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花鸟画是明代宫廷绘画成就最为突出的画种。百余年间不仅名家辈出,而且突破了前代的“院体”程式,自创新格,形成了多种风格与样式,对后世画坛,包括宫廷画家、职业画家、文人画家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苍鹰攫兔图 明 张路 绢本设色 纵158 X横97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张路(1464-1538),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擅画人物,师法吴伟,山水学戴进,是重要 的浙派画家。此图以狂放的笔势写苍鹰扑击野兔的场面。 苍鹰凌空倒悬俯冲,野兔仓逃奔命,草丛中双雀惊飞,气氛十分紧张。作者用淡墨平涂背景 ,以留白衬出茅草飞扬之势,笔墨形象生动逼真。 柳禽白鹇图 明 汪肇 绢本设色 纵190 X横10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江肇,生卒年不详,休宁(今属安徽) 人。工绘事,善山水、人物,尤长于翎毛,自成一格,为浙派晚期名家之一。 此图以工写结合的手法,表现初春季 节,溪水奔流的河畔,两只白鹇悠然闲憩的情景。盛开的桃花映衬着随风飘动的杨柳,空中的燕子相互追逐,充满早春的气息。图中白鹇,画法工细,形象生动 ,羽毛色彩鲜艳,与画家的粗简放逸之风有所不同。 万玉图 明 陈录 绢本墨笔 纵111.9 X横57.5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陈录的花鸟画,大都以常见的花木为题材,在表现上,不求浓妆艳饰,而求简率的墨趣,不求豪放的气势,而重闲适宁静的气氛,因此他的水墨写意花鸟在文人中很有共鸣。此图绘曲梅一枝,开满白花,似白玉万颗,耀眼夺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