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历史的女人——第603期)在西汉初期的历史上,有一位人物非常重要,因为他不仅是跟随和帮助刘邦打江山的一代猛将,更是助推汉文帝刘恒登上帝位的乱世能臣,可是在他的一生里,除了功劳还是功劳,没有任何污点之事,但结果却被以谋反的罪名打入了死囚牢,后世史学专家每当在谈论此人之时,基本都是一个态度,那就是:真冤。那么此人是谁,他到底是真冤还是假冤?我们今日就回到历史现场,看看他的功劳和冤屈。 此人是谁? 即周勃,根据史载的资料来看,周勃的出身很不好,是一位从事非常低贱职业的人。可是根据周勃的职业履历,我们又能看出周勃的过人之处来:他从事过编织,做过手工艺人;又会敲鼓,是个不错的鼓手;还会拉强弓,是个弓马娴熟、能打仗的勇士。此外,周勃的为人十分忠厚,这可是刘邦最为器重的品质,周勃也因此品质特点被刘邦视为刘家天下的守护人。 跟随刘邦打江山。 周勃算是西汉的开国元老,刘邦最早起事的时候,就开始追随,不过周勃的出场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他的身份是步兵的训练官,即材官。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周勃在军事方面是有训练和指挥才干的,以后周勃立下了盖世功勋。周勃立功主要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刘邦起事的初期,这一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所以这一时期是事业的开创期,什么都没有,没有兵、没有钱粮、没有地盘,没有未来,没有声望,一切都是未知,一切都靠拼打来建立和积攒。因此第一阶段最为不易,周勃跟着刘邦在反秦战事中,每有战事,周勃常率先垂范,每有攻城,周勃常捷足先登。从攻胡陵到破武关入咸阳,周勃的职位也从材官升到了虎贲令,可谓是刘邦创业初期的先头兵。 第二阶段是楚汉相争。 灭秦之后,刘邦被项羽封为汉中王,刘邦拜周勃为将军,统领核心部队。此后不久,刘邦在韩信的辅佐下反攻项羽。在攻打槐里、咸阳、漆县、郿、频阳、上邽等地,以及攻击章邯和项羽的诸多战事中,周勃均立下了上等功。在后来平定燕王臧荼的战事中,周勃的功劳依然是最多,被刘邦封为绛侯。 第三阶段是平叛。 周勃作为主要的将领跟随刘邦先后参与了三次平叛,一是平定韩王信,因功劳最大被拜为太尉;二是平叛陈豨;三是平定燕王卢绾之叛乱。 助推刘恒登帝位。 刘邦在临终前,(《史记汉高祖本纪》)曾经说:“安刘氏者必勃也。”后来的结果也果然应验。刘邦去世后,因为新帝刘盈年少,吕雉开始干涉朝政。刘盈英年早逝后,少帝年幼,吕雉开始临朝称制。为了巩固政权,吕雉封了诸多吕氏子弟。这就使得刘氏江山变得令人生疑起来,于是,刘氏皇亲族人以及朝中大臣都对吕氏专权非常不满。 不过这种不满皆因吕雉虽专权但于西汉帝国无害,故而皆隐忍。可是等到吕雉去世后,这种隐忍就完全爆发了。伴随着刘襄率先举兵的声音,朝中要臣周勃等人也开始了自己的行动。周勃如此作为,目的很简单,那就是要把西汉的政权重新夺回,交到刘氏的手中。 结果,周勃正如刘邦所言,不仅带兵成功把权力从吕氏手中夺回,还将吕氏一门尽数杀尽,用斩草除根的方式,为刘氏江山斩断了这一隐患。从这一点来看,周勃对刘邦或刘氏江山的忠诚,那是绝对不用质疑的。周勃在清理了吕氏一门之后,就和众臣一块迎立了汉文帝刘恒。 这一次政变,对于西汉历史的意义非常重大,至少有两点: 其一是把吕氏掌权后开始走歪的西汉政权重新又拉回到了正道上;其二是迎立了一位在刘邦之后极其杰出的帝王,对于西汉历史的整体发展具有巨大的意义,让一直处于政治上动荡不安的西汉王朝终于尘埃落定、稳定了下来,并且得到了西汉建立以来真正的和平发展,为以后的历代帝王、尤其是汉武帝开始积攒家业和国力基础。 所以,从大历史趋势的贡献上来看,周勃迎立汉文帝刘恒,可谓是无人可比的大功一件。 被打入死囚牢。 周勃虽有如此巨功,但却没有逃掉“兔死狗烹”的危险,在汉文帝刘恒继位称帝两年左右,两次被拜为丞相的周勃在汉文帝刘恒的暗示下,辞掉职务,回到了自己的封国绛县。 按说辞职归隐,就该好好享受晚年生活了,但周勃却没有,他似乎一直在提心吊胆中过日子。也许他时刻想到西汉刚建之时那些被迫造反的异姓王们,要么被杀要么被害,总之下场是一个比一个惨。他周勃虽功劳巨大,但毕竟也是异姓王。这不能不让他时刻提心吊胆,再加上多少年伴君如伴虎的经验告诉他,皇帝的疑心和性情大变总是在大臣防不胜防之间。比如韩信,甚至被同僚好友萧何暗算。 如此等等之事,导致周勃几乎处于惊弓之鸟的状态,在回到封地的近2年时间里,每当有当地官员来访,他都戎装出现,还让家丁们也全身披挂,带着武器。如此以来,怎么能不令人生疑,至少给那些喜欢搬弄是非的人留下了口实,于是就小报告打到了皇帝那里。当然到皇帝那里,已经不是简单的戎装出现,而是周勃要谋反。 谋反,可是天大的罪,那也是朝廷最不能宽宥的大罪。汉文帝刘恒立即就派出调查组调查周勃,调查组把周勃关进死囚牢,开始了黑暗的审问。这让周勃顿时慌了神,一遍又一遍被审下来,周勃否认自己谋反,但却拿不出证据。狱吏也开始欺辱他。到此时,曾经忠烈无比的一代大臣竟落得如此境地,真是令人慨叹,后世史学专家每每谈到周勃落难之事,无不为之叫屈,说:他真冤啊! 后来周勃无奈,只好让家人给狱吏贿赂。结果狱吏拿了钱后,非常够意思,给周勃指了一条道,竟然救了周勃。周勃按照狱吏的指点,让公主出面证明他没有谋反。这公主并非别人,乃是汉文帝之女,下嫁周勃长子周胜。 不过有此证据还不够,周勃还要继续破费。他又给汉文帝的舅舅,即薄姬之弟薄昭送了巨额礼物,让薄昭到薄太后那里求情。薄太后是一位品质高洁的女人,她知道周勃是冤枉的,因此就训斥了一顿汉文帝,周勃方才被从死囚牢提出来,恢复了爵位。 抑郁而终,专家:真冤。 周勃虽被恢复爵位,又回封国。但有了如此经历之后,周勃也陷入了抑郁。此后,他可能在更加恐惧不安中度过。而与此同时,他的内心也对汉文帝凉透。当年一腔忠贞和热诚迎立,如今却被肆无忌惮地猜忌。而且扣在头上的帽子还是莫名其妙的谋反,倘若想要谋反,何必等到今日呢?当日诛灭吕氏后,兵权在握,谋反不是更有利吗?何必要在如今已经失去职务退休在家的时候去谋反呢?要兵没有兵,要权没有权,我谋哪门子反呢?周勃之心,估计已经是心如死灰,难怪后世史学专家都异口同声认为周勃真是冤枉。周勃最终也在难以言表的绝望中抑郁而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