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比较长,但综合讲述了几乎所有有关带状疱疹的情况,花了我一周多时间。如果着急的话,可以看带状疱疹系列文章的分项。
大家也许都听说过“缠腰龙”,对,其实就是带状疱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但如果没及时有效处理,就会比较麻烦,可能会一直疼痛,给患者及家属造成极大的影响及负担。 曾经有个天津的老太太,65岁,得了带状疱疹,皮肤上的疱疹好了,但前胸后背还有右边胳膊一直疼,疼了10年,每天吃8片美施康定(一般癌症病人才能吃的一种镇痛药)才能好点,因为右胳膊疼,饭也没法自己吃,老太太很乐观,但是她说“我现在就是个废人,只能给孩子们添麻烦。” 还有个香港的老先生,自己是一家大型公司的董事长,也是左侧前胸后背得了疱疹,皮肤上的疱疹好了,但疼痛没好,疼了8年。老先生来看病的时候,不敢让夫人知道,是2个助理陪着的。夫人来电话了,他不敢接,让助理接电话说他在出差。原因是这8年来他一直在看病,但很多都没有效果,夫人对这个病的治疗没信心了,知道他去看病会责怪他。所以他看病都不敢让夫人知道。 以上这两个患者经济条件都非常好,尤其是后者,几乎全世界跑,只要听说有好的治疗方法,就会去尝试接受治疗。但是他们的经历也告诉我们,这个病如果没早期有效治疗,后期花再多钱,也可能疗效甚微。 临床上还有一些别的情况,因为大家对这个病不了解,到处检查也查不出来,以为自己得了什么怪病。 常见的是这种情况,有人毫无诱因地出现躯体或四肢一侧的疼痛看,辗转各个科室,得不到确切诊断。化验检查做了不少,药物也吃了很多,疼痛却一点也没缓解。更有甚至,疼痛在胸部,自己和医生都以为是心脏的问题,连冠脉造影都做了,医生却说不是心脏的问题,最后让患者到疼痛科来看看了。前几天就有一个55岁的男性患者,突然胸部疼痛,先去胸科,拍了胸片,没事。再去心内科,心电心肌酶等,化验检查一大堆,最后冠脉造影都做了,没事。没办法了,让来疼痛科。来到门诊一瞧,后背几个小红疹。“我检查都快查了2000块了,愣是没瞧出来啥毛病,这是什么怪毛病啊,疼痛又担心,觉都睡不好啊”。 这个患者的情况,如果医生对这个疾病有些了解,能提前跟患者说一说,估计患者的心里能踏实很多。我们门诊经常有这种突然一侧疼痛的,也是别的科看过看不出来原因,一般只要症状像,我都会提醒他们,注意这两天身体会不会有疱疹出现。这么说一说,他们也能放心一些。很多时候,对于疾病状态的不明确,会加大患者的焦虑情绪,不利于病情恢复。 还有的患者,诊断很明确,带状疱疹,吃了很多药,做了很多治疗,皮肤上疱疹好了,疼痛一点没轻,也是苦不堪言。曾经有个阿姨,一侧腰部疼,也出了疱,医院给她开了口服药,同时让她进行“氦氖激光”照射,一直照射了2个月,疗效仍然不显著,最后才来疼痛科。 针对以上这类容易困扰的情况,我们来仔细了解下这个病。这个病,其实就是一个病毒感染机体后的发病过程,只不过这个病比较特殊,它感染在神经,发病却表现在皮肤上,所以我们很多人,包括部分医生,可能都难以识别其“真面目”。 发病过程引起这个病罪魁祸首是一种病毒,叫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这个病毒经呼吸道传播,极其喜欢我们的神经系统。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它就经呼吸道偷偷潜伏在我们身体里面,常年寄居在神经系统的一种叫做背根神经节的地方。这种背根神经节分布很广,在躯干,主要是在脊柱的两侧。如果小时候发病,就是水痘。但也有小时候不发病,长大后才发病的。长大后发病就是带状疱疹了。 图中中间部分代表脊髓,黄色部分代表神经,红色标示的黄色膨大就是背根神经节。经过呼吸道传播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就潜伏在我们的背根神经节里。 这个病毒引起疾病发作,是有原因的。当我们年轻,身强力状时,它们还是静静地呆着;而当我们年龄变大,合并其他能导致抵抗力低下的疾病或身体状态时,这种病毒就开始肆掠了。它们不断的复制,侵犯我们的神经,就出现了一系列的身体不适。 这个过程一般是这样的:1. 最初1-3天:奇怪,身体一侧怎么出现烧灼、刺痛感,可是皮肤表面无任何异常啊。 2. 2-3天后:病毒随着神经往外走,到达皮肤处。奇怪,身上怎么起了几个小疙瘩? 3. 后续:疙瘩怎么越来越多,还变成了透亮水泡?还一簇一簇的?哎呀,疼痛越发厉害了。 早期皮肤上可能还没有变化,逐渐成簇状水泡出现。 这个病的本质还是神经受到病毒的侵袭其实我们一直有一个误区,我们看到了皮肤上的疱疹,就以为这只是皮肤的问题,其实,这个病毒喜欢的是神经,它表现在皮肤上的疱疹,只是病毒越来越多,藏不住了才表现在皮肤上。下面这幅图能更好的显示病毒侵犯神经及皮肤的机理(图中白色的树枝样结构表示的是神经,黑色的小点为病毒,上方皮肤的变化表示各阶段皮肤的变化)。 图中白色的树枝样结构表示的是神经,黑色的小点为病毒,上方皮肤的变化表示各阶段皮肤的变化。 所以如果出现如图这样的,就很有可能是带状疱疹了 身体一侧出现的疱疹,呈条带状分布(类神经走行),伴随局部表浅部位的疼痛。 我们如何知晓自己得的是带状疱疹?以下要点利于我们快速了解自己是不是得了带状疱疹。 该病主要表现是神经痛和皮疹,需要注意几点: 1. 神经痛常常提前出现,比如痒、针扎、火烧样感觉,都可能出现。 2. 疱疹一般随后才出现,一般数天后出现,长的可以1个月,甚至少数情况一直不出疱疹 3. 神经痛和疱疹一般是随神经走行的,常常表现为条带状的疱疹和神经痛,如上图所示。 因为病毒感染的主要是神经,所以与其叫它带状疱疹,不如叫它带状疱疹神经痛,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疾病。疱疹只是一个能看到的皮肤表面的症状,其实质的变化还是疱疹病毒感染神经,导致的一系列神经刺激症状,如局部神经的疼痛,痒感,针扎感,包括皮肤的疱疹。就像我们吃了某种食物或药物过敏,全身出现皮疹、风团,仅仅靠外用药是远远不行的,关键还是要针对过敏的东西,机体的敏感状态进行处理才行。 那么,既然知道了这个病是病毒感染我们机体的神经系统造成的,接下来的问题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知道得了带状疱疹,如何寻求治疗一部分人是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治愈的。比如年轻、神经痛程度轻及疱疹面积小的,是可以的。甚至有的人不吃药不处理也能好,所以大家身边一定有一些人通过什么特别简单的方法就治疗好了的,但你的年纪,对病毒的免疫力,病情的轻重决定你能不能快速修复好被病毒攻击的神经。这一点希望大家知晓。 关于一些偏方的治疗。不可否认,有些偏方是能治病的。但偏方它尤其局限性,首先,它有概率问题,这些偏方的治疗方法,大多不能解释其治病的机理,那么哪些适合哪些不适合,根本就没有规律。可能对部分人有效,而部分无效的我们普通人是看不到的。所以,不建议拿自己的健康去尝试;其次,有些偏方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曾经有好几个病人,前胸的皮肤都大块大块的,像烧伤的瘢痕一样,细问下是当时用了土方子,后来皮肤局部感染破溃留下的。另外,一些不适当的治疗,会耽误我们的治疗时机。 治疗的时机切记,越早越好。 这一点,看我这篇文章的读者一定要知晓。 为什么?前面说过了,这种带状疱疹神经痛,罪魁祸首就是病毒,病毒在身体抵抗力低下的时候开始活跃,而且病毒会复制,所以在早期病毒还未大量复制的时候治疗,是最好的时机。就像一个坏的东西,当它没有长大变强的时候,是比较好对付的,这样说好懂一些了吧。记得一次一个熟人,刚出疱疹就来看病了,疱疹就零星几个,于是给他开了3盒药让吃,3天后他回来了,特紧张,说刚吃药就不出疱疹了,是不是还会再出啊?当然他后来是没有再出的,疼痛也很快就好了。临床上好些这样的,早来治疗,吃吃药就好了,花钱也特别少。 早治疗还有一个好处,对这个病有充分了解,治疗手段也比较丰富,从全身调理机体状态,到口服药调节修复神经,到局部给药消除神经炎症,我们都比较重视,可以说是全方位出击。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为下一步治疗做准备,如果简单的方法攻克不了,我们还有更高级的手段。 此外,我们还关注身体的整体状态。比如肿瘤等。 得了带状疱疹需要去哪个科找医生?去什么科看病 很多人得了这个病,都知道去皮肤科看病,这也正常,毕竟皮肤上有疱疹出现了。 但是看了前面的文章,大家应该也知道了,这个病主要还是神经上的问题。 皮疹只是冰山一角。 病毒感染的神经才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打蛇打七寸嘛,治病也是如此。所以,还是推荐到疼痛科就诊。原因如下: 疼痛科以治疗各种神经痛见长,不仅有针对神经痛的口服药物,还有针对身体各部位受累神经的微创治疗,兼具“全面出击”与“精确打击”的能力,能迅速的控制病情。 疼痛科针对受累神经的“精确打击”治疗,其作用除了控制病情的进展,还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大家都知道,如果身体某处神经出了问题,就可能伴随感觉发木的情况。而带状疱疹病毒对神经的攻击,也会造成神经受损,越早干预,促进神经修复,神经修复就会越快越好。 可以“精确打击”,将药物直接给到受病毒攻击的神经周围 那么,我们得了这个病,具体应该怎么办?治疗的策略可以这样。 可以在起病初期直接行神经修复治疗,再结合药物保守治疗,这样恢复更快。对于当地有这种治疗方法,可以作为首选治疗。 对于当地没有这种治疗,或者是实在不想做这种治疗的,早期,可以尝试保守治疗,主要就是口服药+外用药。用药时间大约可以1周。 早期保守治疗1周,如疼痛没明显缓解,我建议考虑针对病毒造成的神经炎症,进行更有效的治疗---神经修复治疗。 下面具体看看治疗方法: 早期的保守治疗主要包括: 口服药物治疗可参考文章 带状疱疹需要吃镇痛药吗? https://m.haodf.com/touch/zhuanjiaguandian/wujianping5_4436407082.htm 抑制神经性疼痛药、营养神经药、镇痛药,抗病毒药。需要强调两点:1,带状疱疹治疗中,镇痛药非常重要,镇痛控制好,早期神经炎症消退,可避免形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抑制神经性疼痛药,能抑制神经放电,消除神经的激惹。代表药物加巴喷丁、卡马西平、普瑞巴林。其中加巴喷丁性价比高(服用可参考我的文章),普瑞巴林较贵,但副作用会少些(吃着会比较舒服);抗病毒药一般吃一周就可以了。我一般给予的口服药就是加巴喷丁、甲钴胺、泛昔洛韦,如疼痛严重,可以加服镇痛药,如泰勒宁或塞来昔布等。 外用药以消除皮肤局部炎症为主,临床常用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软膏等。我推荐阿司匹林溶剂(消炎直接,但需自己配置,药店无售,详细参考我的文章)、利多卡因乳膏比较方便,但略有点贵(皮肤有破损处不用)。 神经修复治疗早期保守治疗1周,如疼痛没明显缓解,我建议考虑针对病毒造成的神经炎症,进行更有效的治疗---神经修复治疗。(如图) 可以看看这个图,图中底部黄色的像树枝一样有分叉的黄色结构就是我们人体的神经纤维,神经里面黑色的原点就表示感染的疱疹病毒,病毒由主干往细支走,最后到神经分叉末梢在皮肤上就表现为疱疹。我们需要将药物直接给到受感染的神经周围,才能快速消除局部神经的炎症。 治疗的目的:将药物直接作用到受累的神经周围,消除神经炎症,促进神经修复。 这种治疗有两点需注意:1、一般仅有疼痛科能行此治疗,当地无疼痛科的,如果有认识麻醉医生,也可求助于他们。2、神经阻滞越早,疗效越好。所需要额治疗次数也少。因病情越早,病毒复制较少,毒力相对较弱。所以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可及早采取此种治疗。在我们这,一般在发病早的1-2次治疗就可治愈。 当然,在行局部神经修复治疗时,可以继续口服用药及局部外用药,这样就更容易好转。 一般早期发病,做到以上2步,病情基本能缓解了。如果没能做到这些,我的建议是:及早行神经修复治疗,越早越好。越早治愈的机率越大,我们曾经治愈过8年、十几年的疱疹后遗神经痛,但也有很多时间长,不能完全治愈的情况。一般来讲,在我们这,1月内治愈机率约95%(部分患者身体状况差,神经不好恢复),1年后的治愈机率约20%,随时间延长,机率是逐渐降低,难度是逐渐加大的,所以,治疗一定要把握好时机,时机延误了,花钱也难以有好效果,切记。 哪些因素提示我们要及时有效干预呢?年龄和体质:年龄越大体质越弱,则免疫力越差,越需要及早干预,及早治愈; 合并导致免疫力低下的情况:如肿瘤患者、有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因各种原因全身使用激素的患者等。 就症状来说,病毒累积范围广,疼痛剧烈的患者治疗更为麻烦。就疱疹外观来说,大水泡型及疤痕性(即坏疽型疱疹)的带状疱疹易留下后遗症。这两种疱疹由于结痂时间长,此期间病毒活动猖獗,易把神经外周的组纤维严重破坏,而易留下后遗神经痛,而后者则更难治。 特殊部位的疱疹,可能对生活影响较大的患者,如累积眼部影响视力、累积耳部影响听力的患者。 对于治疗,我还有以下几点需要补充。神经毁损:这种一般是带状疱疹前期治疗疗效差才会采取的方法,包括酒精、射频毁损等治疗。这种治疗的不足是:病人因为神经毁损,会出现局部神经功能缺失,包括麻木,无力。所以如果疱疹在四肢,这种治疗要特别小心,避免影响四肢运动功能;此外,对于部分患者,术后长期的麻木也非常让人不舒服;最后毁损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容易复发,且复发后的疼痛有的非常剧烈,且再次治疗难度加大。临床观察发现,只要经过这种毁损治疗后,再行修复治疗非常难。考虑到毁损治疗的疼痛缓解情况、由此带来的不适以及复发后的难治疗,我们建议不要采取这种毁损治疗。 针灸理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建议正规医院就诊。如没有明显效果,建议不要继续产时间尝试,可能会耽误您的治疗时机。此外,临床曾碰见一些因为针灸出现神经损害的病例,患者出现上肢麻木,无力的症状,非常惋惜。 常见治疗误区在治疗选择上,大家常常有一些不了解的地方,会有很多坑,很多患友经历过,特拿出来说一说。以避免大家在不知晓的情况下,耽误疾病的治疗。 误区一:一直看皮肤科前面讲过了,带状疱疹神经痛实质上是疱疹病毒侵犯神经造成的症状,皮肤上的问题只是表面问题,最关键还是神经的问题。所以最好还是一开始就到疼痛科。如果已经到皮肤科就诊,可以按其治疗方法试试,数天后还无明显好转的,及早到疼痛科就诊。有很多在我们门诊就诊的患者,疱疹神经痛在皮肤科门诊看了半个多月,疱疹倒是退了,疼痛还没好,这是神经还在被病毒攻击的表现。我们科及早消除神经周围炎症,疱疹疼痛能很快缓解。病人往往都很懊悔没有及早到疼痛科就诊。所以希望看我这篇文章的读者,少走这些弯路。 误区二:不爱吃镇痛药很多得了带状疱疹的病人来门诊,我都建议他服用镇痛药,病人的第一反应是,镇痛药,就是止疼的嘛,还是不要吃了,还刺激胃,还是别吃了。 事实是,有的人就是没有服用镇痛药,带状疱疹才不容易好。很多病人在我们给加用镇痛药后,疱疹很快就好了。 那么,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是:特定的镇痛药,能抑制神经的异常兴奋,从而使神经炎症消除。其实带状疱疹表现在皮肤上是疱疹,其实质是疱疹病毒导致的神经炎症,所以很多人神经特别敏感,衣服一摩擦就疼。神经不断的放电,就导致疼痛的发生。口服治疗神经痛的药物,阻止神经的异常放电,能控制患者的疼痛,消除神经的炎症反应,病自然就容易好。这类药物的代表药物有加巴喷丁、卡马西平、普瑞巴林。 此外,还有一般常见的镇痛药,也很重要。疼痛控制好,休息后,能促进免疫力修复,对对抗病毒作用也非常大,所以,镇痛药,很重要。有些老年人,疼痛特别厉害,但年龄大,80多岁了,走路都不太利落了,我们就给带了静脉的镇痛泵,疼就按一下泵上的小按钮,病人睡得可香了。几天后泵撤了,病人病好了出院了。当然,不是所有的人单靠镇痛就能治好病,但镇痛做好了,能让你更快恢复。这方面我常用的药有泰勒宁、布洛芬、塞来昔布等。大家可以参考,详细可见我的文章(可以参考文章) 误区三:不敢行有创治疗有的人一听到打针就比较害怕,尤其是,医生会给你讲一些可能的风险,听上去就更害怕了。 其实没有那么可怕 神经修复针,其实类似我们在医院打的屁股针,只不过这针换了地方,在神经的周围打:其好处是:直接针对病变局部,更有效 穿刺针很细,药物为修复神经的药物,不用担心神经损伤的问题。 打这种针最重要的是,要找到专业的人来打,打得越准,疗效当然越好。所以,很多患者过来希望我们开点药,拿回家去打,这是不太现实的,就是这个原因。 误区四:局麻药就是麻痹神经的,只是短时间有效大家知道神经阻滞里面用的药主要是局部麻醉药,所以也认为神经阻滞只是短时间麻痹神经,故而只是短时间有效,这种理解逻辑上是正确的,但忽略了局麻药的另外一个特点。局麻药本身有抗炎作用,能帮助消除神经的炎症(病毒侵犯神经后,神经激惹,局部放电,会产生局部神经炎症。)。而且,它能抑制神经放电,就像让狂躁的人突然安定下来,继而不再烦躁发脾气一样。所以,别小看这种神经阻滞。 误区五:小病而已,至于住院吗?拖延看病,最后后遗神经痛,到处求医。对于免疫力佳的人来说,带状疱疹确实不是大病,甚至可能,不吃药也能好;但是对于高龄、抵抗力差的患者,这个病毒造成的影响就可能比较大,如果早期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成为疱疹后遗神经痛后,又称不死的癌症,非常麻烦:1,疼痛明显,患者生活质量严重受影响,且增加家庭负担;2,后期治疗难度大,即便到处求医,花钱也不一定有疗效。 所以,对于有的年龄大,免疫力差,病毒毒性比较强的,我们会建议住院治疗。其目的是尽快控制住病情,加速患者抗毒。住院与门诊的不同在于:住院的治疗的手段比较丰富,包括镇痛、营养神经、修复神经、外用药,都是比较充分的;治疗的方法也更精细,有专门的医生分析你的病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有的简单的方法不行,我们会选择技术难度更高端的治疗方法,更有甚者,需要多个学科合作的治疗,这在门诊是没法实现的。曾经有一个朝鲜族的患者,当时面部、颈部的疱疹8个月了,当地医院能用的手段都用了,还给他椎管内置管,用了半个月的泵,花了好些钱,也没有效果,患者疼痛一发作,就疼得想撞墙。后来我们分析了他的病情,给他颈部的神经周围给了另外一种消除神经炎症的药,很快病情就控制住痊愈了。所以说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我们要做的是尽量选择最好最合适的方法来促进机体恢复,而不是,我给你开药,好了就好了,不好也只能这样了。当然,医生做这些,就需要病人的理解与配合。 误区六:神经出问题了,把神经切了或烧了行吗?的确,我们身体有些器官出了问题,是可以烧掉切掉的,比如我们的阑尾,再比如我们长满结石的胆囊。这些器官相对比较独立,切了对人体的影响不大。但是神经不一样,神经在我们的身体交错分布,像树枝一样相互交联。而且,他们就像壁虎的尾巴一样,断了是可以再生的。而这种再生,很有可能是一种异常的再生,会出现局部疼痛,敏感不敢碰触的情况。就像有的人,因为外伤截肢了,他还会觉得那侧肢体还在,一直疼,这种就特别麻烦。 有些医生,在带状疱疹疗效差才会采取这个方法,包括酒精、射频毁损等治疗。 这种治疗的不足是:病人因为神经毁损,会出现局部神经功能缺失,包括麻木,无力。所以如果疱疹在四肢,这种治疗要特别小心,避免影响四肢运动功能; 此外,对于部分患者,术后长期的麻木也非常让人不舒服;最后毁损最麻烦一个问题就是容易复发,且复发后的疼痛有的非常剧烈,且再次治疗难度加大。其原因就是我们之前讲的,神经可能再生。临床观察发现,只要经过这种毁损治疗后,再行修复治疗非常难。 虑到毁损治疗的疼痛缓解情况、由此带来的不适以及复发后的难治疗,我们建议不要采取这种毁损治疗。切记。 误区七:激素可以有助于病情恢复有些医生在治疗这个病时,会使用激素,那到底激素该不该用呢。 我们不建议用激素。激素在有些病人是有效的,可以抑制局部炎症。但有些患者只是暂时缓解皮损,其背后是养虎为患,诱发更多病毒繁殖,而且大量激素的副作用很可怕,比如大家都知道的股骨头坏死。所以,我们不建议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 总结一下带状疱疹的治疗带状疱疹记得找疼痛科,早期采取有效治疗省钱又省心。 越早行神经阻滞,疗效越好;实在不方便的,也可先尝试药物治疗,但建议药物治疗反应差的,及时更换治疗方案。 镇痛药要吃,利于疾病恢复。 神经毁损不可行,千万要慎重。 那么,得了带状疱疹,除了到医院就诊治疗,我们还需要注意什么关注自己的免疫力说到这儿,我们就需要了解下,为什么我们会得这个病。 带状疱疹神经痛其实是免疫力下降时病毒的复活造成的,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得这个病,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免疫力下降,常常见于以下情况: 1. 年龄大者。年龄越大,身体抵抗力越差,对病毒的抵抗力也就差,病毒容易在这种情况下激活; 2. 生活质量差导致免疫力低下:劳累(精神压力大)、熬夜、焦虑、生气等,这些情况下,容易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身体修复不够,免疫力低下; 3. 疾病因素:临床上常见一些原本身体状况不错的人,因为某些疾病,如感冒、骨折卧床等,导致免疫力下降。此外,肿瘤常常预示免疫力下降,同时肿瘤会导致免疫力进一步下降。 4. 药物因素:一些免疫系统疾病长期服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 那么通过调整自己生活的方式,提高机体抵抗力就很重要了。 1. 在日常生活方面:避免劳累,多休息。多休息能帮助机体进行修复。曾经有一个疱疹3个月的患者,行神经修复后病情逐步缓解了。但是单位有一些比较重要的事,他就偶尔去上班,上班也不忙,坐办公室签签字,看看项目书等等,但是他每次一上班,病情就有反复。后来反复多次跟他强调,要好好休息,结果老老实实休息一个月,基本就没再反复了。还有一个阿姨,是我们同事的妈妈,也是,2个月的疱疹神经痛,做完神经修复基本好了,高高兴兴去旅游了,结果一回来又直奔我们这来了,因为一累,又反复了。所以,我们得了这个病,一定要好好休息。 2. 避免忧愁及急躁。很多患者得了这病,一问,近期家里有人生病了,着急。或者是,晚辈不听话,跟他们吵了一架;还有的是,工作上有压力等,都会造成身体机能下降。要尽量避免。情绪差,压力大都会导致免疫力受损,应尽量避免。 3. 睡眠不好,睡眠期间是免疫力修复的时间,休息好免疫力强;所以,千万不要拿生命去熬夜。熬的是你的免疫力,熬一次夜,可能未来就少活几个小时。 2 充足的睡眠可提高免疫力,疱疹疼痛往往由于疼痛而睡眠进一步受损,所以患者也可以同时服用促进睡眠的药物,以辅助提高睡眠,提高免疫力; 4. 治疗其它疾病:疱疹病人特别是后遗神经痛往往伴有糖尿病、胃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必须同时进行认真治疗,方能相得益彰,提高疗效; 饮食上如何注意可参考文章 得了带状疱疹日常注意什么?饮食及其他方面https://m.haodf.com/touch/zhuanjiaguandian/wujianping5_5877745246.htm 在饮食方面:避免油腻及辛辣刺激食物,包括猪肉、羊肉、牛肉、海鲜、白酒、啤酒、碳酸类饮料等。 曾经有位带状疱疹患者治疗1周后,疱疹消退,疼痛缓解,高高兴兴出院了。3天后,他又沮丧地回来了,因为疼痛又有反复了。仔细询问,他一高兴,回家吃了顿火锅。 这里,再次告知大家,不管是住院治疗,还是门诊就诊,还是出院后回家恢复,都要管住嘴。 除了带状疱疹、疱疹后神经痛,所以涉及到神经的疼痛都要注意,包括三叉神经痛、颈椎病等等导致的神经痛。都要在饮食上注意。 总结下我们的治疗方式 其他注意事项疱疹患者可以洗澡吗?可以,宜淋浴,快速冲完即可。淋浴时患部不宜用肥皂,浴后必须擦干后抹药。不宜热水泡澡。 疱疹会传染吗?带状疱疹是有一定的传染性的。因为这个病毒是经空气传播的,而疱疹的水泡液里边有病毒,对这个病没有免疫能力的儿童接触了就会被感染,比如我本人是在初一的时候得的,当时最先得的有个同学,可能是疱疹病毒比较厉害,一下传染了十几个同学。最后他脖子上还留下了瘢痕,说话的时候常常不经意间去捂脖子。但是我们其他同学都愈合比较快,也没有留瘢痕。还有一次,门诊我看了个老爷子,病情比较重,就让他住院治疗。结果下去查房的时候,旁边病床是他老伴,老伴说:伍大夫,我也得了疱疹了,但是没他那么重,正好要照顾他,就一起住院了。这两个例子都是我经历的,平常病人都害怕这个病会不会传染,所以就跟大家多说说。 虽然这个病会传染,但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因为这种病传染几率比较低。病毒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潜伏在我们的神经系统里面,所以很多人发病,并不是因为周围有人得病,传染给他的。而是因为免疫力下降,病毒活跃了。故成年人大多具有免疫力,故即使接触也不会发病。带状疱疹患者也不需要特殊隔离。 那么是不是我们就不需要完全不用管了?不是的,因为儿童一般免疫力低下,还是应尽量避免与儿童密切接触。这样能降低儿童发病的概率。此外,对于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也可以尽量避开,以降低其发病几率。 老年人得了带状疱疹,还要注意筛查肿瘤,详见文章。(老年人得了带状疱疹,筛查肿瘤有多重要? https://m.haodf.com/touch/zhuanjiaguandian/wujianping5_6155763115.htm)得了这个病还要注意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预防后遗留神经痛非常重要,皮肤上的带状疱疹,不治疗也可以自愈,而疱疹病毒大量繁殖后侵犯神经,可能导致疱疹后神经痛,俗称“不死的癌症”,疼痛可能伴随病人终身。疱疹后神经痛才是本病最大的威胁。 最后,我们看几个病例。病例1:错过最好治疗时机的 这个病例特别惋惜,病人现在也跟我经常联系。女,32岁,当时到我们这里来的时候,已经2个多月了。一侧额头大量的疱疹残余后瘢痕。她一开始是怀孕后得的疱疹,因为疱疹比较厉害,要吃抗病毒的药,没有办法,就把打掉孩子了。可是尽管如此,她的疼痛仍然没有控制住。到我们这之后,给她积极的行神经修复治疗,疼痛逐渐缓解了很多,但是因为错过了最早的治疗时机,仍然没有完全好。但这个病对她影响蛮大的,包括后来出门她都得戴着帽子,留着厚厚的刘海遮一下。我们现在说如果当时她一发病就来找我们,对她来说都没什么用了。但是如果你看到这篇文章,你周围有这样的情况,可以告诉他们一下,也许下一个“她”,就会因你而免受挫折。 病例2得了带状疱疹神经痛行神经毁损的 神经毁损的例子特别多,毁损的方式也比较丰富,比如酒精毁损、阿霉素、射频热凝毁损。我讲一个比较特殊的例子,这个病人60多岁,男性,当时疱疹5个月,部位在左腰腹部,做了很多其他治疗,但没有效果,当然这些治疗里都没有毁损神经的治疗。这病人一般状况较差,合并糖尿病、冠心病等。来我们这的时候,疼特别厉害。疼痛评分大概9分(最高10分,最低0分),我们当时综合治疗,将其疼痛缓解到4分,让他先回家休养休养。结果不到1个月,他就联系我们回来了,这次他疼痛又回到了9分。孩子告诉我们,他出院后急于求成,到别的医院去做了酒精局部毁损神经,结果不但没减轻,反而回到从前了。这第二次住院,我们也尽力给他治疗,但遗憾的是,再没有效果。 我们的神经就像水管,毁损治疗相当于把水管凝住了,再怎么给药修复,凝住的另一端,药物都过不去了。所以,不要毁损。 病例3查出肿瘤并及时治愈的 临床上这种病例不少,我们一直也在强调老年患者筛查肿瘤的重要性。这是我很早之前的病例,当时我还是住院医,一个55岁的男性患者,得了左下肢的带状疱疹,当时我跟他解释了筛除肿瘤的重要性,当时筛查还是自费的,600多块钱,他觉得没必要查,浪费钱。家属支持查,后来就查了。一查出来,前列腺抗原特别高,再超声一看,前列腺癌。当时我们这边的治疗也接近尾声了,家属请求我们介绍一个比较专业的医院去看前列腺。大概1个月之后吧,家属就专程回来感谢我们,因为老人前列腺癌发现早,吃了点药就好了,连手术都不用做。这家属后来有什么毛病都会来找我们咨询一下。老年人为什么要筛除肿瘤,怎么筛查,我有一篇文章,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链接文章) 病例4查不出原因做冠脉造影的 这是临床上比较典型的容易导致病人焦虑的例子。一个55岁的男性患者,突然胸部疼痛,以为是胸部或心脏的问题,先去胸科,拍了胸片,没事。再去心内科,心电心肌酶等,化验检查一大堆,最后冠脉造影都做了,没事。没办法了,让来疼痛科。“我检查好几天了,都快查了2000块了,愣是没瞧出来啥毛病,这是什么怪毛病啊,疼痛又担心,觉都睡不好啊”。这让病人和家属都焦虑了,我让他掀起来衣服一看,后背几个小红疹,基本诊断就明确了。我一说,病人和家属立马就放心了。所以有时候,病人本身就很焦虑,医生再看不出毛病,病人就会更担心。一般在门诊,只要是像这个病的,我都会让家属帮忙注意观察,这样,一旦皮肤出现疱疹,就知道是个什么病,该怎么办,病人也不至于紧张。 病例5加巴喷丁快速减量的 加巴喷丁这类治疗神经痛的药物,是需要逐渐吃逐渐停的。有一次查房,有个带状疱疹患者家属突然来找,说病人疼得厉害,让去看看。这个病人之前疼痛也是就是中度,到医院治疗后逐渐缓解,基本都不怎么疼了,仔细一问才知道,他觉得不怎么疼了,就把加巴喷丁停了,结果就出现了上文出现的一幕。所以,药物的吃法,大家一定要注意,在我前面的文章可以看看。 病例6外用药大面积皮肤破溃的 外用药在治疗这个病的过程中我们一般都会接触到,但也有人走过弯路。一天门诊一个患者来找我,她之前皮疹并不厉害,在当地开了点口服和外用药,疼好多了,可是皮肤不见好转,越来越严重,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大面积的破溃。仔细一问,她以为外用药得把疱疹盖住,于是不断往破溃处抹药,于是破溃面积越来越大,好在我们及时帮她叫停了。所以,皮肤有破溃的地方,一定避免不要抹外用药,几乎所有的皮肤用药都遵循这个原则。切记。 病例7带状疱疹导致面瘫的 患者,女,62岁,2月前突然无诱因出现头晕,耳鸣,呕吐,伴面部疼痛,当时就去了神经内科,头颅核磁检查也没有明显异常。4天后左后面部出现成簇状水疱。才知道得的是带状疱疹,行抗病毒、营养神经、镇痛治疗30天后面部的疱疹逐渐消退,疼痛也消失,但仍然头晕、耳鸣、左眼视物清晰度下降,吃东西时感觉味觉减退,吃什么东西都觉得很甜,伴左侧口角歪斜。这就是一例典型的面部带状疱疹,疱疹病毒比较厉害,侵犯了头面部的神经,导致神经功能受损。 应该说她到医院还是比较及时,治疗也是按常规治疗,但最后还是出现神经受损的表现,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本身起病就比较重,说明病毒在她身上毒力还是比较强的,一般这种传统的治疗效果就不一定能控制住。所以临床上就有很多病人,治疗很及时,但仍然疗效欠佳。这个病人如果早期对神经进行干预,就不会发展到对神经的影响那么大。当然,后来她来我们这,虽然时间有点晚,但我们马上评估后对她神经进行修复,后来也是康复了的,但过程就比较费劲一些。 病例8 带状疱疹影响咽部,后来治疗好的 这个病例之前提到过,也是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病例。是一个朝鲜族的患者,男,55岁,当时面部、颈部的疱疹8个月了,当地医院能用的手段都用了,还给他椎管内置管,用了半个月的泵,花了好些钱,也没有效果,患者疼痛一发作,就疼得想撞墙。咽东西的时候疼得厉害,病人8个月来,瘦了20多斤,苦不堪言。后来我们分析了他的病情,考虑他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面部、颈部的神经,还影响到了他的内脏神经,给他颈部神经还有内脏神经周围给了另外一种消除神经炎症的药,很快病情就控制住了,大概总共做了10次神经修复,病人就痊愈了,也能正常吃饭了。所以说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我们要做的是尽量选择最好最合适的方法来促进机体恢复,而不是,我给你开药,好了就好了,不好也只能这样了。当然,医生做这些,就需要病人的理解与配合。 说了这么多,希望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病,少走弯路。有任何不了解的,可以留言。或者直接图文咨询,我会尽量回答。
|
|
来自: zhuwen1966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