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识别隐蔽的反科学

 泰阳汉子 2019-01-22

搞科学的人就是要探索、发现、创造、营建,就是要认识环境和改造环境。然而社会上还有一些人讨厌这些事情,希望客观环境保持在自己童年时期熟悉的样子。然而客观环境只有一个,一部分人要改造,一部分人不愿意,必然会发生矛盾。所以自有科学开始,反科学就象孪生兄弟一样诞生出来。

怎样识别隐蔽的反科学

时至今日,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科学已经造福于各种人群。再站出来公开反对科学本身,多少会有顾虑。更加上中国有自己的国情,科学还是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公开反科学的顾虑更多。于是有些人便搞起隐蔽的反科学。他们或者不提这个词,或者说自己同样支持科学。这样便提高了识别反科学思潮的难度。

在今天,哪些言论属于隐蔽的反科学呢?笔者尝试整理一二,供同道分享。

其一,以古代为背景,营造虚构的“天人合一”历史。

这是反科学版的“托古改制”。事实上,人类自一万二千年前农耕技术开始,就在大规模改造自然,主要文明国家最初都以水利建设起家。由于生产率低下,古人对自然的毁灭程度远大于科技时代。比如古罗马人为了冶金,砍去境内三分之一的森林,年产量不过一万吨左右。现在中国年产金属几亿吨,最近几十年还能不断退耕还林。

怎样识别隐蔽的反科学

都江堰水利工程

其二,把科学形容为多余的奢侈品。

这种观点否认科技进步的价值,认为最多不过锦上添花,没有科技也能生活,没准还能有更好的产品。此类观点很难用于高铁或者手机这种不可替代的新技术,所以多用于农产品,并在不知底细的城市居民中扩散。

比如一款法国红酒广告声称,该酒庄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恢复田地中的生物多样性,于是便结出更为饱满的果实。这只能骗骗没下过地的城市人。所谓恢复生物多样性,就是重新往农田里请回杂草、害虫与害鸟。这样做之后农作物当然还能结实,但不可能更为饱满。

怎样识别隐蔽的反科学

事实上,货真价实的有机农业都是低产的。科学通过化肥、农药、育种和水利建设,将各种农作物的单产提高到工业革命前的几倍之上,否则不可能养活七倍于当年的人口。

其三,以禁止实验为名卡死科学进步之路。

反科学思潮的提倡者多为传统人文知识分子,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阅读、思考和写作。他们把科学家也形容为同类人,整天埋头阅读,最多是在黑板上写写算算就能得到成果。

于是,这些人把矛头对准科学实验。或者声称必须得出万无一失的成果才能付诸实验,或者指责高投资的科研设备是劳民伤财。然而科学不是纸上谈兵,本身就靠实验推进。尤其中国这种后进国家,便宜的科学实验都让人家做完了,再要取得科技进步必须提高投入。反对给科学实验进行大投入,就会卡死科学,尤其是中国科学的进步之路。

怎样识别隐蔽的反科学

其四,割裂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

反科学者爱讲的一句话就是:这个领域可以研究,但是不要付诸应用。然而自从工业革命后,应用就是科研的主要动力之一。最近几十年,重量级新成果更多由企业完成,而不是来自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如果不能应用,那些动辄几千万上亿经费的科研项目根本不可能启动。

其五,通过反工业来反科学

如上所述,工业已经成为科学最大的动力。所以反科学分子通常不直接批判科学,而是去指责工业项目。削弱了科学的筋骨皮,自然会削弱科学的精气神。

一家企业必须实现四个目标,首先是向社会提供有用的产品和服务。这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否则便属于商业欺诈,不在本文讨论之列。其次,企业要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再次,企业要为国家上税。具体的企业可能会避税,甚至偷税漏税,但是不可能不上税。最后,企业还要为投资者赢利。

当然,你可以把赚钱放到第一位,但是无法抹杀其他三项目标。反工业人士直接忽视其他三项,声称工业企业就是为了赚钱,为此给环境和社会制造了很多危害。这样便把它们树成道德标靶,可以随意射击。至于办起一个企业,农民是否增产,员工是否增收,国家是否得税,全要素生产率是否得到提升,统统视而不见。

怎样识别隐蔽的反科学

第六,通过或然性的质疑来反科学。

这些人的反科学言论通常会使用“也许”“或者”“可能、“大概”“难以预料”之类的词汇。比如“科学很有可能造成危害”“这项研究如果失控会怎么办?”等等。

假如我指控一个人犯罪,当然要向警方提供确凿证据,只说“那个人很可能杀过人”,警方是不会受理的。事实上,科学本身就是在科学工作者的质疑和修正中进步,反科学的这些“或然性质疑”并没有实际价值。

反科学的借口还有很多,但是最终目标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要让科学技术停下来不再进步,让社会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因为自己不能适应变化的社会,便要拖住社会,让社会倒退回去适应他们。

怎样识别隐蔽的反科学

睁大眼睛辨清这些观点,才能解开束缚科技进步的舆论枷锁。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