,因此管理起来也比较顺。红哥手下,管理着6位师傅,每个人看起来皮肤都黑黝黝的,常年傍虾塘而居。


红哥是塘头和市场两面跑,早上起来先去池塘看看水质的变化如何,看完巡完回来,就安排两个工人进行肥塘或者处理底质,如果有水入就先换水,每天投喂两餐,喂多少视情况而定,高温的时候一天能用掉五十几包料,大概一吨多一点。


红哥说,平常的工作无非就这些,但高温的时候会很忙,而且比较辛苦。因为高温的时候,要勤开增氧机和换水。跟着潮水换水,要退潮的时候,提前计算好时间,几点退潮涨潮,要提早排水,排完水后,等涨潮的时候就可以进水了。如果换少了就很麻烦,到高温的时候,水里面的藻类等各方面的东西生长很快,两三个小时就翻倍。不换水的话,藻类长得太密,晚上呼吸作用耗氧会非常大,一缺氧就容易造成几十万的损失了。晚上我们都会起来观察的,有时候水质变的时候,师傅要一直守在塘边到天亮,开增氧机,下增氧剂,提早做好预防缺氧。


整体来说,最重要是高温期、雨季。天气恶劣,如果我们在管理上稍有不慎,就很有可能造成损失。



招财哥补充道,其实养虾,选址是很关键的。选址方面,这里水源好,避风,主要是避台风,安全性比较高,外面是避风塘,从选址上就躲避了自然灾害,水里面有藻类、虫类还有杂鱼杂虾杂蟹,营造一个良好的循环系统。


今年的养虾已到了尾声,出虾也差不多到尾市。对于行情,招财哥表示,我们的生态养虾是避开行情的,无论市场行情怎么波动,生猛的虾都不缺市场,我们的销售渠道和别人的销售渠道不一样,我们自己有车,有销售的人员,塘也有一定的规模,我们自己的车自己抓虾,供应节假日市场所需,销售比较灵活。


对于明年,招财哥期许能够扩大养殖规模,会考虑在其他地方养殖,增加对虾和泥鯭的产量,尤其希望能够建立品牌。在他看来,除了对虾,泥鯭也是很有发展和利润空间的,但主要问题是泥鯭不怎么好养。高温天气,容易缺氧,或者“爆肚”;也很容易应激,很胆小,下雨天雷声一个轰隆,就很有可能不见几千斤产量了,都是被吓死的。因此很多人不敢养,还有就是很多人没有接触过这条鱼,一下子没办法接受。这几年摸索下来,我们基本上也掌握了泥鯭养殖的关键点,所以接下来,虾和泥鯭肯定会扩养。



广告


转载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