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城石板街|巷街楼牌

 米克的影与文室 2019-01-22
   石板街位于奇山所城内,1933年更名为时彦街,据资料记载此街建于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始为千户所衙驻地,门前以石板铺路,故名石板街。近有文介绍,此街面石板早前己被沥青取代,如今居民出行更加方便。

  在老烟台街,用石板铺路不多见,所城里主干道是采用三排长方青石条,这种路面坚固耐用,经得住当时惯用的铁轮车碾压,其时在烟台属优质路面。军阀刘珍年驻烟4年,先后将150多条泥土街巷建成水泥浇灌的“洋灰道”,而所城南北的洋灰道均铺到城门前便戛然而止。

  原来这些石板是横担在一条排水渠上的封盖,若要更换,造价必大幅提升。这条渠的入口,设在今时彦街东口———北门里街中部。所城地势南高北低,顺势而下的北门里街在时彦街口处筑一高约二尺的小缓坡,雨季,南面来水被小坡阻挡,水头自然向西涌入时彦街下渠道,渠口竖排几根铁条以阻隔杂物,水流向西至西城墙根后,调头向北进入北护城河。设置这条水渠,雨季避免水流直接冲击北城门,旱季供居民排放污水,美中不足是渠道略显狭窄,雨大水急时,渠槽容纳不下,水流便从石板缝隙挤涌出来,状如群泉竞突,街面俨然成河。旱季,道口臭气熏人,老鼠横行,烟台解放之初,所城里驻有部队,有官兵掀开石板放进鼠夹,稍候便有捕获。

  类似渠道在所城南门外也有一处,其设计原理与石板街渠道类同,只是这条渠入口在路东,其作用是将信义街来水引向东护城河,此渠较宽,由褚红色花岗岩石条封盖。这南北两渠具体建造年代无从寻访,从构建位置及其作用看,应属所城初创配套工程。


  文/路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