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0个关键词讲述的极简蒙古史 84·文天祥

 陆一2 2019-01-22

1275年,长江上游战争告急,元兵渡江,宋廷诏令天下勤王。文天祥散尽家财,召集吉州的士兵,各路豪杰群起响应,聚集兵众万人。宋廷遂命他以江南西路提刑安抚使的名义入卫京师。此时元兵已分三路南下,攻破京城市郊,以他的万余人乌合之众,与驱群羊而斗猛虎没有差别,他明知不自量力,但抱定以身殉国的决心。

文天祥号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人,南宋状元,1274年被委任为赣州知州,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文天祥生性豁达豪爽,平生衣食丰厚,声伎满堂。宋廷诏令勤王,却没有一人一骑入卫京师,每当与宾客僚属谈到此,便扶案流涕,痛心疾首。

1276年,宋廷委派文天祥赴元营谈判求和,被元朝丞相伯颜拘捕。被押送北方途径镇江时,得以逃脱,当时在扬州守城的李庭芝误以为他来替元军说降,差点杀了他。此时,南宋朝廷已奉表投降,恭帝母子被押往元大都,陆秀夫、张世杰拥立七岁的益王赵在福州即位。文天祥奉诏入福州,任枢密使,因与当时的朝臣张世杰和陈宜中意见不合,离开南宋行朝,以同都督的身份在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开府,指挥抗元。

1277年,在第二次抗元攻势中,移师龙岩、梅州进入江西都大败元军,攻取兴国,建立指挥部,收复赣州十县、吉州十县。元廷很快在江西设行中书省,专事进讨,战局逆转。元军攻占兴国大营,文天祥败退庐陵河州(今福建长汀),几乎是只身逃脱,妻儿皆被元军掳走。

1278年夏,文天祥得知南宋行朝移驻崖山,请求率军前往,被张世杰拒绝。文天祥率军退往潮阳,在海丰遭到元将张弘范袭击,被元军擒获。张弘范要文天祥招降张世杰,乃书《过零丁洋》,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著名诗句。崖山战败后,元军酒宴犒军,张弘范说:“丞相的忠心孝义都尽到了,若能如此侍奉大元皇上,将不会失去宰相的位置。”文天祥眼泪扑簌而道:“国亡不能救,作为臣子,死有余罪,怎敢怀有二心苟且偷生?”张弘范感其仁义,遣使护送文天祥至京师。路上绝食八日,不死。在大都,被关押在府学胡同,拘囚四年。

元朝丞相孛罗亲自提审文天祥文天祥只对孛罗行拱手礼。孛罗喝令左右强文天祥下跪,文天祥坚决不从。孛罗怒道:“我是大元丞相,为何不跪?”文天祥正色道:“你是北朝丞相,我是南朝丞相,为何要拜?”

世祖爱其才,感其义,派降元的南宋左丞相留梦炎劝降,文天祥破口大骂,留梦炎只好悻悻而去。忽必烈又让降元的宋恭帝赵显来劝降,赵显被忽必烈封为“灜国公”。文天祥北跪于地,痛哭流涕,不让赵显说话,请“圣驾回驭”。

最后,忽必烈亲自召文天祥至殿中,对他说:“汝以事宋者事我,即以汝为中书宰相。”文天祥说:“天祥为宋状元宰相,宋亡,惟可死,不可生,愿一死足矣。”忽必烈又说:“不为宰相,则为枢密。”文天祥对曰:“一死之外,无可为者。”忽必烈见无法改其心志,遂赐之死。

次日,文天祥被押赴柴市口(今北京交道口)就刑。临刑,文天祥对吏卒说:“吾事毕矣。”问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戳。当此时,忽必烈似有悔意,“俄有诏使止之”,然文天祥已死忽必烈惋惜说:“好男子,不为我用,杀之诚可惜也!”

文天祥的妻子欧阳氏收尸时,在其衣带中发现其绝笔自赞:“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