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足太阴脾经

 静幻堂 2019-01-22
穴位养生堂 2018-12-02 20:03:00

(1)脾脉循行、病候经文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腨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夹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趾不用。

(2)经脉循行与病候关系示意图

足太阴脾经

(3)足太阴脾经经脉歌

①太阴脾起足大趾,上循内侧白肉际,核骨之后内踝前,上腨循胫经膝里,股内前廉入腹中,属脾络胃与膈通,夹喉连舌散舌下。支络从胃注心宫。此经气盛而血衰。是动其病气所为,食入即吐胃脘痛,更兼身体重难移,腹胀善噫舌本强,得后与气快然衰。所生病者舌亦痛,体重不食亦如之。烦心心下仍急痛,泄水溏瘕寒疟随,不卧强立股膝肿,疸发身黄大趾痿。

浅注:身体"重"难移,有谓"痛"难移。

②循行歌:太阴脾起足大趾,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内踝前,上腨循胫膝股里,股内前廉入腹中,属脾络胃上膈通,夹咽连舌散舌下,支者从胃注心宫。

③主病歌:足太阴动舌本强,食呕胃脘腹痛胀,善噫得后快然衰,身体皆重脾主病,舌本痛体不能动,食不能下心烦痛,寒疟溏瘕泄水闭,水肿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痛,厥为足大趾不用。

④此经血少而气壮,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出胃脘痛,心中善噫而腹胀。得后与气快然衰,脾病身重不能摇。瘕泄水闭及黄疸,烦心心痛食难消。强立股膝内多肿,不能卧因胃不和。

(4)经筋①经文:足太阴之筋,起于大趾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其直者,结于膝内辅骨,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其内者,着于脊。其病足大趾支内踝痛,转筋痛,膝内辅骨痛,阴股引髀而痛,阴器纽痛上引脐,两胁痛引膺中,脊内痛。名曰仲秋痹也。

②足太阴经筋歌:足太阴筋起大趾,上循内踝结此中。直者络于内辅骨,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行腹,结于脐中循腹部。结于肋骨散胸中,其内附着脊柱里。(5)经别

①经文: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图片][图片],还系目系,合于阳明也。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贯舌中,此为三合也。

②足阳明、太阴经别歌:足阳明正别髀关,入于腹里属胃经,散络脾经通于心,循咽出于口角旁,上[图片]下[图片]还系目,合于阳明足经脉。足太阴正上至髀,合于阳明别并行,上结咽中贯舌本,阳明三合须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