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好人有多难

 汐钰文艺范 2019-01-22
深圳虐童事件曝光后,首发曝光视频的王先生被所在单位解聘。朋友感慨道:这种好人得不到好报的事,这些年发生很多,看来好人难当啊!

  就事论事,这位王先生的视频来自于被虐待孩子的父亲,通过家庭内的监控视频,王先生把这段视频公布在网上,又没打马赛克,本身既侵犯了别人隐私,还可能涉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无论法律还是道德角度,都是不合规的。对于相关行政处罚,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正如很多网友感觉不平的,是他所在的公司,也因此炒了他的鱿鱼。这的确让人心里感觉堵——似乎好人太难当了。如果没有王先生曝光这件事,那个女孩还不知道会受多少虐待。这件事也让家暴和虐童现象得到更多更广泛的关注,促使整个社会去重视去思考,有利于社会走向文明,消除社会隐患……

  做好人比做坏人难:因为干坏事往往只需要平衡利弊、考虑得失;但做好人就不同了,有时候事发突然,你根本来不及评估个人得失,考虑风险。这就好比当年那个跳进粪池子里救了一个老农的大学生张华——争论这件事做得值不值其实并没有意义,因为好事的“好”,是一个道德伦理价值的评估,而非利益评估。有时候借给人十元钱比捐赠一万块钱更值得,用实用功利来评判伦理价值,本身就是一种摧毁道德价值体系的思维方式。

  虐童案如果没有这位王先生出于义愤发出视频,可能永远没有人知道女孩受到禽兽般的对待。王先生做这件事的一些具体方式,可能的确有违法规之处,但任何一个好人都会来做这件事,不用评估结果,不用考虑风险。

  相比之下,王先生的公司确实冷酷而且毫无人情味——解聘王先生,给想做好人的人迎头痛击:要大家做好事的时候,更多地评估风险,更多地考虑做好人的代价。公司既不能代表法律,也不是道德法庭。作为一个员工,做了好事,想当个好人,本应得到公司的呵护。但公司给出的理由,是他的行为“不符合公司价值观”。这是一件很可笑的事,公司把自己放置在道德法官的角度,而且这种所谓的价值体系也是值得商榷的。

  那么,这家公司的价值观是什么呢?不当坏人,但也不要当好人。

  什么叫不当坏人,也不当好人?那只能当路人甲:我静静地看着,什么也不做。路人甲是最没有风险的:你不伤害别人,也不要想帮助别人。因为伤害别人你是坏人,会受到道德法律双重的制裁;帮助别人你是好人,但可能给你自己带来伤害。请别忘记好人、坏人是一种伦理评价,那么也意味着有时候你当路人甲,也等于站进了坏人的队列中。有时候不作为,也就等于是做坏事:当官的不作为,是对官职的亵渎;执法的不作为,是对法律的玷污;看坏人作恶而不作为,那就是助恶……路人甲,也就不自觉地当了坏人。

  这样看来,难度系数最高的是当好人,其次是当路人甲,多数时候,当坏人更容易——这实在是社会的荒诞。然而王先生的公司不由分说地炒了这个做好事的员工,这是最现实的教材。这个公司在事情发生后,立刻把自己变成了路人甲,它觉得当路人甲是自己的价值观体现。这确实与王先生的价值观不一样。

  这家公司的行为冷酷地把一个好人置于危险境地,让你做好事的时候胆战心惊,生怕把好事变成对自己十分不利的坏事。而我们只能感到悲凉:谁还愿意当好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